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平安证券]:金融、金融科技行业周报:证监会多措提振资本市场,央行货币政策再加码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金融、金融科技行业周报:证监会多措提振资本市场,央行货币政策再加码

金融2023-08-20王维逸、袁喆奇、李冰婷、黄韦涵、韦霁雯、许淼平安证券王***
金融、金融科技行业周报:证监会多措提振资本市场,央行货币政策再加码

金融&金融科技行业周报——证监会多措提振资本市场,央行货币政策再加码平安证券研究所金融&金融科技研究团队2023年8月20日证券研究报告王维逸S1060520040001(证券投资咨询)袁喆奇S1060520080003(证券投资咨询)李冰婷S1060520040002(证券投资咨询)黄韦涵S1060523070003(证券投资咨询)韦霁雯S1060122070023(一般证券业务)许淼S1060123020012(一般证券业务) 2核心观点01、证监会多措提振资本市场,政策利好持续。8月18日,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就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答记者问。同日,沪深北交易所进一步降低证券交易经手费。证监会从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机构端等多个方面提出一揽子政策,目前多数政策尚处于研究阶段,但此次回应明确政策方向、彰显监管决心,对资本市场建设与券商各项业务均有一定意义:一方面,交易成本下降,同时中长期资金加速引入、优化资产端质量等资本政策利好政策预计将持续推出,均有望提振市场信心,增强市场交易活跃度,同时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优化市场生态,资本市场长期向好趋势明确。另一方面,券商及证券信息服务商直接受益于资本市场景气度提升,提高中长期资金权益投资比例、扩大两融标的、拓宽公募基金投资范围和策略、研究推出更多场内外金融衍生品等政策也将提升券商机构业务需求;此外,证监会明确“适当放宽对优质证券公司的资本约束”,有助于头部优质券商充分发挥专业能力、扩大资金类业务规模、提升ROE。2、央行非对称降息,货币政策再加码。8月15日,央行1年期MLF中标利率下调15bp至2.50%,此前为2.65%;7天逆回购操作(OMO)中标利率下调10bp至1.80%,此前为1.90%,促使8月LPR继续下调概率上升。7月政治局会议明确“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同时7月金融数据与经济数据不及预期,货币政策加码预期增强。此次非对称降息一定程度上回应了8月4日四部委新闻发布会中提及的“防止资金套利和空转”,更好支持实体融资。后续仍需关注地产风险化解、存量房贷利率调降等方面的配套稳增长政策的出台与落地。3、央行发布Q2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重视商业银行利润水平。8月17日,央行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此次报告明确当前“国民经济有望持续好转”,但“也面临新的困难挑战”。在此背景下,央行货币政策或将更为积极,从一季度报告中“总量适度,节泰平稳,搞好跨周期调节”转变为“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稳固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此外,本次报告新增“合理看待我国商业银行利润水平”专栏,明确“商业银行需保持合理利润和净息差水平”,去年以来多家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自律上限下调,银行负债端压力有所缓解,将有助于银行持续稳健经营。证监会多措提振资本市场,央行货币政策再加码 CONTENT目录•证监会多措提振资本市场,政策利好持续•央行非对称降息,货币政策再加码•央行发布Q2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重视商业银行利润水平重点聚焦•银行: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3万亿元同比增长2.6%•证券:证监会召开证券基金私募机构座谈会•保险:上半年保险公司原保费收入3.2万亿元•金融科技:上海出台推动数据要素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行业新闻行业数据•市场表现:银行、证券、保险、金融科技指数分别变动-0.81%、-0.68%、-2.77%、-3.42%•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实现净投放7570亿元,SHIBOR利率上行•证券:周度股基日均成交额环比上周减少4.60%•保险: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环比下降7.42bps 4证监会多措提振资本市场,政策利好持续事件:8月18日,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就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答记者问。同日,沪深北交易所进一步降低证券交易经手费。(资料来源:证监会,平安证券研究所)1重点聚焦制定实施资本市场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行动方案。建立完善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债券发行、并购重组“绿色通道”。强化分红导向,推动提升上市公司特别是大市值公司分红的稳定性、持续增长性和可预期性。修订股份回购制度规则,放宽相关回购条件,支持上市公司开展股份回购。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1、适当提高对轻资产科技型企业重组的估值包容性;2、优化完善“小额快速”等审核机制,延长发股类重组财务资料有效期;3、出台上市公司定向发行可转债购买资产的相关规则,丰富并购重组支付方式;4、推动央企加大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整合力度。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建设。突出扶优限劣,研究对于破发或破净的上市公司和行业,适当限制其融资活动,要求其提出改善市值的方案。统筹好一二级市场平衡。合理把握IPO、再融资节奏,完善一二级市场逆周期调节研究推出深证100股指期货期权、中证1000ETF期权等系列金融期货期权品种,更好满足投资者风险管理需要。允许更多境内外投资机构在审慎前提下使用衍生品管理风险。资产端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1、是放宽指数基金注册条件,提升指数基金开发效率;2、推进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全面落地,降低管理费率水平;3、引导头部公募基金公司增加权益类基金发行比例;4、引导公募基金管理人加大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力度;5、建立公募基金管理人“逆周期布局”激励约束机制;6、拓宽公募基金投资范围和策略,放宽公募基金投资股票股指期权、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品种的投资限制。持续优化市场投资生态。加大中长期资金引入力度:1、支持全国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扩大资本市场投资范围;2、支持全国社保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参与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3、制定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行为规则,发挥专业买方约束作用;4、优化投资交易监管;5、丰富场内外金融衍生投资工具,优化各类机构投资者对衍生品使用限制,提升风险管理效率;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体系,将指数基金等权益类产品纳入投资选择范围。大力发展中国特色指数体系和指数化投资,鼓励各类资金通过指数化投资入市。投资端降低证券交易经手费,同步降低证券公司佣金费率。沪深交易所此次将A股、B股证券交易经手费从按成交金额的0.00487%双向收取下调为按成交金额的0.00341%双向收取,降幅达30%;北交所再次将证券交易经手费标准降低50%,由按成交金额的0.025%双边收取下调至按成交金额的0.0125%双边收取。进一步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范围,降低融资融券费率,将ETF纳入转融通标的。完善股份减持制度,加强对违规减持、“绕道式”减持的监管,同时严惩违规减持行为。优化交易监管,增强交易便利性和畅通性,提升交易监管透明度研究适当延长A股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交易时间,更好满足投资交易需求。支持香港市场发展,统筹提升A股、港股活跃度:1、持续优化互联互通机制,进一步拓展互联互通标的范围,在港股通中增设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2、在香港推出国债期货及相关A股指数期权;3、支持在美上市中概股在香港双重上市。交易端 5证监会多措提振资本市场,政策利好持续事件:8月18日,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就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答记者问。同日,沪深北交易所进一步降低证券交易经手费。(资料来源:证监会,平安证券研究所)1重点聚焦坚持集约化、差异化、功能化、国际化发展方向,建设高质量投资银行。优化证券公司风控指标计算标准,适当放宽对优质证券公司的资本约束,提升资本使用效率。实施融资融券逆周期调节,在杠杆风险总体可控的前提下,研究适度降低场内融资业务保证金比率。落实差异化监管政策,对优质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简化登记备案,进一步推进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实物分配股票试点。券商端T+0:T+0交易方式对市场估值的中长期影响有限;目前A股市场以中小投资者为主,现阶段实行T+0交易可能放大市场投机炒作和操纵风险;现阶段实行T+0交易的时机不成熟。印花税调降:从历史情况看,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对于降低交易成本、活跃市场交易、体现普惠效应发挥过积极作用。有关具体情况建议向主管部门了解。特别是在中长期资金入市、资本市场税收政策等方面,需要有关部委协同支持。IPO节奏:没有二级市场的稳健运行,一级市场融资功能就难以有效发挥;终坚持科学合理保持IPO、再融资常态化,同时充分考虑二级市场承受能力,加强一、二级市场的逆周期调节。回应热点点评:证监会从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机构端等多个方面提出一揽子政策,表示将加快推出一批可落实、有实效的政策举措。目前多数政策尚处于研究阶段,但此次回应明确政策方向、彰显监管“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决心,对资本市场建设与券商各项业务均有一定意义:一方面,交易成本下降,据wind统计的2022年沪深北交易所成交额测算,此次证券交易经手费下调将每年向市场让利约66亿元;同时,中长期资金加速引入、优化资产端质量等资本政策利好政策预计将持续推出,均有望提振市场信心,增强市场交易活跃度,同时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优化市场生态,资本市场长期向好趋势明确。另一方面,券商及证券信息服务商直接受益于资本市场景气度提升,提高中长期资金权益投资比例、扩大两融标的、拓宽公募基金投资范围和策略、研究推出更多场内外金融衍生品等政策也将提升券商机构业务需求;此外,证监会明确“适当放宽对优质证券公司的资本约束”,有助于头部优质券商充分发挥专业能力、扩大资金类业务规模、提升ROE。 6央行非对称降息,货币政策再加码事件:8月15日,央行1年期MLF中标利率下调15bp至2.50%,此前为2.65%;7天逆回购操作(OMO)中标利率下调10bp至1.80%,此前为1.90%。(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平安证券研究所)1重点聚焦2020年以来宽货币政策变化汇总点评:本周央行接续下调了OMO和MLF利率,促使8月LPR继续下调概率上升。7月政治局会议明确“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7月金融数据与经济数据不及预期,货币政策加码预期增强。此次非对称降息一定程度上回应了8月4日四部委新闻发布会中提及的“防 止 资 金 套 利 和 空转”,更好支持实体融资。后续仍需关注地产风险化解、存量房贷利率调降等方面的配套稳增长政策的出台与落地。时间中小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1年期MLF(BP)1年期LPR(BP)5年期LPR(BP)7天OMO(BP)2020-01-0.5-0.52020-02-10-10-5-102020-03-202020-04-0.5-20-20-102020-05-0.52020年总计-1.5-0.5-30-30-15-302021-07-0.5-0.52021-12-0.5-0.5-52021年总计-1.0-1.0-52022-01-10-10-5-102022-04-0.25-0.252022-05-152022-08-10-5-15-102022-11-0.25-0.252022年总计-0.5-0.5-20-15-35-202023-03-0.25-0.252023-06-10-10-10-102023-08-15-102023年截至目前总计-0.25-0.25-25-10-10-20 7央行发布Q2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重视商业银行利润水平事件:8月17日,央行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平安证券研究所)1重点聚焦点评:此次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当前宏观经济背景为“国民经济有望持续好转”,但“也面临新的困难挑战”,即“国内居民收入预期不稳,消费恢复还需时间,民间投资信心不足”等。在此背景下,央行货币政策或将更为积极,从一季度报告中“总量适度,节泰平稳,搞好跨周期调节”转变为“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稳固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与此前7月政治局会议“加强逆周期调节”基调一脉相承。此次报告也新增“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的表述,彰显央行对外汇管理工具的重视。此外,本次报告新增“合理看待我国商业银行利润水平”的专栏,重视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