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疫情冲击、中美贸易摩擦与亚太价值链重构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疫情冲击、中美贸易摩擦与亚太价值链重构

疫情冲击、中美贸易摩擦与亚太价值链重构

1 / 30 Working Paper No.202002 July 27th, 2020 东艳:maildongyan@163.com 马盈盈:mayingying@cass.org.cn 疫情冲击、中美贸易摩擦与亚太价值链重构 --基于假设抽取法的分析① 摘要:中美贸易摩擦爆发之前,亚太生产网络密集度不断提高,分工合作较21世纪初更加深化。其中,平均距离从1.2168下降为1.1318,网络密度从0.7275上升至0.8181。从点度数、点强度、Laumas指标和特征向量中心度来看,中美是亚太生产网络的中心国家,既作为供应商为亚太其他经济体提供中间品,又作为需求者带动其他经济体的产出。对比各国GDP损失大小,中国是全球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最大的国家,其中风险敞口最大的商品部门是电气电 ① 东艳,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马盈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后。邮编100005.本文已发表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 2 / 30 子制造业,服务部门是航空运输业。同时,中国贸易摩擦对为中国提供中间产品的亚太经济体(包括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东盟等)造成了较大冲击。随着疫情的爆发及在全球蔓延,以及中美脱钩论的再度兴起,中长期来看,亚太价值链将趋于简单化和国内化,中国应当基于“一带一路”倡议和疫情带来的契机,促进国内价值链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疫情 中美贸易摩擦 亚太 生产网络 价值链 假设抽取法 2020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经济贸易协议》的签署,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中美面临的对峙和冲突。然而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文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或疫情)影响,美国反华情绪显著增强,美国两党均认为需要一个更强硬、更现实的应对中国的战略,以减少美国对中国依赖。全球生产网络中,产品各生产阶段跨境次数增加,供应链面临冲击时断裂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而疫情在各国传播的不同步性,意味着供应链可能在不同时期不同位置接连出现断点,这使供应链上的企业面临的形势比地震等一次性冲击更加复杂,特别是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叠加,美国重拾“脱钩论”,全球供应链发展面临重大挑战。本文利用亚洲开发银行多区域投入产出表(ADB-MRIO)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亚太生产网络的拓扑特 3 / 30 征以及中美在其中的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基于假设抽取法探讨疫情冲击、中美贸易摩擦对亚太生产网络的影响。 与本文最相关的文献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在全球价值链下中美贸易摩擦、疫情冲击影响效应的研究。例如樊海潮和张丽娜(2018)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角度、齐鹰飞和LI Yuanfei(2019)基于投入产出网络模型量化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的福利效应,其研究结果均表明,在全球价值链下,由于中间品贸易占比提高,贸易摩擦会通过投入产出关联产生不同于传统贸易模式的累积和放大效应。相较单纯的供给侧冲击或需求侧冲击,关税冲击会通过跨国投入产出网络传导至上游国家和下游国家,对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产生冲击,造成价值链上资源和利益的再配置。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蔓延,全球价值链带来的外部冲击及链条断裂风险强化了各界对该种生产模式质疑,引发多种形式贸易保护主义,发达国家加快资本回撤,多国启动出口管制。佟家栋等(2020)认为,考虑到生产成本和系统风险,中长期内,全球价值链会趋于简单化、区域化和国内化。另一类文献则为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贸易领域的应用。国内外诸多学者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贸易网络的拓扑结构及演进,随着全球价值链的兴起,学者们开始尝试将投入产出法与网络分析法结合研究全球生产网络的特 4 / 30 征以及对冲击传播的影响,例如马述忠等(2016)、Acemoglu et al.(2012)、Amador et al. (2017)、许和连等(2018)、姚星等(2019)、Giammetti et al.(2020)等。 与现有文献相比,本文的增量在于:第一,利用局部均衡的假设抽取方法,量化分析了疫情冲击、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效应。已有文献主要基于一般均衡贸易模型进行量化模拟,相比来说,本文方法在不失可靠性基础上,更加简便且可以识别更容易成为冲击源的国家行业。第二,测算了中美不同行业贸易摩擦带来的影响。本文不仅考虑了中美商品贸易摩擦,还测算了服务贸易摩擦的经济效应。第三,本文利用最新的投入产出表分析亚太生产网络的特征。已有文献大多使用WIOD数据库,测算年份截止到2014年,而本文使用ADB-MRIO数据库,时间更新到2018年,且包含更多亚太国家。 一、亚太生产网络的拓扑结构 亚太地区是当今全球价值链活动最为密集的地区,既包括全球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也包括全球最大的“世界工厂”中国。通过融入区域生产网络,从事价值链低端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生产环节,一些曾经贫困落后的亚太经济体逐步实现工业化,经济快速崛起。但是另 5 / 30 一方面,随着生产网络的复杂化和链条的增长,价值链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减弱,自然灾害、地缘政治、经贸摩擦都会给全球价值链的运作带来风险,并波及链条上的其他国家。在亚太生产网络中,究竟哪些国家、部门扮演着“震源”的角色,若受到冲击将给整个亚太甚至全球带来深重的影响?借鉴Giammetti et al.(2020),本文基于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2000-2018年多区域投入产出表(ADB-MRIO)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利用投入产出表中的中间消耗矩阵M评估中美在亚太价值链的中心地位并识别中美贸易摩擦对亚太生产网络冲击较大的行业。 (一)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 我们选取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墨西哥、马来西亚、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泰国、美国、越南、老挝等18个亚太经济体各自的35个行业(行业分类见表1)作为节点,中间消耗矩阵反映的行业内或行业间的贸易流作为边,构建有向加权邻接矩阵M,见公式(1): M=(M11⋯M1G⋮⋱⋮M1G⋯MGG) Mij=(m11sr⋯m1Nsr⋮⋱⋮mN1sr⋯mNNsr) (1) 中间消耗矩阵是一个GN*GN的矩阵,反映了各个国家各个行业之 6 / 30 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其中,G为国家数,N为行业数,矩阵的每一行表示一国总产出被各国各行业作为中间投入品的部门,每一列表示一国总产出中使用的各国各行业中间产品;边的方向由出口国指向进口国。同时,我们构建相应的二元邻接矩阵A,若M中的元素푚푖푗푠푟大于0,则푎푖푗푠푟=1,否则取值为0①。 表1 ADB-MRIO行业分类 ISIC Rev.3 产业名称 ISIC Rev.3 产业名称 ISIC Rev.3 产业名称 AtB 农业 29 机械制造业 62 航空运输 C 采矿业 30t33 电气电子设备制造业 63 其他支持性运输活动 15t16 食品业 34t35 运输设备制造业 64 邮政和电信业 17t18 纺织业 36t37 其他制造业及废弃材料加工业 J 金融业 19 皮革制鞋业 E 电煤气水生产和供应 70 房地产业 20 木材制造业 F 建筑业 71t74 其他商业服务 21t22 造纸和印刷业 50 汽车摩托车销售维修 L 公管、国防及强制性社会保障 ①数据集包括630个节点,324701个有向边。 7 / 30 23 焦炭石油冶炼业 51 批发业 M 教育 24 化学制品业 52 零售业 N 卫生和社会工作 25 橡胶塑料制品业 H 住宿和餐饮业 O 其他社区、社会及个人服务 26 非金属制造业 60 内陆运输 P 私人雇佣的家庭服务 27t28 金属制品业 61 水路运输 (二)亚太生产网络的拓扑结构 1.紧密程度 我们选取网络密度和平均距离刻画生产网络紧密程度。(1)网络密度衡量亚太生产网络中国家部门之间联络的紧密程度,其值等于“实际存在的关系总数”除以“理论上可能存在的关系总数”。对于有向网络,如果实际关系数等于M,则整体网络密度为M/N(N-1);取值在0到1之间,越接近于1说明网络密度越高,整个网络对参与其中的国家部门产生的影响越大。(2)网络直径指任意两个国家部门之间最短路径的最大值。(3)平均距离指任意两个国家部门之间最短路径的平均值。2000-2018年亚太地区的中间品贸易网络紧密程度计算结果见表2。 8 / 30 表2 亚太生产网络密度和平均距离 年份 2000 2007 2008 2010 2012 2014 2016 2018 网络密度 0.7275 0.8131 0.8176 0.8103 0.8172 0.8188 0.8195 0.8181 网络直径 3 3 3 3 3 3 3 3 平均距离 1.2168 1.1356 1.1293 1.1357 1.1342 1.1338 1.1331 1.1318 数据来源:根据ADB-MRIO测算得到 可以看出,亚太生产网络的直径和平均距离较短、网络密度较高,说明基本上任意两个国家部门之间都存在直接投入产出关联。从变化趋势来看,2000-2018年,平均距离从1.2168下降为1.1318,网络密度从0.7275上升至0.8181,说明亚太生产网络变得越来越紧密,区域间的分工合作更加密切。但是另一方面,也表明亚太各国各产业对价值链上其他国家带来的冲击变得更加敏感。 2.网络中心性 为了评估在亚太生产网络中产业之间在多大程度上存在关联性,我们选取中心性测度指标点度数和点强度进行分析。 (1)点度数(degree)指与该节点相连的其他节点的个数。如果网络是有向的,则每个节点有 两个度数: 出度和入度,分别表示为: 표푢푡푑푖푠=∑∑푎푖푗푠푟퐺푟푁푗 (2) 9 / 30 푖푛푑푗푟=∑∑푎푖푗푠푟퐺푠푁푖 (3) 其中,s国i行业为起始节点,r国j行业为目的节点,a是邻接矩阵中的元素,표푢푡푑푖푠表示出度数,푖푛푑푗푟表示入度数。 图1展示了2018年亚太生产网络出度数和入度数分布的散点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亚太生产网络度数分布高度左偏,说明每一个国家行业与绝大多数国家行业存在关联。入度数和出度数的平均值约为514,且出度的很多数值集中于更高的值上,说明在亚太生产网络中,某些国家行业扮演着一般中间供应商的角色,为许多甚至所有其他部门提供中间产品。 图1 亚太生产网络2018年点出度和点入度分布 (2)点强度(strength)是二元网络中节点度数的推广,反映了一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强度。在有向网络中,区分为出强度和入 10 / 30 强度,分别表示为: 표푢푡푠푖푠=∑∑푚푖푗푠푟퐺푟푁푗 (4) 푖푛푠푗푟=∑∑푚푖푗푠푟퐺푠푁푖 (5) 图2展示了亚太生产网络出强度、入强度和总强度的分布。x轴表示各个节点三类强度的对数值,y轴表示对数取值大于等于x的概率。从三个子图的左上部分可以看出几乎100%的国家部门的入强度、出强度和总强度大于100,而入强度、出强度和总强度大于1000000的仅分别占0.79%、1.11%和3.2%。所以,与点度数分布正好相反,亚太生产网络中的国家行业入强度、出强度和总强度的分布均呈现正偏态厚尾分布特征。后尾特征表明网络中节点强度出现极端值的概率较大,也就是说,在亚太生产网络中,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