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信期货]:大宗商品宏观&中观周度观察:海外地缘溢价趋缓,国内稳增长趋强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大宗商品宏观&中观周度观察:海外地缘溢价趋缓,国内稳增长趋强

2022-03-06中信期货比***
大宗商品宏观&中观周度观察:海外地缘溢价趋缓,国内稳增长趋强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2】669号重要提示:本报告中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中信期货的专业投资者参考。若您并非中信期货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报告的任何信息。本报告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报告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大宗商品策略研究团队郑非凡从业资格号:F03088415投资咨询号:Z0016667zhengfeifan@citicsf.com朱子悦从业资格号F03090679投资咨询号Z0016871zhuziyue@citicsf.com姜秀铭从业资格号F3062206投询资格号Z0016472jiangxiuming@citicsf.com研究员海外地缘溢价趋缓,国内稳增长趋强——大宗商品宏观&中观周度观察20220306 1海外方面,乌俄地缘风险对商品溢价支撑或将趋缓,3月美联储货币政策对商品价格影响有限。本周乌俄举行第二次谈判,双方表达持续谈判意愿。会后,俄罗斯总统助理梅金斯基表示,二次谈判涉及三个问题的讨论:军事、人道主义、未来政治解决冲突的问题。最终,双方就建立人道主义通道达成谅解,同意尽快举行第三轮谈判。梅金斯基表示,这是实质性的进展。3月4日,普京表示,战争最终目的是让乌克兰维持“中立”,攻击对象是民族主义分子和新纳粹团体,包括外国雇佣军。这次特别军事行动,严格按计划和时间表进行,当前乌克兰重点军事基础设施摧毁任务已经几近完成。利益角度看,战争持续已经不符合双方利益,更多需要来自政治博弈。乌克兰方面,近期德国已经明确表态,暂不支持乌克兰加入欧盟,而战争状态下,乌克兰也已经失去了加入北约的资格。俄罗斯方面,尽管俄罗斯拥有6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国债占GDP比例仅为18%,但6000亿的外汇储备使用能力已被美国冻结,同时面临制裁下能源出口减收、主权信用评级下降、战事本身消耗的影响,因此长期战争也是俄罗斯不愿承受的。但当前俄乌谈判有转折可能;中国已经开始订购大量美国大豆;伊朗领导人艾哈麦迪-内贾德3月2日公开支持乌克兰,原油供给出现缓和可能。这些都显示,地缘政治风险溢价继续推动商品价格上行的动力在趋缓。海外经济方面,我们维持之前判断,美国经济韧性为短期,美联储面临经济和金融双约束,因此收紧货币将慎重,商品价格未来主要由自身基本面决定。美国2月非农就业新增67.8万人,超过预期40.3万人和前值46.7万。2月失业率3.8%,好于市场预期3.9%和前值4.0%的水平,劳动参与率62.2%,大幅超过前值61.9%,连续第二个月回升,代表劳动力继续回归就业市场,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仍然有效。值得关注的是,2月非农时薪环比上升-0.05%(前值0.23%),开始下降,说明供给问题出现缓和,此时货币政策恢复正常可以继续实现对就业支持,因此就业端支持3月加息一次后,短期货币收紧趋缓。大宗商品海外宏观总结: sXvYzVrQnMmOpNsRsRaQaO7NoMrRoMtRkPoOsRfQqQtM9PqRoNMYqQuNuOnQtR21、GDP目标5.5%左右,是市场预期的上限,体现稳增长的决心和力度强。面对新的下行压力,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体现了主动作为,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2、货币政策:货币保持宽松,“扩大新增贷款规模”预示宽信用可期。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扩大新增贷款规模。3、财政与基建:公共财政支出增加2万亿(同比8.1%),退税减税历史之最,财政力度极强,基建高增将兑现。今年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调,有利于增强财政可持续性。预计今年财政收入继续增长,加之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依法上缴近年结存的利润、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可用财力明显增加。今年安排中央本级支出增长3.9%,其中中央部门支出继续负增长。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规模近9.8万亿元,增长18%、为多年来最大增幅。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21年实际减税降费为1万亿元,该力度与20年相当)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与去年持平)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400亿元。(同比4.9%)政府投资更多向民生项目倾斜,加大社会民生领域补短板力度。4、房地产:因城施策将继续松绑,地产回暖不会缺席。首贷户比重提升。继续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政府工作报告》:宏观驱动继续向上 3宽信用预期升温,需求预期得到强化。1月社融总量数据超预期,预示稳增长和宽信用的力度较强。社融分结构来看,企业贷款方面,一方面基建融资贡献了较多增量,另一方面企业短贷/票据融资的同比大增仍然预示着融资供给充足但融资需求仍待回升,因此社融结构表现相对偏弱;居民贷款方面,居民中长期贷款有所改善,但相对其他分项,其是表现偏弱的环节,居民购房预期仍偏弱。财政跨周期调节,2022年上半年基建将发力。21年公共财政“超收歉支”,会给22年的预算安排提供更多的资源和空间,为22年的支出强度、推动财力下沉提供资金支持。在财政前置、“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以及项目储备较为充分的情况下,上半年基建将明显发力。地产“纠偏”政策持续出台,景气有待修复。12月房地产景气度的继续恶化,或表明地产调控趋松的力度仍不足,进入2022年后,我们发现地产“纠偏”政策继续出台,包括“并购贷不纳入三条红线”、“保障租赁住房贷款不纳入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以及“形成全国统一的预售资金管理规定”等,未来地方“因城施策”也有相机抉择的空间,以保障合理的住房需求和地产的良性循环。制造业稳中向好,出口仍有一定韧性。12月国内出口数据继续超预期,短期内出口韧性对制造业相关商品的需求以及制造业投资形成支撑,但随着海外经济见顶走弱,后期出口面临缓慢回落的压力,从制造业自身景气度来看,工业企业利润在11-12月明显回落,并开始初步呈现主动去库的迹象,预示着制造业投资开始有走弱压力,但“稳增长”背景下,政策发力或将继续支撑制造业向好。宏观驱动继续向上。政府工作报告再次体现了稳增长的决心和力度,GDP5.5%左右的目标为市场预期上限,并且强调“主动作为”,预示着政策面将给予强力支持。具体来看,货币政策方面,“扩大新增贷款规模”预示宽信用可期;财政政策方面,公共财政支出将增加2万亿(同比8.1%),退税减税2.5万亿元为历史之最,体现财政力度极强,因此基建高增预期有望兑现;地产方面,继续强调“满足合理住房需求”、“三稳”以及“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结合近期各地房地产政策暖风频吹,未来地产回暖不会缺席。综合来看,国内宏观环境仍然驱动商品向上。大宗商品国内宏观驱动总结:稳增长力度强,宏观驱动仍向上 4建筑业景气度跟踪:需求开始回升,进入验证期建筑业(施工)需求——螺纹与水泥:螺纹表需开始加速回升,由于预期向好,建材成交明显放量,需求进入验证期。建筑业(竣工)需求——玻璃与PVC:近期PVC基本面符合季节性,但玻璃需求有所回落。房企资金紧张将影响到后端的交房竣工,随着地产调控政策趋松,房企资金明显改善后,竣工回升可期。基建中观高频跟踪——石油沥青开工率、铜杆开工率、球墨铸铁管的加工费:蓄力待发。挖机与重卡:随着地产调控趋松,基建蓄力,12月及1月数据显示挖机与重卡销量同比有见底迹象,后续关注回升的拐点,其与建筑业需求表现同步。制造业景气度跟踪:需求改善,预期仍强发电量:12月中下旬以来发电量呈现走强,内陆及沿海电厂耗煤也处于历史同期高位,下游工业/制造业生产较强。汽车:9月汽车景气度见底,随着汽车缺芯缓解,产销量持续向上修复。21年12月乘用车产销同比开始转正,22年1月乘用车产销量创近四年以来历史同期新高,汽车行业景气度继续向好。家电:呈现外销偏强,内需偏弱的格局。1月白电销量同比下降7%,保持弱稳。总结:需求开始回升,预期持续向好根据中观高频数据,1月以来“稳增长”效果体现得并不明显,尤其是建筑业需求表现偏弱,主要可能是淡季及天气原因所致,随着旺季到来以及项目资金到位,最近需求已经开始发力,目前预期仍然向好,稳增长效果等待后续进一步兑现。大宗商品国内中观需求跟踪:需求开始回升,预期持续向好 第一部分大宗商品海外宏观分析整体趋势美国PMI短期经济韧性,欧元区复苏因乌俄事件回落热点解读二次会谈结束,缓和可能仍存,短期不建议搏溢价美国经济经济短期韧性继续,非农数据支持美国通胀放缓欧洲经济通胀压力加大,不支持乌克兰加入欧盟疫情跟踪全球疫情影响持续下降,国内继续反弹 62月全球经济复苏节奏发生变化,美国PMI值明显反弹,欧元区因乌俄不确定性出现回落。美国2月制造业PMI从55.5反弹至57.5,耐用品订单数据反弹明显,主要来自于美国竣工房屋后对汽车、家电等需求;欧元区2月制造业PMI终值58.4,前值58.7,扩散程度回落,主要原因来自于乌俄事件产生不确定性,美元指数在此背景下大幅攀升。货币政策端,鲍威尔近期讲话表示,3月加息不受乌俄事件影响,供应链问题或在年底自行回落,通胀问题将得到解决,因此短期内货币政策扰动较小,商品主要由供需决定。一、海外总览:美国PMI短期经济韧性,欧元区复苏因乌俄事件回落资料来源:Wind 中信期货研究部 73月3日,乌俄举行第二次谈判,双方表达持续谈判意愿。与第一谈判双方剑拔弩张不同,第二次谈判俄罗斯代表主动提出握手。会后,俄罗斯总统助理梅金斯基表示,二次谈判涉及三个问题的讨论:军事、人道主义、未来政治解决冲突的问题。最终,双方就建立人道主义通道达成谅解,同意尽快举行第三轮谈判。梅金斯基表示,这是实质性的进展。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对二次会谈表示,本次讨论仅在设立人道主义走廊的地区遵守可能的停火,为此双方将尽快构建特殊的沟通和互动渠道以及相应的后勤程序,我们可能会尽快继续讨论整个停战问题。但3月6日,国际社会期待的“静默状态”仅持续数小时,在乌俄双方互相指责违反停火协议中结束。俄乌第三轮谈判下周一举行。俄罗斯的目的是乌克兰“去军事化”、“保持中立”,普京声称已经几近完成。3月4日,乌克兰武装力量总参谋部表示,将进入反攻,并使用国外雇佣兵帮助乌克兰,这些雇佣兵大多来自欧美。同日,普京表示,最终目的是让乌克兰维持“中立”,攻击对象是民族主义分子和新纳粹团体,包括外国雇佣军。这次特别军事行动,严格按计划和时间表进行,当前乌克兰重点军事基础设施摧毁任务已经几近完成。利益角度看,战争持续已经不符合双方利益,更多需要来自政治博弈。乌克兰方面,近期德国已经明确表态,暂不支持乌克兰加入欧盟,而战争状态下,乌克兰也已经失去了加入北约的资格。俄罗斯方面,尽管俄罗斯拥有6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国债占GDP比例仅为18%,但6000亿的外汇储备使用能力已被美国冻结,同时面临制裁下能源出口减收、主权信用评级下降、战事本身消耗的影响,因此长期战争也是俄罗斯不愿承受的。美国是推动地缘政治冲突的幕后推手,地缘风险或覆盖全年,但短期交易地缘溢价风险在上升。美国在2013年底策动“颜色革命”,扶植亲美反俄派上台,造成了乌克兰东西部分裂。在美国缩表和加息面对风险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乌俄事件提升美债和美元的需求。但当前俄乌谈判有转折可能;中国已经开始订购大量美国大豆;伊朗领导人艾哈麦迪-内贾德3月2日公开支持乌克兰,原油供给出现缓和可能。这些都显示,地缘政治风险溢价继续上行的动力在趋缓。二、俄乌追踪:二次会谈结束,缓和可能仍存,短期不建议搏溢价 8三、美国经济:经济短期韧性继续,非农数据支持美国通胀放缓1月美国CPI再创新高,分项能源与交通仍为主因美国周度经济指数和ECRI领先指标见顶美国1月耐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