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未知机构]:知名Tier1厂商的采购专家-交流纪要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知名Tier1厂商的采购专家-交流纪要

2022-03-30未知机构自***
知名Tier1厂商的采购专家-交流纪要

Q:拆分MCU在汽车的应用场景,8bit、32bit等,每个细分场景的芯片供应商,国内有哪些厂商,进展如何?单车的MCU价值?A:车载MCU,8-16-21bit,8bit用在较低端的场景,风扇、空调、雨刷、天窗、座椅、门的控制等;16bit,主要用在动力传动系统,比如引擎、离合器、刹车等;32bit,用在仪表盘、车身、娱乐、ADAS、自动泊车等高端的应用场景;主流的MCU厂商:瑞萨、英飞凌、NXP、英飞凌、TI等六家占据90%以上。8bit主要是英飞凌、nxp、microchip(为主);16bit,比较鸡肋,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大家都不做了,因为8bit和32bit替代性强;32bit,瑞萨、nxp、英飞凌、st,四价主流的供应商;国内,几乎集中在32bit,8bit的太便宜,16bit的市场萎缩厉害。目前国内坐的靠前的上海的新旺微、杰发科技和华大半导体,这是目前我们接触下来进度较快的企业。其他的比如赛程微电子等,有一些产品,但与我们使用的32bit的芯片并不匹配,包括像中颖电子从传统家电转型过来。车规级MCU,传统的汽车大概40个ECU模块,每个模块至少1颗MCU。随着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现在已经到了L2,未来还要向L5升级,新的电子电气架构不断升级,MCU的数量随之增多,比如ADAS的摄像头模块、激光雷达模块等都会带来MCU的新增需求,预估到2025年,单车MCU数量会提升到55-60片。但是到2030年,MCU的单车数量会下降,因为从L2+开始,车里会大量使用SOC,很多MCU会被替代掉,另外域架构出来后,车身的很多ECU会被取代掉。预计2030年,数量从55-60片/单车下降到40片多一些一般来说,车规级MCU与消费级MCU主要区别在于温度范围(消费满足0-85度就可以,工业级一般是-20到105度,汽车级要求-40度到125度)汽车的流片和封装,从设计开始就得符合车规级规范,从设计到晶圆到封装到测试,所有流程必须符合规范,势必会增加成本。所以车载的MCU比消费级的MCU贵20%-40%。Q:如何评价国内各家MCU厂商的技术实力?包括兆易、华大、中颖电子、杰发科技等A:按我接触的厂商来做一些点评。兴旺微,发力做32bit,有些产品之前在售后市场已经量产,所以其产品经过了一定的市场检验,新的产品也在我们这边评估,从技术实力来讲,在国内MCU厂商当中算是靠前的,其短板是直接发力做车载MCU,所以质量表现和记录还是问号,因为没有一定的量做支撑,连ppm都看不出来。杰发也是类似的情况,其做车规MCU的时间更早一些,也更早拿到其他客户的认证,所以其质量表现可能比兴旺微更好一些,技术实力两家不相上下,从他们的产品roadmap和推出芯片功能来讲,技术实力差不多。其次,华大半导体,传统的工业MCU做得比较多,所以相信其质量控制比上述两家更好,技术实力来讲可能会略逊于以上两家,其roadmap表示同样性能的芯片比以上两家晚1年多。兆易创新,出货量很大,我们看到的数据显示器出货量排到全球MCU厂商的前十,其今年增长超过200%。但是其缺点是做车规级MCU较晚,所以有些片现在还未做出来,技术上相对前面几家处于落后,但相信追赶速度会比较快,质量也是ok的,因为有那么大规模的出货基础。中颖电子,比前面几家又要差一档,从白电MCU转型过来,技术要求和质量要求都会低一些,汽车上的要求会高很多。目前在我们这边,兴旺微有一款新片已经验证完毕,进入量产阶段。我们公司这边没有开放安全这边的产品给到国内供应商,只开放了娱乐这块,对于安全性要求低,保守起见,先试一下国内厂家质量要求和技术要求相对低一些的产品,兴旺微这块产品还可以。杰发和华大半导体现在各有一款产品正在项目中,因为他们是新产品,所以我们的项目跟着他们的芯片进度在走,最后一起拿到客户那边做评估。其他的像兆易和中颖电子,有评估过,但不是很适合,所以没有批量出货。兆易创新今年6月份有一款产品出来,在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但其性能不符合我们的要求,主频、内存、接口数等,这些要求没达标。娱乐这块,对标瑞萨的,主频100M以上,内存512k要有,gateway这边用的nxp的32位系列,主频100M以上。杰发和华大还有兴旺都能对标主流,但是东西没这么快出来。Q:MCU的价格和景气度情况?作为tier1,采购对应原厂还是代理商,这么看待st涨价的信息?A:主流的厂家都是直供,没有中间代理商。St的涨价对我们目前没有影响,因为其宣布全线涨价,工业和消费也涨,汽车这边传统来讲是每年谈一次,这两年比较特殊,一年涨价1-2次,去年和st谈了很大一个协议,所以这波涨价没有给我们调价。 后市预判,车规级MCU还是比较紧张的,台积电不解决其产能问题,整个车载MCU的供应链都不会好,供应链90%的车载MCU产能都是台积电出的晶圆,所以看台积电的缓解情况。交期,我们这边还是52周,基本上是最长的状态。价格已经涨了好几次,目前来说还没有收到这些厂家的涨价通知,感觉也到顶了,再涨tier1和主机厂都受不了,但是价格今年不可能回落,明年也不好说,除非整个市场的需求掉了,供给的增加来看,台积电明年也不会增加多少,会有缓解,但不会缓解太多或彻底解决。Q:52周交期,下单的策略?A:目前公司整个策略是保供优先。在这个策略下,我们会多下订单,实际需求假设100,我们给的订单会是120-130,供应商打折之后我们能拿到90.假设未来订单下多了,这些都不是太大问题。因为汽车产品的生命周期是5-8年,多下的订单消化3-6个月就可以解决。Q:库存情况与缺货之前比如何?A:目前没有库存,攒不了。之前很多预测压得比较死,所以也没有库存的缓冲,所以我们下单多一些都是想建立一些库存。Q:ADAS相关的SoC芯片,以及车载娱乐的芯片?地平线、黑芝麻,如何评价这些企业的进展?A:目前和地平线以及黑芝麻有接触,技术上在评估。我们是外资公司,坦白说,如果客户没有太强烈的要求想要去美化,我们还是会考虑用传统的外资品牌的芯片,比如智能座舱的高通,自动驾驶的英伟达或者mobileye。原因——ADAS这边,L1和L2都是基于mobileye开发的,工程师的使用习惯包括供应商提供的工具都已经定型了,切换到国内厂商不习惯,且国内厂商提供的开发环境会有种种问题。从项目的进展和风险角度来考虑,都不如用国外成熟的大品牌。除非是现在有客户比如军工背景,比如长安一定要去美化,那我们就只有用国内。瑞芯微、全志等企业,我们接触过,但是其SoC领域和我们车载的不一样,瑞芯微做的车载的摄像和显示领域的SoC还可以,全志好像是无线领域的SoC。Q:国内哪些OEM厂商有国产化的倾向和诉求?A:尤其是国内的主机厂,比如新势力,希望更多的和国内厂商合作。首先他们量小,真的缺货的时候求不了大厂,国内供应链企业规模也小,双方互相扶持,战略合作。其次是万一将来有政治风险,国内供应商合作更占优势。合资厂还是偏保守,倾向于传统的欧美供应商。Q:BMS芯片单车价值量,当前供需,以及国内外厂商的看法?A:我们公司不做这块,BMS主流的还是TI和ADI,国内有一些厂商在做。从个人经验来讲,国内的技术水平不一定能达到TI和ADI的水平,因为对精度的要求会很高,同样的东西,国内可能1%的精度,TI和ADI能做到0.1%的精度。Q:汽车的被动元器件的用量和价格,薄膜电容的交期情况,国内外厂商的情况?未来新的玩家?A:目前被动元器件,产能比较稳定,稍微有些紧张,尤其是MLCC。大的Tier1,没有遇到涨价的情况,产能也有保障,但是小的Tier1企业的供应链不一定有保障。电感,台湾和大陆企业很多,产能都在大陆,比较充裕,电感这两年都在降价。铝电解,江海、艾华等都起来了,电费等成本相较于传统日系更有优势。薄膜电容,法拉是国内第一,全球top3,已经在供货了,江海也在做新的薄膜电容,产能都不存在问题,至少在我们这边没有量的问题,也没涨价。Q:MCU和被动元器件的采购量级?A:整个半导体每年的采购额1.4-1.5bn美金,MCU占到至少15%,大概2亿美金。 模拟占到20%-30%,大概3-4亿美金,存储占到30%-40%,5亿美金,剩下的分立器件占比10%-15%,1.5-2亿美金,剩下的就是些其他零碎的。MCU,我们用的8bit的偏少,主流的是32bit,ASP2-5美金之间,主要是国际品牌。国内品牌的MCU比国外价格贵,缺货状态下,国内也是走Fabless,晶圆的成本比国际大厂高,因为量小,合作的关系也没外资厂商好。即使国内企业牺牲一些利润率,成本也会比国际大厂高。上量了之后价格会下来,但是目前国内企业体量还是太小,几年后也是1%的份额都不到。我们采用这些国内企业的产品,抛开地缘政治不讲,也是为了供应链管理,加强我们自身的话语权。华大这类企业,车载领域的量也不大,所以报价其实也高。Q:如何看待国内MCU国产化的进程,比如22年或25年国产化比例,竞争格局的判断?A:车载MCU这块,几个国产厂家量产的片子不多,产品系列也很少。个人判断,目前来看国内企业真正放量阶段(这两年缺芯,tier1也在换,他们也在做新项目)最快在明年,可能24-25年是国内企业真正爆发的阶段,很多项目到时候就开始量产了。他们现在占整个市场的比例是微乎其微,到后面几年可能市占率百分之一都不到。Q:杰发的SoC和高通的SoC的区别?A:杰发专注于MCU,高通专注于SoC。这两者性能差异、价值差很多,这两家做的不是同一个领域。对标高通的可能是国内的黑芝麻、地平线和华为、寒武纪等。MCU,杰发对标瑞萨和NXP等传统的半导体供应商。杰发之前做的SoC不符合我们的要求Q:如何看待高通RiDe平台的竞争力,与英伟达之间的竞争优劣势?A:高通SoC做智能座舱比较强,份额60%以上。英伟达直接切入了ADAS领域,Orin系列,目前主要抢的mobileye的份额。智能座舱这边没有看到英伟达新的动作。后续ADAS的增速会更快。高通的自动驾驶平台块量产了,但我们新的驾驶平台还是考虑英伟达,旧的用mobileye。Q:MCU内核,quartus的内核差异?A:M0和M3有差异,M0可能更偏好于低功耗,每个核的侧重点不一样。ARM的quartusM4的市占率12%。有些厂家在做RISC-V,国内很多厂家在基于这个开放平台做新的产品。价格并不是依据内核来定,而是基于内核的主频、接口等来定价。Q:车载MCU对于稳定性要求很高,兆易的一种方案是存储和MCU合封A:NOR FLASH是兆易起家的产品,把存储和MCU封装在一起,对于我们来讲无非是占用PCB的面积小一些、稳定性会好一些,但是从成本和供应商的竞争来看,我们的采购还是希望分开采购。NOR FLASH本身市场竞争激烈,可替代性很高。如果封装在一起,将来更换也比较麻烦。除非对集成度要求比较高。(兆易是两种封装形式都有的,据我了解其车规级封装用的eflash的形式)Q:是否可以按价格分车型对于MCU来做更详细介绍?A:15w以上车型,大概70颗以上MCU,15w以下的,大概30-40颗MCU。如果考虑到自动驾驶,低端的MCU数量也会上去,比如加几颗摄像头带动MCU数量提升。Q:兆易现在给公司供应了什么产品?A:目前供应NOR FLASH,我们公司在这一块以美光、三星为主,兆易的NOR FLASH是我们国产化的一个尝试,给了一些量不大的项目,兆易在全球从出货量角度来看也是NOR FLASH的第三名。车载这块,NOR FLASH价值量不高,车载上用的更多的是DRAM,单个价值很高。NOR FLASH至少在我们这边不是主流应用,我们认为并不会直接受益于自动驾驶,将来也是缓慢增长的情况,但是DRAM未来增速会很快。 Q:域控制器渗透的速度很快,MCU的数量是否会提前下降?A:如果看全部,低端的车型肯定还是MCU数量增加,域结构不一定很快上。高端的比如特斯拉的车型,用了新的域价格,很强大的SoC,MCU的用量开始往下走。低端和高端车型是一个增一个减,低端的量可能更大一些。Q:我们的供应链,安世也是供应商,介绍A:以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