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平安证券]:月酝知风之地产行业:多地调整土拍引导地市降温,楼市成交“虚火”渐退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月酝知风之地产行业:多地调整土拍引导地市降温,楼市成交“虚火”渐退

房地产2021-08-19杨侃、郑茜文、郑南宏、王懂扬平安证券笑***
月酝知风之地产行业:多地调整土拍引导地市降温,楼市成交“虚火”渐退

月酝知风之地产行业多地调整土拍引导地市降温,楼市成交“虚火”渐退平安证券研究所地产研究团队2021年8月19日证券研究报告行业评级:中性(维持)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 2核心摘要本月观点:中央政治局会议重申“房住不炒”,住建部扩大约谈范围至银川等5城,并联手八部门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预计下半年房地产调控仍将延续偏紧趋势;二手房指导价城市持续扩容,多地暂缓二次土拍并调整竞拍规则。7月为传统推盘淡季和22城集中供地“真空期”,重点城市取证推盘节奏放缓,土地成交量价齐跌,房企拿地意愿有所下滑,百强房企单月销售业绩同环比双降。但多地调整土拍规则后,最高土地溢价率不超15%,叠加监管部门要求“三道红线”试点房企当年拿地销售金额比不超40%,有望带动后续土拍降温。受益于地价平稳及房企拿地毛利率或将企稳回升预期,8月地产板块迎来估值修复,长线投资者可择机布局现金流稳健的行业龙头万科A、保利地产、金地集团等;同时持续看好行业空间广阔、业绩及规模维持高增的物管龙头和商管公司,如碧桂园服务、融创服务、新城悦服务、金科服务、星盛商业等;以及具备“房、客、人”优势的经纪行业龙头企业如我爱我家。政策:政治局会议重申“房住不炒”,多地暂缓二次土拍。7月涉房类政策共39项,环比升25.8%;其中偏紧类20项,偏松类5项。中央政治局会议重申“房住不炒”,并强调加快发展租赁住房,落实用地、税收等支持政策,住建部扩大约谈范围至银川等5城,并联手八部门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预计下半年房地产调控仍将延续偏紧趋势。地方层面,二手房指导价城市持续扩容,多地暂缓二次土拍,调整土拍规则,或带动地市降温。资金:信贷投放有所下滑,房企境内融资规模环比下降。7月M2增速、社融存量增速环比均降0.3个百分点,社融存量增速已落至2019年底水平。截止二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较上年末增速下降2.2个百分点,行业融资环境仍维持偏紧状态。7月房企境内债、境外债、集合信托融资规模,环比分别降0.3%、升34.5%、降12.7%,同比分别降29.2%、43.1%、10.2%。整体看,房企融资环境持续收紧,降杠杆意愿明确,融资总量较2020年同期下降明显。楼市:取证推盘节奏放缓,成交延续走弱。7、8月为传统推盘淡季,叠加近期疫情反复影响开盘认筹,7月重点城市周均推盘环比降21.5%,35城商品房平均批准上市面积环比降10.9%。成交延续走弱,7月重点50城新房、重点20城二手房月日均成交环比降9.6%、14%,35城出清周期环比升0.1个月。地市:成交量价齐跌,溢价率处年内低位。7月为22城集中供地“真空期”,百城土地供应建面环比降0.9%,成交建面环比降45.8%,由于一二线城市土地成交缺位,百城土地成交均价环比降39.3%,土地溢价率仍处于年初以来低位。随着多地暂缓土拍并调整规则,后续地市有望逐步降温。房企:单月销售业绩同环比双降,拿地力度延续回落。百强房企7月全口径销售金额、全口径销售面积,同比分别降7.6%、16.4%,环比分别降31.3%、33%。7月土地整体供应量有所下滑,同时供地大多位于三四线城市导致房企拿地意愿不高,7月50强房企整体拿地销售金额比、拿地销售面积比,环比分别降17.7pct、20.7pct。被纳入“三道红线”试点的房企被监管要求当年拿地销售金额比不超40%,预计上半年拿地积极房企下半年或适度放缓拿地节奏。板块表现:7月申万地产板块下跌11.82%,跑输沪深300(-7.9%)。截至8月18日,当前地产板块PE(TTM)7.43倍,估值处于近五年1.64%分位。风险提示:1)三四线楼市下行风险;2)房企大规模减值风险;3)行业金融监管力度超预期风险。 本月报告精选之一:首次集中供地与50强房企上半年拿地观察3报告主要观点:首批集中供地热度较高,土拍规则可进一步优化:22城首批集中供地成交1.07万亿元、成交建面1.11亿平米。成交楼面价9591元/平米,较2020年增长38%,平均溢价率15%,较2020年增长2个百分点,整体呈现较高热度。其中获地企业以规模房企、国企为主,亦存在通过合作拿地应对资金要求、分散风险。由于集中供地对房企现金流提出更高要求,市场此前预期地市将逐步降温,但首批土拍热度超出预期,与中央“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政策初衷存在偏差,监管先后发声优化土地竞拍规则、建立房地联动机制。北京由于采取竞高标准商品住宅建设方案、透明化土拍流程等特点,成为监管鼓励的参考对象。预计后续各地政府将进一步完善土拍规则,持续优化土拍环境。50强房企上半年拿地力度放缓,各类别呈现分化:中指数据显示,2021H1 50强房企拿地金额同比增长0.8%、拿地面积同比下降28.4%;拿地销售金额比、拿地销售面积比分别为29.8%、54.1%,较2020年降5.3个、21.9个百分点。从单位成本来看,上半年50强房企拿地楼面价同比增长40.8%,地价房价比48%,较2020年升7.2个百分点;溢价率21.7%,较2020年升5.4个百分点。其中,国企拿地强度、地价房价比较民企更高,溢价率略低;绿档房企拿地强度、地价房价比、溢价率较红橙黄档均偏高。考虑拿地销售金额比40%上限要求,预计上半年拿地积极房企后续或适度放缓节奏。更多报告内容参见:《地产杂谈系列之十一:首次集中供地与50强房企上半年拿地观察》 本月报告精选之二:借行业政策东风,物企迎发展机遇4报告主要观点:打击行业乱象,规范行业标准:当前物管行业仍存在费用收益不透明、服务内容不规范,物管公司到期不退场等诸多行业乱象,已严重折损业主满意度。据克而瑞调查显示,疫情后约32%的小区正在考虑更换物业公司。年初以来十部委及地方政府重拳出击,清除监管“灰色地带”,7月住建部等八部门,再次针对行业乱象明确需要整改的细节问题。从行业影响上看,政策提及的“与业主合理分配公区收益”及“社保规范化”对上市品牌物管影响有限,其公共收益已被严格审计,基本不存在侵占业主收益问题,即使按照极端情况假设,测算社保规范化于品牌物管全年整体收益影响仅1-2%;而中小物管规范化运作能力及智慧化投入均不足,或在行业规范化进程中加速出清,为上市品牌物管带来收并购机遇。同时存量盘物业换手率或更高,有助于品牌物管加速第三方拓展渗透。物业费市场化定价,搭建物企招投标信用体系:年初十部委提出物业费价格应由市场竞争形成、建立物管费动态调整机制、提倡酬金制计费方式等措施,旨在解决长期以来存量盘难以提价的行业痛点问题,品牌物管有望凭借提供质价相符的优质服务,获得相应的物管费溢价。同时政策鼓励组建小区业委会,建立并完善物企招投标信用制度,为优质物企参与招投标等市拓营造更加规范化的市场环境。公建物业市场化亦是近年政策支持的重要方向,如老旧小区配套物业服务、“三供一业”移交社会化管理等,物企各展其能,把握城市服务蓝海。探索“物业+”模式,发展智慧型服务:中央及地方多次出台政策推动物企扩大经营边际,鼓励有条件的物企向养老、托幼、家政、房屋经纪等领域延伸。政策倾向帮扶物企做大生活服务业,强化物业在社区单位中的重要性,为物企增值服务打开新方向。同时随着服务层次递进深入,政府多次引导物企构建并通过智慧物业平台提供服务,除可减少人工依赖,实现降本增效外,还可与增值服务紧密结合,构建“线上平台+线下空间”相融合的服务新生态。从13家主流物管公司的收入构成上看,社区增值服务营收占比均值已从2017年的8.2%提升至2020年的15%,但服务类型仍以社区生活服务、业主资产运营服务、社区空间运营服务为主,政策多次提及的社区养老服务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更多报告内容参见:《地产政策洞察系列之四:借行业政策东风,物企迎发展机遇》 本月报告精选之三:严调控下楼市平稳,房贷收紧影响渐显5报告主要观点:房价涨幅收窄,2021H1成交放量:2015-2016年苏州楼市进入快速上行通道,2016年末销售均价较2015年初增长约83.3%。但苏州在调控政策上“先人一步”,最早于2016年10月出台严格的限购限贷政策,接连调控后房价涨幅明显收窄,2017年以来楼市整体运行平稳。经历4年盘整后,2021H1成交有所放量,全市累计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9.2%,较2019年同期增长20.2%。分片区看,吴江区、吴中区为供应及成交主力,近5年2区合计供应面积、销售面积约占全市区的50%。板块热度方面,各片区楼市冷热不均,工业园区、高新区的狮山、科技城为热点板块,其中园区奥体板块为近年新晋热门。2020年以来商品房供应稳中有升,土拍制度为房企留有收益空间:2020年全市商品房批准预售面积明显放量,带动市区销供比近年首次回落至1以下。当前全市库存面积及出清周期整体健康,2021H1末商品房可售面积1150万平米,出清周期约12.9个月,较上年末下降2.75个月。苏州2021年住宅用地计划供应面积同比增长9.9%,首批集中供地共出让32宗地块,约占全年供地计划的40.3%;出让规则延用“一次报价”制度,土地溢价率控制在15%以内,为房企留有收益空间,其中14宗宅地进入一次报价区间,整体热度较高,预计后续土拍制度有望持续完善。城市基本面向好,产业人口为楼市有力支撑:苏州位于紧邻上海的长三角核心区域,可与上海实现同城生活,经济发展亦受上海带动明显,吸引诸多高校毕业生等外来人口前来筑巢,人口持续净流入,带来源源不断的购房刚性需求。同时苏州GDP位于全省第一、全国前列,“藏富于民”人均购房能力较强;从房价收入比看,2019年苏州房价收入比远低于全国及长三角一二线城市,侧面反映当前房价尚不存在明显泡沫。开发商及楼盘调研小结:1)5-6月房贷利率快速上行,已对成交有所压制,非热门板块楼盘蓄客、去化承压;2)除园区价格倒挂盘,其余楼盘较难实现开盘即售罄,板块分化明显;3)首批供地热度较高,“一次报价”制度仍允许马甲竞拍,后续土拍制度或进一步完善。更多报告内容参见:《城市草根调研系列报告之十一:苏州篇严调控下楼市平稳,房贷收紧影响渐显》 本月报告精选之四:细说物业管理第三方拓展之道6报告主要观点:规模诉求推动第三方拓展:随着行业快速发展,物管企业扩规模诉求增强,但管理规模抬升及销售增速放缓影响下,关联房企贡献度降低,第三方拓展重要性随之提升。从主流物企来看,各企业明确将第三方拓展纳入增长目标实现路径,2020年末第三方在管面积规模较高为雅生活服务(3亿平)、保利物业(2.3亿平)、绿城服务(2.1亿平)等,第三方在管面积占比较高为绿城服务(82.5%)、雅生活服务(80.3%)、旭辉永升服务(78.6%)等。由于新建住宅拓展空间有限、存量住宅拓展难度较高,第三方拓展业态更趋多元,2021H1百强物企中标项目中,43%为住宅物业,其余则涉及办公、商业、园区、学校等多种类型。多因素影响拓展成效:第三方拓展能力受资金、渠道、品牌等因素影响,且离不开组织建设、激励加持,以及关联房企协同发展带来的有效补充:1)资金资源可同时作用于收并购与自主外拓,除绝对规模外,现金流创造能力同样不可忽视;2)服务广度影响可拓展范围、服务深度影响外拓议价能力,当前主流物企已基本实现全国化布局,深耕或为后续主要发力方向;3)组织建设、激励强化在于标准化拓展流程、提升效率及激发热情,现有举措涉及组织调整、人员培训、定向激励及股权激励等;4)关联房企协同发展体现在项目联合获取、品牌影响力共享等层面,包括联合收并购,以及影响力共享导致的物企、房企高重合度布局。拓后融合方面,大规模整合主要存在于收并购情形,整合关键主要在于投后管理前置、全方位赋能等。第三方拓展趋势思考:第三方拓展仍为后续规模扩张重要途径。其中自主外拓由于整合难度低、协同效应好,为扩规模、充业态重要选项;收并购尽管资金要求较高,但单次交易即可推动规模跨越式增长,且有效整合后被并购标的亦有望呈现较好表现,仍为绕不开的扩张选项。预计短期收并购市场仍将呈现量高价稳状态。更高维度下,物企竞争并非零和博弈,万物云与阳光智博的换股携手为行业格局演变提供新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