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欧洲央行“一收一放”,审慎放缓购债节奏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经济金融热点快评:欧洲央行“一收一放”,审慎放缓购债节奏

2021-12-20赵雪情中国银行望***
经济金融热点快评:欧洲央行“一收一放”,审慎放缓购债节奏

1欧洲央行“一收一放”,审慎放缓购债节奏2021年12月16日,欧洲央行货币政策会议发布最新决议,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主要再融资利率0%、边际贷款利率0.25%和存款便利利率-0.5%不变,决定放缓紧急抗疫购债计划(PandemicEmergencyPurchaseProgramme,PEPP),但提高常规资产购买计划(AssetPurchaseProgramme,APP),引发市场广泛关注。第一,量化宽松操作退出“紧急”状态,货币政策延续宽松立场。12月货币政策会议上,欧洲央行审慎放缓购债节奏,量化宽松操作“一收一放”。一方面,考虑到经济复苏与通胀上行,欧洲央行决定放缓紧急购债计划,2022年第一季度开始降低PEPP净购买规模,预计净购买进程将持续到2022年3月。另一方面,为了缓冲PEPP缩减,甚至退出的影响,欧洲央行决定提高常规的资产购买计划,2022年第二季度从每月200亿欧元增加至400亿欧元,第三季度每月购债300亿欧元。自2022年10月,APP或将放缓到每月200亿欧元,直至“加息不久前结束”。近期,美联储加速缩减资产购买计划,英国与挪威央行开启加息操作。相比之下,欧洲央行彰显鸽派立场,决议发布后,欧洲股市全线上涨。第二,通胀预期大幅上调,欧洲央行货币政策审慎转向。不同于以往表述,欧洲央行承认通胀前景面临上行风险,预计2021年CPI增速为2.6%,将2022年CPI增速预期从9月的1.7%上调至3.2%。但是,欧洲央行指出,通胀上行主要由能源价格上涨引发,仍将维持通胀2%目标不变,短期内通胀可能暂时性超过预期目标,但中期内通胀指标将稳定在2%目标水平。当前,通胀水平高企,加剧欧洲央行货币政策转向压力。但是,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经济复苏基础尚不坚实,欧洲央行希望保持政策灵活性和选择权,货币政策决策由数据驱动,可以动态评估。欧洲央行将在2022年2月决定是研究院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1年12月17日2021年219期(总第655期) 2021年第219期(总第655期)2否完全结束PEPP,进而保持PEPP的灵活性。如有必要,欧洲央行可以恢复PEPP净购买,调整APP额度,并且在加息后一段时间内APP购买的到期证券本金也将进行全额再投资。同时,欧洲央行牢记2011年过早加息的教训,第三轮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TheThirdSeriesofTargetedLonger-termRefinancingOperations,TLTROIII)优惠利率延续至2022年6月,重申“不太可能在2022年加息”。第三,未来一段时期,欧洲央行货币政策面临多重压力。一是欧元区在疫情封锁与重返开放之间反复。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奥密克戎变异病毒出现,新增确诊病例等指标抬头,欧洲多国在重新开放与重返限制之间摇摆,人流、物流受阻,经济复苏基础脆弱,制约货币政策转向步伐。二是欧元区外部挑战与内部失衡相叠加。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回落,供应链紧张状况短期内难以缓解,对欧洲制造与经济复苏具有限制作用。同时,欧元区内部各成员国复苏节奏不同,各行业以及各阶层受到疫情影响存在差异,将“拖累”整体修复步伐,也将加大货币政策协调难度。三是结构性通胀从“暂时性”走向“持久性”。从分项指标来看,能源价格上涨对CPI贡献度高达三分之二,但即使扣除能源价格,欧元区调和CPI同比增速仍呈上涨态势,由去年12月的0.5%站上2.0%目标水平。从国别来看,欧元区主要成员国通胀水平已达历史高位。11月,德国CPI同比上涨6.0%,创1992年以来新高;法国CPI同比增长3.4%,为2008年以来新高;意大利、西班牙、荷兰通胀率攀升至4.0%、5.6%和5.6%。未来一段时期,价格上涨压力将在不同行业以及成员国之间传导。(点评人:中国银行研究院赵雪情)审稿:边卫红单位:中国银行研究院联系方式:010–66592776联系人:邹子昂单位:中国银行研究院联系方式:010–66592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