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头豹研究院]:环保行业企业研究:科技企业如何赋能碳中和?(摘要版)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环保行业企业研究:科技企业如何赋能碳中和?(摘要版)

公用事业2022-07-19头豹研究院机构上传
环保行业企业研究:科技企业如何赋能碳中和?(摘要版)

1©2022 LeadLeowww.leadleo.com碳中和系列研究报告 | 2022/05系列www.leadleo.com报告提供的任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文字、图表、图像等)均系头豹研究院独有的高度机密性文件(在报告中另行标明出处者除外)。未经头豹研究院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擅自复制、再造、传播、出版、引用、改编、汇编本报告内容,若有违反上述约定的行为发生,头豹研究院保留采取法律措施、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权利。头豹研究院开展的所有商业活动均使用“头豹研究院”或“头豹”的商号、商标,头豹研究院无任何前述名称之外的其他分支机构,也未授权或聘用其他任何第三方代表头豹研究院开展商业活动。头豹研究院报告标签:科技公司、碳中和、碳盘查、绿色金融、温室气体撰写人:王健康(摘要版)企业研究_科技企业如何赋能碳中和?Enterprise Research _ How technology companies can empower carbon neutrality企業研究:科学技術企業はどうやって炭素中和を賦与するのか?股票报告网 头豹市场研读 | 2022/04www.leadleo.com400-072-55882n全球气候变暖情况持续严峻,“碳中和”行动势在必行人类许多的社会活动尤其是化石燃料的燃烧等工业活动,都会将CO2释放到大气中从而引起气候的变化。当下,地球中的CO2含量已达到300万年来的最高水平,大量的碳排放,使得在大气层内积累了热量,从而导致气候变化,从海平面的上升到更为强烈和频繁的暴风、干旱、野外火灾等,人类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实施碳中和行动刻不容缓。n科技企业减排动作迅速,“碳中和”解决措施百花齐放科技企业的发展往往代表着人类文明最先进的演进方向,在“碳中和”行动中也少不了各大科技企业的身影。各大科技企业先进的技术与雄厚的资金实力,往往能够多维度、更创新的探索出不同的碳减排、高能效、促吸收的方式方法。科技企业往往了解自身排放“碳”来源,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规划,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包括寻找更加绿色环保的原材料、优化工艺流程、全面可再生能源替代、绿色金融手段赋能、重塑业务价值体系等手段帮助自身及供应商积极实现碳的净零排放。近年来,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峻,海平面上升、森林大火等由温室气体带来的一系列自然灾害触目惊心,人类社会不得不重新思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尤其是低碳节能的辩证关系。企业作为人类社会重要组成单元,在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面临着大量的碳排放,因此需要采取诸多行动来进行节能减排和促进碳吸收,国际科技巨头在“碳中和”方面一直走在前列,故而具有较大的研究借鉴价值。 本文将从实现碳中和的必要性着手,研究分析智能硬件、芯片制造、软件信息、三大行业的重点科技企业“碳中和“之路,以期为读者展现国际领先的”碳中和”行动措施。观点摘要股票报告网 3©2022 LeadLeowww.leadleo.com碳中和系列研究报告 | 2022/05研究报告 | 2022/05www.leadleo.com400-072-5588近年来,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人类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各国政府纷纷采取行动致力于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全球发展的碳中和转型已成必然趋势n气候变暖速度加剧,全球碳中和转型刻不容缓伴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温室气体的排放与日俱增,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球环境构成了巨大威胁。实现碳中和,即人为的减少碳排放,并利用碳抵消来平衡剩余的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采取相关行动亦是刻不容缓u碳排放强度往往与经济发展程度成正相关:经济快速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耗,目前全球主要还是依赖化石能源,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18年达到了335亿吨,其中96%由化石能源的使用产生。另一方面,碳排放量前三的国家或地区排放了全体47%的温室气体,依次为中国(26%)、美国(13%)、欧盟27国(8%)。u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提出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前全球范围内,有两个国家已经实现碳中和:苏里南(2014年),不丹(2018年);匈牙利(2050年)、新西兰(2050年)等六国已经正式颁布相关法案;韩国(2050年)、欧盟(2050)等六国或地区已经提议气候立法。 其中,中国提出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来源:世界银行,联合国,wind,头豹研究院进展阶段国家和地区(碳中和年)已实现苏里南(2014)、不丹(2018)颁布法案匈牙利(2050)、新西兰(2050)、英国(2050)、法国(2050)、丹麦(2050)、瑞典(2045)提议立法韩国(2050)、智利(2050)、斐济(2050)、加拿大(2050)、欧盟(2050)、西班牙(2050)出台政策中国(2060)、美国(2050)、奥地利(2040)、葡萄牙(2050)、冰岛(2040)、南非(2050)......(15个国家)政策讨论以色列(2050)、赞比亚......(95个国家)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40,000 196619681970197219741976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2020二氧化碳排放量: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欧盟图表2:世界各国碳中和进展阶段分布单位:百万吨图表1: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变化,1965-2020股票报告网 4©2022 LeadLeowww.leadleo.com碳中和系列研究报告 | 2022/05系列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家,占比超过全球总排放量四分之一,在“双碳”战略目标下,以绿色低碳发展为抓手,倒逼产业链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已成为中国社会与企业的必然选择图表3:碳排放来源分布来源:世界资源研究所,国际能源署,头豹研究院30.40%16.20%12.40%11.80%6.40%5.70%5.60%5.60%3.20%2.90%全球碳排放来源占比发电/供热行业交通运输制造业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工业生产过程建筑部门逃逸排放废物处理其他燃料燃烧行业全球范围来看,发电和供热行业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占总排放量近1/3,交通运输业占16.2%,制造业和农业相近,分别为12.4%和11.8%,其余领域排放占比均低于10%41.60%23.20%9.70%7.50%6.10%5.90%4.50%2.50%1.60%-2.60%中国碳排放来源分布发电和供热行业制造业和建筑业工业生产过程交通运输农业逃逸排放建筑部门其他燃料燃烧行业废物处理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中国作为第一大碳排放国家,发电和供热行业碳排放占本国总排放量的41.6%,制造业和建筑业占23.2%,其余领域占比低于10%,相比全球,中国在交通、农业、建筑部门占比明显偏低,而工业部门占比偏高中国经济持续保持增长,一次能源需求旺盛能源的利用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中国GDP从2000年的47,900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24,410亿美元,增幅超过四倍;一次性能源需求从49艾焦,增长到148艾焦,增幅达到两倍;与此同时,能源进口依存度也增长了19个百分点,能源体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长超过两倍。由此可见,中国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仍旧面临着严峻的能源短缺挑战,对国外能源进口依赖的格局仍需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变革,持续加强新能源替代,降低碳排放行动势在必行。指标2000201020202000-2020年变化GDP(十亿美元)4,79012,74724,410+410%人口(百万)1,2691,3451,412+11%一次能源需求总量(艾焦)49107148+200%人均一次能源需求(吉焦/人)3980104+170%进口依存度4%15%23%+475%能源体系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吉吨二氧化碳)4911+218%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当前中国经济存在产业结构落后,产能利用效率不高、一次能源利用比重过高等特点。基于“双碳背景下的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能利用效率,促进能源利用体系变革将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n 产业链转型升级,碳中和是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图表4:2000-2020中国部分经济和能源指标变化股票报告网 5©2022 LeadLeowww.leadleo.com碳中和系列研究报告 | 2022/05研究报告 | 2022/05www.leadleo.com400-072-5588使用低碳材料改进设计工艺开发智能制造技术提高设备利用率利用本土材料和设备低碳设计翻新建筑设施制冷系统空压系统加热系统照明系统能源改造提高能源效率自身运营100%可再生电力供应链运营100%可再生电力投资或控股可再生电力项目可再生电力投资碳清除项目修复生态系统植树造林碳清除近年来,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硬件行业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随之而来的是在整个智能硬件生产流通过程中大量的碳排放,由于电子产品生命周期往往较短,更新迭代速度快,因此智能硬件厂商应该关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的碳减排n智能硬件行业图表6:智能硬件行业产业链及碳中和路径来源:并购优塾,头豹研究院智能硬件生产链路长,碳排放统计难度大,终端产品品类繁多,需要始终沿着产品的零部件构成,重点关注供应链碳排放管控。从上游原材料的选择,到中游软、硬件的加工与组装,以及下游运输成品售卖,全链路做到绿色替代、绿色运输。产业链分析01范围一Ø智能硬件厂商拥有的或者运营的排放源Ø如各种车辆、供暖所燃烧的天然气等所产生的温室气体02范围二Ø用电产生的温室气体Ø包括公司办公室、数据中心、零售店中拥有或控制设备或运营消耗的外购电力所产生的排放03范围三Ø价值链中产生的其他所有间接排放Ø包括产品制造、运输、使用、回收、商务差旅,通勤中的间接排放排放三大方面减排路径金属材料塑胶材料石墨离型材料热缩胶上游系统软件高端模组简单零部件电子组装中游智能手机电脑产品可穿戴设备数码产品家电产品下游总结股票报告网 6©2022 LeadLeowww.leadleo.com碳中和系列研究报告 | 2022/05研究报告 | 2022/05www.leadleo.com400-072-5588Apple(苹果)是全球领先的智能硬件设备科技公司,Apple公司宣布于2020年4月实现了公司运营的碳中和,设定到2030年全部产品碳足迹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并且相关排放量与2015财年相比减少75%nApple——智能硬件行业图表9:Apple的碳中和之路来源:Apple,头豹研究院l厘清自身碳足迹追踪,构建产品生命周期评估体系:对于智能硬件行业的企业而言,首先需要明确自身的碳排放范围,弄清高“碳点”环节,从产品制造、运输、使用、报废、回收全周期把控碳排放,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做好供应链流程管理,加强供应商的深度减排合作。l支持推动绿色项目建设,保护绿色生态体系:引进绿色金融手段,发行绿色债券或者基金,投资可再生电力能源建设与开发,修复绿色植被体系2020年4月实现了公司运营排放的碳中和213家供应商承诺100%使用可再生电力,占材料、制造和组装环节供应商中绝大部分202020302022包括产品在内的全部碳足迹实现碳中和,相关排放量与2015年相比减少75%2021通过整个价值链的减排举措,2021年避免2300万吨排放2013实现数据中心100%可再生能源目标着手研发、寻找安全的新型材料通过对材料的大量研究分析,让供应商找到更安全、更好的替代品,同时对产品进行重新设计,提高能效革新工艺,强化供应商管理对其材料使用、加工流程进行管控与支持,同时对报废产品,完善回收流程与方案,尽可能实现材料循环使用利用影响力,推动跨行业广泛变革发挥自身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