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浙商国际金融控股]: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展望:促消费将成为明年经济增长点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展望:促消费将成为明年经济增长点

2022-12-28王卉浙商国际金融控股缠***
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展望:促消费将成为明年经济增长点

http://www.cnzsqh.hk1/13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Table_main]衍生品市场类模板[Table_main]衍生品市场类模板策略报告报告日期:2022年12月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展望──促消费将成为明年经济增长点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分析师:王卉中央编号:BLN172联系电话:852-21806499邮箱:faywang@cnzsqh.hk相关报告报告导读二十大平稳召开后,在新冠病毒致死率下降、传染力大幅上升等客观条件下,国内防疫政策逐渐放松。“新十条”公布后,人员流动限制解除,短期内感染范围扩大,给国内经济运行带来压力。但长期来看,经历过第一轮疫情冲击后,国内社会生活将逐步回归正常化,国内经济增速明年有望走出低谷。投资要点十二月国内防疫政策发生本质性改变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在“二十条”的基础上提出“新十条”,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包括不再开展落地检,以及公共场合不再查验核酸等。为响应号召,全国各地很多城市都开始陆续调整防疫政策,包括机场在内等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健康码、扫场所码等。12月14日,国家卫健委宣布不再公布无症状感染者数据,“动态清零”政策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今年中国居民消费和投资意愿下降,但仍存较强消费力今年受到疫情干扰频率上升、经济下行压力、失业率上升等因素影响,居民收入情况面临一定下降压力。另一边,受到收入增长预期悲观、消费场景受限、资产价格下跌等影响因素,居民在消费和投资端均比较谨慎,表现在今年居民贷款大幅下降和金融机构存款大幅上升。近三年的经验来看,终端消费在国民经济增长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在终端消费较差的时段经济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相反在终端消费较好的时段经济通常能够触底回升。明年有望推出更多促消费政策最终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全面促进消费是扩大内需的必然要求。我们预期明年国内并不会推出超预期的货币宽松政策,但是在未来扩内需、促增长的政策基调下,我们预期2023年我国将推出超预期的促消费政策。风险提示1.此轮疫情持续时间超预期2.海外衰退风险加剧,拖累国内外贸需求3.促消费政策下居民仍然保持谨慎消费 [table_page]商品期货策略研究http://www.cnzsqh.hk2/13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正文目录1.二十大后中国防疫政策发生重大转变................................................42.疫情感染爆发初期短期经济仍将承压................................................53.内外需求遇冷,四季度经济数据进一步回落..........................................84.促消费是明年主要经济增长点.....................................................104.1.我国居民扔存在较大的消费潜力...............................................................104.2.《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下促消费政策可期...................................................11 [table_page]商品期货策略研究http://www.cnzsqh.hk3/13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图表目录图表1:全国新冠肺炎确诊及死亡病例...................................................................4图表2:新冠病毒传染系数R0..........................................................................4图表3:防疫政策路径图...............................................................................5图表4:首轮疫情冲击各省感染高峰时间预测.............................................................5图表5:北京地铁客运量(七日移动平均)...............................................................6图表6:上海地铁客运量(七日移动平均)...............................................................6图表7:广州地铁客运量(七日移动平均)...............................................................7图表8:深圳地铁客运量(七日移动平均)...............................................................7图表9:铁路客运量...................................................................................8图表10:官方制造业指数..............................................................................8图表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9图表12:进出口当月同比..............................................................................9图表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图表14:金融机构居民存款累计值.....................................................................10图表15:支出法下GDP贡献值.........................................................................11图表16:美国解除封锁后零售业表现...................................................................12 [table_page]商品期货策略研究http://www.cnzsqh.hk4/13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1.二十大后中国防疫政策发生重大转变10月二十大顺利召开后,中共新一届领导人平稳换届,确定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人集体。于此同时,新冠病毒毒株不断发生变异,病毒致死率下降和传染性加强。图一显示,四季度的广州疫情和上海疫情相比,新冠致死率大幅降低。图二显示,当前国内版本病毒毒株R0值均达到20以上,其中最新版本BQ.1.1R0值达到了26,人为封控并不能够达到疫情初期效果。因此新冠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调整,疫情防控重点从防感染转向防重症、防死亡。图表1:全国新冠肺炎确诊及死亡病例资料来源:国家卫健委,wind,浙商国际图表2:新冠病毒传染系数R0资料来源:世界卫生组织,wind,浙商国际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在“二十条”的基础上提出“新十条”,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包括不再开展落地检,以及公共场合不再查验核酸等。为响应号召,全国各地很多城市都开始陆续调整防疫政策,包括机场在内等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健康码、扫场所码等。 [table_page]商品期货策略研究http://www.cnzsqh.hk5/13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12月14日,国家卫健委宣布不再公布无症状感染者数据,“动态清零”政策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图表3:防疫政策路径图资料来源:浙商国际2.疫情感染爆发初期短期经济仍将承压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政策的逐步放开,考虑到变异毒株的传播力较强,以及冬春季气候因素影响。与以往人为封控干预不同,此轮疫情传播范围和规模持续扩大,全国各地都会受到影响。同花顺数据模型预测显示,本轮全国各省疫情感染峰值将会集中在明年一月份前后,其中环北京地区感染高峰值将会集中在十二月中旬前后,而长三角地区感染高峰值较为落后,普遍集中在一月中旬前后,其他地区普遍集中在一月前后。图表4:首轮疫情冲击各省感染高峰时间预测资料来源:同花顺,浙商国际 [table_page]商品期货策略研究http://www.cnzsqh.hk6/13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根据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地铁客运量数据显示,受到此轮新冠疫情爆发影响,北京上海广州地铁客运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北京和广州受到11月份疫情影响并未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深圳和上海并未出现明显变化,但均出现向下趋势。而动态清零时期,人为封控对人口流动均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北京五月份、上海二季度、深圳三月份、广州十一月份,对应的均是各地疫情爆发时期,地铁客运量出现断崖式下降,分别下降至100万、0、180万、0人次每天。图表5:北京地铁客运量(七日移动平均)资料来源:wind,浙商国际图表6:上海地铁客运量(七日移动平均)资料来源:wind,浙商国际 [table_page]商品期货策略研究http://www.cnzsqh.hk7/13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图表7:广州地铁客运量(七日移动平均)资料来源:wind,浙商国际图表8:深圳地铁客运量(七日移动平均)资料来源:wind,浙商国际从卫健委数据来看,今年四月份和十一月份是今年国内疫情爆发期,爆发中心分别是深圳上海(四月)和北京广州(十一月)。由于受到人为管控措施,人口市际流动和跨省流动均出现了明显下降。除以上各省地铁出现人数大幅下降外,铁路客运量(图表9)在二季度和四季度均出现大幅下降。大面积的封控措施导致国内经济运行出现明显下行压力,国家统计局PMI数据显示4月和11月均出现明显下行趋势,制造业PMI分别下滑至47.4和48。其中服务业PMI下行幅度更大,分别下滑至40和45。 [table_page]商品期货策略研究http://www.cnzsqh.hk8/13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图表9:铁路客运量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浙商国际图表10:官方制造业指数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浙商国际因此从四大一线城市地铁客运量数据来看,疫情管控措施放开后,由于受到感染面积扩大影响,地铁出行流量不升反降,社会生活运行并未恢复至正常水平。与之前数据对被,“新十条”防疫措施对社会生活影响幅度弱于动态清理严格封控措施。不过由于放开后第一轮疫情爆发影响面广,居民对于新冠病毒仍存在恐惧情绪,“自愿性”减少人口流动效果等同于人为封控,国内经济短期内仍将承压。3.内外需求遇冷,四季度经济数据进一步回落今年四季度,受到防疫管控和疫情爆发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再度拐头下降,已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10月、11月社零同比分别下滑至-0.5%和-5.9%,其中11月数据为年底第二低点。而此前,在汽车购置税减免的优惠措施之下,三季度汽车消费出现阶段性爆发,并将三季度社零数据重新带回至正增长区间。但是汽车作为耐用消费品,消费力不可能一直保持强劲,叠加消费者和消费场景受限,四季度内需再度受挫。 [table_page]商品期货策略研究http://www.cn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