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赛迪]:中国大数据区域发展水平评估报告(2022年)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中国大数据区域发展水平评估报告(2022年)

信息技术2022-08-05赛迪望***
中国大数据区域发展水平评估报告(2022年)

中国大数据区域发展水平评估报告(2022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智库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中国大数据产业生态联盟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二〇二二年八月1 二、大数据区域发展数据地图三、区域大数据发展策略取向2 大数据区域发展水平评估意义重大201720182019202020212022发力“十四五”回眸“十三五”中国大数据区域发展水平评估报告(2022年)“十四五”时期,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加速迈进,大数据产业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作用持续增强。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引导推动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持续开展大数据区域发展水平评估研究,跟踪区域大数据发展进展,研判推进方向和路径,为产业部门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3 中国大数据区域发展水平评估工具箱评估工具箱保持一级、二级指标的延续性、稳定性,并根据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大数据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对三级指标进行优化调整,确保既从主体方向上体现大数据发展的持续性和可比性,又从细分领域引导大数据发展新方向和新路径。中国大数据区域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组织建设•大数据局、一把手领导、首席数据官等政策环境•大数据发展规划、公共数据资源开放等信息基础设施就绪度•宽带接入、数据中心、5G基站等集聚示范•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软件名城等智力保障•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规模•大数据产业规模企业数量•大数据企业、软件企业等创新能力•研发投入、双跨平台、专利、国家科技成果等数据资源•数据开放、流通及应用政务应用•在线服务、移动政务服务等工业应用•两化融合水平等重点行业应用•电子商务等民生应用•教育、医疗等◼中国大数据区域发展水平评估聚焦基础环境、产业发展、融合应用三个关键维度,选取各维度相关典型指标,利用无量纲化和加权平均法进行测算,综合体现各地大数据发展水平。◼2022中国大数据区域发展水平评估项共包括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50余个三级指标。4 一、大数据发展水平评估基础三、区域大数据发展策略取向5 总体情况:东南沿海地区综合实力全国领先大数据区域发展水平总体指数(TOP20)22.35 22.73 22.98 24.48 24.65 25.24 25.83 26.04 26.21 27.19 27.92 30.31 34.56 35.49 43.96 45.01 45.10 48.06 53.93 59.18 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陕西广西江西辽宁湖南河北天津河南贵州重庆安徽湖北四川福建山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广东发展环境产业发展行业应用中国大数据区域发展数据地图东南沿海地区在环境建设、产业发展、融合应用方面全面发力,形成大数据发展整体优势,综合实力领跑全国。第二梯队地区加强政策引导和应用牵引,打造特色化发展路径。第一梯队第二梯队6 区域特点:全国大数据发展正逐步突破“胡焕庸线”东部地区大数据发展头部效应突出,广东、北京、江苏等先行省市位列全国前七强,资源优势显著;西部地区部分省市跨出大数据发展长尾,在“东数西算”工程等带动下,有望形成后发优势。广东北京江苏上海浙江山东福建四川湖北安徽重庆贵州河南天津河北湖南辽宁江西广西陕西山西甘肃黑龙江吉林云南海南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西藏5.0015.0025.0035.0045.0055.0065.00西部地区59.1853.9348.0635.4930.3125.8324.4819.5127.19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四大经济地区大数据发展水平分布情况头部地区长尾部分7 集聚效应:重大战略区域基本形成溢出带动能力◼京津冀地区:北京市企业资源和创新资源优势突出,正发挥溢出带动效应,提升京津冀地区大数据发展整体水平。◼长三角地区:大数据发展较为均衡,要素资源跨省市流动较为通畅,大数据融合应用带动产业进一步发展。◼长江经济带:不同板块产业链、创新链、政策链、行业应用价值链内在循环有待优化,正通过整合资源、抱团发展,实现大数据发展新突破。重大战略区域大数据发展水平长三角地区长江经济带(中部板块)长江经济带(西部板块)京津冀地区8 发展环境:东部地区基础扎实,各省软硬环境多维发力广东省大数据发展环境指数高居榜首,以52.81的指数遥遥领先。江苏、北京指数均在40以上,在集聚示范、智力保障方面表现突出。上海、山东、浙江、福建、四川、贵州、河北指数均在30以上,大数据产业发展软硬环境建设成效凸显。大数据产业发展环境指数图(TOP20)01020304050重庆天津陕西广西山西江西安徽河南辽宁湖北河北贵州四川福建浙江山东上海北京江苏广东组织建设政策环境信息基础设施就绪度集聚示范智力保障大数据发展环境第二梯队各省市依托自身发展禀赋在大数据软硬环境建设方面多维度发力。例如湖北、辽宁在组织建设方面优势突出,山西、广西、河南、安徽在政策环境方面位于前列。22.1 22.1 22.6 23.3 23.3 25.5 25.6 26.0 27.2 28.4 32.0 32.5 33.8 36.1 36.4 37.2 38.0 40.4 43.3 52.8 9 发展环境(续1):组织保障不断完善,政策环境持续优化◼组织建设方面,各省市均已组建相应的大数据管理机构,有41.94%的省市设立首席数据官,有38.17%的省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是一把手领导负责,其中福建、广东、河北、湖北、辽宁5省份大数据产业发展是一把手负责和首席数据官建设“双统筹”。◼政策环境方面,贵州、湖北、江苏、山西、陕西5省份发布了本省“十四五”大数据发展专项规划,政策引导精准发力。49.3 48.4 46.5 45.4 37.3 34.2 32.6 31.7 30.8 29.8 28.8 27.7 27.7 27.7 23.8 23.8 23.8 23.8 23.8 18.3 0102030405060广东湖北辽宁福建河北浙江四川江苏贵州江西安徽广西山东山西北京海南吉林上海云南河南65.9 48.7 46.8 44.9 43.4 41.3 36.8 36.3 31.3 30.0 28.7 28.0 28.0 27.3 26.6 25.9 25.9 25.2 24.4 19.7 010203040506070大数据产业发展环境-组织建设指数(TOP20)大数据产业发展环境-政策环境指数(TOP20)首席数据官一把手领导“十四五”大数据规划10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发展环境(续2):特色集聚效应显著,“北上广”人才优势突出64.5 56.3 54.6 45.5 45.0 44.4 40.0 38.8 35.7 33.1 32.4 28.1 27.4 27.4 25.1 20.1 20.1 19.2 16.5 16.5 01020304050607061.3 54.0 46.4 39.7 38.4 32.5 30.1 29.3 29.2 26.7 26.7 23.2 23.1 22.6 20.9 20.8 20.1 18.2 17.5 17.4 010203040506070大数据产业发展环境-集聚示范指数(TOP20)大数据产业发展环境-智力保障指数(TOP20)◼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方向)、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等形成集聚引领效应。◼“北上广”地区大数据相关产业就业人数、平均薪资呈现“双高”,陕西、福建、天津、重庆、海南等省市人才吸引力较强,有望带动从业人数“水涨船高”。11 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水平梯级分布,“强者恒强”特征明显0102030405060河北江西广西贵州辽宁河南陕西湖南安徽天津湖北重庆福建四川浙江上海山东江苏北京广东产业规模企业数量创新能力数据资源◼广东、北京等头部省市大数据产业领先发展,产业规模、企业数量、创新能力优势突出,产业发展水平“强者恒强”效应显著。“十四五”时期,各地加强新兴产业谋篇布局,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四川、福建、重庆、湖北等省市大数据产业均衡发力,有望持续保持稳步增长。◼大数据产业第二梯队各省市产业发展呈现错位竞争态势,有望基于各地差异化基础优势,实现大数据产业发展特色赶超。其中,贵州、广西、天津注重数据资源体系建设,河南、安徽创新基础扎实,陕西省在大数据产业规模方面位于前列。大数据评估产业发展指数(TOP20)9.1 9.9 12.4 13.3 13.4 15.3 15.8 15.8 16.6 19.4 23.5 24.5 28.3 30.0 44.3 45.7 46.8 48.9 64.5 65.5 12 17073.7 14414.0 10696.6 7456.5 7313.5 6667.8 4027.6 2733.9 2396.6 2287.3 2230.2 2114.4 1822.5 1014.8 619.5 602.8 455.8 390.8 320.5 159.2 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0.05000.010000.015000.020000.0北京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山东四川陕西天津福建重庆湖北辽宁湖南安徽广西吉林贵州河北江西系列1系列2大数据关联产业规模(亿元)GDP(亿元)产业发展(续1):产业规模差距显著,企业集聚特征突出75.5 65.1 57.6 44.2 39.8 37.5 35.1 23.9 20.9 20.1 18.6 16.9 13.3 10.7 9.1 7.5 5.0 3.9 3.8 3.7 01020304050607080广东北京江苏上海浙江山东四川重庆陕西福建湖北天津辽宁安徽湖南广西江西贵州甘肃吉林71.0 68.6 61.2 46.7 45.4 39.6 32.4 30.7 26.7 23.3 20.8 20.4 18.1 14.8 13.8 11.4 9.5 8.6 7.6 5.5 01020304050607080北京广东江苏山东上海浙江福建四川湖北重庆辽宁湖南安徽陕西天津河南贵州河北吉林山西大数据产业发展——产业规模指数(TOP20)大数据产业发展——企业数量指数(TOP20)数字安全公司城市分布◼企业数量方面,大数据企业发展依赖产业配套和人才资源,更趋于向东南沿海省市集聚。北京、广东、江浙沪成为大数据企业南、北、东部踞点,将有可能产业链分工协作发挥南北联动效果,加强优势互补。数据来源:元起资本研究院◼产业规模方面,头部7省市指数在总指数中占比近70%,头尾差距明显。◼大数据及其关联产业规模与该省GDP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侧面反映大数据产业对本地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13 产业发展(续2):创新能力南北双雄,数据资源东部集聚68.4 62.5 50.5 47.1 42.2 41.8 32.7 24.5 24.2 23.4 22.9 22.2 22.1 20.0 15.3 14.6 13.4 11.2 11.1 10.0 0102030405060708062.0 61.3 54.9 49.2 47.3 42.3 39.8 34.8 32.1 31.4 30.9 26.5 23.5 22.6 19.0 13.4 13.1 12.7 11.9 11.4 010203040506070浙江山东上海广东北京福建贵州广西四川天津重庆河南江西宁夏海南河北江苏甘肃湖北安徽大数据产业发展——创新能力指数(TOP20)大数据产业发展——数据资源指数(TOP20)◼创新能力方面,当前各省市均聚焦大数据等新兴产业领域,把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作为数字经济政策的发展任务或实施工程,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全国R&D经费投入为2.79万亿同比增长14.2%,与GDP之比达2.44%创新投入◼数据资源方面,公共数据开放流通应用进程加快,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数量和开放的有效数据集持续增长。北京、上海等地积极布局新型数据交易所,发展可信环境下的数据流通交易服务。◼浙江、山东、上海、广东、北京等省市在数据资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