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

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

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 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2017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目 录概述 ....................................................................................................................1目标1 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 .................................................................3目标2 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和促进可持续农业 ..................7目标3 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龄段人群的福祉 ...................................11目标4 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 .......................15目标5 实现性别平等,增强所有妇女和女童的权能 .........................................20目标6 为所有人提供水和环境卫生并对其进行可持续管理 ..............................23目标7 确保人人获得负担得起的、可靠和可持续的现代能源 ...........................26目标8 促进持久、包容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促进充分的生产性就业 和人人获得体面工作 .............................................................................29目标9 建造具备抵御灾害能力的基础设施,促进具有包容性的可持续 工业化,推动创新 .................................................................................33目标10 减少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不平等 .....................................................38目标11 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 ............41目标12 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 .............................................................45目标13 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48目标14 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51目标15 保护、恢复和促进可持续利用陆地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森林, 防治荒漠化,制止和扭转土地退化,遏制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55目标16 创建和平、包容的社会以促进可持续发展,让所有人都能诉诸 司法,在各级建立有效、负责和包容的机构 .......................................59目标17 加强执行手段,重振可持续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62附件一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联合公报 ...............................67附件二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 .............................................72 1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概述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同各国领导人一致通过《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开启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的新纪元,为各国发展和国际发展合作指明方向。中国高度重视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将落实工作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等中长期发展战略有机结合。2015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宣布,中国未来5年将使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中国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步骤。2016年9月,中国出台《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从战略对接、制度保障、社会动员、资源投入、风险防控、国际合作、监督评估等方面入手,大力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开展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实工作,并在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上实现“早期收获”。经济运行稳中向好。201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4万亿元人民币,增长6.7%,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就业增长超出预期,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02%,为多年最低。启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新兴产业迅猛增长,就业创业工作成效显著,基础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人民生活继续改善。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3%。全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240万,有望提前10年实现减贫领域可持续发展目标。孕产妇死亡率降低至19.9/10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7.5‰和10.2‰,提前实现健康领域可持续发展目标。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教育发展总体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教育普及率已达到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绿色发展全面推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资源,通过政府引导加大全社会投入力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三大行动计划”,加强污染治理和源头预防。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5%和6.6%,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5.6%。生态文明建设取 2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得新进展。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实现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初步形成湿地保护体系。深化国际发展合作取得显著成果。中国认真落实习近平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第71届联大系列高级别会议等重大国际会议期间宣布的务实合作举措。2016年全年中国政府援助实施各类工程及物资项目近250个,派出管理技术人员、医疗队员和志愿者等各类援外专家约5000人次,惠及156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中国成功推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通过《二十国集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首次将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宣布一系列推动国际发展合作的重大举措,为全球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注入强劲动力;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南南合作圆桌会、可持续发展目标座谈会,推动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全球伙伴关系;参加联合国首轮国别自愿陈述、推 动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全球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为及时梳理和评估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实工作,并为各国落实工作提供有益借鉴,特制定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以下简称《进展报告》)。《进展报告》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数据,系统回顾2015年9月以来中国落实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展情况、面临挑战以及下步工作设想。面向未来,中国将继续遵循五大发展理念,全面深入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同时,中国也将继续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支持这些国家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实现共同发展。 3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目标1 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一、落实进展中国政府将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与国家脱贫攻坚事业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制度优势,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和模式,加大扶贫攻坚力度,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相关减贫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十三五”脱贫攻坚开局良好。按照“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和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对农村每个贫困户进行建档立卡,逐个分析致贫原因,因村因户因人分类施策。通过发展生产、易地扶贫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等措施扶贫,通过完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兜底,通过加快老少边穷地区发展补短板,通过改善交通、水利、能源、通信基础设施条件强根基。按照现行扶贫标准,2016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40万,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5.7%下降到4.5%。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地区人民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4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 按现行农村贫困标准衡量的农村贫困状况 强化政策和责任体系,筑牢脱贫攻坚的制度保障。中国先后颁布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简称《决定》)、《“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出台11个《决定》配套文件,中央和国家机关、各省区也相继出台和完善了脱贫攻坚系列文件和实施方案,内容涉及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劳务输出扶贫、交通扶贫、水利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农村危房改造、土地增减挂钩、资产收益扶贫等。同时,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扶贫管理体制,向贫困村选派驻村干部,任命扶贫“第一书记”,压紧压实各级工作责任。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加强纪检监察、巡视、审计、财政、媒体、社会等监督力量的全方位合作,确保脱贫举措产生实效。多渠道增加投入,输血造血实现有机结合。强化财政、投资、金融、土地等政策支持。2016年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支持首次突破1000亿元。其中,中央专项扶贫资金为661亿元,较2015年增长43.4%;省级为493.5亿元,同比增长56.1%。开辟开发性、政策性金融资金支持新渠道,通过调整地方政府债务结构,由省级政府向有关市场化运作的省级投融资主体注资,用于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制定落实《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重点帮助贫困人群和弱势群体获得普惠性金融服务。向802万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累计2833亿元,其中2016年新增1706亿元,贫困户获贷率提高到26.7%。此外,保险扶贫、资本市场扶贫举措收效明显。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扶贫兜底功能显著提升。继续推进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救助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城乡低保对象6056.4万人,农村特困人员496.9万人。 5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全国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9亿人、7.4亿人、1.8亿人、2.2亿人、1.8亿人,分别比上年底增加2944万人、7810万人、763万 人、457万人、680万人;五项基金总收入为5.4万亿元,同比增长16.3%,总支出4.7万亿元,同比增长20.2%。加强社会动员,脱贫攻坚协作参与机制逐步形成。通过每年10月17日举办“扶贫日”活动、设立全国脱贫攻坚奖等方式,着力构建“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社会参与机制。健全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党政机关、部队、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定点扶贫机制,动员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扶贫,实现社会帮扶资源和精准扶贫有效对接。东部9省市对口帮扶西部12省份,实现对30个民族自治州全覆盖,启动实施东部267个经济强县和西部406个贫困县“携手奔小康”行动。中央层面共有320个单位定点帮扶592个贫困县,军队和武警部队结对帮扶3500多个贫困村,2.2万家民营企业帮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