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贸促会]:全球知识产权保护指数报告(2022)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全球知识产权保护指数报告(2022)

全球知识产权保护指数报告(2022)

全球知识产权保护指数报告(2022)中国贸促会经贸摩擦顾问委员会 2 目录 一、构建全球知识产权保护指数的意义................................................ 3 二、全球知识产权保护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的逻辑框架 ....................... 4 三、全球知识产权保护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5 (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5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 (三)国家样本的选取 ............................................................................ 7 (四)数据来源 ........................................................................................ 9 (五)评价方法 ...................................................................................... 10 四、全球知识产权保护指数评价结果分析.......................................... 14 (一)总指数评价结果分析 .................................................................. 14 (二)各级维度评价结果分析 .............................................................. 16 五、全球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发现 .......................................................... 27 (一)后疫情时代,东亚国家知识产权竞争力显著提升 ................. 27 (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 ................................. 28 (三)经济发展水平是提高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 30 (四)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是国际贸易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 32 3 一、构建全球知识产权保护指数的意义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随着新一轮技术变革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知识产权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的作用更加凸显,世界各国均积极出台并实施强劲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措施,通过高标准的知识产权保护和高效益的知识产权运用,更好地释放和激发国家创新发展的动力,提升国家的全球影响力和辐射力。 全球知识产权保护指数立足国家创新系统审视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内涵,旨在构建完整系统的分析框架,通过建立一套相对科学、合理、可比较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球主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和态势进行评估和比较分析,既是描绘全球知识产权保护发展趋势与特征的“影像图”,也是衡量一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晴雨表”,不仅可以为各国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而且对于客观、公正地评估各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研判知识产权战略效果,推动相关政策和制度创新,加强知识产权国际交流与合作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 二、全球知识产权保护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的逻辑框架 根据对知识产权保护内涵的理解,课题组认为知识产权保护指数的逻辑框架一方面要强调从全面发展的视角看待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即“保护促进发展”,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另一方面要强调从知识产权保护投入—产出全过程看待知识产权保护。 基于这种思路,课题组从知识产权保护基础、知识产权保护生态、知识产权保护执行、知识产权国际合作、知识产权保护绩效等五个维度设计了全球知识产权保护指数的逻辑框架。 图1 全球知识产权保护指数的逻辑框架 5 三、全球知识产权保护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1.系统性原则 从全面发展的视角统筹考虑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问题,立足知识产权保护态势,从多维度设计逻辑严谨、结构合理的指标体系,全面系统地反映监测内容。 2.动态性原则 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线,指标体系的逻辑框架强调“全周期”视角,从知识产权保护投入—产出全过程测度知识产权保护,同时与知识产权紧密相关,凸显知识产权保护对于经济发展的价值。 3.全面性原则 通过对比和筛选,全球知识产权保护指数评价指标体系既创设对于传统知识产权评估体系来说具有独创性的指标,同时兼容已经成熟并被检验的通用指标,保障指标的全面性和权威性。 4.客观性原则 无论在指标名称、统计口径,还是从计算方法上,都力求符合统计规范,以便于获取基础数据,能够定期检验和测度成果,更加真实地反映知识产权保护状况。 5.可比性原则 6 指标具有国际可比性,通过确认数据是否可得、口径是否统一,以保证量化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设计指标时尽量选取国际通用指标或容易获取的可度量指标。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全球知识产权保护指数逻辑框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指标的科学性、数据可得性、客观性、权威性、是否与国际接轨等因素,经过与专家们的多次研讨,课题组对于知识产权保护指数评价指标的选取进行了多轮调整和完善,构建了3个层次的指标体系,分别对应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本指标系统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基础、知识产权保护生态、知识产权保护执行、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和知识产权保护绩效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以及58个三级指标,力求全面、简洁、更有可操作性地评价目标。 根据5大维度的内涵和特点,5个一级指标进一步细分影响知识产权保护的各个要素,形成14个二级指标。其中,“知识产权保护基础”强调知识产权产生的资源投入和主体条件,该维度由人力资源要素、资本资源要素、知识资源要素等3个二级指标构成,包含12个三级指标;“知识产权保护生态”重点考察知识产权保护的综合生态环境,该维度由商业环境、法治环境、信息化环境等3个二级指标构成,包含10个三级指标;“知识产权保护执行”着重考察知识产权保护的实 7 施效果和服务水平,该维度由执行水平、保护效率、服务措施等3个二级指标构成,细化为13个三级指标;“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主要考量知识产权国际化状况、知识产出的转化以及国际影响力等,该维度由国际化水平、国际影响力等2个二级指标构成,包含10个三级指标;“知识产权保护绩效”主要评估知识产权保护的综合成果,该维度由综合成效、辐射效应、经济产出等3个二级指标构成,包含13个三级指标。 (三)国家样本的选取 图2 全球知识产权保护指数重点评估国家地理分布图 全球知识产权保护指数研究国家样本的选取,关系到研 8 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参考价值。综合考虑可比性、客观性、权威性等因素,参考多方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课题组选取了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15个国家作为研究样本,其代表性强、覆盖度高,为指数评价提供了良好的参照系。 表1 重点评估国家信息一览表 序号 国家 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排名 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 地域 1 美国 1 2 北美 2 中国 2 11 东亚 3 日本 3 13 东亚 4 德国 4 8 欧洲 5 印度 6 40 南亚 6 韩国 10 6 东亚 7 俄罗斯 11 47 欧洲 8 巴西 12 54 南美 9 澳大利亚 13 25 大洋洲 10 墨西哥 15 58 北美 11 土耳其 19 37 西亚 12 瑞士 20 1 欧洲 13 南非 31 61 非洲 14 新加坡 35 7 东南亚 15 越南 39 48 东南亚 国家样本选取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第一是经济实力;第二是创新能力;第三是区域性及其在此区域的代表性;第四是数据的可得性和标准性;第五是研究价值。 鉴于此,本次筛选出的重点评估国家包括:美国(北 9 美)、中国(东亚)、日本(东亚)、德国(欧洲)、印度(南亚)、韩国(东亚)、俄罗斯(欧洲)、巴西(南美)、澳大利亚(大洋洲)、墨西哥(北美)、瑞士(欧洲)、土耳其(西亚)、南非(非洲)、新加坡(东南亚)、越南(东南亚)。 (四)数据来源 为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指标数据的采集要求口径概念一致。为保证数据的可信度和权威性,课题组主要采用主流国际组织数据库的数据,如联合国(United Nations)、世界银行(WB)、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The Conference Board)、世界贸易组织(WTO)、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等。 除了部分指标可以利用现有统计指标的数据,本指标体系中近80%的指标属于复合指标,涉及两个或以上的来自主流国际组织数据库的数据或知名研究机构的主题报告数据和调查数据的基础指标。对于国际样本的截面数据的采集,样本数量越多,采集难度越大,尤其是对于很多科技相关的指标,其数据统计具有滞后性。通过对多个国际权威数据库的检索和交叉验证,发现目前多数样本国家都缺少2021年的相 10 关统计数据,故本指标体系采用2020年数据进行测算。另外,由于客观条件限制,一些重要的指标在本体系中没有得到体现,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五)评价方法 全球知识产权保护指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的是层次分析法。这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的、层次化的分析方法。其特点就是在对复杂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处理各种决策因素。本研究将全球知识产权保护指数按逻辑框架逐级分层,最终确定原始指标;按照原始指标的数值逐个计算,并逐级合成得到全球知识产权保护指数,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原始指标的标准化 对于原始指标进行一致性处理是评价工作的重要环节。全球知识产权保护指数属于多指标综合评价,而且近80%的原始指标是复合指标,为了保证不同量纲指标之间能够进行有效合成,在完成数据的采集后,需要先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使不同指标可以相互比较。 本研究中采用直线型无量纲化方法,这一类型的方法有多种,包括标准化法、指数法、阈值法等,此处采用阈值法。由于指标的不同属性,课题组将其分为正向和逆向指标。在 11 58个三级指标中,有54个指标与知识产权保护呈正相关性,即正向指标,有4个指标为逆向指标。正向指标与逆向指标分别采取不同的无量纲化处理方法。 如果指标是正向指标,即指标值越大,越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计算公式为: 푌푖=50+푋푖−푋푖,푚푖푛푋푖,푚푎푥−푋푖,푚푖푛∗50 若指标属于逆向指标,即指标值越大,越不利于知识产权保护,计算公式为: 푌푖=50+푋푖,푚푎푥−푋푖푋푖,푚푎푥−푋푖,푚푖푛∗50 式中Yi为转换后的值,Xi,max为样本最大值,Xi,min为样本最小值,Xi为指标原始值。 2.指标合成 对经过无量纲化处理的各项指标进行加权合成,即得到上一级指标的综合得分。指标合成的关键在于指标权重的选择。鉴于各指标要素的影响

你可能感兴趣

hot

2022抖音电商知识产权保护报告

文化传媒
巨量算数2023-03-23
hot

2022抖音电商知识产权保护报告

文化传媒
抖音电商2023-03-23
hot

2022知识产权保护报告

文化传媒
抖音电商2023-03-27
hot

2021年度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评估报告

文化传媒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2022-12-15
hot

2021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营商环境新进展报告

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