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1年144期(总第580期):德国通胀创十三年新高,欧洲央行货币政策或将微调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1年144期(总第580期):德国通胀创十三年新高,欧洲央行货币政策或将微调

2021-08-31赵雪情中国银行梦***
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1年144期(总第580期):德国通胀创十三年新高,欧洲央行货币政策或将微调

1 德国通胀创十三年新高,欧洲央行货币政策或将微调 2021年8月30日,德国通胀数据发布,8月物价压力攀升,创十三年以来最高水平。作为欧元区主导国家之一,德国通胀形势对于下一步欧洲央行货币政策走向具有重要影响,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与讨论。 第一,德国通胀飙升更多源于“暂时性因素”。最新数据显示,德国8月调和消费者物价指数(HICP)同比上涨3.4%,创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3.9%,创1993年12月以来历史新高。德国经济复苏步伐快于大部分欧元区成员国,市场对于德国经济过热的担忧情绪上升。然而,德国8月通胀水平加速上行,主要源于一些“暂时性因素”。一方面,前期低基数效应,助推2021年以来德国以及欧洲通胀水平快速攀升。另一方面,疫情后需求反弹,半导体供应短缺,能源价格上涨,德国取消临时下调增值税政策,致使制造以及物流成本上升。目前来看,能源HICP涨幅超过11.2%,物价上涨压力并未波及全部分项指标,核心HICP水平相对可控。同时,物价上涨尚未对工资形成压力,2021年第二季度德国工资水平同比增速仅为1.9%。未来一段时期,随着“暂时性因素”退潮,德国通胀指标有望回落。 第二,德国对于货币政策及央行角色“越界”持审慎立场。尽管通胀难以长期持续上行,但严格控制物价水平是德国的传统“信仰”。近期,欧洲央行调整通胀目标,持续释放流动性,将气候变化纳入政策框架。德国立场与之分化,从近期德国央行行长魏德曼在国际清算银行的演讲中可见端倪。一是财政主导风险正在加大。央行应慎用资产购买计划大规模购买政府债券,并在必要时果断退出。德国央行对于政府债券购买问题持批评态度,认为这将模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界限,要避免紧急措施成 伦敦经济月刊(2013年1月) 2013年1月18日 研究院 经济金融热点快评 2021年8月31日 2021年144期(总第580期) 2021年第144期(总第580期) 2 为永久性状态,避免大规模财政政策吞噬货币政策。二是平均通胀目标存在天然缺陷。本质上,平均通胀目标的结果是不对称的,其更容易解决通缩问题,央行可以承诺通过稍后相应地提高通胀来抵消通胀过低的影响,但在通胀过高的一段时期后央行难以踩下刹车,将通胀降至目标水平以下。三是气候保护与货币政策定位。气候变化是本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气候政策将永久地改变资源和收入分配。但是,德国央行认为,央行不应滑入气候政策参与者的角色,各国不应模糊立法者对不同政策范畴的分工以及各自职责分工。气候变化不应成为央行职责的主要部分,这将损害央行价格稳定目标的单一性和地位的独立性。可以看出,德国央行与欧洲央行主流观点存在显著差异。 第三,未来一段时期欧洲央行PEPP节奏或将放缓。在下周货币政策会议上,欧洲央行将决定紧急抗疫购债计划(PEPP)购买速度。近期,通胀压力上升,欧洲央行内部决策显著分化。基于8月德国通胀数据,欧洲央行预计8月欧元区通胀率将从7月的2.2%上升至2.8%,远超政策目标水平。考虑到通胀上行压力以及融资条件放松情况,欧洲央行可能放缓第四季度PEPP步伐,并于12月讨论PEPP退出前景。但是,欧洲央行仍将维持宽松基调,货币政策正常化节奏总体慢于美联储。 (点评人:中国银行研究院 赵雪情) 审稿:边卫红 单位:中国银行研究院 联系方式:010 – 6659 2776 联系人:邹子昂 单位:中国银行研究院 联系方式:010 – 6659 2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