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社科院]:关于当前的国际形势与全球治理: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关于当前的国际形势与全球治理: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2023-06-03张宇燕社科院比***
关于当前的国际形势与全球治理: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2023年第3期 俄 罗 斯 研 究 No.3, Jun., 2023 总第241期 Russian Studies Gen. No.241 - 3 -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关于当前的国际形势与全球治理* 张宇燕** 【内容提要】法国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将历史分为长、中、短三个时段,每个时段可以观察到的影响历史走向的核心变量各有不同。借助这一划分方式可以发现,长时段的气候变化,中时段的产出水平、技术进步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作为短时段标志性事件的乌克兰危机同时出现,使当今时代面临三个时段叠加共振的“巨变”状态,表现为当今世界“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的加重。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也指出,“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选择”。要有效应对全球治理赤字,制度建设至关重要。通过国际协调建章立制,加强建设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才能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正确方向改善,从而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做出正确的选择。 【关键词】气候变化 人口问题 技术进步 乌克兰危机 全球治理 【中图分类号】D815【文章标识】A【文章编号】1009-721X(2023)03-0003(2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①。在2018年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握国际形势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 * 本文根据张宇燕所长2022年11月在华东师范大学的演讲整理而成,经作者同意由《俄罗斯研究》杂志发表。 ** 张宇燕,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①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60页。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网络首发时间:2023-05-29 17:28:41网络首发地址:https://kns.cnki.net/kcms2/detail/31.1843.D.20230529.0953.002.html 俄罗斯研究 2023年第3期 - 4 - 观、角色观”①。其中,历史的分析对理解国际形势非常重要。大局观强调的是抓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角色观则一定要将自身与当今国际形势相联系,理解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国际形势。 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研究了人类历史上的21个文明。在不同地区出现过的众多文明中,有的出现较早,有的出现较晚,其中很多文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消亡了。在研究文明的起源、发展和衰败之后,汤因比提出了“挑战-应战”模型。②基本结论是,文明总是遇到挑战,如果成功应对挑战并在应对挑战过程中有创新和发展,这个文明就能繁荣昌盛;如果被外敌入侵、自然灾害等挑战击垮,这个文明就会衰亡。还有的文明将全部能量用于应对挑战,虽然没有被击垮,但是同时它已经没有额外的力量去发展自己,文明因此而停滞。以中华文明为例,为什么会在黄河流域而不是长江流域发展起来?因为长江流域自然条件要比黄河流域好很多,在那里,人类的生存要比在黄河流域容易,不会遭遇强烈的挑战。而要想在黄河流域生存,则必须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因此中华文明才在那里发展兴盛起来。 修昔底德认为,历史的意义主要是揭示人性。事物易变,但人性是不变的。③目前,虽然人类经历的事情,享受的物质财富以及生活水平与几千年以前完全不同,但是人性并没有发生变化。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将历史分为长、中、短三个时段。④首先,长时段跨度大概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长时 ① 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538页。 ② 参见[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历史研究》,刘北成、郭小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7页。 ③ [古希腊]修昔底德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徐岩松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5-48页。 ④ 参见[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资本主义论丛》,顾良、张慧君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第173-204页。布罗代尔夫人在《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的中译序中也有相关论述:“非常缓慢的、几乎世代不变的历史,以几乎不变的地理景观和某些文明的传承强加于所有人类集团——这就是布罗代尔经常称作‘长时段史’的东西;变化较为迅速、尽管还是节奏缓慢的历史,以几个十年的长周期,40年、50年,改变着有时是动荡着国家、社会和精神生活的循环的历史;最后,是飞快变化的历史,每天充满多变的事件,可以说是我们在每天的报纸上看到的历史,在西米昂之后,布罗代尔将这传统的历史称为‘事件’史。”[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唐家龙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8页。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关于当前的国际形势与全球治理 - 5 - 段中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要素包括地理、气候、生态环境、社会组织、思想传统。这些一经形成,几百年都不易改变。就人类个体来讲,对长时段要素可以发挥或实施影响的主动性很小,一些学派或教派将其归于“宿命”。这个时段尺度下的要素变化缓慢,对历史进程则产生深刻影响。其次,中时段涉及的时间跨度从几十年到一百多年不等,影响历史的变量包括人口、产出、工资水平、价格、技术、制度等,一般是几十年中会表现出变化。最后,短时段指的是影响的时间跨度比中时段更小的时间序列上的事件,包括革命、条约、地震等。人们在经历它时,觉得轰轰烈烈、影响很大,但是从历史学家的大尺度或超大尺度去回溯,大多数事件的影响转瞬即逝。 当今时代面临三个时间尺度中关键因素的叠加。长时段的气候变化已经变成十分紧迫的问题。中时段的产出水平、技术革新和人口结构变化产生的影响很大。短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乌克兰危机以及美国和西方国家对此的反应。三个时段中的关键变量集中在一起同时发生,推动人类站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 一、长时段的气候变化问题 在长时段尺度下,当前人类经历的最重要的变化在气候方面。托比·奥德在《危崖:生存性风险与人类的未来》一书中指出,以前人类的作用只是加速或者延缓某段历史进程,但是1945年人类有了核武器,便拥有了自我毁灭的能力。而今天,除了核武器之外,人类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其中之一是气候变化。另外一个是工程化病原体,即人工制造病原体,再则是人工智能的出现。人工智能并不是机器人,而是一个系统,它隐藏在世界各地的计算机中自我学习,掌控人类的资源、隐私,最后可能获得支配性权力。奥德指出,这些风险的叠加,导致在未来一百年中人类可能会自我毁灭的概率达到了六分之一。①在这几个风险中,气候变化问题至关重要且紧要。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21年8月发布了《气候变化(2021): ① 参见[澳]托比·奥德著:《危崖:生存性风险与人类的未来》,韦斯琳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21年,第115页,第122-128页,第140-142页,第164-165页。 俄罗斯研究 2023年第3期 - 6 - 自然科学基础》。①这份报告用自然科学的大量数据论证了气候变化的影响。报告指出,随着全球变暖,2021年出现的各种极端气候如酷热、洪水、山火等,将成为未来30年的常态。2022年9月,联合国秘书长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洪水、干旱、热浪、极端风暴和山洪等情况变得越来越糟,并以惊人的速度打破纪录。问题的关键是,这些灾难不是天然的灾难,它们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即使人类马上采取行动,大幅度减排,未来30年全球总升温也有可能达到1.5摄氏度。而根据原有的推断,21世纪内全球总升温是不大可能达到1.5摄氏度这一指标的。 2021年,1.4万名科学家在美国《生物科学》月刊上联署发表文章,讨论了地球的过度开发问题。这些科学家设立了31项“生命体征”来“诊断”地球的“健康”程度,里面涉及森林砍伐、温室气体排放等。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在31项指标里面,有18项已经突破了“红线”,这表明地球岌岌可危。②2022年10月13日,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22》也显示,1970年以来,全球受监测的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减少了69%,这对生态多样性的影响非常大。③ 2022年9月20日,国际能源署和国际可再生能源署联合发布了《2022年突破性议程报告》。④这份报告指出,在当下全球能源危机的背景下,净零目标的实现可能要推迟数十年。目前的情况非常危急,要想做到把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越来越难。除了大幅度减排,减少化石燃料使用,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其中之一便是粮食浪费问题。据统计,食物浪费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比重的11%,几乎与汽车尾气二氧化碳排放的12%一样。因此,节约粮食不仅仅是节约支出问题,而且还关乎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 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这涉及统计指标问题。目前,大家依旧将人类 ① Se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limate Change 2021 –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Chemistry International, 2021, Vol.43, No.4, pp.22-23. ② See William J. Ripple, Christopher Wolf, Thomas M. Newsome, Jillian W. Gregg, Timothy M. Lenton, Ignacio Palomo, Jasper A. J. Eikelboom, Beverly E. Law, Saleemul Huq, Philip B. Duffy, Johan Rockström, “World Scientists’ Warning of a Climate Emergency 2021”, BioScience, 2021, Vol.71, No.9, pp.894-898. ③ See “Living Planet Report 2022”, https://livingplanet.panda.org/en-GB/ ④ See “Breakthrough Agenda Report 2022”, https://www.iea.org/reports/breakthrough-agenda-report-2022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关于当前的国际形势与全球治理 - 7 - 生存品质与人均收入增长和GDP增长相关联。但事实上,这个指标是存在问题的。十几年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发现这个指标会阻碍碳排放目标的实现,为此,成立了一个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肯尼斯·阿罗在内的、由众多经济学家组成的团队,负责制定新的经济指标体系,即包容性财富指数(IWI)。这个指数和GDP有很大区别。首先,GDP是流量概念,指人类在一年的时间内新创造的财富,包括商品和服务的增量。然而GDP衡量的是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