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第一太平戴维斯]: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零售图表册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零售图表册

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零售图表册

2012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零售图表册1 引言 零售市场,是房地产界中最难以解析的市场之一,每一个省份、每一个城市都拥有其不同的特征,每一位零售商都采取不同的战略,每一位消费者都具有不同的偏好。 购物中心和商铺项目,以不同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展现在人们面前。每一个商铺项目因可见性、与地铁站距离和零售商组合,而聚含不同价值。 本图表册尝试总结中国零售市场中的共性和趋势,而并非深入研究单个区域市场的特征。对于零售市场来说,每一个商铺项目都有独特的机会和挑战,不是吗? 简 可 中国区市场研究部助理董事 2 宏观及人口 国内消费需求 4 中国消费与全球消费 5 零售额 6 收入和支出 7 消费支出分配 8 基尼系数和恩格尔系数 9 通胀和利率 10 服务业 11 年龄分布 12 城市化 13 旅游 14 市场驱动力 15 消费者信心 16 3 宏观 – 国内消费增长潜力 储蓄占GDP比重, 1960–2009 消费占GDP比重, 1970–2009 4 来源: IMF; 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区市场研究部 来源: IMF; 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区市场研究部 0%10%20%30%40%50%60%60626466687072747678808284868890929496980002040608欧元区巴西中国印度日本俄罗斯英国美国世界30%35%40%45%50%55%60%65%70%75%80%7072747678808284868890929496980002040608欧元区巴西中国印度日本俄罗斯英国美国世界中国有全世界最高之一的储蓄率。尽管中国政府努力改变这一趋势,储蓄率近年仍继续上涨,2009年储蓄总额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3%。 储蓄率高企的局面短期难以改变,由于完善的社保体系尚未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个人只有通过储蓄方式应对不可预见的大宗支出,例如失业、医疗及自然灾害。 虽然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09年消费在中国仅占到GDP的35%,低于2000年47%的比例,主要由于固定投资和资本支出比重增加。 宏观 – 中国消费市场国际比较 家庭消费指数, 1990–2010 中国对全球消费指数的贡献率, 1970–2009 来源: UN; 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区市场研究部 来源: UN; 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区市场研究部 虽然中国高储蓄低消费的传统观念常引起热议,且占GDP比重不高,但事实上在过去二十年间,消费增速非常可观。 自1990至2009年,家庭消费增长了4.8倍。从对全球消费的贡献来看,虽然在上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早期呈下滑态势,但在此后迅速串升,2010年的贡献率已达5.6%。 5 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5509091929394959697989900010203040506070809101990 = 100欧元区全球巴西中国印度日本俄罗斯英国美国0%1%2%3%4%5%6%7072747678808284868890929496980002040608 宏观 – 零售额持续增长 零售总额, 1994年1月– 2011年12月 零售额按城市级别划分, 2001–2009 来源: 国家统计局; 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区市场研究部 来源: 国家统计局; 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区市场研究部 中国曾以世界工厂闻名,但如今的消费能力同样不容忽视。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游客在巴黎、伦敦和纽约横扫奢侈品的场面屡屡现诸报端。自2004年起,国内零售总额始终保持10%至20%增速。即使在金融危机时期亦有不俗表现。 零售额增速在中小城市更为明显。由于开店成本大大低于一线城市,零售商在二三线甚至更低一级城市开店意愿强烈。 6 0%5%10%15%20%25%30%35%40%45%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十亿人民币零售金额(左轴)同比增长率(右轴)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人民币每年12345 宏观 – 收入和支出 收入、支出和储蓄率, 1992–2010 家庭收入水平比例, 2005–2010 来源: 国家统计局; 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区市场研究部 来源: 国家统计局; 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区市场研究部 过去二十年间,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健增长,而支出水平增幅则有所不及,导致储蓄率上升。 短短六年间,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家庭比例已由2.1%增至12.2%,年收入低于2万元的家庭比例则由28.6%降至6.2%。虽然数据本身不能反映通货膨胀带来的货币贬值影响,但中产阶级逐步形成壮大已成事实。 7 0%5%10%15%20%25%30%35%40%45%5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20,000939495969798990001020304050607080910人民币可支配收入(左轴)支出(左轴)储蓄率(右轴)29%22%16%11%8%6%45%45%42%36%32%27%17%20%24%26%27%28%6%7%10%13%15%17%2%3%4%6%8%9%2%3%4%7%9%12%0%10%20%30%40%50%60%70%80%90%100%050607080910<RMB20,000RMB20,000-40,000RMB40,000-60,000RMB60,000-80,000RMB80,000-100,000>RMB100,000 宏观 – 消费支出分配 城镇消费者支出分配, 1992–2010 农村消费者支出分配, 1992–2010 来源: 国家统计局; 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区市场研究部 来源: 国家统计局; 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区市场研究部 随着收入增长及对高品质商品需求增加,食品占消费比重显著下降。 从城镇数据来看,食品所占比重从1992年的52.9%降至2010年的35.7%,而交通和通信比重由2.5%上升至14.7%,汽车产业、手机及网络发展迅速。 8 52.9%50.1%44.5%38.2%37.7%36.3%35.7%14.1%13.5%11.1%10.1%9.6%10.4%10.7%2.5%3.1%4.7%6.5%7.4%7.0%6.5%2.6%5.2%5.9%9.3%11.7%13.6%14.7%8.8%9.4%11.5%13.9%14.4%13.3%12.1%6.0%8.0%9.4%11.5%10.2%9.8%9.9%4.7%3.2%4.5%3.5%3.3%3.6%3.7%8.4%7.4%8.2%7.1%5.7%6.0%6.7%0%10%20%30%40%50%60%70%80%90%100%92959801040710家庭设备及服务杂项居住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交通和通信医疗保健衣着食品57.5%58.6%53.4%47.7%47.2%43.1%41.1%8.0%6.9%6.2%5.7%5.5%6.0%6.0%5.6%5.2%5.2%4.4%4.1%4.6%5.3%3.7%3.2%4.3%5.5%6.0%6.5%7.4%1.9%2.6%3.8%6.3%8.8%10.2%10.5%6.6%7.8%10.0%11.1%11.3%9.5%8.4%15.9%13.9%15.1%16.0%14.8%17.8%19.1%0.8%1.8%2.1%3.2%2.2%2.3%2.1%0%10%20%30%40%50%60%70%80%90%100%92959801040710杂项居住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交通和通信医疗保健家庭设备及服务衣着食品 宏观 – 基尼系数及恩格尔系数 基尼系数, 2000–2009 灰色收入估计水平, 2008 来源: 世界银行; 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区市场研究部 来源: 国家统计局; 瑞信; 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区市场研究部 贫富差距和灰色收入是衡量消费市场的重要因素。中国目前是世界上贫富差距较大的国家,与俄罗斯相当。这也部分解释了奢侈品市场兴旺,以及近年中端品牌崛起的原因。 即便世界银行的报告可能也低估了中国灰色收入的规模。瑞信王小鲁教授2008年的研究表明,收入最高的10%的人群,其实际收入比官方数据高出三有余。 9 01020304050607080南非巴西墨西哥阿根廷菲律宾土耳其中国大陆俄罗斯泰国美国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亚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瑞士加拿大蒙古埃及德国芬兰挪威瑞典0%50%100%150%200%250%040,00080,000120,000160,000200,000最低10%10-20%20-40%40-60%60-80%80-90%最高10%人民币官方数据(左轴)王小鲁数据(左轴)差别(右轴) 宏观 – 通货膨胀、利率及存款 CPI构成, 2006年1月–2011年12月 一年期借贷利率, 2000年1月–2012年1月 来源: 国家统计局; 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区市场研究部 来源: 国家统计局; 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区市场研究部 一般认为,利率和消费成反向关系:高利率旨在抑制投资消费、鼓励存款、减少从银行借贷,进而给股票、房地产市场降温。 但亦有学者认为,消费受限的主要原因在于财富减少而不是利率升高。从这一角度分析,中国居民的银行存款由于利率上升而导致财富增加,实际上对消费是正向而非负面效应。 10 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06年1月07年1月08年1月09年1月10年1月11年1月Dec/05 = 100CPI核心服务消费品食品01234567800010203040506070809101112一年期贷款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 宏观 – 服务业 三大产业对GDP贡献率, 1980–2010 三大产业员工数, 1980–2010 来源: 国家统计局; 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区市场研究部 来源: 国家统计局; 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区市场研究部 过去三十年间,中国经济经历巨大变化,第三产业在1980年仅占GDP22%和总就业人口的13%,而到2010年,该比例分别上升至43%和35%。 过去十年间,逾700万人口新加入第三产业就业,同期城镇就业人口每年增加约1200万人。 11 0%10%20%30%40%50%60%70%80%90%100%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0001020304050607080910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0%10%20%30%40%50%60%70%80%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10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人口 – 年龄分布 年龄结构, 2010 年龄结构, 2050 来源: UNDP; 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区市场研究部 来源: UNDP; 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区市场研究部 人口红利使中国受益巨大,目前的赡养比例为历史最低。由于独生子女政策逐渐使适龄劳动人口规模受限,以及人口寿命增长,中国在未达到富裕之前就将步入老龄化社会。不过,城市化或将起到缓冲作用,城镇劳动人口的增加以及产业现代化将有望使劳动效率显著提高。 预计到2050年,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将从2010年的8.2%增加到25.6%。 12 706050403020100102030405060700-45-910-1415-1920-2425-2930-3435-3940-4445-4950-5455-5960-6465-6970-7475-7980-8485-8990-9495-99100+百万人男性女性706050403020100102030405060700-45-910-1415-1920-2425-2930-3435-3940-4445-4950-5455-5960-6465-6970-7475-7980-8485-89

你可能感兴趣

hot

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城市图表册

商贸零售
第一太平戴维斯2011-09-30
hot

2012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住宅图表册

房地产
第一太平戴维斯2013-01-21
hot

亚太地区图表册(2016年6月)

房地产
瑞士信贷2016-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