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新华财经]:3月流动性观察:今年首次降准落地,资金面平稳跨过一季末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3月流动性观察:今年首次降准落地,资金面平稳跨过一季末

2023-04-03新华财经土***
3月流动性观察:今年首次降准落地,资金面平稳跨过一季末

1/7请参阅本报告最末重要声明作者:刁倩蔡翔宇电话:13488659604邮箱:diaoqian@xinhua.org编辑:张威审核:张骐3月流动性观察:今年首次降准落地,资金面平稳跨过一季末3月份资金面维持紧平衡,平稳跨过季度末。3月中旬MLF超额续作,为市场补充中期流动性。随后27日央行超预期降准0.25个百分点,提供约5500亿元长期流动性,护航资金面平稳跨过一季度末;该次降准也为2023年首次降准。截至3月31日,央行3月份在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4050亿元。展望4月流动性,影响因素逐渐减弱,预估将平稳充裕。3月资金价格波动较大,季度末利率有所走高。3月中旬出现了隔夜利率与7天利率倒挂,主要是月末、季末临近,叠加多重短期因素扰动,机构融出均会偏谨慎。而随着降准落地,资金利率也恢复正常。3月份MLF利率保持不变,LPR也保持平稳。从月度利率水平看,3月月度平均利率下行,略微高于政策利率2%。预估利率中枢将保持平稳,围绕政策利率波动。3月3日国新办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提出,将继续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根据经济发展情况的变化和需要,统筹增长和物价,适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工具。统筹短期和长期,强化跨周期调控和逆周期调节,坚持正常的货币政策,保持正利率和向上的收益率曲线,不大水漫灌、不大收大放。官方网站:www.cnfic.com客服热线:400-61231152023年4月1日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2/7目录一、流动性投放:超额续作MLF叠加超预期降准,一季度末资金面平稳.......3二、资金利率走势:资金价格持续波动,季末利率有所走高.............................4三、货币政策展望:总量政策空间有所缩减,结构性工具仍将继续发力.........6图表目录图表1:2023年3月公开市场操作情况................................................................................................3图表2:近六个月以来资金利率走势.....................................................................................................5图表3:DR007月度均值与公开市场7天操作利率..............................................................................5 3/73月流动性观察:今年首次降准落地,资金面平稳跨过一季末3月份资金面维持紧平衡,平稳跨过季度末。3月中旬MLF超额续作,为市场补充中期流动性。随后27日央行超预期降准0.25个百分点,提供约5500亿元长期流动性,护航资金面平稳跨过一季度末;该次降准也为2023年首次降准。截至3月31日,央行3月份在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4050亿元。展望4月流动性,影响因素逐渐减弱,预估将平稳充裕。3月资金价格波动较大,季度末利率有所走高。3月中旬出现了隔夜利率与7天利率倒挂,主要是月末、季末临近,叠加多重短期因素扰动,机构融出均会偏谨慎。而随着降准落地,资金利率也恢复正常。3月份MLF利率保持不变,LPR也保持平稳。从月度利率水平看,3月月度平均利率下行,略微高于政策利率2%。预估利率中枢将保持平稳,围绕政策利率波动。3月3日国新办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提出,将继续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根据经济发展情况的变化和需要,统筹增长和物价,适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工具。统筹短期和长期,强化跨周期调控和逆周期调节,坚持正常的货币政策,保持正利率和向上的收益率曲线,不大水漫灌、不大收大放。一、流动性投放:超额续作MLF叠加超预期降准,一季度末资金面平稳3月份资金面维持紧平衡。中旬MLF超额续作,随后27日央行超预期降准提供长期流动性,护航资金面平稳跨过一季度末。3月初有超万亿元逆回购到期,央行在公开市场保持精准投放,回收多余流动性,保持资金面合理充裕。随着月中临近,资金面偏紧;央行一方面加大了逆回购操作力度,一方面连续第4个月超额续作MLF,为市场补充中长期流动性。3月15日,央行进行1年期481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当月有2000亿元MLF到期。随后3月27日,央行超预期降准0.25个百分点,预计向银行体系释放中长期流动性约5500亿元,该次降准也为2023年首次全面降准。截止3月31日,央行3月份在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4050亿元。图表1:2023年3月公开市场操作情况 4/7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新华财经研报中心整理3月资金面紧平衡,或主要受以下三个方面因素影响:一是信贷需求旺盛继续抽水流动性。3月为季末信贷大月,信贷需求比较旺盛。考虑到疫情后,实体经济正逐步复苏,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以保证经济平稳。二是财政政策靠前发力,3月地方债发行加快。今年以来,地方债的发行节奏明显快于去年。援引澎湃新闻数据,3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超8900亿元,去年同期为6187亿元。而一季度,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21096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13707亿元;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已超三分之一。地方债的发行吸收金融机构大部分流动性。三是大量同业存单到期,金融机构负债端承压。根据中信证券研究,今年2-3月,同业存单面临到期高峰,2-3月累计到期近5万亿,1年期品种到期更是超过2万亿,银行面临较大续发压力。而降准落地后释放的中长期流动性,有利于缓解银行负债端压力。4月流动性预计平稳充裕。进入4月,资金面或将保持平稳充裕,一方面是3月份央行降准,为金融机构释放了较多中长期流动性,资金面较为平稳。二是进入4月,信贷投放或将放缓,银行负债端压力减弱。不过要注意的是,地方债发行或仍将加速,或对4月份的流动性形成扰动。二、资金利率走势:资金价格持续波动,季末利率有所走高3月资金价格波动较大,季度末利率有所走高。跨过2月末后,3月初利率迅速回落,达到近一个月低点。但随着各因素扰动,资金面趋紧,资金利率有所走高。但3月中旬出现了隔夜利率与7天利率倒挂,17日DR001(存款类机构质押式回购隔夜加权利率)报收2.25%,DR007(存款类机构质押式回购7天加权利率)报收2.11%,相差14个BP;随后几天又恢复正常。分析人士指出,隔夜资金特性决定了DR001稳定性较弱、波动性较大,容易忽高忽低。同时随着月末、季末临近,叠加多 5/7重短期因素扰动,机构融出均会偏谨慎。后续随着央行降准资金落地,市场预期也回归平稳。3月29日R001报收1.02%,创1月9日以来新低。此外,考虑到4月5日为清明假期,R007跨月末、清明节假期有所走高。图表2:近六个月以来资金利率走势来源:新华财经3月份MLF利率保持不变,LPR也保持平稳。3月15日央行开展418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当期有2000亿元MLF到期,实现加量续作,中标利率为2.75%与此前持平,为连续第7个月保持不变。3月20日LPR为: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均与上月保持一致。这是LPR在2022年8月下降之后,连续7个月维持不变。分析指出,近年来,金融机构持续让利与实体经济,部分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再下调“加点”意愿不足。图表3:DR007月度均值与公开市场7天操作利率 6/7来源:新华财经研报中心整理3月月度平均利率下行,略微高于政策利率2%。DR007的3月月度利率报2.05%,较上月平均利率2.11%下行0.6个百分点。当前经济全面回暖态势明显,央行本次降准也显示了呵护实体经济发展的态度,预估货币政策调控力度仍不会松懈,利率中枢将保持平稳,围绕政策利率波动。最新数据显示,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9%,持续处于扩张态势,服务业恢复和发展动力增强。三、货币政策展望:总量政策空间有所缩减,结构性工具仍将继续发力3月3日国新办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提出,今年人民银行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根据经济发展情况的变化和需要,统筹增长和物价,适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工具。统筹短期和长期,强化跨周期调控和逆周期调节,坚持正常的货币政策,保持正利率和向上的收益率曲线,不大水漫灌、不大收大放。统筹国际与国内,既立足国内,调控有度,又密切关注国际动态,加强预期管理,兼顾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3月3日国新办举办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行长易纲曾表示“用降准的办法‘吐出’长期流动性来支持实体经济,还是一种有效方式”,随后市场降准预期升温。3月17日央行宣布,将于3月27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25个基点的普降幅度,延续了前期政策操作思路,不仅可以避免投放过量流动性,也可以为未来预留政策空间。3月份以来,央行已经通过加大逆回购净投放规模、超额续作MLF来稳定资金面,此次降准核心目的也是在于补充中长期流动性,为信贷投放和经济复苏营造适宜环境。2022年12月降准后,伴随着信贷投放节奏的加 7/7快,银行体系的超储水平明显回落,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和同业存单利率呈现出趋势性上行,2月DR007均值上行至2.11%,已明显超出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当前仍处于国内经济修复初期,市场对于经济复苏的信心相对较弱,需要更多好的数据和实在的政策措施来恢复信心,信贷投放也需要适宜流动性环境的支撑,货币政策仍需要维持中性略偏宽松的流动性环境,本次降准无疑能够发挥这种作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仍有发力的空间。在降准后总量政策进一步发力的必要性已有所减弱,在经济修复基础边际改善但经济结构仍冷热不均的背景下,总量型政策工具加码发力的紧迫性已有所降低,因此对实体经济的支撑,特别是对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需要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定向精准支持。1月10日信贷座谈会提出“及时跟进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配套融资”,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进一步确认“持续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作用,更好地撬动有效投资”,近期政策层频频表态“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在3月3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易纲行长也表示,“还要适度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作用,继续对普惠小微、绿色金融、科技创新等领域保持有力的支持力度”。因此货币政策有望积极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新设立或者增加相关再贷款额度,继续对国民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进行定向支持。重要声明新华财经研报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报告依据国际和行业通行准则由新华社经济分析师采集撰写或编发,仅反映作者的观点、见解及分析方法,尽可能保证信息的可靠、准确和完整,不对外公开发布,仅供接收客户参考。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