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华西证券]:数字经济专题报告之十二:卫星“通导遥”有望逐次爆发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数字经济专题报告之十二:卫星“通导遥”有望逐次爆发

信息技术2023-01-30宋辉、柳珏廷华西证券无***
数字经济专题报告之十二:卫星“通导遥”有望逐次爆发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Table_Title] 数字经济专题报告之十二:卫星“通导遥”有望逐次爆发 [Table_Title2] 通信行业 [Table_Summary] 1、我国低轨卫星星座计划已启动,规模有望提升。2023-2025年,我国低轨宽带通信卫星将开始进行密集发射期。 2、卫星发射模式及制造模式发生深刻变化:在SpaceX等公司带动下,火箭、卫星等制造模式从传统的定制化变为批量化,传统发射制造成本大大降低,通信卫星可以低成本快速组网,卫星通信技术设施快速完成全球覆盖 3、卫星通信高通量趋势明显,带宽成本下降,降低用户门槛,卫星通信相关应用普及会加快。 4、民营企业加入卫星通信及应用领域,打破国家队模式:民用航天迅速发展,除了在卫星基础设施方面对传统卫星通信作为补充之外,民营企业在商业模式方面的探索较为积极。 5、哪些领域值得投资? 1)火箭制造及发射:商业火箭以承接商业卫星或者国家卫星等有效载荷的订单为主要盈利模式,但是由于中国特有体制因素国家卫星订单预计不会是目前商业火箭的主要收入途径,因此液体、大推力、可回收火箭(降低发射成本)制造商是未来商业火箭制造和发射企业的发展重点,因此动力系统会成为火箭制造的关键环节。 2)通信卫星制造:低轨卫星数量预期发射量较大,卫星及星载核心硬件最先受益。通信卫星和有效载荷是通信转发器和天线(相控阵天线和固定多波束天线),Ka频段高通量卫星需求带动下,相控阵天线具备规模经济优势,星载相控阵天线相关科研院所及公司包括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54所,相关上市公司包括铖昌科技、国博电子、臻镭科技等。另外卫星制造及核心零部件厂商中国卫星、雷科防务、康拓红外等。 3)卫星应用:导航应用方面:由于北斗三号北斗卫星组网已经完成,北斗三号终端有望加速渗透尤其是军工市场,相关具备芯片能力的上市公司有望受益,相关受益标的包括海格通信、华力创通、北斗星通等。 卫星通信应用方面:地面接收硬件终端(卫星接收天线、手持终端等)以及应用服务。尤其是服务高通量卫星之前卫通通信领域多用于应急、航海、航空的等专业高价值领域,相关上市公司包括海格通信、华力创通、盛洋科技等。 6、通信板块观点 1)低估值、高股息,必选消费属性强的电信运营商(A+H)板块: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2)低估值成长依旧的主设备:紫光股份(华西通信&计算机联合覆盖)、中兴通讯; 评级及分析师信息 [Table_IndustryRank] 行业评级: 推荐 [Table_Pic] 行业走势图 [Table_Author] 分析师:宋辉 邮箱:songhui@hx168.com.cn SAC NO:S1120519080003 联系电话: 分析师:柳珏廷 邮箱:liujt@hx168.com.cn SAC NO:S1120520040002 联系电话: -27%-22%-16%-10%-5%1%2022/012022/042022/072022/102023/01通信沪深300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点评报告 [Table_Date] 2023年01月29日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点评报告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2 19626187/21/20190228 16:59 3)东数西算产业链中IDC、光模块板块:光环新网、奥飞数据、新易盛、天孚通信、光迅科技、中际旭创等; 4)高成长物联网模组及能源信息化板块:移远通信、朗新科技(华西通信&计算机联合覆盖)、威胜信息等; 5)10G-PON及家庭宽带设计产业链:平治信息、天邑股份等; 6)其他个股方面:海格通信(北斗三号渗透率提升)(华西通信&军工联合覆盖)、新雷能(华西通信&军工联合覆盖)、TCL科技(面板价格触底)(华西通信&电子联合覆盖)、七一二(军工信息化)、金卡智能(华西通信&机械联合覆盖)等 7、风险提示 底层相关技术发展缓慢,卫星应用发展不及预期。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点评报告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3 19626187/21/20190228 16:59 1. 技术、商业模式、资本大变革,推动卫星产业颠覆式发展 1.1.技术变革:低轨、高通量,提升本优势与运营效率 低轨卫星星座更适合构建大规模卫星组网是卫星互联网的必然选择。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的优势在于传输时延短、稳定性好、链路损耗小、应用场景丰富,多星组网可实现全球覆盖。高轨卫星的特点在于卫星数量较少,但单颗卫星的覆盖面积较广,单颗卫星发生损坏即有可能影响整个卫星通信系统的正常运作;而低轨通信卫星数量众多,呈现网状化结构,即使个别卫星出现问题,整个网络也仍然可以继续提供可靠的、连续的通信服务,符合卫星互联网发展趋势。 近年来,低轨卫星发射数量占比显著提升,2017年和2018年全球卫星发射数量分别为351颗和371颗,其中LEO卫星占比均超过80%。 表 1 不同轨道卫星特征及用途 类别 轨 道位置 特征 用途 代 表型号/系列 低轨道(LEO)卫星 距地面300-2000km 传输时延、覆盖范围、链路损耗、功率较小 对地观测、测地、通信等 美国铱卫星、中国灵巧通信试验卫星、oneweb、星链 中轨道(MEO)卫星 距地面2000-35786km 传输时延、覆盖范围、链路损耗、功率大于LEO,小于GEO 导航 美国奥德赛、Irmarsat卫星、ICO 高轨道(GEO)卫星 距地面35786km的地球同步静止轨道 存在较长传输时延和较大的链路损耗 通信、导航、气象观测等 中国北斗卫星 太阳同步轨道(SSO)卫星 距地面高度小于6000km 轨道平面与太阳保持固定取向 气象观测、光学遥感等 中国风云一号卫星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 距地面35786km - 导航 中国第44、49颗北斗导航卫星 资料来源:华西证券研究所整理 高通量通信卫星,也称高吞吐量通信卫星,是相对于使用相同频率资源的传统通信卫星而言的,高通量卫星的优势主要包括:服务开通便捷,系统吞吐量大、传输速率高,卫星终端口径小,部署灵活等。 传统移动通信卫星主要使用L、S频段,通常仅能支持kbps量级的话音通信,传统固定通信卫星主要使用C、Ku频段,传输速度通常为几Mbps。而高通量通信卫星向着频谱资源更丰富的Ka、Q/V等高频段不断演进,仅Ka频段可用带宽就高达3.5GHz,单颗卫星容量达到数十Gbps~数百Gbps。 另外Ka的频率比较高,使得卫星终端的天线口径小、功耗低、重量轻,适合更多的通信场景。 表格 2 高通量卫星与传统卫星区别 传统卫星 高通量卫星 示意图 波束 宽波束覆盖 大量点波束广域覆盖 频段 低频段:L、S、C为主 高频段:Ku、Ka为主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点评报告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4 19626187/21/20190228 16:59 吞吐量 1-1000Gbit/s,取决于转发器数量和信号处理方式 最高1Tbit/s,取决于卫星的功率、波束数量和信号出号处理 优劣势 覆盖范围大,适用于当前大多数的应用和终端设备;但灵活性较差,成本较高 卫星容量性价比高,接近地面水平;但更适用于点对点的互联网连接或VSAT通信,而非电视广播通信。 轨道 以GEO轨道为主:单星覆盖区域广,组网简单,运维成本低,但是资源接近饱和 在GEO轨道基础上拓展MEO/LEO轨道:中低轨道资源丰富,可以实现多种高度、多种轨道面的三维立体布局 资料来源:华西证券研究所整理 1.2.批量化标准化生产、一箭多星、可回收发射,极大降低生产、发射成本 通过引入3D打印、模块化设计、COTS元件、智能装配等先进技术,降低了卫星的研制成本,并可以通过流水线组装的方式批量生产小卫星。 定制化转为工厂化设计趋势明显。世界各国卫星制造商相继提出系列化卫星平台,采用“搭积木”式的模块化设计,可实现工装配置系统重复使用、平台内及平台间各结构模块互通互用。 软件解绑升级,卫星灵活在轨迭代。传统卫星的研制方式多为定制化,技术更新较难。软件定义卫星采用开放系统架构,有效提升系统对载荷的适配,实现软硬件解耦,软件无需绑定硬件可独立升级演化,且可实现软件按需加载、系统功能按需重构。 图1 XSpace公司预测商业卫星成本 资料来源:FutureTimeline.net,华西证券研究所 标准化、模块化、工厂化促使卫星产业制造成本降低与运营速度的提升。材料采购规模效应、大量组批生产调试成本与时间的缩短,能有效降低平台研制成本,缩短生产周期,降低产业门槛。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点评报告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5 19626187/21/20190228 16:59 一箭多星技术促使发射效率大幅提高,同时降低成本。“一箭多星”技术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发射方式,即一枚运载火箭搭载多枚卫星,将其送入相应轨道,从而大幅提高卫星商业发射的效率,同时降低发射成本。 火箭回收技术促进提高火箭利用率,进一步降低成本。火箭可回收技术,即从所有退役卫星等航天器上回收可用部件,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 1.3.民间资本涌入,资本扩充推动产业链发展 资本大量涌入卫星互联网领域。布局卫星互联网企业不仅有专业空间运营公司,还包括软银、谷歌、Facebook这类互联网巨头、空客和波音等航空公司,以及高通、可口可乐等其他领域巨头也参与其中。 卫星互联网产业前期资产投入较高。卫星前期生产制造、星座搭建、火箭制造发射等阶段均为重资产投入阶段,需要外部融资较大。 国际上,多方参与资本支持。布局卫星互联网企业不仅有专业空间运营公司,还包括软银、谷歌、Facebook等互联网巨头、空客和波音等航空公司,以及高通、可口可乐等其他领域巨头也参与其中。同时,德国、印度、韩国等企业也已经提出组网计划。 国内:国家政策鼓励,国内民营资本进入。近年来,国家政策逐渐宽松,国家在放开商业航天领域的限制,2014年鼓励民间资本研制、发射和运营商业遥感。 卫星;2015年支持民间资本开展增值产品开发、运营服务和专业化推广;截至2018年,国内已注册的商业航天公司接近200家。 2.投资机会逻辑 1)火箭制造及发射:商业火箭以承接商业卫星或者国家卫星等有效载荷的订单为主要盈利模式,但是由于中国特有体制因素国家卫星订单预计不会是目前商业火箭的主要收入途径,因此液体、大推力、可回收火箭(降低发射成本)制造商是未来商业火箭制造和发射企业的发展重点,因此动力系统会成为火箭制造的关键环节。 2)通信卫星制造:低轨卫星数量预期发射量较大,卫星及星载核心硬件最先受益。通信卫星和有效载荷是通信转发器和天线(相控阵天线和固定多波束天线),Ka频段高通量卫星需求带动下,相控阵天线具备规模经济优势,星载相控阵天线相关科研院所及公司包括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54所,相关上市公司包括铖昌科技、国博电子、臻镭科技等。另外卫星制造及核心零部件厂商中国卫星、雷科防务、康拓红外等。 3)卫星应用:导航应用方面:由于北斗三号北斗卫星组网已经完成,北斗三号终端有望加速渗透尤其是军工市场,相关具备芯片能力的上市公司有望受益,相关受益标的包括海格通信、华力创通、北斗星通等。 卫星通信应用方面:地面接收硬件终端(卫星接收天线、手持终端等)以及应用服务。尤其是服务高通量卫星之前卫通通信领域多用于应急、航海、航空的等专业高价值领域,相关上市公司包括海格通信、华力创通、盛洋科技等。 3.近期通信板块观点及推荐逻辑 3.1.本周持续推荐: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点评报告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6 19626187/21/20190228 16:59 1)低估值、高股息,必选消费属性强的电信运营商(A+H)板块: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2)低估值成长依旧的主设备:紫光股份(华西通信&计算机联合覆盖)、中兴通讯; 3)东数西算产业链中IDC、光模块板块:光环新网、奥飞数据、新易盛、天孚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