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未知机构]:著名私募2022年投资-交流会纪要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著名私募2022年投资-交流会纪要

2022-01-26未知机构小***
著名私募2022年投资-交流会纪要

2020年3月,我们明确提出市场处于大底部,非常幸运当时的判断非常正确,当时我们买入了Amazon并成为第一大重仓,2年之后,中国股市伴随美国股市开始剧烈调整,此时此刻的情景与当时非常相似。一、A股大盘剧烈波动的原因一是风格过于极致。在过去三年,2019年至今,成长类风格过于突出,收益巨大,以我们基金为例,2019年70%,2020年80%,2021年21.4%,分别来自于A股和海外市场,拆分来看之后,香港和中概股提供了8个点的负贡献,也就是A股给我们带来了30%的回报。阴阳平衡,物极必反,这样极致的回报,就会有一个mean reversion均值回归的修正行情,这是市场规律使然。有一类投资者,坚守了价值投资理念,只是与市场风格不匹配。2019-2020年,新能源赛道走得非常好,2021年是电动车元年,但一季度,板块表现非常差,并不是基本面出了什么问题,依然是meanreversion均值回归,而是技术面的力量在起作用。二是“保增长”的预期。均值回归之下,有一些与成长相对应的板块,会慢慢发挥力量,比如保增长板块。“中国政府有能力保增长”,一些持有传统热门赛道的基金经理,会进行切换,也使得赛道成长股出现下跌。同时,金融地产类股票涨幅不大,没有形成系统性行情,所以带动整个大盘下跌。三是外围股市,美股和港股表现不佳。美股去年涨幅20%+,连续多年的长牛之后,总让人担心巨大的涨幅,不便宜的估值,会带来一个顶部效应。对投资人心理层面带来困扰,也把港股带下去了,这个因素对A股大概有10%的影响。四是涨幅巨大的赛道和牛股稀缺。A股过去二十年,有绝对回报的年份,都有涨幅巨大,获利效应非常明显的赛道和蓝筹股。例如2012年的果链,2013年的创业板,2014年的成长,四季度降息点燃大盘蓝筹,公募基金平均回报33%,2015年上半年高歌猛进,2016年完全没有成赛道的板块。二、对行情的判断2022年酷似2016年。第一都是前几年涨幅巨大获利巨丰,我当时在中信产业基金,连续三到四年取得惊人回报,第二是找不到有大行情的赛道和股票。2016年公募的平均回报在-15%,有意思的是,在过去20年里,单纯由于估值导致的偏熊市行情,就是2016年。我们今年会不会形成一个很大级别的熊市呢?我认为可能性很小。开年下跌不代表全年不好,全年上涨不代表全年就好,千股无同局。2015年开年涨的最好的是美的电器,2016年开盘熔断2个月,慢牛10个月2017年开年涨的最好的是军工,后来成为全年最熊的板块。系统性级别的2004,2008,2011,2018,都是与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紧缩密切相关。高善文博士在15年前有一篇文章,“下半场通常没有好下场”,当牛市进入到估值结束,开始炒EPS的时候,通常结果都不好,货币条件对股市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经济上行EPS上升对股市的正面影响。2022年不仅没有紧缩,而且正相反,处于经济保增长状态,货币只能宽不能紧,现在只是货币宽松的起始阶段,还没有到全面宽松的时刻。中国目前的经济条件,降息只是时间问题,降息幅度还不会太小,尤其,人民币汇率在去年过强,人民币汇率的贬值也不是一个羁绊,只有当汇率贬值形成牵制,才可能影响整个宽松的格局。在货币宽松的大背景下,中美股市处于完全不同的状态当中,大可不必担心美股大跌,而认为A股可能形成单边大熊市的局面。开年行情,颇似2016,是一个因为估值而带来的调整行情,但今年的情况比2016年要好。虽然经济基本面都不好,但是2016年严重受制于817汇改带来的人民币汇率大跌,年初熔断,不是单纯的估值因素导致,而是来自于经济并不宽松,汇率压力,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导致。我们正处在新一轮宽松的起点。目前公募基金跌了不到10%,机构投资者目前的情况来看,下跌已经比较充分,如果没有极端的黑天鹅事件,不是底也差不多是底。但是目前市场的交易者结构,如量化基金的规模和交易量,可能会成为市场趋势的催化因素,很快就会被市场出清。 市场会逐步经历“见底-企稳-震荡-分化”四个阶段,开年见底,一季报、社融企稳,全年震荡分化,好公司永远稀缺,机构投资者将找到公司的脉搏,哪些是有获利空间的,有中长期前景的,慢慢的都会显现出来。当前的A股和20年前已经截然不同,600个股票和4000个股票,没有好公司,没有好股票,市场的厚度,深度,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可能是一个全年窄幅波动的行情,A股又进入一个选股的赛道。三、对风格的判断不排除周期股的躁动,中期来看这个板块不是我的偏好,也不认为有什么特别大的机会。此时此刻的保增长和2009年已经完全不同,我们受限于地产政策,几乎已经毫无空间,2003年到2021年,量价齐升终于结束了,地产周期的结束是中国经济基本面最重要的因素。地方政府加杠杆的能力与2009年也是天壤之别,居民部门杠杆水平也到了一定的极限。只要坚持房住不炒,坚持财政纪律,保增长最多就是起到“托而不举”的作用。每一个地方配套的基建,都意味着下一年的债务压力。中期来看,我们保的方向还应该是民生。基建就算炒一个季度,下一个季度的热点也不是他们,比如,2019年强推大基建,下半年最好的板块,是医药。炒股的第一要素,就是稀缺二字。2021年12月份的消费数据,社零增长了1.7%,在这样一个万物凋敝的情况下,如果还有赛道能看到高增长,是非常非常稀缺的。还是会出现在新能源、军工这样的高景气赛道上。过去两年靠行业和风格赚钱,今年,全拼选股了。以上的所有判断都基于没有黑天鹅事件,对信心有很大打击的事情,会让市场出现超调。比如说,美股出现巨大幅度下跌。比如说,地缘政治风险。比如说,疫情的发展和处置。巴菲特说,股票只会越来越好。这是因为,自有中央银行以来,货币只会越来越多,尤其中国处于宽松起点,哪怕黑天鹅导致市场超调,哪怕地产见顶,哪怕市场偏弱,只要国家稳定,还是会有好股票,还是会被市场热捧,最终都会被市场消化。此时此刻,盲目的恐慌情绪已经站不稳脚跟,希望春节以后,一季报出来,成长股将走出独立行情,通过精心选股,把开年的损失抹平,甚至给大家赚钱在当前这个相对低点,盘京希望给大家赚到绝对回报。问答环节:Q1:对医药行业的具体看法,行业空间和看好的细分领域节后发行的基金偏主题基金,希望在医药赛道多做一些文章。医药赛道去年很熊市,今年开年又遭遇了大幅下跌,带量采购影响下,有基金经历出来说“我从来不买医药股”,但是医药股是唯一一-个供给创造需求的赛道,是不可替代的,直到人类永生之前,医药股都是有机会的。长期来看,医药板块风险已经大量释放,短期来看还稍有不确定性。现在医药板块的问题是支付政策的压制,创新药压价,带量采购,等等,中期来看对中国医药创新打击太大了,凡事物极必反,从二级传导到一级的冷却,不可能所有都一毛钱,不可能所有创新药都没有空间,不可能大类药采购价格都受限。耐心建仓,耐心选股,右侧买入,不要对这么大空间的赛道,过于悲观。Q2:过往投资中,有哪些灵活运用对冲工具的案例?2019年运用得非常充分,一位内很多股票在高位,对冲效果非常好,现在有些股票也借不到券,终于要下跌的时候,可能券源又没了,个股不太好做空。股指期货做空为主,保险费未必很高,大前年和前年大概都是2分钱,去年用4分钱保了20%的回报。这个产品不是一个对冲基金,不追求净敞口为0,只是通过对冲工具对冲一些极致的风险,平滑波动,比如个股共振式的下跌和极端黑天鹅事件。Q3:港股和美股的配置比例,对港美股未来的看法?都是中国的股票,有很多龙头,从基本面看是非常好的。去年20%+的配置,赔了太多了,有过非常痛苦的经历和回忆,我也买过amazon,因为熬不了夜,跑了。我们的互联网大龙头都在港股,因为行业政策黑天鹅,没有躲过去,目前的环境下,港股美股想要走强也比较难,最多是去年的一个边际改善。目前加在一起大概6-8个点,结构变化也比较大,有些股票的流动性的确也卖不出去,安全边际比较好,就先保持这样。什么时候基本面和流动性有明显改善了,可能才会加大买入。 Q4:光伏新能源半导体分别处于行业发展哪个阶段,有哪些细分领域的机会?半导体:国产替代处在初始阶段,但关键不是所处阶段,而是估值太贵。如果是一个主题基金经理,不考虑估值,只看行业景气度,是没问题的,但是个股投资的角度,还是要看估值。光伏:处于行业早期,比新能源汽车稍微往后一些,这个板块贝塔属性比较强,有点同质化趋势,内卷比较厉害,今年炒硅料,明年炒硅料下游,有一些机会。新能源汽车:比较看好,非常早期的位置,新能源车是和智能车天然的联系在一起,智能化是远超过传统汽车的,尤其是自动驾驶L4。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大主题,2008年,智能手机元年。新能源汽车目前的渗透率还是很低的,这可能是一个十几年一遇的巨大赛道,没有理由不出现一些历史性的大牛股,也有很多公司出现在了中国。比如宁德时代,比如特斯拉的供应商,去年100万辆,2030年要卖2000万辆车,是一个20倍的空间,大量的创新都是特斯拉引领的,现在不是需求问题,是供给问题,加上智能驾驶,是要改变人类生存方式的。人类的创新是永不眠的Q4:崔同魁的加盟,会使盘京成为平台型公司吗?公司的发展规划是什么?我和陈勤岁数也比较大了,崔总比较年轻,多一个选股可以一起商量的基金经理。以我们能力来看,盘京还是一个小公司,规模按我们能力来看都有点超标了,15个分析师,9个成手,相对于400亿的规模已经挺大的了,过去几年运气比较好,不存在可以骄傲和吹嘘的资本,也不具备成为平台型公司的实力。我们看好崔总,选成长股的方法和途径可以互补,可以互相促进,可以减少一些盲区。接下来我们会很谨慎的增加基金经理,增加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