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移智库]:通信企业面对开源的机遇和挑战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通信企业面对开源的机遇和挑战

信息技术2022-05-23中移智库石***
通信企业面对开源的机遇和挑战

通信企业面对开源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移动研究院 2022年3月 2 / 14 前言 在传统观念当中,企业的商业属性与开源的基本理念存在着本质上的冲突,所以在早些年开源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相较国外稍显滞后。伴随着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高速发展和崛起,近几年开源技术也随之快速发展,甚至在云计算、大数据、AI等领域逐渐形成技术主流,成为企业构建信息系统的重要选择。 与此同时,国家层面越发重视开源产业发展,并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到“支持数字技术开源社区等创新联合体发展,完善开源知识产权和法律体系”。通过国家对开源的重视与导引,国内企业参与开源生态的热情度持续提升,对开源的理解逐渐深化,已从最初的“如何用好开源”慢慢走向贡献开源、主导开源,并借助在开源项目上的影响力拓展公司技术话语权。 本文从开源的历史和发展入手,结合当前国内外开发者、企业对于开源的态度和投入,分析了国内企业面对开源的机遇和挑战、电信行业拥抱开源的探索以及针对运营商开源的发展给出了建议。 3 / 14 目录 前言 ................................................................................................................................... 2 一、 开源的历史 ........................................................................................................ 4 二、 开源的定义 ........................................................................................................ 5 三、 开源的意义 ........................................................................................................ 7 四、 电信行业的开源探索 .................................................................................... 11 五、 针对运营商开源发展的建议 ....................................................................... 13 六、 编写单位及作者 ............................................................................................. 14 4 / 14 一、 开源的历史 开源的历史由来,可以分为以下四个主要阶段:  阶段一:计算机诞生-1970年 源代码与硬件捆绑传播:从计算机的诞生开始,硬件和软件就是密不可分的。开始的计算机的体积和重量巨大,主要应用于一些专业和学术领域。此时的软件主要是依附于硬件进行传播,并且是与其源代码一起发布的,这样也方便专业人员对软件进行修改以添加功能。  阶段二:1970年-1983年 源代码传播受到商业利益的冲击:随着个人电脑的诞生,软件的功能越来越复杂,专业的软件公司也应运而生,伴随而来的就是对软件的商业利益保护的相关法律的出台,导致越来越多的软件公司不再对外开放其源代码。  阶段三:1983年-1998年 自由软件理念发展阶段:理查德·马修·斯托曼(Richard Matthew Stallman, RMS)于1983年开始了GNU操作系统的开发,并于1985年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FSF),依托基金会,自由软件的思想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期间一些基于自由软件发展的公司,如Red Hat等的发展也为该类软件的商业发展探索了新的道路。但由于大众对“Free”这个词的理解给自由软件的发展造成了困扰,许多人认为自由软件是指可以免费的获得的软件,但是自由软件并不代表免费。 5 / 14  阶段四:1998年末至今 真正意义的“开源”诞生:为了避免人们对于自由软件的困扰,也为了更好地探索自由软件的商业模式,开源(Open Source)这个术语应运而生。埃里克·史蒂文·雷蒙德(Eric Steven Raymond)和布鲁斯·普瑞(Bruce Preens)于1998年2月创立了开放源代码促进会(Open Source Initiative,OSI),该组织对开源软件进行了详细的定义,也促进了开源理念的发展。 如今,很多人把开源软件(Open Source Software)和自由软件(Free Software)当成同义词,理查德·马修·斯托曼在他的文章中指出“这两个词几乎描述的是同一类软件,但却表现了两种不同的价值角度。开源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论,自由软件则是一种社会运动。”本质上,开源和自由软件在概念上并不冲突,只是后来开源的理念得到了急速的发展,促进了全球开源思想的普及。 二、 开源的定义 “开源”这个词是软件行业的名词,它的英文为Open Source,这里的“源”指的就是源代码,一般说“开源”都指的是“开源软件”。按照其字面意思来解释,就是“将软件的源代码公开发放给软件的使用者”,这也是开源的基本概念。但是公开源代码的软件并不意味着该软件是开源软件。 6 / 14 提到开源,必须提到开放源代码促进会,该组织旨在推动开源软件发展的非盈利组织。在开放源代码促进会看来,一个软件是否为开源软件,同其发布软件时的许可证息息相关,该许可证如果符合OSI的认证,那么在该许可证下发布的软件就是开源软件,这也是目前业界的普遍共识。 OSI通过OSD(The Open Source Definition)来明确开源软件的分发原则,也就是说只有符合OSD规定的10条标准,并且通过了OSI的许可证审查流程才算是其认可的开源软件定义。如图1所示,目前流行的开源许可证主要有以下9种,以这些许可证发布的软件都是开源软件,其他通过OSI许可证审查的许可证可以在OSI的官网进行查询。 图1 当前流行的开源许可证 7 / 14 三、 开源的意义  开源的市场主体 当前开源软件的市场主体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作者个人/企业运营者个人/企业/开源基金会开源社区代码托管平台论坛产业联盟主导者使用者个人/企业 图2 开源软件市场主体 作者:软件的作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企业,就目前的发展来看,个人软件开发者逐年增多,但是大型的流行的开源项目却主要是企业贡献居多。 运营者:当软件的作者将代码自主开源或是企业将代码捐赠给开源基金会后,该软件项目需要被运营才能被很好的推广和使用。 目前主要的开源软件项目的运营主体包括主导者和开源社区。项目的主导者可以是个人/企业,也可以是软件的捐赠对象开源基金会,主导者会统筹、协调各方面的资源来促进项目的发展。开源社区主要以代码托管平台和社区论坛为核心,利用社区种的其他机构来提供法律、行业发展等服务和指导。 使用者:一个开源软件项目的发展离不开使用者,使用者包括对该软件的二次开发者,也包括软件的最终使用者。使用者可以通过提交代码/文档的修改、进行问题反馈等方式做出对该项 8 / 14 目的贡献,也可以按照该软件项目的开源许可证的要求直接使用其源代码和软件。  企业参与开源的商业意义 开源到底对企业的商业利益有什么影响呢?开源到底是不是意味着企业无法从开源软件种实现其合理的商业价值呢? 我们从图2中的市场主体来详述开源对企业的意义。 1. 企业作为开源软件的使用者 降低企业的开发成本。一个优秀的开源软件项目会涉及软件开发的全流程,从需求的整理、方案的设计、代码的编写、功能/性能/稳定性的测试以及部署等方面做很多的工作。当一个企业作为二次开发者基于该软件开发自己的产品时,可以节约大量的成本。 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开源并不等于免费。一个开源软件是基于一定的开源许可证来进行发布的,如果使用了“传染性”强开源许可证的开源软件,那么自己开发的软件会受到“传染”,也就意味着可能会需要开源所有的自身开发的软代码,这样对于自己产品的商业价值产生负面影响。 2. 企业作为开源软件的作者和运营者 直接通过该软件的付费版本来获取收益。企业可以采用合适的开源许可证来开源部分代码,而将其他想要获取收益的升级功能作为付费版本进行销售。 通过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来获取收益。将代码进行开源,对 9 / 14 于使用该代码或软件产品的没有能力进行维护的企业,可以向其提供对应的配套服务,以此获取收益。 作为引流的入口来获取收益。企业并不通过该开源软件项目本身获取收益,而是将其作为流量的入口免费提供给使用者,通过流量等来获取额外的收益。 提升企业的影响力,影响技术的发展走向。通过在开源社区的大量投入,在技术、运营等方面能够控制其走向,为其进一步的企业战略奠定基础。  中国推进开源的意义 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全球数字经济是开放和紧密相连的整体,合作共赢是唯一正道,封闭排他、对立分裂只会走进死胡同。”“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技术传播和运用,努力构建开放、公平、非歧视的数字营商环境。”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支持数字技术开源社区等创新联合体发展,完善开源知识产权和法律体系,鼓励企业开放软件源代码、硬件设计和应用服务。” 上述表明了中国在顶层规划方面对进一步发展开源的决心。但是开源究竟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呢? 表1 各机构对开源的调查描述 机构 描述 10 / 14 Gartner 2015年85%的商业软件在使用开源软件, 95%的主流IT企业在其关键任务系统中使用了开源软件 Linux基金会 2016年世界排名前10的IT跨国公司,当其开发产品和服务时,有80%的软件创新成果来自企业外部的开源软件,而企业内部自创的成果只占20% Black Duck 2019年通过抽样对2000个商业软件审计显示,高达99%使用了开源组件 红帽公司 包括美国、英国和中国在内的全球约950家大型企业IT领导者进行的抽样调查所形成的《2020全球企业开源现状-红帽报告》显示, 95%的IT领导者认为开源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77%的IT领导者表示2020年将继续增加开源领域的投资, 86%的IT领导者认同“最具创新性的公司都在使用开源”, 83%的IT领导者声称“企业开源在企业利用云架构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如表1所示,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到了开源的大潮中,中国作为全球科技的重要参与者也必然要参与其中。面对中美贸易战,面对着西方世界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如何合理合规的使用开源技术进行突破?如何利用我国优秀的开源项目占据世界的科技制高点?这些问题也成为我国要大力发展开源的重要因素。 11 / 14 全球最大的开源项目托管平台Github发布的2021年度报告中统计,GitHub目前在全球已有超过7300万开发者用户,中国以 7,555,311 的总用户数排名第二。 而随着开发者人数的增加,优秀的来自中国企业和个人的开源软件项目也在世界展露头角,如华为的OpenHarmony,尤雨溪的 Vue.js,蚂蚁集团的 Ant Design等。而随着中国第一个开源基金会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的成立以及Gitee等托管平台的崛起,在不久的将来可预见开源将有更加蓬勃的发展。 中国已经从开源软件的主要使用者成长为主要的作者和运营者。通过开源可以连接更广阔的世界,通过开源能够引领科技的发展方向,逐渐的占据科技的制高点。 四、 电信行业的开源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