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CCG]: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2(简版)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2(简版)

文化传媒2022-10-09CCG如***
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2(简版)

序言过去几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民粹主义兴起,俄乌冲突等地缘政治危机频发,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全球化走到十字路口。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全球留学依然保持增长势头,延续着全球化趋势。据联合国相关数据,从1999年至2019年,全球学生跨国流动人数增加了近两倍。国际留学已经成为人本全球化的重要方面,也将推动全球化继续发展当然,作为全球人才流动、人才培养的重要领域,世界留学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高层次留学生比例持续增加。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21年报告,在经合组织国家国际学生中博士学位新生占比接近30%,本科生占比则有所下降。二是主要留学目的国加大了对STEM领域留学生的吸引力度,生命科学、工程学和物理科学等STEM领域最受欢迎。三是虽然国际学生保持从亚洲国家流向英语国家的趋势,但在新的局势下,来源国和目的国都有比较明显的变化。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但印度、越南、尼泊尔、哈萨克斯坦等亚洲国家出国留学生增长显著,其中很多国家留学生增长速度快于中国。美国仍是全球最大的留学生目的国。但由于疫情发展、边境政策收紧以及与中美、中澳关系紧张等因素影响,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接收国际学生的全球占比有所下降英国、法国、德国等迅速抓住机遇,接收国际学生的份额有所增加。受新冠肺炎疫情、中美关系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增长变缓但出国留学意愿仍然保持较高水平,留学目的地将更多元。目前中国仍是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日本等国家的第一大留学生生源国。2021年,中国学生留美人数有所下降,但占美国国际学生总数的比例却达到历史最高值。中国学生申请英国本科留学的数量超过欧盟国家申请英国本科留学的总和。允许中国高中毕业生凭高考成绩直接申请德国大学的本科专业。亚洲国家以其临近的地理位置、相似的文化属性、相对可负担的留学价格以及相对稳定的政策,也越来越吸引中国留学生。未来,中国赴美留学学生或将有所减少,赴欧洲及亚洲国家留学或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庞大的留学人员群体不仅持续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还将在公共治理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后,我国留学人员回国 发展的趋势十分明显。根据《2020年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2020年疫情暴发后的第二季度,回国求职留学生人数同比增幅高达195%。中国正在逐步形成“出国深造一回国就业”的国际人才环流趋势。留学回国人员为我国科技、经济、教育、社会各方面发展做出的贡献有目共赌,正因为如此,这一群体也正成为各地积极争取的国际化人才。近年来,随着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事务,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管理的留学回国人员也有所增加。根据课题组调研,各省区市领导干部(省委书记、省长;自治区区委书记、区政府主席;直辖市市委书记、市长)中具有留学背景的人员比例从2016年9月的6.8%提升至2021年12月的16.1%。未来,随着中国越来越开放,不论是讲好中国故事,还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新发展格局,或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都需要更多留学人员积极促进中外民心相通,对接国际规则、构建全球共识、参与全球治理。2021年9月27日至28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发展需要世界人才的参与,中国发展也为世界人才提供机遇。必须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用好全球创新资源,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继续推动海外留学与来华留学发展,正是我国培养、输出、引进世界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的基石。自2008年成立以来,全球化智库(CCG)一直致力于留学发展相关研究工作。今年,《中国留学发展报告》也走过了10个年头。过去的十多年,我们持续跟进留学领域的发展,保持与留学人员沟通联系,搭建留学人员之间、留学人员与国家及地方交流对话的平台,引导留学人员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发挥民间外交的作用。同时,我们持续呼吁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为更好地促进留学人员发挥作用建言献策,推动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未来,我们将继续开展相关工作,为推动人才强国战略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王辉耀苗绿 摘要当前,全球化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人才流动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另一方面,俄乌冲突爆发等地缘政治问题使得当前世界形势充满了不确定性,也使国际留学的格局产生变化,留学目的国选择更趋于多元化。美国等传统留学目的国持单边主义政策,应对疫情较为消极,国际学生人数大幅度下降;而英国、法国、德国等留学目的国则以更积极的政策吸引留学生,使得许多留学人员开始重新考虑留学目的国。但是,全球留学依然保持增长势头,留学依然是人本全球化的重要方式。为反映新形势下全球及我国留学的最新情况,了解我国留学回国人员发展的新动向,分析来华留学人员的新趋势,探索发展留学事业的新路径,我们组织编写了《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2)》。全书由总报告、出国留学篇、海归发展篇、专题篇和附录五部分组成。总报告立足于大变局的时代背景,分析了全球留学保持增长并推动人本全球化的整体趋势,认为留学目的国和来源国格局将进一步多元化,高层次、实用领域的留学生数量增多。重点关注了中国留学发展趋势,认为出国留学人数将持续增长,新时代留学人员的心态变化将从“仰视”变为“平视”;而伴随着留学回国热潮发展,越来越多留学回国人员参与国家治理。此外,对来华留学与工作的留学生情况,从资助形式、国家来源、未来挑战等方面进行了多层次分析研究。最后,针对大变局下遇到的新问题,提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留学发展的相关建议。出国留学篇介绍中国赴北美、欧洲、大洋洲、亚洲四大热门留学区域的留学发展现状与趋势。总体来说,中国学生出国意愿强,出国留学人数依然保持增长,中国赴美、赴澳留学增速受疫情和政策影响大幅度放缓,而赴欧洲与亚洲国家留学人数增加较快,留学目的地选择更为多元化。同时,中国留学生选择专业仍集中于实用性较强的工程类、商业类学科。这些趋势可以为留学人员选择相应的留学目的国提供参考。海归发展篇分为留学人员毕业后发展情况分析、留学人员回国发展新特点、促进留学人才集聚的经验分析三部分。一是分析了2015届、2016届和2017届国外读研毕业生三年后发展情况调查的数据,认为我国留学人员回流率 可开幅度较大,回国后定居地仍以直辖市、副省级城市为主,行业集中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教育业,就业满意度持续提升。二是对新一代海归群体进行分析研究,新一代海归聚焦新技术产业,积极发挥社会价值,需要进一步发挥其在交往、聚力、集智发面的作用。三是梳理了国内先进城市针对海外人才和留学回国人员出台的政策和实践举措,从人才平台、中介引才、扶持政策、激励评价、服务保障、宣传工作等方面深入分析,并总结形成经验借鉴。专题篇分为七个部分:一是基于中国银行数据,分析了中国出境留学金融服务需求,从客户角度呈现了出境留学生在资金规划、汇率信息、外币兑换、跨境汇款和办卡时的行为特点,提出要围绕出境留学全生命周期,打造场景化、重社交、立体化的服务体验。二是以ETS在中国四十年的实践活动为基础,总结了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状况,提出建设国际化人才培养生态体系。三是基于领英(LinkedIn)平台大数据,选取来自中国的十所“双一流”高校以及全球QS排名前100的高校的超过250万毕业生的深造和就业发展路径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国内高校毕业生更倾向于出国深造,国外高校毕业生更倾向于就业,展示了各地区国际人才的吸引力差异及形成因素。四是来华留学七十年的发展与变迁,将来华留学七十年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建议从引才、聚才、用才方面进一步发展来华留学事业。五是对美国学生来华留学政府资助项目进行概览,建议中美两国政府与民间力量同时积极参与,加强对美国学生来华留学的支持。六是基于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办学发展情况,总结了其最新办学经验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独特经验。七是以北京大学燕京学堂为案例,介绍高等学校院系层面进行中国学人才培养的路径。 本书汇聚了全球化智库(CCG)研究人员和留学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近年来在留学、海归和国际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报告通过综合研究、数据分析、案例研究、政策分析、趋势预判等多种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展现中国留学发展的最新情况。全书由总报告、出国留学篇、海归发展篇、专题篇四个部分组成。总报告对全球留学、中国出国留学、中国海归和中国国际化教育的新特点、新趋势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出国留学篇分析了中国赴北美、欧洲、大洋洲、亚洲热门留学国家的留学发展现状与趋势。海归发展篇分析了留学人员毕业三年后发展情况、新一代海归特点以及促进留学人才集聚的经验;专题篇分析了中国出境留学金融服务需求、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状况以及国际人才吸引力的地区差异,总结了来华留学的情况以及中国教育国际化的案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化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新冠肺炎疫情叠加俄乌冲突等地缘政治问题使得世界形势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全球留学依然保持增长势头,留学依然是人本全球化的重要方式。全球留学正在向更加稳定和开放的国家与地区迁移,留学目的国和来源国格局将进一步多元化为反映新形势下全球留学发展趋势,分析我国留学发展近况与变化,探讨我国留学回国人员发展的新动向,总结来华留学人员的新情况,探索发展留学事业、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我们组织编写了本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是国内较早关注留学发展的研究报告,是“国际人才蓝皮书”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留学发展报告》已经在海内外相关领域形成一定影响力,是教育工作者、人才工作者、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留学生和留学生家庭了解国内外留学情况、变化和发展趋势的重要参考,对促进我国留学发展、海归就业创业、教育国际化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一)大变局之下全球留学依然保持增长势头过去二十年,全球学生跨国流动持续增长。尽管受到经济危机、地缘政治以及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际留学生数量仍保持稳定的增长。根据UNESCO的统计与预测,全球学生跨国流动人数从1999年的2033555人增加到2019年的6063665人,增长了近2倍,2014~2019年五年间增速维持在5%以上(见图1)。人数·增长率12.00 0002 万 6.0010.005.008.004.006.003.004.002.001.002.000.000.002年份)图11998~2019年国际留学生人数变化资料来源: UNESCO. Global Flow of Tertiary-Level Students. [DS/OL]. [2022-05-25]http://data.uis.unesco.org/#.长期来看,全球八大留学目的国接收高等教育国际学生人数排名基本保持稳定,美国始终是第一大留学目的国。相比2000年,2020年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学生的全球占比下降至20%,下降了8个百分点。短期来看,除欧洲国家接收国际学生有所增加外,美洲、大洋洲、亚洲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及全球局势变化导致边境和签证政策变化影响,接收国际学生的数量有所下降,其中美国留学人数下降较快。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nstituteofInternationalEducation,IIE)“Project Atlas”统计数据,2020~2021学年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国际学生总数为914095人,同比下降15.01%,为70余年来最大幅度的负增长;新增的录取人数甚至出现了45.6%的断崖式下跌,仅145528人(见1 UNESCO. Global Flow of Tertiary-Level Students. [EB/OL]. [2022-05-25]. http:/data.uis.unesco.org/#. 图2)。而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留学人数于2019~2020学年迅速增长,但2020~2021学年也受边境政策影响稍有回落。相反,英国、法国、俄罗斯和德国有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