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8月宏观与债市政策:政策“组合拳”落地,稳增长力度空前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8月宏观与债市政策:政策“组合拳”落地,稳增长力度空前

8月宏观与债市政策:政策“组合拳”落地,稳增长力度空前

宏观与债市政策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 1 2023年9月12日 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发展部 李席丰 lixf@cspengyuan.com 更多研究报告请关注“中证鹏元”微信公众号。 独立性声明: 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通过合理分析得出结论,结论不受其它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特此声明。 政策“组合拳”落地,稳增长力度空前—8月宏观与债市政策 主要内容: 一、重要政策概述 8月,政治局会议精神下的政策进入密集落地期,重点围绕扩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稳增长力度加大。8月初明确“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中下旬政策“组合拳”逐步落地,主要集中在房地产、民企、资本市场和地方债等领域。房地产领域, “认房不认贷”、下调最低首付比例下限等政策缓解部分居民存量房贷的偿债负担,也将降低居民的购房门槛和成本,带动购房需求进一步释放。民企方面,在7月中央推出“民营经济31条”后,各部门及时跟进出台细化政策和召开座谈会,增加对民企的支持。在资本市场,出台降低印花税、限制减持等组合政策,既改善股市供需平衡,也减少资金流出、增加融资资金,真正让利于市场参与者。在地方债领域,国务院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地方积极争取获得再融资债券额度,地方债务出现系统风险的概率大幅降低。8月份出台很多稳经济、稳预期的政策,是对7月底政治局会议精神的实际部署,部分政策打破定力,力度超出预期,也为接续政策打开操作空间。 二、财政政策 8月财政政策上支出偏温和,专项债发行节奏提速,延续和优化部分税费优惠政策,包括支持居民换购住房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政策、提高个人所得税有关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等政策。截止8月底,新增专项债已发行3.09万亿,因此9月预计发行0.71万亿元,在10月底前用完,这将极大带动四季度有效投资规模,促进经济增长。三季度发完新增专项债额度后,四季度可能会考虑使用结存限额,或者出台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政策支持稳增长。另外,财政上将继续延续优化减税降费政策,加大减负纾困力度。 三、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上宽松力度加码,首次进行政策利率非对称降息,其中7天逆回购和1年期MLF利率分别下调10BP和15BP。同时,央行下调1年期LPR利率10BP,5年期以上LPR不变,低于市场预期。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上,央行要求“防范汇率超调风险”。在房地产领域,央行和金管局推出下调最低首付比例下限和存量房贷利率下限等房地产政策。另外,央行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50亿元,支持抗灾救灾。后续货币政策上稳增长诉求较高,降准仍可期。目前经济在继续恢复和转型的关键期,同时存在较多结构隐忧,在经济明显好转前将保持流动性稳中偏松的状态。面对专项债大幅发行、MLF到期等形成的流动性缺口,年内降准的必要性大幅提升。 四、债市政策 8月,政策主要涉及放宽银行间债券柜台业务限制、支持民企和房地产融资等方面的政策。 宏观与债市政策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 2 一、 重要政策概述 1.顶层设计:(1)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8月4日,发改委、财政部、央行、国税总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表示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组织实施好阶段性政策的延续工作,持续谋划研究一批针对性更强、力度更大的储备政策,根据形势变化及时分批出台实施。(2)拓展扩消费、促投资政策空间:8月16日,国务院第二次全体会议指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继续拓展扩消费、促投资政策空间,提振大宗消费,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扎实做好重大项目前期研究和储备;要大力提升行政效能,为完成各项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2.房地产:(1)“认房不认贷”:8月25日,住建部、央行、金监局发布《关于优化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请贷款购买商品住房时,家庭成员在当地名下无成套住房的,不论是否已利用贷款购买过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均按首套住房执行住房信贷政策。8月底,四个一线城市纷纷落地“认房不认贷”政策;(2)下调最低首付比例下限:8月31日,央行、金监局联合发布《关于调整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通知》,对于贷款购买商品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为不低于20%,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为不低于30%。(3)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 8月31日,央行、金监局联合发布《关于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 明确2023年9月25日起,借款人可申请置换存量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新发放贷款的利率水平由金融机构与借款人自主协商确定,但LPR加点幅度不得低于原贷款发放时所在城市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3.民企:(1)促进民营经济发展28条:8月1日,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发布《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促进公平准入、强化要素支持、加强法治保障、优化涉企服务、营造良好氛围这5方面共28条,其中要求设立中央预算内投资促进民间投资奖励支持专项,每年向一批民间投资增速快、占比高、活力强、措施实的市县提供奖励支持。(2)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8月10日,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 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通知》,要求对于存在失信记录的相关主体,发改委将按规定限制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限制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申请、限制各类融资项目推荐等;(3)民企座谈会和工作推进会:8月3日,央行召开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要求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向民营经济,满足民营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8月31日,发改委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表示积极协调有关方面解决企业提出的个性、共性问题诉求,切实推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各项政策举措落实落地见效;同日,金融管理部门、全国工商联召开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工作推进会,支持民营企业从信贷、债 mOmPpNqNnOmQrMpMnRqNpMsO6MdN9PmOnNmOpMfQmMzQiNrQsPaQpOqRwMnMqRuOrQmN 宏观与债市政策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 3 券、股权三方面拓宽融资渠道。 4.资本市场:(1)降低印花税:8月27日,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减半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公告》,自2023年8月28日起,证券交易印花税实施减半征收。(2)规范股份减持:8月27日,证监会宣布,上市公司存在破发、破净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30%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3)优化IPO、再融资:8月27日,证监会宣布,阶段性收紧IPO节奏,对于存在破发、破净、经营业绩持续亏损、财务性投资比例偏高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再融资,适当限制其融资间隔、融资规模。(4)调降融资保证金比例:8月27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交易所将投资者融资买入证券时的融资保证金最低比例由100%降低至80%。(5)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8月18日,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就活跃资本市场、 提振投资者信心答记者问时表示,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重点措施包括放宽指数基金注册条件、降低公募管理费率水平、引导头部公募基金公司增加权益类基金发行比例等;将降低证券交易经手费和证券公司佣金费率,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范围,降低融资融券费率等等。 5.其他:(1)防汛救灾:8月8日,国常会研究下一步做好防汛抢险救灾、群众生活保障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举措。8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上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2)稳外资:8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提出6方面24条政策措施,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要求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8月,政治局会议精神下的政策进入密集落地期,重点围绕扩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稳增长力度加大。今年二季度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Q2货币政策报告里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更加谨慎,稳增长诉求提升,8月初四部门联合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并分批实施储备政策。8月中下旬,政策“组合拳”逐步落地,旨在扩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主要集中在房地产、民企、资本市场和地方债等领域。房地产领域,推出“认房不认贷”、下调最低首付比例下限、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等政策,可以缓解部分居民存量房贷的偿债负担,也将降低居民的购房门槛和成本,带动购房需求进一步释放。民企方面,在7月中央推出“民营经济31条”后,各部门及时跟进出台细化政策,召开座谈会了解民企实际需求,增加对民企的支持。在资本市场,2015年股灾和2018年熊市都没出台的降低印花税政策时隔15年回归,同时出台限制减持和收紧IPO、调降融资保证金比例等组合政策,既改善股市供需平衡,也减少资金流出、增加融资资金,真正让利于市场参与者。本轮资本市场政策力度空前,显示决策层本次活跃资本市场尤其是股市的决心很高。在地方债领域,国务院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地方也在和财政部积极对接,争取获得再融资债券额度,地方债务出现系统风险的概率大幅降低。8月份出台很多稳 宏观与债市政策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 4 经济、稳预期的政策,是对7月底政治局会议精神的实际部署,部分政策打破定力,力度超出预期,也为接续政策打开操作空间,关注后面政策的力度。 二、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上支出偏温和,专项债发行节奏提速,延续和优化部分税费优惠政策。2023年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9334亿元,同比增长11.5%;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1623亿元,同比增长3.3%,支出强度较为温和。专项债方面,1-8月新增专项债发行30917亿元,占新增专项债额度的81.4%,其中8月新增专项债发行5946亿元,较今年7月规模增加2.03倍,发行节奏明显提速。另外,8月财政部延续和优化部分税费优惠政策,包括支持居民换购住房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政策、提高个人所得税有关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等政策。 财政政策上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专项债发行提速,延续优化减税降费政策。国内经济内生修复动力明显不足,在三季度基数提升下,经济增速下行的压力再次提升,因此财政政策会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通过靠前发力来提振经济。专项债方面,根据近期监管要求,2023年新增专项债需于9月底前发行完毕,原则上在10月底前使用完毕。截止8月底,新增专项债已发行3.09万亿,因此9月预计发行0.71万亿元,在10月底前用完,这将极大带动四季度有效投资规模,促进经济增长。三季度发完新增专项债额度后,四季度可能会考虑使用结存限额,或者出台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政策支持稳增长。另外,财政上将继续延续优化减税降费政策,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加大减负纾困力度,支持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 三、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上宽松力度加码,年内再度降息,同时增加对汇率波动的关注,出台实质性政策刺激购房需求。为了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公开市场投放上万亿资金,以平抑逆回购到期、税期和跨月等因素对流动性的扰动。在6月降息后,7月央行维持各个政策利率不变,8月份再次打开总量宽松窗口,首次进行政策利率非对称降息,其中7天逆回购和1年期MLF中标利率分别下调10BP和15BP。同时,央行下调1年期LPR利率10BP至3.45%,5年期以上LPR保持在4.2%不变,低于市场预期。5年期以上LPR未下调,预计是为稳定银行净息差,同时也为存量房贷利率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