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泰证券]:政策提速加码,产业规模可期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政策提速加码,产业规模可期

电气设备2022-10-20杜冲中泰证券℡***
政策提速加码,产业规模可期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政策提速加码,产业规模可期 氢能专题报告丨行业政策 氢能及燃料电池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报告 2022年10月19日 [Table_Title] 评级:增持(维持) 分析师:杜冲 执业证书编号: S0740522040001 电话: Email:duchong@zts.com.cn 联系人:王璇 电话: Email:wangxuan@r.qlzq.com.cn [Table_Profit] 基本状况 上市公司数 63 行业总市值(百万元) 990,142 行业流通市值(百万元) 881,978 [Table_QuotePic] 行业-市场走势对比 公司持有该股票比例 [Table_Report] 相关报告 [Table_Finance] 重点公司基本状况 简称 股价 (元) EPS PE PB 评级 2021 2022E 2023E 2024E 2021 2022E 2023E 2024E 美锦能源 9.70 0.60 0.67 0.75 0.89 16.1 14.5 12.9 10.9 3.14 买入 亿华通-U 87.62 -1.62 0.02 1.29 2.71 -54.1 4172.4 67.9 32.3 3.52 未评级 雄韬股份 19.32 -1.10 0.43 0.65 0.87 -17.6 44.8 29.7 22.3 2.93 未评级 潍柴动力 9.70 1.06 0.82 1.04 1.18 9.1 11.8 9.4 8.2 1.18 未评级 贵研铂业 14.53 0.65 0.81 1.06 1.38 22.2 17.9 13.7 10.5 2.20 未评级 中自科技 32.95 0.12 1.16 2.09 / 272.3 28.3 15.7 / 1.48 未评级 中材科技 21.62 2.01 2.23 2.52 2.96 10.8 9.7 8.6 7.3 2.42 未评级 冰轮环境 11.63 0.40 0.57 0.76 0.92 28.8 20.5 15.2 12.7 1.82 未评级 备注:股价为2022年10月19日收盘价,除美锦能源为中泰预测外,其他均为wind一致预期 报告摘要  政策提速加码,规模发展可期。氢能作为一种清洁的二次能源,能够推动传统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是全球能源技术革命和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已经引起广泛重视,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主要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将氢能纳入国家能源战略规划。当前我国氢能产业布局基本成型但尚处于发展早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2019年以来国家氢能行业发展政策自上而下逐层加码落地,中央顶层规划及具体的推广政策示范引领、鼓励发展,地方规划及支持政策密集出台、配套落地,行业已经步入发展快车道,产业规模化发展可期。  全国性政策:规划逐步具体,示范发展落地。①目标规划:从支持鼓励到量化发展。早期的政策规划无具体的发展目标,以鼓励、支持、研发、突破的措辞为主,支持力度有限。2022年3月23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中给出了到2025年5万辆燃料电池车等量化的发展目标,行业发展提速。全国性政策的出台,为氢能行业实质性落地、推广和长远发展起到推动、引领作用。②补贴方式:从定额补贴到积分奖励。燃料电池车补贴始于2009年发布的《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燃料电池公交车最高补贴60万元/辆,并在后续逐步退坡,但退坡力度小于新能源车整体力度,随后跟随新能源汽车整体的政策获得免除购臵税的支持;2018年发布的《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提出了对燃料电池汽车依据功率补贴的规则;2020年以奖代补政策出台,行业整体由“定额补贴”变更为“积分奖励”的模式,由最高50万元/辆的单车采购补贴,变更为零部件、整车、加氢等多环节、全产业链的奖励政策,测算单车最高可获得奖励金额66.7万元。③示范发展:从整体鼓励到具体支持。行业的示范性推广和规模化发展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准备,从早期的行业整体鼓励到具体某个零部件环节的补贴奖励,且地方小范围示范落地政策远早于中央出台的相关政策。早在2002年《“十五”国家高科技技术研究发展规划中》提出发展燃料电池汽车,随后陆续有政策对行业的研发和技术突破做出规划和支持,2016年发布的《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 年)》开始提出将燃料电池汽车及分布式发电技术进行示范应用并推广。北京早在2011年便提出了燃料电池车的示范应用,而全国大范围的示范应用在2020年以奖代补政策出台后才开始的。2019年以来氢能行业重磅政策密集落地,各地示范城市群相关规划陆续出台,规划内容更加具体,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大,为行业提速助力。  地方性政策:各地规划密集落地,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各地在中央政策明确后,陆续出台相关的氢能发展规划,以及配套的支持措施,涉及到发展方向和重点、推广规模、资金支持等多个方面。五个示范城市群各自规划及示范城市群内城市的具体规划比较来看,多个环节路径相似,由于发展水平不同,规划的侧重点略有差异。共同点:①氢气制储运加——整体方向路线接近。制氢环节首先依靠副产氢提纯保障现有氢源,逐步发展绿电制绿氢,探索风光发电与碱性电解水、质子交换膜电解水等方式的结合;储运环节首先突破高压气态储氢,研制70兆帕(IV型)瓶车载高压储氢瓶及长管拖车运输,逐步探索液氢储运技术及管网运输技术;加注环节均鼓励多站合一的建设模式,以降低成本、加快推广。②核心零部件——主要零部件均需突破,部分零部件发展有差异。其中质子交换膜、催化剂、氢气循环系统等环节各地均有待研发和突破,其他方面由于各地发展水平的不同,规划侧重有差异。差异点:核心差别为资金支持,上海、北京、广东分别在整车、零部件、运营环节支持力度领先。影响各地在示范推广和产业规模化发展进度的核心点在于各地政策支持力度的差异,尤其体现在资金支持和积分奖励方面。各省市区多有配套示范城市群以奖代补政策的相应奖励,涵盖了整车、零部件、加氢站建设以及整车和加氢站的运营。整车奖励多为配套比例的奖励,力度最大的是上海市和-30.00%-25.00%-20.00%-15.00%-10.00%-5.00%0.00%5.00%10.00%15.00%20.00%21-1021-1121-1222-0122-0222-0322-0422-0522-0622-0722-0822-0922-10燃料电池指数沪深30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2 - 行业深度报告 郑州市;零部件环节多为配套比例的奖励,北京市和张家口市奖励力度最大;加氢站建设多为与加氢能力和建设成本相关的定额奖励,运营多为限定售价后的定额奖励,上海市在加氢环节资金支持力度最大;整车运营环节多为满足运营历程要求后的定额奖励,佛山市单车单年奖励最多。  落地情况:仍需时间,有待观察。示范城市群政策自2021年落地以来已经完成首年工作,示范推广工作受到疫情冲击,具体落地效果的显现仍需时间,有待进一步观察。①技术研发:专利申请数量高增。各地政策支持下,相关专利申请数量增长较快。我国氢能专利申请自2016年开始保持年均20%以上的高增速,到2020年我国氢能专利申请量达到全球的62.3%,2021年专利申请超过8000件。②整车示范推广:集中于牵头城市,北京推广效果较好。根据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统计,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五大示范城市群累计上牌销量2590辆(淄博等少数城市有重复),其中京津冀示范城市群完成上牌销量1240辆,主要集中在北京市(1104辆);上海示范城市群完成674辆,主要集中在上海市(426辆);广东、河北及河南示范城市群分别完成255、245、176辆;非示范城市群推广量达到605辆,占比约19%。③加氢站建设:积极推进,数量仍然较少。根据势银,截止2022年7月5日,全国已建成加氢站271座,较2021年底230座增加41座。由于整车采购存在季节性,四季度集中交付较多,全年的总体推广情况仍有待观察。  投资建议:核心关注具备国产化能力的技术领先企业。在中央及地方政策密集落地的情况下,政策支持力度前所未有,行业规模化初期成本高的问题极大得到缓解,各地积极推进各个领域的规模化发展和示范应用,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整体上,当前仍然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各个环节均有具备不同程度国产化能力的企业,而政策大力支持国产化,看好产业链中具备核心技术及资源优势的企业。上市企业:关注全产业链布局的美锦能源、燃料电池系统龙头亿华通、催化剂环节稀缺标的贵研铂业、质子交换膜实现量产的东岳集团、储氢瓶实现量产的中材科技等。非上市企业:关注上市申请已受理的捷氢科技、治臻股份、国富氢能,以及行业内技术优势企业国鸿氢能、鸿基创能、氢璞创能、重塑股份、飞驰科技等。  风险提示:政策梳理缺失风险、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风险、地域保护影响行业总体规模化发展的风险、技术进步不及预期风险。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3 - 行业深度报告 投资主题 报告亮点 本文对氢能行业的全国政策及各示范城市政策做了详细的梳理与分析,有助于对行业整体发展节奏的把握。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发展历史较长,而产业规模化仍处于起步阶段,受政策影响较大,本文对行业政策历史做了纵向梳理,分析了不同阶段政策支持以及资金补贴的情况,有助于在当前行业政策密集落地的情况下对行业未来发展节奏做出判断。从示范城市群的角度来看,各城市群和各城市之间政策支持差异较大,本文对主要城市的政策做了横向对比,分析了各地发展节奏的差异,以及对相应地区企业的影响。 投资逻辑 政策密集落地,规模化发展伊始,核心关注具备国产化能力的技术领先企业。在中央及地方政策密集落地的情况下,政策支持力度前所未有,行业规模化初期成本高的问题极大得到缓解,各地积极推进各个领域的规模化发展和示范应用,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整体上,当前仍然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各个环节均有具备不同程度国产化能力的企业,而政策大力支持国产化,看好产业链中具备核心技术及资源优势的企业。上市企业:关注全产业链布局的美锦能源、燃料电池系统龙头亿华通、催化剂环节稀缺标的贵研铂业、质子交换膜实现量产的东岳集团、储氢瓶实现量产的中材科技等。非上市企业:关注上市申请已受理的捷氢科技、治臻股份、国富氢能,以及行业内技术优势企业国鸿氢能、鸿基创能、氢璞创能、重塑股份、飞驰科技等。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4 - 行业深度报告 内容目录 导言 ..................................................................................................................... - 6 - 全国性政策:多年布局,量化伊始...................................................................... - 6 - 地方性政策:密集落地,支持加大.................................................................... - 11 - 京津冀示范城市群 ..................................................................................... - 11 - 上海示范城市群 ......................................................................................... - 15 - 广东示范城市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