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2023中国金融科技竞争力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3中国金融科技竞争力报告

2023中国金融科技竞争力报告

中国金融科技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报告(2023)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中关村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联盟2022年12月13日 0102金融科技行业发展篇金融科技创新应用与实践篇0304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实践篇金融科技和数字普惠金融趋势篇目录CONTENTS 前言2022年,金融科技重新进入缓慢增长的修正整合阶段,各国在金融科技关键底层技术的布局调整加快,大力发展数字金融,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为未来金融科技发展的方。站在2022年的高度上展望2023年,我们发现,未来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将围绕数字金融生态圈建设,由技术导向向场景、需求导向转变;数字技术的融合叠加效应显现,加速带动上层业务深度融合;金融业的数智化转型,将由“量变”走向“质变”;数字技术的融合发展,将加速带动上层业务深度融合;跨链互通与隐私计算的融合发展,为实现数据的价值提供路径;数字普惠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形式更加多样;数字服务平台助力中小微企业的数智化转型;科技伦理迎来多方共治;数据安全迎来“可信时代”。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数字金融作为链接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纽带,在促进数实融合发展中,金融科技技术属性愈发凸显。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物联网设备连接数持续扩展,网络安全保障力度显著提升,为传统金融机构建立了高效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各细分技术领域纷纷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中国金融科技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核心驱动力,同时也加速了金融科技在业务中的渗透程度。在政策、技术和客户需求个性化等因素的促进下,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业数智化转型进一步加快,金融科技投入持续增加,加大技术和人员投入、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成为金融业数智化转型的主要方向。 金融科技行业发展篇 2022年,金融科技重新进入缓慢增长的修正整合阶段。各国在金融科技关键底层技术布局加快,大力发展数字金融,并高度关注数据价值的体现,对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元宇宙等领域持续加大投入;跨国合作和监管力度加强,跨境交易安全成关注焦点。中国金融科技在经过前期爆发式增长后,行业法规、标准等领域逐渐完善,产业逐步进入更加规范的发展阶段,对于金融科技应用的识别、管理更加严格。金融科技也不断实现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助推科技创新与核心竞争力提升。注:为便于作图,本报告使用了抽象和简化的世界地图 国际金融科技发展情况国际金融科技行业本年度融资金额及数量有所收减,新增独角兽企业减少,并购金融略有增加,整体趋于保守整合的投资趋势。从区域发展来看,北美洲仍是金融科技投融资的热点地区,东南亚及拉美地区保持良好的发展的势头。从领域划分看,金融科技各领域的投融资金额及数量相较去年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从市场情况来看,元宇宙、数字资产、绿色金融等都是各国关注和发展的热点。从监管环境看,各国政府都在持续加强对金融科技行业的数据规则、竞争规则以及监管规则制定。市场:关注底层技术创新应用l科技巨头纷纷布局元宇宙,各国政府对元宇宙态度存在分化。l先买后付模式呈快速发展态势,各国金融监管部门从严监管。l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成为增长的新动能、就业的新空间,数据资产价值倍增。l金融科技赋能绿色金融发展,气候变化纳入金融风险考虑因素。l各国纷纷出台量子科技创新发展政策,布局量子技术金融应用。融资:整体趋保守整合投资趋势l金额:前三季度,全球融资金额63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l数量:融资数量一季度达到峰值,后续持续下降。独角兽新增数量降至自2020年以来最低值。并购交易额则有小幅提升。l分布:北美洲依然是金融科技投资热门地区。亚洲和欧洲分别占全球投资额30%左右,变化不大。l领域:各细分领域投融资金额和数量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监管:跨国合作交流及监管力度加大l国家间监管科技交流合作不断深入。l多国及国际机构完善和加紧反恐反洗钱相关监察制度。l数据本地化趋势明显,跨境数据流通被纳入重点监管范围。l各国对数字加密资产价值和风险持谨慎态度。l各国对大型科技企业监管趋严,出台相关法令采取反垄断措施。l各国对人工智能安全合规应用和监管加强。金融科技重点地区发展:各有特色l美国:底层技术快速发展,热门领域引领行业发展趋势。l英国:金融科技生态系统逐渐完善,监管面向更多领域。l欧盟:加快完善数字监管法案,促进隐私保护和市场公平竞争。l新加坡:融资逆势而上,金融科技成发展特色及重点。l印度:金融科技市场快速增长,大力推进国家经济数字化转型。l中国香港:发挥国际金融中心和制度优势,加强创新监管。5 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情况6融资金融科技融资额依然较高市场监管2022年,中国金融科技继续全球领先,金融科技市场规模、投融资规模持续扩大。央行、银保监会等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对金融科技各细分领域的发展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金融科技企业加快发展,企业融资规模持续增长。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金融科技发展位居国内前列,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我国金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亦取得了较大的提升。 产业发展规模持续领先金融科技监管进一步完善l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金融科技投融资总额达到531.3亿元,融资事件总数达到184笔。l金融科技融资活动主要集中在一季度,其后投融资活动规模逐步趋于稳定。l其中,一月融资金融达237.07亿元,二月份融资金额亦高达145.72亿元。l金融科技监管顶层设计持续完善。监管部门提出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金融监管,并及时针对金融科技活动的变化出台相应的监管规则,将监管科技应用于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测等环节l金融科技监管领域不断细化。央行、银保监会、工信部等部门已在信息保存、平台建设、城市建设、跨境结算、互联网贷款、虚拟现实等细分领域提出监管要求l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持续扩容。监管沙盒实现试点地区范围扩大、试点项目数量增长、业务类型持续丰富,监管沙盒被引入资本市场领域6l金融机构技术资金投入稳定增长l金融科技企业发展迅速l平台类金融科技企业不断规范l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加速落地l金融科技伦理治理体系不断完善l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增强l新市民服务等民生场景快速推进237.07145.7239.928.125.255.9514.0629.0526.19161316119192242360102030405005010015020025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2022年1-9月中国金融科技企业投融资金融及数量(单位:亿元,笔)融资金额(亿元)融资事件 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情况国内重点城市金融科技发展概况北京:发挥“金融+科技+数据”叠加优势,推动数字金融体系建设l打造全球金融科技领军企业集聚地l“金融+科技+数据”优势叠加l培育数字金融产业高地l金融监管环境包容有度l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排名北京居首深圳:发挥特区优势,“政策引导+产业集聚”l丰富的金融科技应用场景l完整的金融科技生态体系l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l各类金融科技试点叠加上海: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l推进金融科技创新发展l加快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步伐l产业生态持续完善l数字人民币试点稳步实施l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持续推进杭州:金融科技试点先行,推进生态建设l金融科技整体实力稳步增强l深化科技转型l发力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l参与金融科技标准制定广州:推动金融数智化转型,打造金融科技创新高地l打造金融科技骨干企业和数字金融聚集区l探索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联合实验中心注:为便于作图,本报告使用了抽象和简化的中国地图 金融科技创新应用与实践篇 2022年,金融科技底层技术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加持下加快了发展速度,“ABCD+”技术生态正在逐步完善,金融科技在业务中的渗透程度不断提升。与此同时,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业在政策推动和自身转型需要的促进下数智化转型进一步加快,金融科技投入持续增加,加大技术和人员投入、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成为金融业数智化转型的主要方向。 金融科技底层技术——人工智能技术(AI)2021-2022年,国内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稳步提升,市场投融资热情高涨,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助力金融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在十四五国家顶层规划指引下,我国人工智能行业正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各地区纷纷出台配套政策措施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建设。整体上看,长三角地区的区域竞争力不断提高,已位居四大城市圈之首。l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稳步提升。2016年至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9.7%,领先于全球19.6%的平均增速。预测2023年产业规模有望达突破3千亿。l四大都市圈中,长三角地区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不断提高,已和京津冀并列第一,珠三角和川渝分别稳居三、四。投融资热度保持高涨。2021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投资事件数1001起,已披露投资金额达501.44亿元。2022年1月至6月,共发生投资事件344起。 4186327821030775827100134402004006008001000120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6我国人工智能行业投资事件数统计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注:为便于作图,本报告使用了抽象和简化的中国地图 金融科技底层技术——区块链技术(Block Chain)l区块链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近年来,中国区块链市场规模一直保持增长,从2017年的0.85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5.6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7.58%。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以及元宇宙及数字藏品等热门领域的带动下,预计2023年中国区块链市场整体支出规模将达到22.8亿美元,市场趋势向好。l投融资规模大幅回升。继2019年国内强化监管造成投融资断崖下降后,投融资规模开始反弹。2021年,中国区块链产业投资数量为39起,金额为39.31亿元,同比增长60.65%;融资事件共105起,融资金额合计17.36亿美元。2022年1月-8月我国区块链金融行业投融资事件数达161起。2022年10月24日,习近平在主持学习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随着元宇宙等数字经济新业态的出现,未来区块链产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预计2025年区块链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将占GDP比重10%。2021以来,区块链产业园区在全国范围开始加速建设。当前我国区块链产业园依然集中于以浙江、上海、江苏为主的长江三角洲聚集区、以北京、山东为主的环渤海聚集区、以广东为主的珠江三角洲聚集区和以重庆、湖南为主的鄂湘黔渝聚集区。 金融科技底层技术——云计算技术(Cloud)作为数字化建设的新型基础设施,云计算在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21-2022年,我国云计算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整体上看,我国公有云IaaS市场较为成熟,SaaS市场前景可期,而云服务的可信情况是当前影响用户业务向云迁移的重要因素。预计原生云安全技术将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之一,且在部署方式上混合云有望统一公私边界,成为行业通行的方案。云计算产业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21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3229亿元,较2020年增长54.4%。其中,公有云市场规模以70.8%的增速扩至2181亿元,有望成为未来中国云计算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我国云计算产业群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大湾区、京津冀地区,企业则分布在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等互联网产业相对发达的省市。行业龙头企业而言,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的龙头企业较多。云计算产业投融资持续保持热度。SaaS与云安全领域备受资本青睐注:为便于作图,本报告使用了抽象和简化的中国地图 金融科技底层技术——大数据技术(Big Data)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全面启动,我国大数据投融资结构不断优化,2021-2022年产业规模稳步增长,已由前期的爆发式增长逐渐步入稳定增长阶段。目前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已完成总体布局设计,在相关政策带动下,将形成算力资源协同、数据跨区域流动的良好局面,全国统一的数据要素大市场加快形成,大数据产业将迈向高质量

你可能感兴趣

hot

2022—2023中国游戏企业研发竞争力报告

文化传媒
伽马数据2023-04-01
hot

2023中国主题公园竞争力评价报告

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2023-11-18
hot

2023中国数字家庭竞争力指数白皮书

信息技术
中国电信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