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泰证券]:【中泰研究丨晨会聚焦】人形机器人产业系列报告(一):三重因素加速行业发展,产业链迎来新机遇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中泰研究丨晨会聚焦】人形机器人产业系列报告(一):三重因素加速行业发展,产业链迎来新机遇

机械设备2023-11-05戴志锋中泰证券H***
【中泰研究丨晨会聚焦】人形机器人产业系列报告(一):三重因素加速行业发展,产业链迎来新机遇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Table_Main][Table_Title]分析师:戴志锋执业证书编号:S0740517030004电话:Email:欢迎关注中泰研究所订阅号晨报内容回顾:[b_Suy今日预览今日重点>>【医药】谢木青:医疗器械板块2023年前三季度总结-政策扰动下板块持续坚挺,看好Q4业绩加速【农业】姚雪梅:生猪养殖专题报告三:生猪养殖板块三季报综述:产能去化加速,猪周期左侧投资启动【先进产业研究】冯胜:人形机器人产业系列报告(一):三重因素加速行业发展,产业链迎来新机遇研究分享>>【固收】肖雨:再问资金面:Q4流动性缺口有多大?【中泰研究丨晨会聚焦】人形机器人产业系列报告(一):三重因素加速行业发展,产业链迎来新机遇证券研究报告2023年11月5日[Table_Industry]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2-晨会聚焦今日重点►【医药】谢木青:医疗器械板块2023年前三季度总结-政策扰动下板块持续坚挺,看好Q4业绩加速谢木青|中泰医药联席首席S0740518010004常规业务相对稳健,Q3环比小幅波动。2023Q1-Q3医疗器械上市公司收入下降31.30%,扣非净利润下降60.94%,从子板块看,2023Q1-Q3扣非增速从高到低排序为医疗设备(+17.28%)、高值耗材(-12.95%)、低值耗材(-34.39%)、体外诊断(-86.54%)。医疗新基建商机持续释放叠加国产采购扶持,设备板块延续良好增速,高耗板块受到短期政策变化以及部分企业应急业务基数有所波动,低值耗材和体外诊断则因同期新冠业务基数表观增速有所下滑。分季度来看,2023年单三季度,医疗器械板块整体收入同比减少25.47%,环比下降8.56%;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54.34%,环比下降26.44%。在院内诊疗恢复、海外需求回暖趋势下,Q3业绩表现相对稳健,主要子板块来看,扣非同比增速从高到低排序为医疗设备(+10.35%)、高值耗材(-12.17%)、低值耗材(-37.13%)、体外诊断(-86.02%),基本与前三季度趋势保持一致。体外诊断:常规业务增长稳健,看好政策落地后的拐点机会。2023Q1-Q3子板块收入下降61.89%(-143.95pp,相较2022Q1-Q3同比变化,下同),扣非利润同比下降86.54%(-214.85pp),2023Q3板块收入同比下降54.76%,扣非利润下降86.02%,受到2022Q1-Q3同期新冠核酸检测服务、抗原自检试剂等造成的基数影响,IVD行业增速有所下滑。年初迄今诊疗量、检验量持续复苏,但7月以来医疗监管政策趋严,常规诊断试剂的入院推广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保持相对稳健的增长。结合行业现状以及政策趋势,我们看好3条投资方向:1)集采落地,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生化肝功、血凝等的联盟集采已经陆续执行,生化肾功、分子诊断、化学发光等几类重要产品的集采文件也已发布,我们预计23年底或24年初集采结果有望出炉,届时试剂集采对IV板块的影响或将全面落地,板块有望迎来拐点,建议密切关注相关品种的集采规则以及推进节奏;2)国企改革深化,2023年来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强调以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核心目标,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标的有望持续受益,迎来业绩、估值双重催化。3)体外诊断出海,国产IVD自有品牌在疫情过后在境外市场迎来发展良机,海外设备装机、常规试剂消耗快速提升,未来有望进一步提速,建议关注相关出海布局早、战略进展快的细分头部。医疗设备:招采递延影响单季表现,Q4有望迎来改善。2023Q1-Q3子板块收入增长15.73%(+1.95pp),扣非利润同比增长17.28%(-9.92pp);2023Q3板块收入增速9.23%,扣非增长10.35%。2023年三季度以来医药行业监管政策趋严,部分地区的招投标计划延迟,9月以来相关情况已经明显改善,采购需求陆续释放,而部分政府采购项目预算需在本年度完成执行,我们预计Q4设备招投标活动有望持续活跃,板块业绩有望迎来加速。2023年初迄今,医疗设备板块先后迎来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放开、高质量发展行动规划发布、两批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补助资金下达等多重政策利好,中长期来看优质国产品牌有望在政策扶持下持续快速成长。高值耗材:关注集采出清机会,持续看好特色创新品种。2023Q1-Q3子板块收入下降4.43%(-7.11pp),扣非利润同比下降12.95%(-2.46pp),2023Q3子板块收入下降3.62%(-11.67pp),扣非利润下降12.17%(-17.34pp)。骨科、人工晶体等大品种集采降价,同时伴随Q3医疗监管政策趋严,部分新品入院推广受限,板块业绩增速有所放缓。2023Q3第四批高耗国采正式启动,聚焦人工晶体及运动医学,覆盖神介、外周等的三明联盟集采结果也开始执行,高值耗材集采持续深化,有望进一步加速行业集中,我们建议关注份额快速提升、有望逐渐迎来业绩拐点的国产龙头,同时持续看好创新能力强、研发进展迅速、特色化产品布局的细分龙头。低值耗材:海外去库存临近尾声,板块业绩有望逐季改善。2023Q1-Q3子板块收入下滑7.10%(+20.34pp),扣非净利润下滑34.39%(+45.40pp),,2023Q3子板块收入减少2.67%,扣非净利润下降37.13%。随着海外大客户去库存陆续结束,院内外各品类产品逐渐恢复正常的下单发货节奏,单季度增速持续放缓,板块单季度利润增速降低,除同期新冠基数影响外,同时也与汇率变动、国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3-晨会聚焦内监管等因素有关。2023Q4随着海外常规采购节奏的的进一步恢复以及国内相关政策的边际缓和,我们预计低值耗材需求有望持续释放,板块业绩有望逐季度改善。投资建议:医疗器械行业持续快速增长,我们看好创新驱动下的进口替代以及全球化发展,带量采购预期迎来缓和,反腐等监管政策有望迎来阶段性落地,同时新冠疫情所造成的多重扰动也日益消化,我们认为器械板块未来有望轻装前行,进入加速上行周期,板块估值有望逐渐迎来修复。一方面,我们持续看好在政策扶持以及技术驱动下,竞争力不断提升,加速进口替代,有望持续快速放量的国产创新品牌;另一方面我们建议结合政策进展、行业供需、公司经营节奏等,积极把握估值水平低、有望迎来边际变化的优质标的底部机会。风险提示:产品市场推广不达预期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行业数据进行一定筛选和划分,存在与行业实际情况偏差风险等。摘要选自中泰证券研究所研究报告:《医疗器械板块2023年前三季度总结-政策扰动下板块持续坚挺,看好Q4业绩加速》发布时间:2023年11月3日►【农业】姚雪梅:生猪养殖专题报告三:生猪养殖板块三季报综述:产能去化加速,猪周期左侧投资启动姚雪梅|中泰农林牧渔行业负责人S0740522080005业绩:Q3猪价环比回升,成本最低的4家猪企归母净利润环比扭亏。23年三季度13家上市猪企合计出栏生猪3475.2万头,环比增长1.6%,同比增长30.8%,市占率上升至21.5%。23Q3全国生猪均价16.05元/公斤,同比下滑29.4%,环比上涨12.2%,基于此,14家猪企合计营收1209.58亿元,同比下滑6.2%,环比增长7.3%,合计归母净利润-11.41亿元,同比下滑107.3%,较23Q2的-79.5亿元大幅减亏。23年三季度猪企业绩有所分化,成本最低的4家,即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巨星农牧和神农集团均实现盈利,其余10家企业仍亏损。产能:23Q3固定资产环比基本持平,生产性生物资产环比降幅扩大。23年三季度14家上市猪企合计固定资产2290亿元,环比增长仅0.2%,其中新五丰和神农集团23Q3固定资产环比增幅靠前,分别为14.9%和9.8%,新希望环比降幅最大,为-2.2%。22Q3-Q4,随着猪价上涨,14家猪企的合计生产性生物资产持续增长,但22年12月猪价快速下滑,且23年持续低位震荡,在此期间,14家猪企合计生产性生物资产持续减少,23Q3环比降幅扩大到4.0%。其中傲农生物、东瑞股份、天邦食品生产性生物资产环比降幅靠前,分别为-26.0%、-15.3%和-13.6%,神农集团、华统股份、新五丰环比增幅最大,分别为6.3%、5.5%和4.4%。资金:23年偿债指标持续恶化,平均资产负债率达到历史最高。由于23年前三季度行业连续亏损,且产业对于24年猪价预期也偏谨慎,上市猪企普遍主动或者被动增加负债,三季度14家猪企平均资产负债率上升至63.9%,达到历史最高。23年三季度14家上市猪企中,仅牧原、温氏、天康资产负债率环比下降,其他均上升,部分猪企资产负债率已经超过85%。短期偿债指标流动比率和速度比率23年Q1-Q3连续下滑,截至三季度末14家猪企的平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别降至0.94和0.45,行业整体短期偿债能力较差。投资建议:2023年年初至今,猪价持续低位震荡,期间产能持续慢速去化。从历史复盘看,在去产能阶段,产能实质性加速去化是左侧投资启动的标志性信号,这也是当前生猪板块的核心矛盾。我们认为,在生猪价格旺季不旺、仔猪价格持续低位、猪病加重、产业链资金链持续恶化的背景下,四季度起能繁去化有望实质性加速,我们认为,生猪板块左侧投资已经启动。风险提示:猪价预测不准风险;猪病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第三方数据失真风险;研报中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摘要选自中泰证券研究所研究报告:《生猪养殖专题报告三:生猪养殖板块三季报综述:产能去化加速,猪周期左侧投资启动》发布时间:2023年11月5日►【先进产业研究】冯胜:人形机器人产业系列报告(一):三重因素加速行业发展,产业链迎来新机遇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4-晨会聚焦冯胜|中泰先进产业研究首席S0740519050004发展历史已久,人形机器人初具产业基础:首台双足机器人诞生于1969年,至今已有五十余年发展历史。从产业角度来看,海内外已涌现出一批以特斯拉、优必选为代表的人形机器人主机厂,并在视觉识别、语言模型、电驱伺服等多项软硬件技术上取得突破。目前人形机器人已经能初步应用于教育、医疗、工业等行业,未来有望覆盖几乎所有涉及人类作业的下游场景。人形机器人有望借鉴电动车行业技术&产业链,市场空间广阔:1)人形机器人与电动车均以电力为直接能源,天然地支持数据运算和信号传输环节,为智能化提供了坚实底座。人形机器人有望借鉴电动车发展经验,复用其技术&产业链:①架构方面,人形机器人有望参考电动车采用“感知层-决策层-执行层”的架构;②技术方面,人形机器人有望复用视觉等电动车领域的人工智能模型;③产业链方面,特斯拉先后发力电动车、人形机器人的经验表明,人形机器人有望复用电动车产业链。2)人形机器人在结构上与人类类似,未来有望覆盖所有涉及人类作业的下游场景。据高盛预测,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有望达1540亿美元。长期来看,特斯拉认为人形机器人的需求量远超电动车,可能会达到100亿至200亿个;假设人形机器人价格为10万元/台,按十年折旧期计算,每年新增市场空间超百亿元。三重要素催化,人形机器人行业有望迎来发展拐点:人形机器人尚处产业化初期,在大模型技术突破、政策加码、特斯拉强势入局三重要素催化下,有望迎来发展拐点。未来人形机器人行业大概率经历“生产扩张->需求扩张->产能出清”的过程,最终实现产品降本和行业健康发展。1)大模型日趋成熟,有望显著提升人形机器人智能化水平:以Transformer架构为代表的新技术涌现,推动大模型日趋成熟,并表现出更强的智能性。在大模型技术的加持下,人形机器人的可用性有望显著增强,有望迅速打开下游应用场景。2)特斯拉强势入局,“鲶鱼效应”带动行业发展:2021年特斯拉正式入局人形机器人行业,经过两年的大力投入实现了产品快速迭代,完成了算力、模型、硬件等多方面的技术&产品突破;通过示范效应,吸引众多玩家入局。3)国内政策加码,推动人形机器人行业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