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东吴证券]:汽车行业点评报告:3月批发环比+23%,出口同比高增长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汽车行业点评报告:3月批发环比+23%,出口同比高增长

交运设备2023-04-12黄细里、杨惠冰东吴证券.***
汽车行业点评报告:3月批发环比+23%,出口同比高增长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点评报告·汽车 东吴证券研究所 1 / 6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汽车行业点评报告 3月批发环比+23%,出口同比高增长 2023年04月12日 证券分析师 黄细里 执业证书:S0600520010001 021-60199793 huangxl@dwzq.com.cn 研究助理 杨惠冰 执业证书:S0600121070072 yanghb@dwzq.com.cn 行业走势 相关研究 《3月第五周批发销量同比+38%》 2023-04-09 《新势力跟踪之3月销量点评: 9家 新 势 力 合 计 交 付 环 比+11.88%》 2023-04-03 增持(维持) [Table_Tag]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 行业整体概览:终端促销+车企生产恢复正常影响下3月产批同环比均上升。乘联会口径:3月狭义乘用车产量实现207.9万辆(同比+13.8%,环比+24.9%),批发销量实现198.7万辆(同比+9.3%,环比+22.9%);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62.9万辆(同比+43.5%,环比+21.5%),批发销量实现61.7万辆(同比+35.2%,环比+24.5%)。3月厂商生产恢复,销售节奏较稳,行业整体补库。展望2023年4月:我们预计4月行业产量为185万辆,同环比分别+91.1%/-10.9%;批发为183.2万辆,同环比分别+93.6%/-7.8%。新能源批发预计58.3万辆,同环比分别+108.0%/-5.6%。 ◼ 3月新能源汽车批发渗透率31.1%,环比+0.4pct。3月自主品牌/豪华品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渗透率分别为46.4%/36.0%/3.7%,环比分别+0.7/+1.0/+0.6pct。细分来看,3月PHEV车型批发销量16.4万辆,同环比分别+92.1%/+10.3%;BEV车型批发销量45.3万辆,同环比分别+22.1%/+30.6%。 ◼ 出口方面同比保持高增速。3月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29万辆,同环比分别+172%/+15%,主要原因为出口运力的提升和车企海外布局的持续推进。3月新能源车出口7.0万辆,环比-11%,其中特斯拉3月出口12,206辆,环比-69.8%。 ◼ 车企层面:比亚迪同比表现最佳。目前已披露产销快讯的车企中,自主品牌和新势力表现好于合资品牌。批发口径来看3月同比表现最佳的车企为比亚迪,广汽埃安/理想汽车也实现同比大幅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97.00%/+88.72%;环比来看表现最佳的车企为广汽本田。 ◼ 投资建议:站在大周期视角下,汽车板块正处于第4个周期中(2005年开始算起),目前板块估值(以SW汽车PB口径)处于历史中等偏下水平(约2倍PB),板块内部基本面分化明显。综合基本面和估值比较分析,2023年板块配置目前排序:客车>重卡/两轮车>乘用车/零部件。1)客车板块:上行周期或刚开始。2023年或开始新一轮上行周期(国内大中客均值回归+出口进入持续快车道等)。受益排序:龙头率先【宇通客车】,后期或扩散龙二/龙三【金龙汽车/中通客车】等。2)重卡板块:迎小周期的复苏阶段。2016年重卡迎来了一轮周期的上行阶段(国标切换&治超&集中换车等共同驱动),2021-2022年进入了这轮周期的下行阶段,2023年或迎来小周期的复苏阶段&下一轮大周期的准备期(经济稳增长+国标切换+出口增长+新能源转型等)。受益排序:中国重汽/潍柴动力/汉马科技/中集车辆等。3)电动两轮车板块:上行周期的业绩兑现阶段。2017-2022年迎来上行周期(新国标实施+配送服务需求)且头部企业集中度持续提升,2023年总体趋势或仍延续。核心受益头部企业:雅迪控股/爱玛科技。4)乘用车板块:价格战正在进行时。投资层面,短期(1年内)视角板块仍需消化价格战。长期(1-2年以上)视角依然对【自主品牌全球崛起】充满信心【比亚迪/理想/长城/吉利/蔚来/小鹏/长安/上汽/广汽】等。5)零部件板块:基本是与乘用车【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短期(1年内)视角优选业绩与国内乘用车价格战相关度较低的品种【中国汽研/岱美股份/爱柯迪】等。中长期(1-2年以上)视角建议核心围绕“具备出海综合优势”布局优质零部件品种(福耀/拓普/旭升/文灿/爱柯迪/新泉/岱美/继峰/德赛/华阳/伯特利/星宇等)。 ◼ 风险提示:乘用车行业价格战超预期;新能源行业发展增速低于预期等。 -14%-8%-2%4%10%16%22%28%34%40%2022/4/112022/8/102022/12/92023/4/9汽车沪深30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点评报告 2 / 6 1. 行业整体概览:批发环比+23%,新能源渗透率环比提升 终端促销+车企生产恢复正常影响下3月产批同环比均上升。乘联会口径:3月狭义乘用车产量实现207.9万辆(同比+13.8%,环比+24.9%),批发销量实现198.7万辆(同比+9.3%,环比+22.9%);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62.9万辆(同比+43.5%,环比+21.5%),批发销量实现61.7万辆(同比+35.2%,环比+24.5%)。3月厂商生产恢复,销售节奏较稳,行业整体补库。展望2023年4月:我们预计4月行业产量为185万辆,同环比分别+91.1%/-10.9%;批发为183.2万辆,同环比分别+93.6%/-7.8%。新能源批发预计58.3万辆,同环比分别+108.0%/-5.6%。 图1:2023年3月狭义乘用车产量同比+13.8%(万辆) 图2:2023年3月狭义乘用车批发同比+9.3%(万辆) 数据来源:乘联会,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乘联会,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3:2023年3月燃油车批发环比+22.1%(万辆) 图4:2023年3月新能源车批发同比+35.2%(万辆) 数据来源:乘联会,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乘联会,东吴证券研究所 3月新能源汽车批发渗透率31.1%,环比+0.4pct。新能源品牌降价+需求进一步恢复影响下渗透率环比上升。3月自主品牌/豪华品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渗透率分别为46.4%/36.0%/3.7%,环比分别+0.7/+1.0/+0.6pct。细分来看,3月PHEV车型批发销量16.4万辆,同环比分别+92.1%/+10.3%;BEV车型批发销量45.3万辆,同环比分别050100150200250300产量/万辆20192020202120222023050100150200250批发量/万辆2019202020212022202305010015020025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201920202021202220230102030405060708020192020202120222023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点评报告 3 / 6 +22.1%/+30.6%。 出口方面同比保持高增速。3月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29万辆,同环比分别+172%/+15%,主要原因为出口运力的提升和车企海外布局的持续推进。3月自主品牌出口达到25.4万辆,同环比+166%/+31%。3月新能源车出口7.0万辆,环比-11%,其中特斯拉3月出口12,206辆,环比-69.8%。 图5:新能源车2023年3月批发渗透率31.1%,环比+0.4pct 图6:2023年3月乘用车行业出口29万辆,同比+172% 数据来源:乘联会,东吴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乘联会,东吴证券研究所 2. 车企层面:比亚迪同比表现最佳 目前已披露产销快讯的车企中,自主品牌和新势力表现好于合资品牌。批发口径来看3月同比表现最佳的车企为比亚迪,同比+97.45%,广汽埃安/理想汽车也实现同比大幅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97.00%/+88.72%;环比来看表现最佳的车企为广汽本田,环比增速达+70%。 图7:2023年3月行业及重点车企产批跟踪/万辆 0%5%10%15%20%25%30%35%40%201920202021202220230.05.010.015.020.025.030.035.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2020202120222023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点评报告 4 / 6 数据来源:产销快讯,乘联会,东吴证券研究所 3. 投资建议 站在大周期视角下,汽车板块正处于第4个周期中(2005年开始算起),目前板块估值(以SW汽车PB口径)处于历史中等偏下水平(约2倍PB),板块内部基本面分化明显。综合基本面和估值比较分析,2023年板块配置目前排序:客车>重卡/两轮车>乘用车/零部件。1)客车板块:上行周期或刚开始。2023年或开始新一轮上行周期(国内大中客均值回归+出口进入持续快车道等)。受益排序:龙头率先【宇通客车】,后期或扩散龙二/龙三【金龙汽车/中通客车】等。2)重卡板块:迎小周期的复苏阶段。2016年重卡迎来了一轮周期的上行阶段(国标切换&治超&集中换车等共同驱动),2021-2022年进入了这轮周期的下行阶段,2023年或迎来小周期的复苏阶段&下一轮大周期的准备期(经济稳增长+国标切换+出口增长+新能源转型等)。受益排序:中国重汽/潍柴动力/汉马科技/中集车辆等。3)电动两轮车板块:上行周期的业绩兑现阶段。2017-2022年迎来上行周期(新国标实施+配送服务需求)且头部企业集中度持续提升,2023年总体趋势或仍延续。核心受益头部企业:雅迪控股/爱玛科技。4)乘用车板块:价格战正在进系别车企批发同比环比产量同比环比出口同比环比198.79%23%207.914%25%29.0172%15%61.735%25%62.944%22%7.0自主长城汽车9.0-11%32%9.4-10%25%2.2112%63%自主吉利汽车11.09%1%自主比亚迪20.797%7%21.097%3%1.3--11%自主长安汽车13.86%31%12.6-4%21%2.38(集团口径)——27%自主广汽传祺3.517%40%4.241%59%自主广汽埃安4.097%33%4.9138%65%自主上汽通用五菱9.1-40%26%9.5-27%29%自主上汽乘用车8.232%41%8.843%55%自主奇瑞汽车11.620%6%新势力特斯拉中国8.935%20%1.2——-70%新势力问界0.421%5%新势力理想汽车2.189%25%新势力蔚来汽车1.04%-15%新势力小鹏汽车0.7-55%17%合资长安福特1.5-34%8%2.3-3%59%2.38(集团口径)——27%合资广汽本田7.0-9%70%7.64%57%合资广汽丰田8.1-16%29%8.8-10%32%合资上汽大众8.1-26%11%8.0-26%3%合资上汽通用6.3-29%-8%6.4-28%-13%合资一汽丰田合资一汽大众16.535%57%合资东风日产合资东风本田豪华华晨宝马豪华北京奔驰行业新能源车9.67(集团口径)92%15%9.67(集团口径)92%15%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 行业点评报告 5 / 6 行时。投资层面,短期(1年内)视角板块仍需消化价格战。长期(1-2年以上)视角依然对【自主品牌全球崛起】充满信心【比亚迪/理想/长城/吉利/蔚来/小鹏/长安/上汽/广汽】等。5)零部件板块:基本是与乘用车【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短期(1年内)视角优选业绩与国内乘用车价格战相关度较低的品种【中国汽研/岱美股份/爱柯迪】等。中长期(1-2年以上)视角建议核心围绕“具备出海综合优势”布局优质零部件品种(福耀/拓普/旭升/文灿/爱柯迪/新泉/岱美/继峰/德赛/华阳/伯特利/星宇等)。 4. 风险提示 芯片短缺影响超出预期,乘用车产销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