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航证券]:2021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交付结算进度影响业绩释放,多样化产品布局拓展公司潜力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2021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交付结算进度影响业绩释放,多样化产品布局拓展公司潜力

立航科技,6032612022-04-30张超、刘琛、方晓明中航证券持***
2021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交付结算进度影响业绩释放,多样化产品布局拓展公司潜力

1 中航证券研究所 分析师:张 超 证券执业证书号:S0640519070001 分析师:刘 琛 证券执业证书号:S0640520050001 研究助理:方晓明 证券执业证书号:S0640120120034 电话:010-59562534 邮箱:liuchen@avicsec.com 股市有风险 入市须谨慎 立航科技(603261)2021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 交付结算进度影响业绩释放,多样化产品布局拓展公司潜力 中航证券研究所发布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街道望京东园四区2号楼中航产融大厦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公司网址:www.avicsec.com 联系电话:010-59562524 传真:010-59562637 行业分类:国防军工 2022年4月30日 公司投资评级 买入 当前股价(2022.4.29) 39.09 目标价格 48.17 基础数据(2022.4.29) 上证指数 3047.06 总股本(亿股) 0.77 流通A股(亿股) 0.19 资产负债率(2021) 28.29% ROE(2021摊薄) 14.30% PE(TTM) 39.26 PB(LF) 3.49 公司上市至今与沪深300走势对比图 资料来源:wind,中航证券研究所 020040060080010001200-20.00%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成交金额立航科技沪深300➢ 事件:公司4月29日公告,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3.05亿元(+4.12%),归母净利润0.70亿元(+0.71%),扣非归母净利润0.66亿元(-0.97%),毛利率48.57%(-0.88pcts),净利率22.88%(-0.78pcts)。2022Q1公司营业收入0.34亿元(+176.79%),归母净利润245.09万元(+156.13%),扣非归母净利润227.15万元(+151.44%)。 ➢ 投资要点: ⚫ 营收小幅增长,产品交付结算进度影响业绩释放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3.05亿元(+4.12%),营收小幅增长,归母净利润0.70亿元(+0.71%),扣非归母净利润0.66亿元(-0.97%),毛利率48.57%(-0.88pcts),净利率22.88%(-0.78pcts)小幅下滑。公司产品最终用户集中在军方及军工企业,交付验收往往集中于年末,因此收入及利润主要集中于第四季度,并主要集中于12月。2021Q4公司营业收入1.79亿元(-8.94%),收入占比58.53%;公司或受客户产品验收进度影响,营业收入有所下滑,从而影响了全年业绩表现。分业务来看: ① 飞机地面保障设备及工装 公司地面保障设备主要包括挂弹车、发动机安装车、发动机运输车、APU安装车、千斤顶及液压千斤顶操纵箱等,产品广泛配套于我空海军现役及新一代战斗机、轰炸机及运输机。公司设计和生产的飞机工艺装备主要包括飞机装配生产线配套的传统工艺装备和数字化装配工艺装备。 报告期内,公司飞机地面保障设备及工装业务营业收入1.73亿元(-10.22%),收入占比56.75%(-5.65pcts),毛利率50.07%(-2.50pcts)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主要系伴随公司业务发展,保障设备产品结构在动态变化过程中,与此同时,保障设备产品中包含已批产及试制阶段产品。其中批产产品价格及毛利率方面较为稳定,但试制产品会受客户具体技术指标要求影响导致其试制投入相应变化,从而进一步影响飞机地面保障设备业务整体经营业绩。 ② 飞机零件加工及部件装配 公司飞机零部件加工业务主要集中于飞机前缘肋、中段肋、隔框、梁、大梁、盖板、薄壁件等机体零部件的机加制造,下游覆盖多款战 2 中航证券研究所发布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立航科技(603261)公司点评报告] 斗机、轰炸机以及包括ARJ21、C919等在内的民机机型。公司部件装配业务主要包括多款军机、民机的机翼、尾翼、随动舱门等;如翼龙机翼装配,云影尾翼、外翼、垂尾的装配,枭龙垂尾、平尾装配等。 报告期内,公司飞机零件加工及部件装配业务营业收入1.16亿元(+29.61%),收入占比37.98%(+7.47pcts),毛利率43.55%(+3.14pcts)明显提升。受益于下游需求提升、产品结构变化及工艺优化等多重因素;飞机零件加工及部件装配业务无论是从收入规模还是盈利能力表现比较亮眼。 费用方面,公司三费费用率为11.40%(+0.95pcts),出现小幅提升,其中销售费用率2.76%(+0.24pcts),管理费用率8.37%(+0.43pcts),财务费用率0.27%(+0.28pcts);销售费用率与管理费用率小幅提升;新增贷款及票据贴现利息支出提升,财务费用小幅增加。员工人数(658名,+29.78%)有所增加。 公司研发费用0.08亿元(-15.21%),较上年有明显下降,主要系公司根据客户的需求承担受托研发项目,相关成本并未计入研发费用,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合计0.15亿元(+5.94%)。 报告期末,公司存货为1.02亿元(+86.91%),受下游客户结算进度影响,发出商品(0.48亿元,+71.56%)明显增加,另外,占比较大的在产品(0.37亿元,+116.43%)、原材料(0.15亿元,+96.29%)均大幅提升,原材料及在产品的增加也表明公司积极备货,组织生产,以应对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长。 一季报业绩全面向好,有望延续高增长态势。2022Q1公司营业收入0.34亿元(+176.79%)归母净利润245.09万元(+156.13%),均较上年翻倍增长,扣非归母净利润227.15万元(+151.44%),扭亏为盈。 ⚫ 多样化、多层次产品布局拓展公司潜力 公司形成了以飞机地面保障设备为核心,航空器试验和检测设备、飞机工艺装备、飞机零件加工、飞机部件装配等多样化的产品结构,可以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这为公司提供了多个利润增长点。具体而言: ① 飞机地面保障设备重要供应商,成功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 公司自2005年开始从事飞机地面保障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在飞机地面保障设备领域取得了六十余项相关专利,并在电液伺服控制、传感器与检测、基于PLC液压缸同步控制、多轴运动机构同步控制技术、轮式全方位运动控制、大型结构件焊接变形控制、机电液一体化,六自由度运动调姿、智能挂装、飞机装配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深厚的技术积淀。 飞机地面保障设备是军用飞机的重要保障设备。现代化的地面保障设备具有技术密集的特点,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和技术储备,潜在竞争者很难在短期内与先入者进行竞争;军品市场还具有“先入为主”的特点,即产品一旦装备部队,将不会轻易变更产品型号和供应商,虽然有持续不断的技术改进,一般也由原厂商完成。因此即使有潜在竞争者进入该领域,在军品使用寿命期内也不会对先入者产生较大影响。公司在此领域具备较强的先发优势。 同时,公司紧跟型号研发,持续更新改进保障设备,推动产品向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从而更加契合下游客户需求。公司目前参与研制生产的某型号自动运挂一体挂弹车为国内首台,成功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 ②工装、零部件加工以及部装业务协同发展,巩固公司核心竞争力 公司自2010年开始从事飞机零件加工业务,2013年开始从事飞机工艺装备研发和生产以及飞机部件装配业务。 工装业务方面,凭借在工装设计制造领域多年经验积累,公司已形成自身的工装设计制造能力,具体产品主要包括飞机装配生产线配套的传统工艺装备和数字化装配工艺装备。目前已为各类机型提供了上百套各类型工装,其中包括某型号战斗机中机身数字化装配系统、某型号运输机起落架安装站位数字化测量调姿系统等。 零部件加工业务方面,公司飞机零部件加工业务主要集中于飞机前缘肋、中段肋、隔框、梁、大梁、 3 中航证券研究所发布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立航科技(603261)公司点评报告] 盖板、薄壁件等机体零部件的机加制造,下游覆盖多款战斗机、轰炸机以及包括ARJ21、C919等在内的民机机型。 部装业务方面,公司部装业务覆盖包括翼龙、云影、枭龙、ARJ21等在内的多种军、民及无人机型号,目前已承制完成的各机型大部件装配生产已达百余架次,涉及飞机机翼、垂尾、尾翼等部件装配。飞机部件装配业务门槛较高,对操作人员的装配技能、工艺编制及质量检验能力均有较高要求,公司2013年起便逐步切入部装业务,目前已建立共计一百余人的业务团队,基于自身在航空工装及零部件加工等领域多年研发优势,已掌握了包括复合材料结构装配、大部件对合精加工在内的多项关键技术,在部装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总体来看,公司依托自身工艺技术积累以及成熟稳定的业务团队,通过飞机工装、零部件加工以及部装业务协同发展,完成“工装→零部件→部组件装配”的配套层级提升。 ⚫ 引入外部优势资源,铸就多样化多层次产品竞争优势 公司立足航空领域,最初以飞机地面保障设备业务为主,逐步切入飞机零件加工、工装及部件装配业务,目前形成多业务并行发展的业务布局, 公司积极引入外部优势资源,与包括航空工业集团及航天科工集团下属单位、中电科五十四所等在内的国内优质科研院所深入开展研发合作,在研项目方面,主要包括某型号飞机起落架、某型号飞机武器挂架、某型号侦察吊舱以及天翼-1无人机项目。其中,在研的天翼-1无人机主要聚焦通航领域,该机型设计起飞重量120kg,续航时间在4-8小时。伴随上述在研项目的有序推进,公司在航空领域产品线有望进一步拓展,未来有望成为利润新增长点。 ⚫ 募投项目稳步推进,产能提升谋长远发展 公司航空设备及旋翼飞机制造项目总投资额为5.50亿元,建设期为两年,截至2021年12月31日,项目资金投入进度为14.99%,在稳定推进中,项目达产后预计新增年收入/利润总额4.5亿元/1.44亿元。 在公司业务规模持续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现有产能难以满足生产经营需求,此次募投项目预计新增设备160台(套),通过加大设备投入以及厂房扩建,助力公司飞机零件制造、工艺装备及飞机保障设备等核心业务产能提升,进一步满足业务发展需要。 ⚫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 ① 公司紧跟型号研发,持续更新改进保障设备,推动产品向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 ② 工装、零部件加工以及部装业务协同发展。工装业务方面,公司已形成自身的工装设计制造能力,目前已为各类机型提供了上百套各类型工装,零部件加工业务方面,已实现多款机型零部件加工制造,部装业务方面,现阶段已建立共计一百余人的业务团队,并掌握多项关键即使,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③ 公司积极引入外部优势资源,与包括航空工业集团及航天科工集团下属单位、中电科五十四所等在内的国内优质科研院所深入开展研发合作,在航空领域产品线有望进一步拓展,未来有望成为利润新增长点。 基于以上观点,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96亿元、5.07亿元和6.4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8亿元、1.11亿元、1.40亿元,EPS分别为1.147元、1.439元、1.816元,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格48.17元,分别对应42倍、33倍及27倍PE。 ⚫ 风险提示:产品项目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宏观环境低迷,公司产品下游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盈利预测: 单位:百万元 2020A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4 中航证券研究所发布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立航科技(603261)公司点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