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未知机构]:新冠专家交流-电话会议纪要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新冠专家交流-电话会议纪要

2022-04-27未知机构李***
新冠专家交流-电话会议纪要

【杨松】:各位投资者大家晚上好!我是天风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杨松,今天跟我一同在线的还有团队的同事,今天晚上我们找了一位非常资深的新冠防控的专家蒋老师,蒋老师是国家新冠防控专家组的成员,也是北京非常知名的新冠领域的专家,对国内的新冠情况非常了解,我们之前多次邀请到蒋老师就国内新冠疫情的情况给大家做了介绍。大家也主要到近期整个上海的疫情到现在为止仍然处在拉锯的阶段,尽管我们看到整体的病例数量没有进一步的往上增加,但我们看到在2万左右的位置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我们的印象里上海浦东最严重,实际上我们去看感染比例,黄埔区最严重。这两天大家留意到北京开始有一些疫情的苗头,国内疫情防控的态势怎么样?今天邀请蒋老师就相关的话题跟大家做一个介绍。我们交流的形式主要是通过问答的方式展开,我这边提前准备几个问题,如果各位投资者有关心问题可以提问。我先请会议秘书播报一下提问的方式。蒋老师好!我这边先抛砖引玉问一个问题,我从上海开始问起。我们大概半个月前请教到您,说到上海的疫情比较复杂,从这个时点来看,您怎么看上海疫情的状况?以及目前主要的困难点,以及后续的走势,谢谢。【蒋老师】:上海到今天2个月了,从2月下旬开始到现在,要说从2月底到3月27日这一个月,上海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防控疫情,至少给大家感觉生活、工作影响不是特别大,病例数也不是很多,但实际上在社区扩散了,到3月27日换了一种方式去做这件事,到现在也快一个月了,大家感受到中间的很多变化。病例数并不重要,40万和100万并不是大的问题,更重要的我们要评估几个事儿:一是疾病,作为医生这个病怎么样,对个体的危害力怎么样?这个很重要。我们当时在武汉也一样,当时也面临这样的争议,好像是严重的,好像也没有几个啊!我们觉得肺炎还是蛮重的,所以进展还是挺吓人的,这是医生和公共卫生的思维差异。从现象来看,未来先不管,先管眼前的奥密克戎非常轻,我说非常轻,我再强调一点,不管80岁、90岁,做CT找肺炎都费劲,找个巴掌大的阴影都罕见,不像德尔塔、武汉的时候,大白肺,肺部都是白的,完全不一样,这是从致病因来说,但传染性变强了。我们先看这个,大面来说北京、广东、深圳都没有报告重症,没有报告死亡,死亡都是基础病,去年的天津春节前是0.3%,还是非常低,和国外一样,国外住院病人的病死率是0.03%,德尔塔是0.3%,中间差10倍,这是住院的,没有算发病的,他们的住院标准和我们不一样。美国、英国和世卫组织一样,死亡率是这样的比例,住院病例和死亡病例。为什么香港那么高?达到这么高的比例,按照10万人口算,全世界2年来最高的。但要注意,香港的死亡病人大部分是老年人,中位数86,大部分属于基础疾病。和上海一样,上海报告100多名死亡病例,均死于基础病,而不是死于新冠,新冠会不会导致病因加重?当然有可能,但从临床上可以分出来,从公共卫生的角度就不分了,统一都算相关的死亡,对疾病负担相对来说是从重的原因。因为从重可以跟政府要更多的钱做研究、做防控,如果说新冠死2个人,白宫给你很多钱干这件事不太容易,从致病来说非常弱。上海走到今天,显然大家都明白已经不单纯是专业的问题,不走到今天上海的问题从前一个月,如果过5年、10年回头来评价上海的抗疫,从2月底到3月底,3月底直到结束,评价的时候也许会认可上海前一个月的做法。因为要权衡利弊,社会成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所以3月一直在说上海不能封城,也是经过认真研判的,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就是因为致病力弱,这一点全世界都有同样的认识,从做实验,不管是细胞层面的实验还是动物的层面,对肺的干扰率非常、非常少,我们就奥密克戎来说,未来有不确定性再说未来的事。未来上海怎么办?不在意专业的问题,如果我们抛开其他所有的干扰,有人问你抛开压力,出一个主意,上海怎么办?我自己这么想的。以前老说中国要相对放开,允许一定程度的流行,我当时说过几个条件:一是病毒小于等于奥密克戎,二是老人的疫苗接种率达到80%。第三,有高可及的病毒口服药物,确保高危人群能用上。第四,得有相对足够的隔离的床位,不管是方舱还是其他地方,得有。 第四,还有放开居家隔离的可能才可以。靠方舱永远不够的。最后,要有相对足够的ICU的救治能力,现在显然是不够的。如果达到这几个条件的话,疫苗相对快一点,半年可以打上去。药物半年不太可能,方舱建设可以很快,2、3个月可以扩出来,但从ICU来说很差,买床、买机器容易,但培养ICU医生需要5年,没那么容易。显然放到三分之一美国的程度都很困难。美国一天100万用户受不了,德国在院的ICU病人2000多人,2000多人我们疯了,如果上海有2000多ICU的,我们就疯了,能力根本不够。这些因素制约了我们相对放开的地方。我们的老百姓对政府的依赖性太强了,而且对新冠的恐惧,哪怕是奥密克戎也很怕,老百姓一旦说发烧、奥密克戎,就很快往医院涌。流感医院都垮了,更何况是新冠,这都是现实客观条件,我们没有创造很好的舆论环境,让老百姓正确的认识现在的新冠致病性怎么样。流感宣传怎么宣传的?为了避免对医院的冲击,电视公开讲的,包括广播电台都讲,什么情况下可以评估在家扛着别去医院?去医院你一是传给别人,第二,占用资源影响别人看病。如果新冠能开放到这种程度就Okay了,显然目前这样的舆论环境是不存在的。没有症状都隔离,有症状还在家?老百姓不接受。上海这次一样的,发烧39度,一个孩子,四个老人加上父母就不干了,认为发烧会把孩子烧坏了,何况新冠。先不说中国,上海下一步怎么办?真的挺难的。这是未来可能的场景。接下来上海怎么办?抛开政治因素,专业角度怎么干这件事?破这个局,我自己的观点,不一定对,大家可以听。一是舆论环境要营造,让大家知道新冠没哪么可怕,要释放出这样的信号。营造这样的舆论环境才为下一步居家隔离创造条件,居家隔离才能让自己接受居家隔离。紧接着配套的政府一定要做居家隔离配套的流程、人员,要做好。比如说做SOP,做流程,准备队伍评估这个楼的能力不能居家隔离,家能不能,家里的结构是怎样的?通过信息化摸清楚。如果老人有基础病的送到医院照顾好,这样可以赢得老百姓的信任。有一些年轻的没有基础病,没有高危因素的居家隔离,我教他怎么做好居家隔离。这样不需要占用那么多资源,这样需要做,这是我自己觉得上海唯一可以破局的办法。照目前这么干下去,每天2万人,谁知道多长时间?如果按照20%的干扰率都500万,这得花多少钱?现在有很多困局了,上海有30万医务工作者,有4万病人,有超过3000医务人员干扰的,医务人员一趴趴一堆。还有正常诊疗,还要采核酸,上海这些事儿很难办,越做越疲惫,人越来越不够。事儿就干不规范,事儿干不规范还会传播,病例也不能及时发现,就会拖尾。这个现象我们在各地都见到过的,我们在有些地方区长、院长,我们开会的时候直接哭上了,太难了,大家又不懂,第二天就不来了,说病了。这都是我们遇到过的事儿,真的是很难。因为各个地方没有通起来,再加上中国做事面临一个压力,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我在这里,你没有不让你过,自己把自己弄得很难受。很多堵点没有打通。比如说要打通这些堵点,需要高效的体系,这个很重要。 我下去指导工作的时候,督导的时候,我没有说完的事儿,今天说怎么干?明天汇报的时候干得怎么样?我们临时看的,说的和看的完全两回事,就被我们K。这种情况下在中国比较普遍,现在居家隔离才能破局。密接的也不管了,密接直接闭环,每天查核酸就上班、复工,离开上海不可以,密接不能离开上海,在上海的闭环里工作、生活,这样大家慢慢恢复正常,阳性的基本转阴了,密接的也能干活,也能相对隔离,这样经过一、两个月就下去了。如果不这么干真的很难,上海的人力资源不够,需要上海以外的省市派人过来支援,还有正常诊疗,每年上海正常死15万,平均一个月1万多,中国的传统观点人是死在医院的,而不是死在家里的,这也消耗一部分的人力资源。包括透析、慢病,再整下去这些人没地方看病,情况更严重。前天有一个NGO发给我的邮件,让我传播,我不敢传,我只能传给比较好的朋友。打了300个养老机构,只有160多个可以打通,他做了非常详细的Excel表,他非常痛苦,这些后果是灾难性的,不是新冠不新冠的事儿,目前的状况让他们非常艰难。这事儿要破局,我自己感觉这样做才有可能。 【主持人】:谢谢蒋老师,第二个问题是今天的参会朋友们非常关心的。您正好在北京,北京现在疫情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刚才看到新闻说海淀区也要开展全员的核酸检测,大家很担心,怕北京出现比较糟糕的情况,万一像上海一样非常麻烦,现在北京疫情的态势是怎样的?【蒋老师】:简单说一下北京是4月21日开始的,官方病例是40多个,实际不只是这个数,会有一个滞后,应该没有超过100。先说好的一面,虽然说现在8个区都有病例,大部分都在朝阳,不到10个在顺义,其他区都是1、2个。比较集中就比较好。还有一个这个区的病例可以关联到一个人身上,至少有一个指示病例,传播链是比较清楚的,没有说找不到。如果有三条链,至少不说三条,后来归到一块儿了,他们之间有关系,说明北京的速度还是挺快的,这是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是什么?传播的时间有点长,从发病经过有一个星期,最早的那个病例。核酸都快接近转阴了,比较早的病例。这个病例有一个不好的,谁传给他的不知道,这是不太好的地方。北京的疫情防控措施在全国是最严格的,我所说的最严格,当然不能和新疆比,新疆是最严的,我去过两次新疆,在疫情防控的时候。北京现在基本都是跟新疆学的,非常严。北京还要讲科学、精准,所以北京也在调整,看到全员核酸,朝阳三次,也不是每天查,中间隔一天。先说北京的态度,因为中国人,在政治体制下做事首先强调政治站位,北京毫无疑问政治站位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从上到下都是这样的,统一思想没有问题,执行力各方面没有问题,所以能这么快。再加上这两年的准备比较充分,我们这样的医院要求一天单管1万,10混1是10人,现在在北京做核酸很容易,我们楼下小区有2个核酸采样点,我有时候在楼下就采了,因为要求我们每天都做,非常可及、非常方便。社区的服务做得很好,和第三方公司都有合作,我们家住在朝阳区,今天早上6点多下去的时候,我们小区搭两个样本开始采核酸,动作很快,可以看到北京这两年的准备还是相当充分的。还有一个比较好的,北京的公交系统、地铁系统这两年都没有破过防,一直没有放松,不戴口罩不让你上地铁、不让你上公交车,即便这个人从东城到西城,从北京的地铁5号线从南到北,也没有传播过,口罩率高,不像很多城市的口罩率低,这一点很重要,对预防新冠疫毒的传播起到很好的作用。总的来说,能够在最短的时间把疫情控制住,这一点我还是比较乐观的。再加上北京的方舱,定点医院,北京有5家定点医院,有5000张床,估计上海没有这么多,方舱最近又盖了几个,我都去看了,16个区,每个区都要建,现有的病例应对,收治是没有问题的,我相对来说比较乐观。北京疫情看今天朝阳区全员核酸的结果,如果查出来大部分是管控区的就不是问题,如果不是管控区,是社会面捞出来的,就问题大了。本身北京封得严,北京的密接是上海的3倍,是前4后3,今天去这个餐馆吃饭,发现阳性,餐馆往前打4天,和他接触的人都是密接,不光是餐馆,4天内接触的人都算,这样密接很多。 之后再倒3天,吃这个饭,明天这个人已经不在那里了,病人拉走了,你明天去那个餐馆吃饭,你也是密接,也要拉走,北京的密接判定特别不理解。不理解归不理解,这样扩大化会减少传播,这个力度很大。这两天从书记到卢副市长,他们每天开5个会,基本不睡觉的,都在调度、指挥怎么干这个事儿,跟上海的风格不一样。看明天的结果出来,如果没有大面积的社会化传播,7-10天就差不多了。如果有社会面传播就三大风控,那就在管控中捞。北京的持续管控比上海强,不会出现上海这样的混乱局面,因为保首都。他们昨天晚上说要不囤点菜?我说不需要,北京出这个事儿麻烦大了,毕竟是首都,这是我自己的感觉。 【主持人】:谢谢蒋老师,会议秘书播报一下提问方式。 【提问】:5716参会者。蒋老师好!我想请教,一开始听您讲上海的困局,像现在的北京、广州这样强力的上下一心的封控两周不也行吗?他是完全不具备这样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