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丹麦国际问题研究所]:北约框架下欧美如何协同应对中国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北约框架下欧美如何协同应对中国

北约框架下欧美如何协同应对中国

DIIS 政策简介 2021 年 1 月关于中国该怎么办 ?在北约中在美国和欧洲之间达成妥协拜登政府可能会对有关中国的北约联盟采取不那么混乱的美国方法。欧洲成员应利用这段平静的时间 , 制定可行的战略 , 与美国一道应对联盟内来自中国的非常规威胁。在 2019 年 12 月的北约峰会上 , 该联盟首次宣布 , 它现在认为中国的崛起是对北约的潜在挑战。尽管该宣言试图通过将中国称为机会来显示平衡 , 但北约现在承认中国是一个潜在的挑战 , 这在该联盟的官方报告中值得一提的是建议北约成员应该■继续制定自己的战略和程序 , 应对中国在网络、影响活动、贸易和投资领域的非常规威胁。■在美国退出北约的恐惧消退后 , 抵制在决定北约应如何与中国打交道时陷入惯性的诱惑。■与拜登政府合作 , 在大西洋两岸都可以接受的基础上 , 进一步发展北约在中国方面的作用。 领导人峰会的公报代表了一个重大转变 : 它标志着欧洲可能希望退出美中大国竞争的日子现在可能即将结束。事实上,这种变化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从美国本身开始。2001 年,布什政府才刚刚开始考虑中国崛起的安全影响,当时 9 月 11 日突然将重点转移到十年来的反恐战争上。以类似的方式,奥巴马政府在 2011 年对亚洲的转向也因 2014 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而突然感到不安。最近,特朗普政府再次。2019 年仅仅是这方面的开始。在 2020 年 6 月的布鲁塞尔论坛上 , 斯托尔滕贝格甚至将中国列为该联盟面临的新威胁之一 , 并非直接针对北约盟国 , 而是由于北约的崛起。他给出了该国在军事领域不断增强的能力及其在近海的行为的理由。中国威胁那么 , 联盟的利害关系是什么 , 从大西洋的不同方面如何看待中国的威胁 ? 事实是 , 在与中国打交道时 , 美国和欧洲的利益和威胁观念趋于我们认识到 , 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和国际政策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 我们需要共同应对作为一个联盟北约 , 伦敦宣言 , 2019 年 12 月 4 日将焦点转移到中国。然而,这一次,这个焦点似乎更持久。此外,尽管早期政府可能对欧洲人在自己的地区做得更多感到满意,但这一次,美国期望其盟国在中国问题上提供更多直接和具体的支持。尽管一些批评家担心拜登对中国独裁的蔑视可能会导致他低估中国,或者他需要专注于国内议程会分散他的注意力 ,几乎没有理由认为这将导致他改变美国对中国的总体态度 : 从长远来看,美国将继续关注中国,并将继续期待欧洲的参与。此外,由于美国的压力,北约对中国的行动相对较快。就在几年前,很少有人会想到北约的欧洲成员国,其中许多当时正在争相吸引中国投资,甚至允许北约在地缘政治方面提及中国。今天,我们看到一个组织在其秘书长延斯 · 斯托尔滕贝格的推动下,越来越关注中国。伦敦宣言在 12 月谈到了挑战。重叠,但它们不完全啮合。在美国安全政策方面,中国是美国全球霸权的新的全球挑战者。此外,美国在东南亚的利益和联盟使中国的崛起成为美国在所有方面的潜在威胁,包括常规军事方面和非常规方面,如外交措施、影响力活动、网络行动和经济手段。相反,对于北约中的欧洲人来说,中国不是与邻国俄罗斯相比的常规军事威胁。然而,欧洲领导人越来越担心中国在非常规威胁轴心上在欧洲施加影响力的能力。在这方面,经济措施,包括中国收购欧洲关键基础设施,影响网络领域的活动和能力是目前最令人关注的问题。与此同时 , 中国的贸易行为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 , 尽管中国在欧洲的投资仍在广泛寻求 , 但与五年前相比 , 中国的投资需求明显减弱。 虽然美国可能欢迎英国和法国等欧洲选择大国参与南中国海 , 但到目前为止 , 我们还没有看到美国呼吁北约在中国近邻直接军事存在。相反 , 北约对中国的关注正准备放在与中国崛起有关的非常规威胁。这也许并不奇怪 , 只是表达了最容易达成跨大西洋共识的地方。但是 , 它提出了一个问题 , 为什么要在北约进行这种合作 , 北约最初是为了保护其成员免受常规军事威胁而建立的。北约的政治负担分担显然,北约自冷战结束以来一直在发展。自 2014 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通过应对俄罗斯的混合战争,其应对非常规威胁的能力得到了增强。尽管如此,北约的转变至少受到联盟政治和任何行动问题的强烈推动。这与北约分担负担的概念有关,北约被理解为关于如何在大西洋两岸分配与集体防御有关的负担的辩论。自北约成立以来 , 这场辩论一直是由美国国防开支增加和美国对其盟国开支减少的不满推动的。今天仍然如此。这是 2014 年威尔士峰会承诺的关键基础 , 当时盟国承诺到 2024 年国防开支至少达到各自国内生产总值的 2% 。但这也经常伴随着政治因素 , 盟国 — — 特别是那些支出较少的国家在国防方面 - 已经能够以其他方式表示对美国的支持 , 例如 , 通过对美国在国外的军事行动的贡献。以类似的方式 , 就北约联盟的政治负担分担而言 , 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对美国的声援将成为下一件大事。特朗普时代的情况尤其如此,当时欧洲对特朗普退出北约的恐惧推动了 2% 的支出辩论和北约是否应该在与中国打交道中发挥作用的辩论。尽管特朗普对待北约盟国对跨大西洋债券造成了所有损害,但他似乎愿意完全拆除北约,这为他提供了独特的条件。北约政府首脑于 2019 年 12 月 4 日聚集在伦敦举行的北约峰会上。 Foto: Adrian Dennis / AFP / Ritzau Scanpix DIIS 政策简介 2021 年 1 月在 2 % 问题和北约对中国的作用上都有很强的讨价还价立场。根据北约 2020 年 10 月的新闻稿 , 在特朗普担任总统期间 , 欧洲和加拿大的国防开支以每年 3.7 % 至 6 % 的速度增长。同样 , 它授权特朗普担任总统将中国列入北约议程。在拜登时代,这将使北约何去何从 ? 让其盟友在中国问题上做更多的美国利益可能会继续存在。然而,如果没有美国即将退出北约的可信威胁 - 更不用说拜登政府最初可能会被与管理 COVID 19 危机有关的国内事务分散注意力的可能性 - 北约最近疯狂地推动中国兑现承诺可能会让位于更慢的过渡期。欧洲北约盟国最好利用这次经济放缓的机会,对如何对待中国进行更深入的战略分析,以免在下一任 “美国第一 ” 总统上任时,他们不得不再次仓促行事。Mikkel Runge Olesen 是丹麦国际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 ( mro @ diis. dk )封面插图: Cecilie Cas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