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农银国际]:宏观解读及行业点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宏观解读及行业点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

2022-12-19陈宋恩、姚少华、欧宇恒、周秀成、董耀基、潘泓兴、黎柏坚农银国际缠***
宏观解读及行业点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

1 2021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宏观及投资策略分析 农银国际证券研究部 2021年12月13日 2021年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 宏观解读及行业点评 2022年12月19日 农银国际证券研究部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 宏观及行业点评 2022年12月19日 农银国际证券研究部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 宏观及行业点评 2 目录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宏观点评................................. 3 投资思路 .......................................................................................................... 5 银行业 .............................................................................................................. 7 房地产业 .......................................................................................................... 8 互联网媒体与消费商务业 ................................................................................. 8 电信业 .............................................................................................................. 9 消费业 ............................................................................................................ 10 权益披露 ........................................................................................................ 11 2022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宏观及投资策略分析 农银国际证券研究部 2022年12月17日 3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宏观点评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2年12月14日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是对扩内需战略的顶层设计,是立足于2035年远景目标、落实“十四五”规划的战略性安排。 从2010年以来,内需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最终消费开支为2010年至2021年经济增长年平均贡献53.9个百分点,投资年平均贡献43.3个百分点,货物及服务净出口年平均贡献2.8个百分点。2022年以来,由于疫情冲击以及房地产行业增长乏力,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明显上升,前3季货物及服务净出口贡献32.0个百分点,消费以及投资分别贡献41.3个百分点及26.7个百分点。 当前全球不少经济体金融环境不断收紧,全球经济增长动力放缓,外需对中国经济的拉动力料逐步减弱,加上逆全球化趋势不断强化,未来数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将更多依赖内需拉动。中国目前是全球第2大经济体,内需具有规模经济的优势。较大的规模经济不仅可以降低单位商品的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盈利能力,亦可创造更多新的产品和技术,进一步带动需求增长。 最终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全面促进消费是扩大内需的必然要求,我们认为以下三方面尤其值得关注。第一,传统消费提升中高端消费品供给。纲要首次提出更好满足中高端消费品消费需求。促进免税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民族品牌加强同国际标准接轨,充分衔接国内消费需求,增加中高端消费品国内供应。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一批区域消费中心。深入推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第二,积极发展服务消费。我们预计服务消费占整体消费的比重将不断提升。纲要提出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增加养老育幼服务消费,提供多层次医疗健康服务,提升教育服务质量,促进群众体育消费,推动家政服务提质扩容,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加快培育新模式新业态。纲要提出加快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加快线下业态的数字化转型,培育“互联网+社会服务”新模式,如教育、医疗、文娱等。发展新个体经济,支持网络直播、多样化社交、短视频平台规范发展。 投资方面,纲要提出优化投资结构,拓展投资空间。我们认为以下两方面值得关注。第一,制造业投资方面,投资重点在加大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投资力度,主要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应用创新技术和产品,以及扩大先进制造领域投资。未来政策将更多向制造业领域倾斜,引导各类优质资源要素向制造业集聚,加强制 4 造业投资的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创新完善制造业企业股权、债券融资工具,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升制造业盈利能力。第二,基础设施投资方面,一是补短板,包括加快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能源基础设施、生态环保设施建设,完善物流、社会民生基础设施。二是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包括加快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全面发展融合基础设施,前瞻布局创新基础设施。 此外,纲要还针对制度和要素改革进行了规划。其中包括城乡协调发展、提高供给质量、健全现代市场和流通体系、继续深化改革、共同富裕、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等。本次纲要落地,一方面把扩大内需战略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自主可控、优质有效的供给满足和创造需求。另一方面,纲要突出中国超大市场所具有的规模经济优势,在逆全球化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这两点意味着,未来扩大内需的方向一方面是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配合高水平开放的要求,放大中国规模经济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5 投资思路 研究部主管陈宋恩 内需增长对维持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过去5年正常年份, 内需(消费和投资)拉动总体经济增长5.0-7.2个百分点。这反映了内循环支撑经济增长的力度和重要性。2020年和2021年,受疫情不利影响,内需放缓导致经济放缓。 2018年、2019年、2021年等受疫情响较小的正常年份,消费拉动总体经济增长3.5-5.3个百分点,投资拉动1.1-2.9个百分点总体经济增长, 结合这两个因素拉动总体经济增长5.0-7.2个百分点。2018-2022年,净出口不是拉动总体经济增长主要的增长因素。由于中国经济规模庞大,净出口一点点的变化都会给经济带来巨大的贸易顺差,所以保持这个因素不拖经济增长后腿也很重要。 (A+B+C) 国内生产总值 GDP (%YoY) (A) 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 (B) 资本形成总额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 (A)+(B) 内需与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 (C)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 2018 6.7 4.3 2.9 7.2 -0.5 2019 6.0 3.5 1.4 5.0 1.0 2020 2.2 -0.1 1.8 1.6 0.6 2021 8.1 5.3 1.1 6.4 1.7 1-9/2022 3.0 1.2 0.8 2.0 1.0 来源:国家统计局、农银国际证券 长远看2035年,2020-2022年疫情防疫措施是经济周期的短期震荡因素,是对经济的压力测试,但不要因为这过度悲观。 内循环长期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保持国内经济需求和供给合理的增长。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 和 发改委印发“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就是要解决内循环的核心挑战——内需持续增长。 我们相信扩大内需这是一个生态系统工程, 正如政府所说包括供给侧改革, 生产居民希望不断提升生活水平的产品和服务; 加大生产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生产和配送瓶颈问题; 增加居民收入以增强购买力等等。从这个角度来看,个人、企业和政府都是这个内循环生态系统建设的参与者,这个生态系统的顶层 6 设计和领导是中央政府。由于民众是生态系统中最多的参与者,因此生态系统的建立是为了人民能够长期拥有更好的生活建设。 投资重点 寻找机会的投资者,他们需要回答哪个和哪里的问题。我们建议关注以下两个要点。 中长期投资保持与国家发展战略相一致。 内需生态系统的顶层设计者和主导者是政府。投资者要想从这个内需生态圈的建设中获益,中长期的投资方向应该与政府的顶层设计相一致。机遇在解决内需短板,并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愿望,增长来自未满足的需求。未满足的需求包括新型消费如线上线下商品消费融合、“互联网+社会服务”新模式、共享经济等消费新业态、新个体经济等。持续增长的消费服务包括文化和旅游消费、养老育幼服务消费、多层次医疗健康服务、教育服务、群众体育消费、发展员工制家政企业、社区公共服务、绿色低碳消费、绿色生活方式等。 服务消费已占总消费的比重达到52%,服务业在内循环中的作用高于产品业。 投资者要知道顶层设计会更看重哪些行业和地区领域。货币财政资源、金融市场资源、资本市场资源都将流向这些行业和地区领域。因此,这些行业和地区领域的增长前景将高于平均水平。政府看重行业领域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生态环保设施建设、社会民生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发展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政府看重地区领域包括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农村现代化、区域经济布局等。 7 银行业 分析师欧宇恒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及发改委印发的“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再次确立国家未来对于扩大内需的战略需求,预期未来将陆续有更多与消费投资相关的政策出台。为配合相关政策方向,银行业有必要在经营策略上作出调整。总的来说,我们判断银行业的思考点主要有三方面,包括1)资金支持,2)产品创新及3)财富管理与创造。 资金支持方面,为了配合内需需求增加,银行有必要为相关产业供应链提供足够的金融支持,以满足从制造业至服务业、零售业;从产品到推广、销售的资金需求。预期银行将有序加大对制造业、服务业及零售业的贷款投放力度。此外,相关文件亦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加大对生态环保、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领域重大项目和工程的资金支持力度。面对未来为了支持我国经济增长恢复与提速的目标,银行有必要更谨慎规划其资本及流动性的安排。 产品创新方面,相关文件鼓励金融机构依法合规提供更多直达实体经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可望刺激银行消费金融发展,有利激活银行中收动力。特别是,近年我国数字化正处于急速发展期,因应过去几年新冠疫情,经济活动由线下转向线上。线上消费投资等需求为银行解锁营收增长空间,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度仍有巨大空间。如何能平衡便利客户需求及风控将成为银行未来最大的挑战之一。 财富管理与创造方面,刺激内需的根本在于居民财富,因此要令内需扩大必先让人民富裕。相关文件要求创新更多适应家庭财富管理需求的金融产品,进一步丰富资产管理产品,增加居民投资收益。引导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创新金融产品服务,调整优化融资结构,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际上,过去几年由于政策对于资管及理财产品作出整改,银行业相关中收规模受压,但随着整改完成及内需扩大,我们预期银行理财相关收入将逐步回升,重新成为银行中收的主要来源之一。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中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截至2022年6月末,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29.1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12.98%;投资者数达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