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太平洋]:7月美联储会议点评:为什么市场再次对鹰派加息做出了鸽派解读?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7月美联储会议点评:为什么市场再次对鹰派加息做出了鸽派解读?

2022-07-28尤春野太平洋足***
7月美联储会议点评:为什么市场再次对鹰派加息做出了鸽派解读?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Table_Title] 为什么市场再次对鹰派加息做出了鸽派解读? ——7月美联储会议点评 一年该股与沪深300走势比较 [Table_Summary] 报告摘要 美联储如期加息75bp,市场解读偏鸽。美联储7月会议宣布加息75bp,这是继6月加息75bp之后的又一次大幅加息。由于市场对本次加息75bp已有充分预期,甚至小部分投资者本来预期会加息100bp,所以这一结果并未对市场造成负面影响。鲍威尔新闻发布会过程中,美元指数、2年期美债收益率大幅下跌,黄金涨超1%,美股暴力反弹,纳指涨超4%。毫无疑问市场给这次会议做出了鸽派的解读。 鸽派解读源自何处?第一,美联储放弃了前瞻性指引。鲍威尔指出“以会议为基础,不能像以前那样提供明确的指引,不会对9月会议提供具体指引”。这意味着未来美联储行动将完全由通胀数据决定。虽然这一表态本身不带有鹰鸽倾向,但市场普遍认为随着能源价格的下跌,近期通胀压力将会出现缓解,那么完全取决于数据的美联储行为将会是偏鸽的。第二,鲍威尔指出了放缓加息的可能性。“依据数据,下次会议大幅加息可能是合适的;随着利率的提高,放缓加息步伐也可能是合适的。”市场已经对美联储的鹰派走向做了十分充分的定价,“放缓加息步伐”的表述是偏鸽的。第三,鲍威尔承认经济软着陆的道路越来越窄。“我们看到一条通胀回落和可持续就业市场的道路,这条路已经变窄、可能会变得更加狭窄。”虽然鲍威尔也强调了“劳动力市场发出强有力的信号,让人们质疑美国的GDP数据”等唱多美国经济的言论,但稳定市场信心本就是美联储的重要任务,相比之下承认软着陆的路径变窄则是对经济信心不足的表现。经济“硬着陆”必然伴随着降息来应对,所以承认“软着陆”的可能性在下降,也就意味着加息的持续性存疑。 不宜过急对美联储转向进行定价。盘面上看市场对于美联储表态的解读无疑是偏鸽的,不过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对此前资产定价过度押注鹰派的“靴子落地”式的修正,尚不能认为美联储已经出现实质性转向。虽然鲍威尔没有出现更鹰的表态,但其实也没有实际意义上的鸽派表态,美联储对通胀的打压态度没有丝毫松动。市场今日对于宽松的交易本质上是对美国通胀下行的押注。鉴于当前美国通胀的高度不确定性,我们认为等到美国8月通胀数据公布后再行判断更为稳妥。当前海外资产定价的核心矛盾是美国经济的“弱预期与强现实”。在这一矛盾之下资产价格的博弈将是非常剧烈的,波动率也会大大增加。基于[Table_Info] [Table_ReportInfo] [Table_Author] 证券分析师:尤春野 电话:021-58502206 E-MAIL:youcy@tpyzq.com 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1190522030002 [Table_Message] 2022-07-28 宏观研究报告 宏观研究报告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研究报告 宏观点评报告 P2 为什么市场再次对鹰派加息做出了鸽派解读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对经济压力和通胀回落的判断,我们认为三季度可能是美联储鹰派态度的顶点,不过这一顶点是不是现在就已经出现?这还有待于通胀数据的验证,不宜过早定论。通常来讲,市场更重“预期”,而美联储更重“现实”。 对中国货币政策不会有明显扰动。中国央行已经明确提出“两个关注”,即关注国内通胀走势和美联储政策走向。同样,相对于“预期”而言,中国央行更重“现实”,所以在美联储货币政策发生实质性的转向之前,其对国内货币政策的压力不会明显缓解。当前中国央行一方面要支持实体经济融资、降低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又要密切关注不断走高的CPI和持续加息的美联储,所以最好的选择为维持相对宽松的政策取向,既不转向也不放水。 风险提示:美国通胀持续超预期。 宏观点评报告 P3 为什么市场再次对鹰派加息做出了鸽派解读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目录 1. 美联储如期加息75BP,市场解读偏鸽 ............................................. 5 2. 鸽派解读源自何处? ............................................................................ 5 3. 不宜过急对美联储转向进行定价 ........................................................ 6 4. 对中国货币政策不会有明显扰动 ........................................................ 6 宏观点评报告 P4 为什么市场再次对鹰派加息做出了鸽派解读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图表目录 图表1:2Y美债收益率下行 .................................................................................................................... 5 图表2:纳指大幅反弹 .............................................................................................................................. 5 宏观点评报告 P5 为什么市场再次对鹰派加息做出了鸽派解读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1. 美联储如期加息75bp,市场解读偏鸽 美联储7月会议宣布加息75bp,这是继6月加息75bp之后的又一次大幅加息。由于市场对本次加息75bp已有充分预期,甚至小部分投资者本来预期会加息100bp,所以这一结果并未对市场造成负面影响。鲍威尔新闻发布会过程中,美元指数、2年期美债收益率大幅下跌,黄金涨超1%,美股暴力反弹,纳指涨超4%。毫无疑问市场给这次会议做出了鸽派的解读。 图表1:2Y美债收益率下行 图表2:纳指大幅反弹 资料来源:Wind,太平洋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Wind,太平洋证券研究院 2. 鸽派解读源自何处? 市场为何将本次会议公告及鲍威尔新闻发布会所讲内容解读为鸽派?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美联储放弃了前瞻性指引。鲍威尔指出“以会议为基础,不能像以前那样提供明确的指引,不会对9月会议提供具体指引”。因为当前经济和通胀的走势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所以美联储给出明确的前瞻性指引往往会限制其相机决策的能力,所以美联储决定放弃明确的前瞻性指引。这意味着未来美联储行动将完全由通胀数据决定。虽然这一表态本身不带有鹰鸽倾向,但市场普遍认为随着能源价格的下跌,近期通胀压力将会出现缓解,那么完全取决于数据的美联储行为将会是偏鸽的。 第二,鲍威尔指出了放缓加息的可能性。“依据数据,下次会议大幅加息可能是合适的;随着利率的提高,放缓加息步伐也可能是合适的。”这一表态本身也偏中性。不过在当前通胀不断超预期的背景下,对于市场而言,美联储“不够鹰即是鸽”。市场已经对美联储的鹰派走向做了十分充分的定价,“放缓加息步伐”的表述是偏鸽的。 第三,鲍威尔承认经济软着陆的道路越来越窄。“我们看到一条通胀回落和可持续就业市场的道路,这条路已经变窄、可能会变得更加狭窄。”所谓“软着陆”即是在经济平稳降温的情况下实现通胀的回落,而相对应的“硬着陆”则是以经济大幅萎缩、失业率明显上升为代价的通胀回落。虽然鲍威尔也强调了“劳动力市场发出强有力的信号,让人们质疑美国的GDP数据”等唱多美国经济的言论,但稳定市场信心本就是美联储的重要任务,相比之下承认软着陆的路径变窄则是对经济信心不足的表现。经济“硬着陆”必然伴随着降息来应对,所以承认“软着陆”的可能性在下降,也就意味着加息的持续性存疑。 2.92.9533.053.13.1512:0012:1212:2412:3612:4813:0013:1213:2413:3613:4814:0014:1214:2414:3614:4815:0015:1215:2415:3615:4816:0016:1216:242Y美债收益率美联储公布11700117501180011850119001195012000120501210012:0012:1112:2212:3312:4412:5513:0613:1713:2813:3913:5014:0114:1214:2314:3414:4514:5615:0715:1815:2915:4015:51纳斯达克指数美联储公布 宏观点评报告 P6 为什么市场再次对鹰派加息做出了鸽派解读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3. 不宜过急对美联储转向进行定价 盘面上看市场对于美联储表态的解读无疑是偏鸽的,不过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对此前资产定价过度押注鹰派的“靴子落地”式的修正,尚不能认为美联储已经出现实质性转向。虽然鲍威尔没有出现更鹰的表态,但其实也没有实际意义上的鸽派表态,美联储对通胀的打压态度没有丝毫松动。市场今日对于宽松的交易本质上是对美国通胀下行的押注。鉴于当前美国通胀的高度不确定性,我们认为等到美国8月通胀数据公布后再行判断更为稳妥。 当前海外资产定价的核心矛盾是美国经济的“弱预期与强现实”。一方面市场对长期经济前景较为悲观,反映为美国长端债券收益率大幅下行。美国PMI数据和消费者信心的持续回落能印证这一预期。另一方面美国当前大多数经济数据表现仍较为强劲,比如最重要的就业数据始终非常亮眼。所以市场对于美国经济到底能否平稳着陆始终存在很大分歧。在这一矛盾之下资产价格的博弈将是非常剧烈的,波动率也会大大增加。我们倾向于认为美国经济进入衰退的概率较大,因为PMI和消费者信心指数等数据有领先性,而就业等数据往往具有滞后性。比如2019年PMI数据已经发出了经济下行信号,而就业市场依然全年保持强劲,但事实上美国经济衰退的概率已经较大,并且倒逼美联储在下半年转入降息周期,反映出就业市场的信号过于落后。基于对经济压力和通胀回落的判断,我们认为三季度可能是美联储鹰派态度的顶点,不过这一顶点是不是现在就已经出现?这还有待于通胀数据的验证,不宜过早定论。通常来讲,市场更重“预期”,而美联储更重“现实”。 4. 对中国货币政策不会有明显扰动 对于中国货币政策而言,本次美联储会议不会产生明显扰动。中国央行已经明确提出“两个关注”,即关注国内通胀走势和美联储政策走向。同样,相对于“预期”而言,中国央行更重“现实”,所以在美联储货币政策发生实质性的转向之前,其对国内货币政策的压力不会明显缓解。本次美联储会议如期加息,其行动在中国央行原本的框架之内,没有意外因素。当前中国央行一方面要支持实体经济融资、降低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又要密切关注不断走高的CPI和持续加息的美联储,所以最好的选择为维持相对宽松的政策取向,既不转向也不放水。 风险提示:美国通胀持续超预期。 销 售 团 队 [Table_Team] 职务 姓名 手机 邮箱 全国销售总监 王均丽 13910596682 wangjl@tpyzq.com 华北销售总监 成小勇 185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