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普华永道]:2021年数字化汽车报告- 洞察全球移动出行市场(首篇)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1年数字化汽车报告- 洞察全球移动出行市场(首篇)

交运设备2021-11-11-普华永道小***
2021年数字化汽车报告- 洞察全球移动出行市场(首篇)

2021年数字化汽车报告加速驶向新常态首篇 Strategy& | PwC2021年数字化汽车报告–首篇普华永道思略特第十期数字化汽车年度报告聚焦美国、欧盟和中国的消费者市场调研(n=3000),并新增对日本市场的洞察(n=1000)基于深入研究,做出量化的市场预测(2021-2035年)与全球车企和供应商高管、知名专业学者和行业分析师展开访谈2中篇抓住出行领域新商业模式的价值首篇洞察全球移动出行市场尾篇打造软件驱动的汽车和服务•市场展望–技术和出行模式的渗透率•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出行偏好:万物皆服务?•技术–互联、电动和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进步•法规–关键政策刹车还是加速?服务范围和收入潜力如何建立所需能力 移动出行生态步入新常态,各地区有着不同的用例和出行模式偏好首篇摘要新常态下,两大主题对车企高管在制定互联、电动、无人驾驶和智能出行战略方面具有重大影响:1)市场对脱碳、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上升;2)造车新势力逐步进入正轨,竞争压力增大,面临来自“后浪”的威胁97%的中国消费者表示想要改变自己的出行方式,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该比例在德国和美国分别为70%和52%改用电动车是中美两国消费者的首选低碳出行方式,而德国消费者则更青睐于步行或骑行在新冠疫情持续蔓延的情况下,消费者对公共交通和共享出行的需求仍然低迷:在采集的40001)个样本中,约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使用该类出行模式的频率要低于疫情前;约30%的德国和美国消费者更倾向私家车出行(在中国,该比例为59%)从汽车保有量预测数据来看,在移动出行需求增长、消费者对私家车的偏好程度以及车辆报废率三个因素的影响下,到2035年,欧洲2)(每年-0.6%)和日本(每年-0.9%)的增长将陷入停滞,而美国将实现小幅增长(每年+1.3%),中国增长更为强劲,达到每年3.9%车辆互联正在不断深入,到2029年,中国将有50%的车辆实现互联(美国到2023年,欧洲到2025年);虽然车企凭借互联服务积累了必要的客户群,但仍无法大规模实现稳定的服务交付(OTA功能)在欧洲,电动出行的发展进入爆发期,受到政府激励措施和政策的推动,到2025年,欧洲纯电动车(BEV)的新车销量占比将达到27%,领先于中国(19%)、美国(6%)和日本(5%),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将成为增长的最大障碍对无人驾驶的发展预期与去年一致:在客运领域,无人驾驶技术将通过满足特定场景的需求渗透市场,但用例的规模化发展仍面临挑战;到2035年 ,欧洲、中国、日本的L4级新车占比将达到14-15%;相比之下,工业、物流领域的应用有望迎来更快的增长虽然在疫情期间,共享汽车遭遇冷落,但从长期来看,非私家车的智能出行方式也将实现增长。随着汽车订阅服务方案数量的增加,预计欧洲的租赁、订阅等主动共享模式增长最为迅猛,到2025年,总人公里数占比将达10%,而网约车等被动共享模式将在中国更为普及,以10%的占比远远高于欧美地区的1-3%总结:差异化的CASE战略和投资方向是在汽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和创造价值的关键(参见本报告的中篇和尾篇)Strategy&注:1)来自德国、美国、中国和日本的各1000名消费者,后文主要聚焦前三个国家;2)本报告中的欧洲指欧盟27国、挪威、英国和瑞士请参阅对应章节了解所论述点的详细假设及资料来源3 CASE技术持续推动汽车行业革新:目前电动技术带来的影响最大。”Strategy&互联Connected电动Electric无人驾驶Automated智能出行*Smart mobility4*智能出行是指利益相关方借助数据和互联技术建立的高效、可持续的客运和货运生态系统共享出行作为生态系统内的重点细分市场,专注于以乘用车为载体的旅客运输资料来源:普华永道思略特分析 资料来源:普华永道思略特分析5随着出行生态系统不断顺应新常态的发展,汽车行业玩家需要调整CASE战略使用私人交通工具出行的偏好阻碍了智能出行增长,但各城市都在鼓励开展新的运输模式试点政府激励措施和日益丰富的车型选择提振了电动车需求,行业爆发点近在眼前;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下一瓶颈随着数字服务日益多元化以及按需功能的涌现,汽车操作系统成为新车型的布局重点自动驾驶行业开展整合;车企重新审视合作伙伴;L4级客运系统和机器人出租车全面进入试点阶段互联无人驾驶智能出行电动弹性办公成为趋势,带动对远程技术的需求;芯片短缺问题在今年第四季度前无法得到缓解消费者支出逐渐回升至疫情前水平;相较公共交通,对私家(电动)车的需求仍然保持在高水平欧盟和美国大力推动脱碳举措;对(公开)数据、隐私和网络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升随着车企收入的回升,CEO的工作重心正从资产流动性转向可持续增长的投资技术消费者法规经济性Strategy& 可持续发展成为汽车行业变革的主要驱动力2021年重点议题一:可持续发展Strategy&注:1)ESG = 环境、社会及治理;2)晨星网,2021年Q1欧洲可持续发展基金资金流动资料来源:普华永道思略特分析6•对ESG推动行业玩家重新评估相关举措提供更全面的看法:从动力传动系统到网络/数据•互联:通过预测驾驶、预测分析来减少排放,但高科技制造环节面临可持续发展的压力•无人驾驶:通过优化行驶过程提高减排效率,但数据计算将增加能源消耗•智能出行:多模式交通出行更环保,但随着城市人口财富的增加,整体移动出行需求上升•电动:零排放,但在电池生产和回收环节要做到可持续发展CASE启示可持续发展转型驱动因素公众认知•切实践行ESG1)的消费者希望•满足人才ESG期望的雇主品牌•供应链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更加透明,如电池材料CO2净零路径•产品组合转向可环保型汽车•平衡对“新”(如电池生产)“老”技术(如欧7排放标准)的投资•实现包括供应链在内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脱碳资本市场•ESG投资需求旺盛•ESG评估排名靠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逐渐成熟的ESG投资者报告框架和不断变化的车企资本故事监管•欧盟分类法和ESG报告标准•满足网络安全等新监管规定的合规体系•顺应ESG主题的KPI体系,如高管薪酬86%€120bn No.1......的雇员在选择雇主时,将企业的关注点是否志同道合作为考量标准73%......的消费者希望改变他们的出行方式,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缺乏报告标准在所有阻碍ESG有效披露的问题中排名......41%为满足二氧化碳排放标准,2030年零排放汽车销量占比达到......2021年第一季度,欧盟可持续发展基金的资金流入规模创历史新高2)(同比上涨18%)2021年第一季度,欧盟业绩表现最佳的基金中,与ESG相关的占到......6/10......来自《欧洲绿色协议》的计划投资,其中可持续出行是核心支柱€1T根据《欧洲绿色协议》,到2030年乘用车排放量将减少......55% 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零部件供应整车设计和生产汽车零售汽车金融车队运营出行和服务销售造车新势力重构游戏规则2021年重点议题二:“后浪”来袭Strategy&注:1)瑞银集团研究–电动车营业利润;2)IHS Markit;3)CMBI – 2021年4月纯电动车销售;4)通过SPAC获取的现金额,非收购后估值7•整合从充电基础设施到出行服务的全价值链来获取收入,其中软件服务收益显著•除汽车或服务的单次销售外,造车新势力还提供出行等经常性服务和订阅型产品•软件定义汽车改变了传统以来车企僵化的产品生命周期•底盘和车身更换频率低,相较之下,软件的更新频率要高得多•精简化的产品组合,提供各种软件升级可能•底盘、车身和内饰选择更少(基于选装包)全价值链覆盖非一次性销售高效生产精简化的产品组合2143易于融资(如通过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5主要数据支撑5$99bn 2020年车企通过SPAC筹集的资金4)4~11年vs. ~7年车型平均寿命特斯拉ModelS vs.传统车型32024燃油车和电动车生产成本持平的年份3)2$199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功能的月订阅价2)1~45%2025年软件业务的总利润占比1)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充电、车辆、服务) 技术消费者法规经济性•互联服务内容和用户体验•汽车系统/电子电气架构•网络基础设施•“数字化消费者”的人口占比•免费的基础服务•互联功能成为强制性标准的时间和应用范围•数据共享和隐私法规范围•车企获取的间接价值•有效的终端定价•电池和动力系统性能•电动车的可制造性和产能•充电基础设施•高端/早期消费群体规模•“理性绿色”消费群体规模•目标排放水平•纯电动/插混激励措施•城市燃油车相关禁令/限制•在部分级别中,纯电动的总拥车成本低于燃油车• V2G/V2X充电带来的额外收入/成本节约•按用例划分的ADAS能力•数据处理•驾驶员交互•网络和交通基础设施•高端/早期消费群体规模•技术开放性•ADAS安全功能成为强制性标准的时间和应用范围•地域范围和已批准无人驾驶汽车路试/车辆的数量•在首批商业案例中,总拥车成本优于非无人驾驶汽车•从乘客处获取的附加价值•智能手机渗透率•服务获取便利度和车队可用车辆数量•出行模式间的衔接水平•客流/交通密度,高频用户群体规模•私家车出行限制/缴税•客运法规•总拥车成本优于私家车•灵活定价,以最大化车辆利用率和可用车辆数量全球各地出行生态转型进度不一,技术普及的时间和速度将各不相同预测技术采用实现指数级增长的考虑因素Strategy&ADAS =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V2G = 车辆到电网注:临界点的定义为技术采用在出行生态系统变革的某个阶段实现指数级增长的时间点资料来源:专家访谈,普华永道AutoFacts®,普华永道思略特分析无人驾驶电动互联实现指数级增长的时间智能出行8之前2030之后之前2030之后之前2030之后之前2030之后相较2020年,增速提升相较2020年,增速放缓 中国汽车保有量增长最快;电动车预测相较去年更为乐观;无人驾驶到2025年后才会迎来爆发期汽车保有量和新车技术渗透率(万辆,%)Strategy&928,8761,77527,22530,98533,1861,6531,6691,7083,43830,20035,0173,10520,6242,80425,0492,362100%44%88%100%3%6%12%16%20352021202520300%1%11%34%20212025203020356%19%33%55%100%100%100%100%2%6%19%44%(紧急呼叫系统,轻型车新车销量占比)互联(纯电动,轻型车新车销量占比)电动(L3/L4/L5,轻型车新车销量占比)无人驾驶31,7231,52030,76428,1371,7021,68429,3511,725轻型车保有量(万辆)轻型车新车销量(万辆)0%4%20%29%20352025202120309%27%50%78%100%100%100%100%轻型汽车= < 6t GVW的汽车和轻型商用车资料来源:普华永道AutoFacts®,普华永道思略特分析4094634894366,7786,7586,4305,95452%89%100%100%0%4%15%29%20302021202520351%5%10%45% Strategy&10到2025年,欧美地区有一半车辆将实现互联,中国和日本由于监管压力小,互联服务发展要落后5年汽车保有量和互联车辆占比(万辆,%)79%93%24%20212030203549%202531,72329,35130,76428,137互联汽车非互联汽车31%27,225202152%70%2025203092%203528,87630,98533,18672%202533%203035%202156%203520,62425,04930,20035,017互联汽车数量的攀升更有利于车企为消费者提供OTA等具有便利性优势的功能,但安全和数据保护仍值得重点关注。资料来源:普华永道AutoFacts®,普华永道思略特分析203021%74%20211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