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联证券]:12月政治局会议点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瞻:“以进促稳”传递积极政策信号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12月政治局会议点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瞻:“以进促稳”传递积极政策信号

2023-12-09方诗超、樊磊国联证券高***
12月政治局会议点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瞻:“以进促稳”传递积极政策信号

1 宏观经济│宏观专题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以进促稳”传递积极政策信号 ——12月政治局会议点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瞻 专题内容摘要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8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从历史惯例来看,政治局会议一般也为几天以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 我们注意到本次会议的政策基调是“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或表明提振经济增长被摆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从具体的政策安排来看,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的表述尤其引人瞩目。我们预计本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按照上述基调对更好实现2024年的经济发展任务做出具体部署。  经济工作要“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在三季度经济超预期复苏,负产出缺口收敛的背景下,十二月政治局会议也确认,“我国经济回升向好”——与我们“中国经济正在走过拐点”的判断一致;也与七月政治局会议提到的“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有明显的差异。 对于明年经济工作的安排,会议在延续此前“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前的“稳字当头”转向“以进促稳、先立后破”,需要高度关注。 其中,“以进促稳”将“进”的优先性和必要性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我们认为,这可能意味着明年经济政策将靠前发力,政策力度也有望加强。“先立后破”则意味着,在后续各领域改革的过程中,都要求在新机制或者新情况较为成熟的基础之上实现相对平稳的过渡,经济政策转向可能也将更循序渐进。  宏观政策力度有望加大 在七月的政治局会议上,会议曾提出要“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本次会议也强调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考虑到“以进促稳”的主基调,我们预计,后续逆周期与跨周期调节的政策力度或有所加强。 财政政策方面,除了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外,会议新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这意味着明年赤字率或将有所上升。需要注意的是,中央政府赤字扩张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对冲地方政府赤字特别是隐性赤字的收缩,财政政策调整首先体现为转杠杆,至于是否能实现广义财政加杠杆,则还需要看明年官方赤字扩张的力度,目前来看,政治局会议给出了相对积极的信号。 货币政策方面,在延续了“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基调上,会议进一步提出,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我们认为货币政策或更讲究针对性和灵活性。结构性政策工具仍在未来会广泛使用。  一些其他亮点 总量政策外,其他领域的政策信号也不乏亮点。内需方面,“要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外贸领域,会议“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的表态更为积极乐观;产业发展方面,会议再度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风险提示:政策与预期的不一致,地缘政治风险 证券研究报告 2023年12月09日 作者 分析师:樊磊 执业证书编号:S0590521120002 邮箱:fanl@glsc.com.cn 分析师:方诗超 执业证书编号:S0590523030001 邮箱:fangshch@glsc.com.cn 相关报告 1、《出口增速如期转正:——对11月外贸数据的思考与未来展望》2023.12.07 2、《短期回调不改中期经济复苏趋势:——对11月PMI和高频数据的思考及未来经济展望》2023.12.01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2 宏观经济│宏观专题 正文目录 1. 经济工作要“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 3 2. 宏观政策力度有望加大 .............................................. 4 3. 一些其他亮点 ..................................................... 5 4. 近期政治局会议主要内容对比 ........................................ 6 5. 风险提示 ......................................................... 6 图表目录 图表1: 房地产企业贷款余额同比 ....................................... 4 图表2: 地方融资平台债券余额同比增速 ................................. 4 图表3: 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主要内容对比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