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西南证券]:带状疱疹疫苗专题:百亿级别成人疫苗品种,渗透率提升空间巨大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带状疱疹疫苗专题:百亿级别成人疫苗品种,渗透率提升空间巨大

医药生物2023-02-21杜向阳西南证券简***
带状疱疹疫苗专题:百亿级别成人疫苗品种,渗透率提升空间巨大

www.swsc.com.cn 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2023年2月 带状疱疹疫苗专题 百亿级别成人疫苗品种,渗透率提升空间巨大 分析师:杜向阳 执业证号:S1250520030002 电话:021-68416017 邮箱:duxy@swsc.com.cn 1 核心观点 带状疱疹病毒潜伏期长,人体老年后易发病。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此病毒初次感染一般发生在儿童/青春期,在人体免疫力低下或受到非特异性刺激后,病毒再次激活,导致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炎或坏死,产生神经痛,并造成簇集性水泡。带状疱疹发病率:全球3~5‰,亚太地区3~10‰,目前有逐年递增趋势;目前药物治疗效果有限,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是预防的最有效手段。 重组蛋白路线保护率更优,减毒活技术路线免疫程序更少、不良反应率更低。从保护率上来看,GSK的重组蛋白路线保护率超90%较减毒活技术路线优势明显,但减毒活疫苗采用1剂免疫程序,且不良反应率更低,从价格体系上具有相对优势。且海外可通过商业保险支付,与国内自费的商业环境不同,所以我们认为减毒活疫苗凭借其接种的方便性及优惠价格有望在国内市场放量。 国内带状疱疹疫苗渗透率不足1%,未来提升空间巨大。从海外销售来看,2022年GSK带状疱疹疫苗销售额达到29.6亿英镑,同比增长72%,主要增长一方面来自于2021年受疫情影响的低基数,另一方面GSK持续拓展全球市场,目前已在全球26个国家上市销售。公司预计到2024年拓展超过35个国家。按照美国CDC单价105美元/支测算,截至2022年GSK美国地区累计销量约为8500万支;对应累计渗透率约为35%。与之对比,国内按照批签发口径计算GSK带状疱疹疫苗渗透率仅为0.3%左右,渗透率提升空间较大。 百克生物国产带状疱疹疫苗已获批上市,预计2030年销售有望达到55亿元。百克生物的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已于2023年1月上市,获批年龄段为40岁以上人群,定价低于GSK的1600元/针,预计在900-1300元左右,2030年销售额预计在55亿元左右。国内其他厂商格局方面,进度最快的为智飞绿竹(临床II期)。 相关标的:百克生物、智飞生物、康希诺、沃森生物等。 风险提示:带状疱疹疫苗销售不及预期;竞争格局恶化;产品降价。 1 带状疱疹病毒介绍 2 带状疱疹病毒潜伏期长,人体老年后易发病。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此病毒初次感染一般发生在儿童/青春期,但痊愈后VZV病毒可以在人类神经细胞(背根神经节或脑神经)中保持休眠(不活跃)数年或数十年,在人体免疫力低下或受到非特异性刺激后,病毒再次激活,导致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炎或坏死,产生神经痛,并造成簇集性水泡。 带状疱疹流行病学:发病率:全球3~5‰,亚太地区3~10‰,目前有逐年递增趋势;住院率2-25/10万人年,死亡率0.017-0.465/10万人年,复发率1%~6%; 国内部分抽样数据:2011-2013年广东50岁及以上人群带状疱疹发病率分别为4.1‰/3.4‰/5.8‰。2010年台湾全年龄组带状疱疹发病率为4.97‰,住院率约为2.93%,除婴儿住院率高于儿童外,其余年龄组住院率及重症监护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平均住院8.3天。 数据来源:CDC,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带状疱疹中国专家共识》,西南证券整理 美国不同年龄段带状疱疹发病率 带状疱疹病毒流行病学情况 带状疱疹发病率(‰) 地区 发病率 全球 3-5 亚太 3-10 美国 3 2 带状疱疹的检测与治疗 3 诊断: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也可通过收集疱液,用PCR检测法、病毒培养予以确诊。无疹性带状疱疹病例的诊断较难,需做VZV活化反应实验室诊断性检测。由于实验室诊断操作难度较大,目前主要依靠临床诊断。对于伴发严重神经痛或发生在特殊部位的带状疱疹,如眼、耳等部位,建议同时请相应专业科室会诊。对于分布广泛甚至播散性、出血性或坏疽性等严重皮损、病程较长且愈合较差、反复发作的患者,需要进行抗HIV抗体或肿瘤等相关筛查,以明确可能合并的基础疾病。 治疗:1)抗病毒药物;2)糖皮质激素疗法;3)镇痛治疗;4)局部治疗。 数据来源:带状疱疹中国专家共识,西南证券整理 带状疱疹治疗药物 药物 特点 用法/用量 阿昔洛韦 在感染细胞内经病毒胸苷激酶磷酸化,生成阿昔洛韦三磷酸,后者可抑制病毒DNA聚合酶,中止病毒DNA链的延伸 口服1400~800mg/次,5次/d,服用7d;静脉滴注:免疫受损或伴严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每次5~10 mg/kg,每8小时1次,疗程7 d 伐昔洛韦 阿昔洛韦的前体药物,口服吸收快,在胃肠道和肝脏内迅速转化为阿昔洛韦,其生物利用度是阿昔洛韦的3—5倍 口服:300—1000 mg/次,3次/d,服用7 d 泛昔洛韦 喷昔洛韦的前体药物,口服后迅速转化为喷昔洛韦,在细胞内维持较长的半衰期。作用机制同阿昔洛韦,生物利用度高于阿昔洛韦,给药频率和剂量低于阿昔洛韦 口服:250—500 mg/次,3次/d,服用7 d 溴夫定 抗病毒作用具有高度选择性,抑制病毒复制的过程只在病毒感染的细胞中进行 口服:125myd,1次/d,服用7 d 膦甲酸钠 通过非竞争性方式阻断病毒DNA聚合酶的磷酸盐结合部位,防止DNA病毒链的延伸 静脉滴注:每次40 mg/kg,每8d,时1次 3 带状疱疹疫苗原理 4 带状疱疹疫苗的原理: ①带状疱疹减毒活病毒通过皮下注射进入到人体 ②进入人体的带状疱疹减毒病毒被吞噬细胞识别并捕获,同时抗原呈递细胞发现病毒并将抗原转移至附近的淋巴结内 ③淋巴结内的 T 细胞接收到抗原呈递细胞的信息被活化并增殖,淋巴结内的 B 细胞识别抗原活化并增殖 ④B 细胞产生更多的效应 B 细胞和抗体作用于带状疱疹减毒活病毒 ⑤T细胞活化增殖产生细胞毒性T细胞作用于被带状疱疹减毒病毒感染的体细胞 ⑥T 细胞及 B 细胞形成免疫记忆,当带状疱疹病毒再次进入机体内,能够被 T、B 细胞迅速识别,快速、大量的产生效应细胞和抗体,消灭体内病毒,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数据来源:招股说明书,西南证券整理 带状疱疹疫苗机理 4 带状疱疹疫苗主要厂商临床试验方案对比 5 重组蛋白路线保护率更优,减毒活技术路线免疫程序更少、不良反应率更低。 数据来源:医药魔方,clinical trials,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西南证券整理 公司名称 GSK MSD 百克生物 智飞绿竹 中慧元通/怡道生物 上海所 迈科康生物 最新进展 已上市(2017) 已上市(2006) 已上市(2023) II期临床 I/II期临床 I/II期临床 I期临床 入组人数 16165 38546(60+);22439(50-59) 25000 450 612 522 132 年龄段 50+ 50+ 40+ 50-70岁 40+ 40+ 18+ 地区 US/EU/JP/CN EU/US CN CN CN CN CN 试验组 重组带状疱疹疫苗(CHO细胞) 减毒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 重组带状疱疹疫苗(CHO细胞) 重组带状疱疹疫苗(CHO细胞) 减毒活疫苗 重组带状疱疹疫苗(CHO细胞) 对照组 安慰剂 安慰剂 安慰剂 安慰剂 生理盐水 水痘减毒活疫苗 安慰剂 使用佐剂 AS01 —— —— 铝佐剂 CpG1018 —— MA105 主要终点 带状疱疹确诊人数发生率 带状疱疹引起的疾病负担 接种疫苗30天后预防带状疱疹的保护效力 全程接种30天后抗体几何平均滴度;抗体阳转率 GMT水平/细胞免疫应答率 特异性抗体阳转率、GMT和GMI AE 发生率、严重程度分布 免疫程序 2剂(0,2-6月) 1剂 1剂 2剂(0,1月) 2剂(0,2月) 1剂 2剂(0,2月) 有效率 97.2% 61.1%(60+);69.8%(50-59) — —— —— —— —— 4 带状疱疹疫苗临床试验方案——GSK Shingrix疫苗 6 Shingrix于2017年在美国上市,2018年于日本上市,2020年同时在欧盟和中国上市。 试验结论一:本品对50周岁以上各年龄段人群具有保护效力,均在95%以上。较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对50周岁及以上人群的保护效力高于对照组数据。 Shingrix 临床试验覆盖了50岁及以上近1万名受试者,与安慰剂组相比较疫苗的安全性,主要终点指标为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在受试者中,末剂接种后30天,实验组和对照组受试者的不良反应报告率分别为2.3%和2.2%,两组间报告率相似,末剂接种后1年,10.1%的实验组受试者和10.4%的对照组受试者报告了不良反应。各项试验中汇报严重不良反应的被试比例相近,实验组和对照组严重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别。 数据来源:医药魔方,西南证券整理 本品对50周岁及以上人群带状疱疹的保护效力 年龄(岁) 本品 安慰剂 保护效力(%) 入组人数 每1000人年的发生率(%) 入组人数 每1000人年的发生率(%) ≥50 7344 0.3 7415 9.1 97.2 50-59 3492 0.3 3525 7.8 96.6 ≥60 3852 0.2 3890 10.2 97.6 60-69 2141 0.3 2166 10.8 97.4 ≥70 8250 0.8 8346 9.3 97.3 70-79 6468 0.8 6554 8.9 97.3 ≥80 1782 1.0 1792 11.1 97.4 不良反应 (3级以上) Shingrix严重不良反应率(%) 50-59岁 60-69岁 ≥70岁 本品 安慰剂 本品 安慰剂 本品 安慰剂 局部不良反应 N=1315 N=1312 N=1311 N=1305 N=2258 N=2263 疼痛 10.3 0.5 6.9 0.5 4.0 0.2 肿胀 1.1 0.0 0.5 0.0 1.3 0.0 发红 2.8 0.0 2.6 0.0 3.1 0.0 全身不良反应 N=1315 N=1312 N=1309 N=1305 N=2252 N=2264 肌痛 8.8 0.9 5.3 0.8 2.8 0.4 疲乏 8.5 1.8 5.0 0.8 3.5 0.8 头痛 6.0 1.7 3.7 0.2 1.5 3.4 寒颤 6.8 0.2 4.5 0.3 2.2 0.3 发热 0.4 0.2 0.5 0.2 0.1 0.1 GI 2.1 0.7 0.9 0.6 1.2 0.4 7 ZOSTAVAX疫苗于2006年同时在美国和欧盟上市。 ZOSTAVAX对50岁周岁以上人群均具有保护效力。安慰剂对照、双盲临床试验评估了疫苗的保护性。在50-69岁人群中,带状疱疹的风险显著降低了69.8%,80岁以上人群的带状疱疹风险仅下降了18%。 安全性实验结果显示,主要重点指标是接种后42天内的不良反应率。在第1-42天期间报告的全身不良经历的总体发生率(35.4%)高于安慰剂(33.5%)。 数据来源:医药魔方,西南证券整理 不良反应 ZOSTAVAX 不良反应率 实验组(%)(N=11094) 安慰剂组(%)(N=11116) 疼痛 53.9 9.0 肿胀 40.4 2.8 红斑 48.1 4.3 瘙痒 11.3 0.7 发热 3.7 0.2 血肿 1.6 1.6 硬结 1.1 0.0 ZOSTAVAX对50周岁及以上人群带状疱疹的保护效力 年龄(岁) 本品 安慰剂 保护效力(%) 入组人数 发病 人数 入组 人数 发病 人数 50-59 11211 30 11228 99 69.8% 60-69 10370 122 10356 334 64% 70-79 7621 156 7559 261 41% ≥80 1263 37 1332 47 18% 4 带状疱疹疫苗临床试验方案——MSD ZOSTAVAX疫苗 8 4 带状疱疹疫苗临床试验方案——百克生物带状疱疹疫苗 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于2023年在中国首次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