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平安证券]:11月份外贸数据点评:进出口增速大降,外贸前景并不乐观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11月份外贸数据点评:进出口增速大降,外贸前景并不乐观

2018-12-09陈骁、魏伟平安证券立***
11月份外贸数据点评:进出口增速大降,外贸前景并不乐观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 宏观快评 2018年12月9日 宏观研究报告 证券分析师 陈骁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16070001 电话 010-56800138 邮箱 CHENXIAO397@pingan.com.cn 魏伟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13060001 电话 021-38634015 邮箱 WEIWEI170@pingan.com.cn 研究助理 杨璇 一般证券从业资格编号:S1060117080074 电话 010-56800141 邮箱 YANGXUAN659@pingan.com.cn 本报告仅对宏观经济进行分析,不包含对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投资评级或估值分析。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 11月份外贸数据点评: 进出口增速大降,外贸前景并不乐观 事项: 2018年12月8日,海关总署公布了11月份外贸数据:11月份,我国出口同比增速5.4%(前值15.5%);进口同比3.0%(前值20.8%);贸易差额448亿美元(前值348亿美元)。 平安观点: 11月我国进、出口增速大幅下滑,且跌破了近两年来的震荡区间。我国对美进、出口增速双双下滑,但降幅更猛烈的对美进口使得我国对美贸易顺差创下历史月度新高。不过,中美贸易的变化并不是我国11月整体进出口增速大降的主要原因(我国对美进、出口仅分别拖累整体增速1.9和0.7个百分点,而整体进、出口增速的降幅却分别高达17.8与10.1个百分点),重要的贸易伙伴中,我国对东盟、韩国、中国台湾的进口增速同样大幅下滑超20个百分点,对香港、欧盟、东盟的出口增速的降幅也显著高于美国。从商品结构层面上看,进口增速的骤降也并不能仅仅归结于油价的显著走弱,毕竟工业品进口数量端的拖累相对价格而言要明显更大。总体而言,我们认为11月进、出口增速的骤降并不主要是中美互征关税、抢出口效应减弱等贸易争端因素作用所致,短期内相对较高基数的负面扰动(特别是出口基数),中长期内,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应该是本次进出口增速变化的更为主要的原因。展望来看,短期内我国进、出口增速应该会较11月有所回升,但是中长期仍面临趋势下行压力;虽然中美开始新一轮谈判,但是美国改变贸易失衡格局的诉求已经非常清晰,未来我国对美贸易顺差大概率仍将趋于缩窄。预计12月我国出口增速7.0%,进口增速10.0%。  11月进、出口增速双双大幅下滑。美元计价下,11月份我国出口额同比增速5.4%,较上期大幅下滑10.1个百分点,11月进口额同比增速3.0%,较上期大幅下滑17.8个百分点。11月份贸易顺差规模448亿美元,较上月小幅上升。除春节期间外,近两年来,我国进、出口增速其实走势相对平稳,基本保持在一定区间内横向波动,但是11月,我国进、出口增速均明显跌破了近两年的波动区间。  我国对美贸易顺差创下历史月度最高。11月我国对美进、出口增速分别为-25.0%和9.8%,分别较上期下滑23.3和3.4个百分点。我国对美进口更加猛烈的下降导致我国对美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至355.5亿美元,创下历史月度最高值。我国对美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主要由于加征关税以来,我国对美进口出现了持续性显著走弱,而且我国对美进口增速要显著弱于我国整体的进口增速走势,显示出了较强的独特性;相比之下,我国对美出口增速与整体的出口增速走势较为一致,且11月我国对美出口还高于整体的出口增速。短期范围内从数据上直观来看,中美贸易争端对美的负面影响相对更大。另外值得说明的是,我国对美的贸易变化并不是整体进、出口增速大降的唯一拖累,我国对美进、出口分别拖累整体增速1.9和0.7个百分点,而整体进、出口增速的降幅却分别高达17.8与10.1个百分点。 2 / 4 宏观·宏观快评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 11月我国对各个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增速基本均有下滑,进口方面,我国对东盟、韩国、中国台湾、美国的进口增速的下滑幅度均超20个百分点,对日本也有超10个百分点的降幅;出口方面,我国对香港出口增速大降超20个百分点,是最主要拖累,另外对欧盟、东盟出口增速也下滑近9个百分点。  主要出口商品中,11月份劳动密集型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分别较上月下滑5.7、16.7、12.3个百分点,相比而言,高技术类产品出口增速降幅相对更大。主要进口商品中,已公布的少部分进口品中,原油进口增速大幅下滑31.5个百分点至57.6%是进口增速大幅下滑的最主要原因(我国原油进口额结构占比超10%),另外,塑料、铜、大豆进口增速分别下滑22.3、31.3、60.1个百分点,汽车类进口增速小幅回升4.4个百分点至-11.6%。进一步对重要工业品进行量价拆分,重要工业品进口金额增速的大幅下滑更多是受进口量的拖累,事实上11月原油实际进口价格同比仅下滑7.6个百分点,但是原油、铁矿砂、塑料、铜、钢材进口数量增速分别下滑15.7、20.0、17.6、30.3、27.3个百分点。  总结来说,11月我国进、出口增速大幅下滑,且跌破了近两年来的震荡区间。我国对美进、出口增速双双下滑,但降幅更猛烈的对美进口使得我国对美贸易顺差创下历史月度新高。不过,中美贸易的变化并不是我国11月整体进出口增速大降的主要原因,重要的贸易伙伴中,我国对东盟、韩国、中国台湾的进口增速同样大幅下滑超20个百分点,对香港、欧盟、东盟的出口增速的降幅也显著高于美国。从商品结构层面来看,进口增速的骤降也并不能简单仅仅归结于油价的走弱,毕竟工业品进口数量端的拖累相对价格而言要明显更大。总体而言,我们认为11月进、出口增速的骤降并不主要是中美互征关税、抢出口效应减弱等贸易争端因素作用所致,短期内相对较高基数的负面扰动(特别是出口基数),中长期内,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应该是本次进出口增速变化的更为主要的原因。展望来看,短期内我国进、出口增速应该会较11月有所回升,但是中长期仍面临趋势下行压力;虽然中美开始新一轮谈判,但是美国改变贸易失衡格局的诉求已经非常清晰,未来我国对美贸易顺差大概率仍将趋于缩窄。预计12月我国出口增速升至7.0%,进口增速升至10.0%。 宏观·宏观快评 3 / 4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 图表1 进、出口同比增速走势 图表2 海关总署货物贸易差额(美元) 资料来源: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 图表3 对美出口增速与我国整体出口增速对比 图表4 对美进口增速与我国整体进口增速对比 资料来源: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 图表5 全球PMI走势 图表6 我国重要工业品进口数量增速 资料来源: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 -40-30-20-10010203040506014-0915-0115-0515-0916-0116-0516-0917-0117-0517-0918-0118-0518-09出口金额:当月同比进口金额:当月同比-200-100010020030040050060070014-0414-0814-1215-0415-0815-1216-0416-0816-1217-0417-0817-1218-0418-08贸易差额:当月值-40.00-30.00-20.00-10.0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13-0113-0613-1114-0414-0915-0215-0715-1216-0516-1017-0317-0818-0118-0618-11整体出口增速对美出口增速-40.00-30.00-20.00-10.0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13-0113-0613-1114-0414-0915-0215-0715-1216-0516-1017-0317-0818-0118-0618-11整体进口增速对美进口增速485052545612-0612-1113-0413-0914-0214-0714-1215-0515-1016-0316-0817-0117-0617-1118-0418-09摩根大通全球-40%-20%0%20%40%60%17/1117/1218/0118/0218/0318/0418/0518/0618/0718/0818/0918/1018/11原油铁矿砂及其精矿初级形状塑料未锻造的铜及铜材钢材 平安证券综合研究所投资评级: 股票投资评级: 强烈推荐 (预计6个月内,股价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20%以上) 推 荐 (预计6个月内,股价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10%至20%之间) 中 性 (预计6个月内,股价表现相对沪深300指数在±10%之间) 回 避 (预计6个月内,股价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10%以上) 行业投资评级: 强于大市 (预计6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5%以上) 中 性 (预计6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相对沪深300指数在±5%之间) 弱于大市 (预计6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5%以上) 公司声明及风险提示: 负责撰写此报告的分析师(一人或多人)就本研究报告确认: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 本公司研究报告是针对与公司签署服务协议的签约客户的专属研究产品,为该类客户进行投资决策时提供辅助和参考,双方对权利与义务均有严格约定。本公司研究报告仅提供给上述特定客户,并不面向公众发布。未经书面授权刊载或者转发的,本公司将采取维权措施追究其侵权责任。 证券市场是一个风险无时不在的市场。您在进行证券交易时存在赢利的可能,也存在亏损的风险。请您务必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认真考虑是否进行证券交易。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条款: 此报告旨为发给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证券”)的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未经平安证券事先书面明文批准,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传送、复印或派发此报告的材料、内容及其复印本予任何其它人。 此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平安证券认为可靠,但平安证券不能担保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观点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报告内容仅供参考。平安证券不对因使用此报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损失而负上任何责任,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客户并不能仅依靠此报告而取代行使独立判断。 平安证券可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本报告及该等报告反映编写分析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分析员于发出此报告日期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此报告所指的证券价格、价值及收入可跌可升。为免生疑问,此报告所载观点并不代表平安证券的立场。 平安证券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可能参与此报告所提及的发行商的投资银行业务或投资其发行的证券。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18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平安证券综合研究所 电话:4008866338 深圳 上海 北京 深圳市福田区益田路5033号平安金融中心62楼 邮编: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