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光大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上市险企1月保费数据点评:人身险“开门红”承压,车险增速超预期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非银行金融行业上市险企1月保费数据点评:人身险“开门红”承压,车险增速超预期

金融2022-02-20王一峰、郑君怡光大证券从***
非银行金融行业上市险企1月保费数据点评:人身险“开门红”承压,车险增速超预期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证券研究报告 2022年2月20日 行业研究 人身险“开门红”承压,车险增速超预期 ——上市险企1月保费数据点评 非银行金融 增持(维持) 作者 分析师:王一峰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9050002 010-5842066 wangyf@ebscn.com 分析师:郑君怡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1110002 010-57378023 zhengjy@ebscn.com 行业与沪深300指数对比图 资料来源:Wind 相关研报 头部财险公司表现强劲,人身险业务分化依旧——上市险企12月保费点评(2022-01-24) 11月单月保费增速有所改善,债券市场注册制改革深化——非银金融行业周报(2021-12-20) 险企10月保费继续承压,北交所挂牌公司表现不一——非银金融行业周报(2021-11-21) 雄关漫道从头越——保险行业2022年度投资策略(2021-11-06) 人身险增速略显疲软,车险改革压力延续 ——2021年7月上市险企保费数据点评(2021-08-18) 人身险短期持续承压,非车险占比提升——2021年6月保险行业保费数据点评(2021-08-08) 保险业拐点何时到来?——保险行业2021年中期策略报告(2021-07-22) 事件: 近日,上市险企陆续公布2022年1月保费收入数据。2022年1月上市险企总保费收入增速不及去年同期。从1月单月原保费收入看,中国人寿2072亿元(YOY-5.34%)、中国平安1365亿元(YOY+1.21%)、中国人保1155亿元(YOY+17.89%)、中国太保769亿元(YOY+2.29%)、中国太平390亿元(YOY-5.05%)、新华保险359亿元(YOY+3.58%)、众安在线20亿元(+12.38%)。 点评: 一、人身险方面:上市险企1月“开门红”承压,负债端仍受制约 1. 从单月保费看,各上市险企1月人身险累计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速为:中国人保(+22.75%)>新华保险(+3.58%)>中国平安(-0.81%)>中国太保(-1.13%)>中国太平(-5.03%)>中国人寿(-5.34%),除中国人保增速较快外,大多呈现负增长的趋势。中国人保实现单月寿险原保费收入为466亿元,YOY+30.16%;健康险85亿元,YOY-6.56%。中国人保增速的主要贡献为寿险保费收入,其中趸交新单增速表现亮眼,同比+136.61%。 2. 寿险负债端拐点未现,“开门红”总体承压。受去年高基数效应影响,今年“开门红”总体承压,但符合市场预期。预计二季度会由于去年低基数的原因有所改善,但考虑到代理人数大幅缩减以及“开门红”启动延后等多重因素的制约,预计改善幅度不大。 二、财产险方面:上市险企增速明显,车险双位数增长超预期 从单月保费看,上市险企1月财产险单月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速为:中国人保(+13.78%)>中国太保(+12.67%)>众安在线(+12.38%)>中国平安(+8.21%)>中国太平(-5.21%)。其中人保财险1月实现车险单月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4.5%,非车险单月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3.18%。 自去年10月来,车险综改压力正逐步减弱,车险保费收入同比正增长(10月+2.2%,11月+6.6%,12月+7.4%),伴随汽车保有量引致的刚性需求驱动,以及非车险中存量风险释放,预计全年财险业绩有望收获车险、非车险“双轮驱动”。 三、资产端:关注“稳增长”与“宽信用”推动上市险企估值修复 政府宏观调控依然以“稳增长”为目标,房地产融资政策放松,政策发力,缓解险企资产端担忧预期,缓解保险公司的地产投资风险。预计后期长端利率下行难,或企稳回升。截至2022年2月18日,10年期国债YTM达2.8%,年初1月24日长端利率已触及低点,信用工具量价齐发力,叠加美联储3月加息预期,预计长端利率未来将企稳回升。上市险企资产端的边际改善将利好公司股价。目前保险股处于估值的历史低位,期待估值修复;建议关注拥有较高股息率的龙头企业。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目前估值较低且股息率较高的上市险企,推荐风险敞口大幅缩窄的中国财险和积极推进转型的中国平安(A+H)和中国太保(A+H)。 风险提示:长端利率超预期下行;保费增长不及预期;经济复苏受疫情反复限制。 要点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证券研究报告 非银行金融 表1:22年1月上市险企总保费收入情况 人身险+财险总计 1月 累计保费(亿元) 累计保费 YOY 累计保费YOY变动 (较21年1-12月) 1月单月保费 环比 单月保费YOY变动 (较21年12月) 中国平安 1,365 1.21% 5.86pct 98.63% -0.39pct 中国人寿 2,072 -5.34% -6.50pct 678.95% -4.97pct 中国人保 1,155 17.89% 14.23pct 131.68% -4.93pct 中国太保 769 2.29% 0.58pct 260.77% -16.59pct 中国太平 390 -5.05% -7.58pct 263.34% 0.24pct 新华保险 359 3.58% 1.09pct 329.22% -17.02pct 众安在线 20 12.38% -9.52pct 20.98% 29.97pct 合计 6,129 1.42% 1.09pct 227.38% -6.73pct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光大证券研究所 表 2:22年1月上市险企人身险保费收入情况 人身险业务 1月 累计保费(亿元) 累计保费 YOY 累计保费YOY变动 (较21年1-12月) 1月单月保费 环比 单月保费YOY变动 (较21年12月) 中国人寿 2,072 -5.34% -6.50pct 678.95% -4.97pct 中国平安 1,037 -0.81% 3.33pct 146.97% 4.23pct 中国太保 559 -1.13% -1.68pct 572.17% -43.01pct 新华保险 359 3.58% 1.09pct 329.22% -17.02pct 中国太平 361 -5.03% -8.44pct 309.80% -5.21pct 中国人保 551 22.75% 19.51pct 721.84% 33.30pct 合计 4,938 -0.73% -0.75pct 390.06% -1.51pct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光大证券研究所 表 3:22年1月上市险企财产险保费收入情况 财产险业务 1月 累计保费(亿元) 累计保费 YOY 累计保费YOY变动 (较21年1-12月) 1月单月保费 环比 单月保费YOY变动 (较21年12月) 中国人保 604 13.78% 9.99pct 40.03% -16.59pct 中国平安 328 8.21% 13.74pct 22.69% -5.97pct 中国太保 210 12.67% 9.32pct 61.62% 4.96pct 中国太平 29 -5.21% -3.08pct 51.54% 18.93pct 众安在线 20 12.38% -9.52pct 20.98% 29.97pct 合计 1,192 11.44% 10.50pct 37.81% -6.8 pct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光大证券研究所 eWjWnVcUaXmUlU8VmVbR9R8OtRmMnPsQlOqQpNeRnPrQ8OrRvMvPoMyRNZtRwO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3-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及公司评级体系 评级 说明 行 业 及 公 司 评 级 买入 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市场基准指数15%以上 增持 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市场基准指数5%至15%; 中性 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与市场基准指数的变动幅度相差-5%至5%; 减持 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市场基准指数5%至15%; 卖出 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市场基准指数15%以上; 无评级 因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基准指数说明: A股主板基准为沪深300指数;中小盘基准为中小板指;创业板基准为创业板指;新三板基准为新三板指数;港股基准指数为恒生指数。 分析、估值方法的局限性说明 本报告所包含的分析基于各种假设,不同假设可能导致分析结果出现重大不同。本报告采用的各种估值方法及模型均有其局限性,估值结果不保证所涉及证券能够在该价格交易。 分析师声明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以勤勉的职业态度、专业审慎的研究方法,使用合法合规的信息,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并对本报告的内容和观点负责。负责准备以及撰写本报告的所有研究人员在此保证,本研究报告中任何关于发行商或证券所发表的观点均如实反映研究人员的个人观点。研究人员获取报酬的评判因素包括研究的质量和准确性、客户反馈、竞争性因素以及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整体收益。所有研究人员保证他们报酬的任何一部分不曾与,不与,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具体的推荐意见或观点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法律主体声明 本报告由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制作,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负责本报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仅为本报告目的,不包括港澳台)的分销。本报告署名分析师所持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编号已披露在报告首页。 中国光大证券国际有限公司和Everbright Securities(UK) Company Limited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关联机构。 特别声明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创建于1996年,系由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投资控股的全国性综合类股份制证券公司,是中国证监会批准的首批三家创新试点公司之一。根据中国证监会核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本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证券投资咨询业务。 本公司经营范围: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证券投资基金代销;融资融券业务;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此外,本公司还通过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直接投资、期货、基金管理以及香港证券业务。 本报告由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以合法获得的我们相信为可靠、准确、完整的信息为基础,但不保证我们所获得的原始信息以及报告所载信息之准确性和完整性。光大证券研究所可能将不时补充、修订或更新有关信息,但不保证及时发布该等更新。 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预测均反映报告初次发布时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且不予通知。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客户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不同时期,本公司可能会撰写并发布与本报告所载信息、建议及预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和其他专业人员可能会向客户提供与本报告中观点不同的口头或书面评论或交易策略。本公司的资产管理子公司、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板块可能会独立做出与本报告的意见或建议不相一致的投资决策。本公司提醒投资者注意并理解投资证券及投资产品存在的风险,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建议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抉择。 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附属机构可能持有报告中提及的公司所发行证券的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正在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