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西南证券]:特斯拉:一季度业绩超预期,全球领导者地位稳固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特斯拉:一季度业绩超预期,全球领导者地位稳固

特斯拉,TSLA2022-04-21张闻宇西南证券足***
特斯拉:一季度业绩超预期,全球领导者地位稳固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1 [Table_StockInfo] 2022年04月21日 证 券研究报告•公司动态跟踪报告 特斯拉(TSLA.O) 一季度业绩超预期,全球领导者地位稳固 投资要点 西 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Table_Author] 分析师:张闻宇 执业证号:S1250520080002 电话:021-58351917 邮箱:zwy@swsc.com.cn 相 关研究 [Table_Report] [Table_Summary]  事件:特斯拉发布2022年一季度财报,公司2022Q1实现营业收入187.56亿美元,同比增长80.5%;净利润33.18亿美元,同比增长近6.6倍;经调整后每股盈利3.22美元。业绩超出市场预期。  产品需求旺盛,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公司汽车业务实现收入168.61亿美元,同比增长87%。22Q1汽车销量达到31万辆,同比增长67.8%,其中Model 3和Model Y合计销售29.5万辆,公司的交付能力创历史新高。22Q1汽车产量达到30.5万辆,同比增长69.4%;其中Model 3和Model Y合计生产29.1万辆。一季度汽车库存天数减少至3天,显示出用户对特斯拉产品的强劲需求。22Q1汽车毛利率达到32.9%,创造了自3&Y车型上市以来的历史新高;今年一季度终端多次提价有效地抵消了上游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影响,ASP达到5.44万美元,同比提升15.5%,环比提升9.5%,充分体现了特斯拉优秀的盈利能力和强劲的产业定价权。  储能超充等增长稳健,基础设施服务日趋完善。公司22Q1储能业务实现收入6.2亿美元,同比增长24.7%。一季度储能容量达到了846MWh,同比增长90%。全球超级充电站3724家,超级充电桩部署了近3.37万套,同比增长超过37%。服务方面,直营store全球累计673家,移动服务站1372个,同比增长分别为20%和35.4%。储能、超充、服务站等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备,将为特斯拉汽车销售运营网络提供有效的支撑。  欧美新工厂投产,供应链限制因素仍未完全解除。特斯拉新工厂迎来里程碑事件,柏林工厂于2022年3月正式投入运营,2022年4月特斯拉在美国德州Austin的新工厂也投入运营。新投产的柏林工厂和德州工厂未来将生产搭载4680电池的Model Y车型,目前均处于产能爬坡阶段,近期第一辆搭载4680电池的汽车已于德州Austin工厂生产下线。此外,上海工厂22Q1周产能利用率依旧强劲,尽管3月末到4月受疫情影响生产有所放缓,但近期上海工厂已复工开始了有限的生产。由于生产仍受关键零部件短缺和物流的制约,供应链仍为当前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公司当前未达到满产运营。  费用结构优化,现金流状况强劲。特斯拉22Q1整体运营支出为18.57亿美元,同比增长14.6%,环比减少28.9%。公司一季度研发支出8.65亿美元,同比和环比分别增长29.9%和16.9%;销售和管理费用9.92亿美元,同比和环比分别减少了6%和33.6%。公司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减少了销售管理支出,费用结构不断优化。公司22Q1经营性现金流39.95亿美元,同比增长143%,自由现金流22.28亿美元,同比增长6.6倍,体现出公司强大的现金流能力。  风险提示:上游原材料持续涨价的风险;全球供应链短缺或导致生产放缓甚至受阻的风险;新工厂产能爬坡进展或不及预期。 公 司动态跟踪报告 / 特 斯拉(TSLA.O)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2 1 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导者 特斯拉成立于2003年,专注于电动汽车和新能源设施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拥有电动车、储能设备、太阳能面板、充电桩等多条产品线。特斯拉当前的电动车主力车型包括Model 3/Y/S/X,未来还将量产销售Cybertruck、Semi、Roadster等更多车型。 表1:特斯拉车型 车型 图片 现有主力车型 Model 3 Model Y Model S Model X 已公布的 未来量产车型 Cybertruck 公 司动态跟踪报告 / 特 斯拉(TSLA.O)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3 车型 图片 Semi Roadster 数据来源:特斯拉官网,西南证券整理 图1:特斯拉储能充电桩等产品 公 司动态跟踪报告 / 特 斯拉(TSLA.O)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4 图1:特斯拉储能充电桩等产品 数据来源:特斯拉官网,西南证券整理 特斯拉全球目前拥有4家汽车生产工厂。美国加州工厂生产3&Y&S&X主力4个车型,上海工厂生产Model 3和Model Y两个车型。2022年,特斯拉新工厂迎来里程碑事件,柏林工厂于2022年3月正式投入运营,2022年4月特斯拉在美国德州Austin的新工厂也投入运营。新投产的柏林工厂和德州工厂未来将生产搭载特斯拉自主研发的4680电池的Model Y车型,目前均处于产能爬坡阶段,近期第一辆搭载4680电池的汽车已于德州Austin工厂生产下线。此外,上海工厂22Q1周产能利用率依旧强劲,尽管3月末到4月受疫情影响生产有所放缓,但近期上海工厂已复工开始了有限的生产。由于生产仍受关键零部件短缺和物流的制约,供应链仍为当前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公司当前未达到满产运营。 图2:柏林工厂Model Y生产车间 图3:美国德州Austin工厂揭幕仪式 数据来源:特斯拉公告,西南证券整理 数据来源:特斯拉公告,西南证券整理 特斯拉自Model 3和Model Y两大主力车型问世、以及上海工厂投产以来,其电动车的生产销售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2018年以来汽车销量年复合增速高达56%,产量年复合增速达到54%。 2022年一季度,公司汽车业务实现收入168.61亿美元,同比增长87%。22Q1汽车销量达到31万辆,同比增长67.8%,其中Model 3和Model Y合计销售29.5万辆,公司的交付能力创历史新高。22Q1汽车产量达到30.5万辆,同比增长69.4%;其中Model 3和Model 公 司动态跟踪报告 / 特 斯拉(TSLA.O)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5 Y合计生产29.1万辆。一季度汽车库存天数减少至3天,显示出用户对特斯拉产品的强劲需求。 图4:特斯拉汽车销量 图5:特斯拉汽车产量 数据来源:特斯拉公告,西南证券整理 数据来源:特斯拉公告,西南证券整理 2 22Q1业绩维持高增长,费用结构优化现金流强劲 特斯拉作为新能源车时代的领头羊,2016-2021年收入实现高速增长,年复合增速达到50.4%。公司2020年实现首次年度盈利,2020和2021年净利润分别达到了7.2亿美元和55.2亿美元,盈利势头强劲。公司2022Q1实现营业收入187.56亿美元,同比增长80.5%;净利润33.18亿美元,同比增长近6.6倍;经调整后每股盈利3.22美元。业绩维持高速增长态势。 图6:2016-2022Q1公司营收及增速 图7:2016-2022Q1公司净利润及增速 数据来源:wind,西南证券整理 数据来源:wind,西南证券整理 在主力车型规模化量产、提效降本等影响下,特斯拉毛利率持续改善,2020年开始每季度毛利率基本维持在20%以上水平。22Q1汽车业务毛利率达到32.9%,创造了自3&Y车型上市以来的历史新高。今年一季度,特斯拉对其下车型多次提价,有效地抵消了上游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影响。从单车价值量看,22Q1汽车ASP达到5.44万美元,同比提升15.5%,环比提升9.5%,充分体现了特斯拉优秀的盈利能力和强劲的产业定价权。 公 司动态跟踪报告 / 特 斯拉(TSLA.O)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6 费用方面,特斯拉22Q1整体运营支出为18.57亿美元,同比增长14.6%,环比减少28.9%。公司一季度研发支出8.65亿美元,同比和环比分别增长29.9%和16.9%;销售和管理费用9.92亿美元,同比和环比分别减少了6%和33.6%。公司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减少了销售管理支出,费用结构优化。 自2018年以来,公司实现了正向的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22Q1经营性现金流39.95亿美元,同比增长143%,自由现金流22.28亿美元,同比增长6.6倍,体现出公司强大的现金流能力。 图8:2016-2022Q1公司利润率水平 图9:2016-2022Q1公司经营性现金流 数据来源:wind,西南证券整理 数据来源:wind,西南证券整理 公 司动态跟踪报告 / 特 斯拉(TSLA.O)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分析师承诺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法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分析师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得出结论,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分析师承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获取任何形式的补偿。 投资评级说明 公司评级 买入: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恒生指数涨幅在20%以上 持有: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恒生指数涨幅介于10%与20%之间 中性: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恒生指数涨幅介于-10%与10%之间 回避: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恒生指数涨幅介于-20%与-10%之间 卖出: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恒生指数涨幅在-20%以下 行业评级 强于大市:未来6个月内,行业整体回报高于恒生指数5%以上 跟随大市:未来6个月内,行业整体回报介于恒生指数-5%与5%之间 弱于大市:未来6个月内,行业整体回报低于恒生指数-5%以下 重要声明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有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公司与作者在自身所知情范围内,与本报告中所评价或推荐的证券不存在法律法规要求披露或采取限制、静默措施的利益冲突。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本报告仅供本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使用,若您并非本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接收、订阅或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信息。本公司也不会因接收人收到、阅读或关注自媒体推送本报告中的内容而视其为客户。本公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或财务顾问服务。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升可跌,过往表现不应作为日后的表现依据。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本报告仅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要约或邀请。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个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结合自己的投资目标和财务状况自行判断是否采用本报告所载内容和信息并自行承担风险,本公司及雇员对投资者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而造成的一切后果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及附录版权为西南证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须注明出处为“西南证券”,且不得对本报告及附录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未经授权刊载或者转发本报告及附录的,本公司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公 司动态跟踪报告 / 特 斯拉(TSLA.O)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上海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东路166号中国保险大厦20楼 邮编:200120 北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5号国际企业大厦A座8楼 邮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