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2022Q2银行业运行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2Q2银行业运行

2022Q2银行业运行

银行业运行NIFD季报主编:李扬曾 刚王 伟2022 年 9 月 《NIFD季报》是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要的集体研究成果之一,旨在定期、系统、全面跟踪全球金融市场、人民币汇率、国内宏观经济、中国宏观金融、国家资产负债表、财政运行、金融监管、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房地产金融、银行业运行、保险业运行、特殊资产行业运行等领域的动态,并对各领域的金融风险状况进行评估。《NIFD季报》由三个季度报告和一个年度报告构成。NIFD季度报告于各季度结束后的第二个月发布,并在实验室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同时推出;NIFD年度报告于下一年度 2 月份发布。 I 摘 要 2022年二季度,尽管面临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个别村镇银行爆发合规风险等不利影响,商业银行总资产增速和净利润增速仍保持稳定,总体风险抵补能力也较为稳健。2022年6月末,商业银行资产总额达到310.5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处于平稳增长阶段。6月末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2217亿元,同比增长7.1%,商业银行整体净息差为1.94%,环比下降3BP,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2BP,净息差连续两个季度低于2%。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95万亿元,增速回到了5.8%,较前两个季度增速有所加快,但总体还是继续保持低增长态势。6月末商业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1.67%,同比下降9个BP,连续七个季度出现下降。拨备覆盖率为203.8%,较去年同期增了11个百分点,连续7个季度上升,反映商业银行风险抵补能力在持续加强。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0.5%、12.1%、14.9%,各项资本充足率较上年末和一季度末均略有下降。商业银行整体流动性覆盖率为146.3%,环比上升3个百分点,流动性比例为61.27%,同比增加5个百分点,总体保持稳定态势。 展望2022年三四季度,商业银行仍需进一步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支持;夯实金融稳定基础,做好存量风险化解工作;加强商业银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创新,继续配合央行深化LPR改革,引导利率有序下行,保障银行业稳健运行。 本报告负责人:曾刚 本报告执笔人: ⚫ 曾刚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 王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NIFD季报】 全球金融市场 人民币汇率 国内宏观经济 宏观杠杆率 中国金融监管 中国宏观金融 中国财政运行 地方区域财政 房地产金融 债券市场 股票市场 银行业运行 保险业运行 特殊资产行业运行 目 录 一、2022年二季度银行业面临的宏观环境 .................. 1 二、银行业经营情况 .................................... 2 (一)资产规模增速保持平稳 ......................... 2 (二)净利润增速下降,城商行依然低增长 ............. 3 (三)净息差继续下行 ............................... 4 (四)风险状况 ..................................... 5 三、2022年三季度运行展望 ............................. 13 (一)银行业市场结构步入拐点,市场集中度有望回升 .. 13 (二)聚焦负债成本和资产质量,保障银行业稳健运行 .. 14 (三)配合深化LPR改革,引导贷款利率有序下行 ...... 15 1 一、2022年二季度银行业面临的宏观环境 2022年第二季度,俄乌冲突对全球宏观经济的影响渐趋稳定,美、英等国通胀水平继续在历史高位徘徊,国际金融市场大幅震荡,大宗商品价格屡创新高,美元指数和美债利率都大幅走强,“滞涨”风险不断上升。国内方面,受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疫情散发等超预期因素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二季度GDP同比增长0.4%,较2022年一季度下降4.4个百分点,经济运行经受较大波动。但也应看到,尽管房地产投资跌幅进一步扩大,6月份以来,经济修复有一定提速,出口、基建和制造业投资成为疫后修复的主要拉动。此外,因疫情所处阶段不同,我国与西方主要经济体在经济周期存在一定错位,西方提前开启偏紧的货币政策,也会对我国在货币、财政政策上的发力节奏以及银行信贷资产投放策略上带来干扰。 2022年二季度央行货币政策以稳为主,总体特征表现为灵活精准、合理适度。6月末,广义货币(M2)、狭义货币(M1)同比分别增长11.4%、5.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高0.3个、1.2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47万亿元。6月末社科院口径宏观杠杆率约为266.02%,环比增加3.0个百分点,比一季度下降6.5个百分点。6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6%,较去年同期下降0.42个百分点,处于有统计以来低位。6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7114元,较上年末贬值5.0%,仍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LPR发挥市场利率改革效能,今年以来,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降0.1个、0.2个百分点,“市场利率+央行引导→LPR→贷款利率”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加通畅,企业贷款利率为有统计以来新低。 2022年二季度,银行业监管政策密集落地,金融监管力度持续增强,央行就《金融稳定法》正式征求意见,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健全金融法治的决策部署、建立维护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提出了更多要求;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管理办法》为商业银行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提供了标尺准绳,《理财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开始征求意见,为理财公司构筑全面有效的内控管理制度提供了指导。 2 二、银行业经营情况 (一)资产规模增速保持平稳 2022年二季度,根据银保监会发布的监管指标数据,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367.7万亿元,同比增长9.4%,商业银行总资产310.5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大型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151.4万亿元,占比41.2%,同比增长11.2%;股份制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65万亿元,占比17.7%,同比增长7.8%。总体来看,整个银行业资产规模和增速仍然处于相对较快的增长阶段。 贷款增速较快依然是资产增速变化的主要来源。2022年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3.68万亿元,同比多增9192亿元;6月末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分别增长11.4%和10.8%,较上年末分别上升2.4个和0.5个百分点。央行也要求信贷总量保持稳定增长,继续加大对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资产结构方面,今年以来货币政策通过在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方面加强引导,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制造业、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得到支持。一是制造业贷款比重触底回升,制造业贷款比重从2010年17%趋势性下行至2020年9%的势头得到遏制,2022年6月末回升至9.4%。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自2020年6月以来持续保持20%以上的高增速,贷款总量增长和期限结构优化同步推进,有力支持了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筑底企稳,由2020年低点的26.3%回升至2022年6月末的29%。二是普惠小微贷款发力,助企惠民成效显著。2022年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22万亿元,是2018年末的2.7倍,占全部贷款的比重提升至10.6%;普惠小微授信主体达5239万户,是2018年末的2.9倍。三是基建投资和房地产等资金密集型领域信贷需求趋势性转弱。基建投资结构向城市更新、社会事业等民生领域倾斜,传统“铁公基”贷款需求转弱,贷款比重由2010年的25%降至2019年以来的19%左右,房地产贷款比重也由2019年峰值的29%回落至2022年6月末的25.7%。 从存款方面看,存款增速稳步回升,与贷款增速基本保持匹配。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57.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比年初增加19.1 3 万亿元,同比多增4.3万亿元。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51.1万亿元,同比增长10.8%,比年初增加18.8万亿元,同比多增4.8万亿元。外币存款余额为9867亿美元,比年初减少103亿美元,同比多减1400亿美元。 图1 商业银行资产及资产增速变化趋势(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银保监会。 (二)净利润增速下降,城商行依然低增长 2022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2217亿元,同比增长7.1%,较2021年增速出现一定程度下降。分机构类型看,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利润增速同比分别为6.2%、9.7%、5.4%和7.6%,总体增长较为平稳,但城商行利润增速仍低于其他银行。城商行表现较弱与部分非上市城商行息差收窄和信用成本较高存在一定关系。相对而言,商业银行的盈利效率有所提高,平均资本利润率为10.1%,较上季末下降0.81个百分点。平均资产利润率为0.82%,较上季末下降0.08个百分点。 全国性银行和地方性银行之间的盈利也在进一步分化。通过分析部分上市银行的季度报告可以发现,尽管城商行利润增速趋缓,但江浙等优质区域上市银行盈利依旧保持高增长态势,从目前已披露中报的上市城商行净利润表现看,江浙地区上市城商行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速都在20%以上,高质量的上市城商行和一0.0%5.0%10.0%15.0%20.0%25.0%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大型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同比增速(右轴) 4 般城商行业绩形成鲜明对比。除此之外,区域、结构分化加剧也进一步拉大银行间经营差异,经济更具活力、高净值客户集中的江浙地区以及具有国家战略政策优势的成渝地区随经济回暖业绩迅速回暖,而处于区域经济金融发展较慢的城商行仍面临不良资产出清的挑战。 图2 商业银行净利润及增速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银保监会。 (三)净息差继续下行 以净息差衡量各类银行的盈利能力,2022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整体净息差为1.94%,环比继续下降3BP,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2BP,2020年,净息差连续两个季度低于2%。大型银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净息差同比变动-8BP、-15BP、-17BP和-18BP。今年以来净息差出现明显下降,来源于贷款重定价、让利实体经济、企业信贷需求持续走弱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是受疫情和国外政治、贸易环境影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然明显,导致企业有效信贷不足,同时政策驱动银行加大信贷投放,供需两方面影响压缩了银行贷款定价空间;二是监管和货币政策也强化了银行资产收益率下行趋势。6月末,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为3.70%和4.45%,分别较上年12月下降0.10个和0.20个百分点。6月末,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41%,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其中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中长期贷款的占比要高于城农商行,受到政策利率下行的边际影响更大。三是-15.00%-10.00%-5.00%0.00%5.00%10.00%15.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2018-032018-062018-092018-122019-032019-062019-092019-122020-032020-062020-092020-122021-032021-062021-092021-122022-032022-06大型银行(亿元)股份行(亿元)城商行(亿元)农商行(亿元)增速(右轴) 5 负债端成本下降受到信贷需求不足、存款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制约,无法有效下降,影响了净息差的改善。对中小银行而言,受制于融资渠道和管理水平,其负债成本下降难度更大。四是受地产产业链拖累,房地产贷款和按揭贷款利息收入存在较大影响,潜在净息差风险不容忽视。具体而言,住房贷款占比较高的银行受到的负面影响更大一些。由于国有行住房贷款占比普遍高于其他银行,其净息差受到的负面影响高于其他类型银行。后续应继续推动加强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