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平安证券]:月酝知风之地产行业:新房销售维持高位,多地完善土拍制度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月酝知风之地产行业:新房销售维持高位,多地完善土拍制度

房地产2021-06-18杨侃、郑茜文平安证券自***
月酝知风之地产行业:新房销售维持高位,多地完善土拍制度

月酝知风之地产行业新房销售维持高位,多地完善土拍制度平安证券研究所地产研究团队2021年6月18日证券研究报告行业评级:中性(维持)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 2核心摘要本月观点:5月四部委联合召开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座谈会,释放部分城市先行试点房地产税信号;政策再次聚焦鼓励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地市热度高企下多地完善土拍制度。5月取证推盘节奏阶段性回调,但房企年中冲刺下,预计整体推盘量将稳中有增。新房销售成交仍维持较高景气度,主流房企销售保持双位数增长;5月集中供地城市热度较高,房企拿地积极性有所提升,但仍不及上年同期,预计下半年土拍热度或趋于平稳,行业拿地隐含毛利率有望逐步企稳。投资建议方面,由于拿地毛利率仍未见企稳,短期开发类房企估值仍将承压,下半年关注二、三批次集中供地可能降温带来的开发类房企估值修复,建议关注万科A、保利地产、新城控股、龙光集团等;相比开发类房企,我们更看好具备行业空间广阔、业绩及规模维持高增的物管龙头,如碧桂园服务、融创服务、新城悦服务、金科服务等;以及具备“房、客、人”优势的经纪行业龙头企业如我爱我家。政策:延续偏紧基调,土拍政策优化。5月涉房类政策共28项,环比降31.7%;其中偏紧类19项,偏松类4项。四部委召开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座谈会,政策再次聚焦鼓励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划转税务部门征收。地方层面,成都、绍兴、宁波、湖州、南京等地出台新政,跟进此前的楼市调控政策,深圳拟提高落户门槛,抑制借落户投机性炒房现象,土拍制度亦在持续完善优化。资金:信贷投放边际收敛,境内债融资利率下行。5月M2增速环比升0.2个百分点,社融存量增速环比回落0.7个百分点,5月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为今年以来首度同比少增,预计行业融资环境仍维持偏紧状态。5月房企境内信用债、境外债、集合信托发行规模,环比分别降50.2%、升74.8%、升12.5%。由于多数房企积极降档改善财务状况,5月房企境内债平均发行利率环比降0.33pct,境内债融资利率连续3个月下行。楼市:新房二手房成交呈现分化,取证推盘节奏阶段性回调。5月重点50城新房、20城二手房月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0.5%、降12.3%,二手房成交已显现楼市调控效果。推盘节奏在“金三银四”后迎来阶段性回调,重点城市周均推盘环比降3.8%,35城商品房平均批准上市面积环比降31.3%,随着房企年中销售冲刺季来临,预计整体推盘量将稳中有增。当前新房销售仍维持较高景气度,35城商品房销供比环比升26.3个百分点,出清周期18.7个月,处2020年以来最低位。地市:成交量跌价升,溢价率整体回落。5月百城土地供应建面环比降48%,成交建面环比降15.2%,成交均价环比升63.9%,土地溢价率环比降8.4个百分点。5月迎来京深杭等核心城市集中供地,供地城市热度较4月更高,推动成交价走高,且核心城市出让地块大多设置上限价格,土地溢价率整体受限。随着房企补库存意愿淡化,资金调配程度减弱,且后续拍地难以转化为年内销售,预计第二批、第三批集中供地竞争激烈程度或将下滑,房企拿地毛利率有望企稳。房企:销售保持双位数增长,单月拿地销售比回升。百强房企5月单月销售面积、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4.1%、18.5%,较2019年同期增长22.3%、33%。5月集中供地城市热度更高,房企拿地积极性有所提升,50强房企拿地销售金额比53%、拿地销售面积比64%,环比分别升17.2pct、0.7pct,整体看,国企及绿档房企拿地相对积极。板块表现:5月申万地产板块上涨1.77%,跑输沪深300(4.06%)。截至6月17日,当前地产板块PE(TTM)7.97倍,估值处于近五年0.49%分位。风险提示:1)三四线楼市下行风险;2)房企大规模减值风险;3)行业金融监管力度超预期风险。 pOsRoNsRpMzRqQnOnMsNrNaQaObRsQqQtRqRlOnNpRkPqRxP9PmNqMxNqRpOvPpPpR本月报告精选之一:2021年新开工持续低迷之惑3报告主要观点:2021年新开工持续偏弱,与销售韧性十足形成反差。1-4月全国房屋新开工同比增12.8%,比2019年同期降7.9%,而全国商品房销售表现持续较好,1-4月销售面积同比增48.1%,比2019年同期增19.5%。优先拿地及复工、销售难言持续乐观为市场主流解释:1)2020年下半年以来融资持续收紧,叠加2021年2月22城推行供地两集中新政,房企或选择减少开工以保障拿地资金;2)疫情冲击背景下,房企选择加快复工致使新开工减少;3)对楼市未来预期相对谨慎,以三四线为主的中西部、东北地区销售表现较弱,制约房企开工意愿。拿地及复工解释有限,中长期销售预期谨慎或是主因:我们认为减少开工用于拿地存在三方面制约:1)资金链紧张但销售尚可背景下,房企往往暂缓竣工而非减少开工;2)供地新政于2021年2月推出,但1-2月新开工已表现较弱;3)年内主流房企拿地规模有限,1-4月50强房企整体拿地销售金额比仅为20.3%。对于优先复工,我们测算2021年3-4月复工规模有所增加,但考虑上年同期疫情下净复工亦有所增加,且2020H2疫情控制以来房企已加快赶工,复工增加难以有力解释新开工低迷。我们认为中长期销售预期谨慎或为新开工主要制约因素,一方面,以三四线为主的中西部、东北地区销售表现弱于东部,东部、西部已开工未售库存快速上升;另一方面,随着调控效果显现、房贷利率持续抬升,房企对后续楼市看法仍相对谨慎,注重库存去化与资金回笼,招保万金等7家主流房企中仅保利2021年开工计划同比增加,其中中南、金地降幅超过30%。预计新开工单月增速或延续低位,全年同比持平或略降。整体来看,我们认为融资收紧下房企减少开工用于集中拿地的解释性较弱,加快复工或能部分解释年内新开工趋弱,但中长期销售预期谨慎、部分区域库存累积加快或是新开工趋弱的主因。展望全年,考虑调控效果逐步显现、楼市热度趋稳,叠加上年基数逐步抬升,我们判断后续新开工单月增速或延续低位,预计2021年新开工增速呈现前高后低态势、全年同比持平或略降,同时需要关注开工持续弱势对下半年及2022年楼市供给端的影响。更多报告内容参见:《地产杂谈系列之四:2021年新开工持续低迷之惑》 本月报告精选之二:细数主流商管企业,经营发展各有千秋4报告主要观点:业务构成:多业态并行,华润及宝龙规模靠前。华润万象生活、宝龙商业、合景悠活住宅物管与商管业务兼具,星盛商业仅从事购物中心运营管理,卓越商企服务侧重于写字楼等商务综合体服务。2020年华润万象生活商业运营及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占比43%、宝龙商业的商业运营服务收入占比81%、合景悠活非住宅物业管理及商业运营服务收入占比30%、卓越商企服务商务物管收入占比62%。华润万象生活2020年总在管面积1.2亿平米,远超其余商管企业。分业态看,华润万象生活及宝龙商业已开业购物中心达59个和68个,相对较多;卓越商企在管商务物业0.17亿平米,相对靠前。经营差异:布局各有侧重,关联方支持力度不同。星盛商业、卓越商企服务当前布局以大湾区为主,宝龙商业以长三角为主,华润万象生活基于规模优势,布局更广、更均衡。各企业均建立完善零售物业产品体系,全方位满足消费需求。品牌对比来看,宝龙商业品牌库已容纳7100个品牌,规模靠前,华润万象生活已与国际及本土优质品牌建立合作,综合品质相对更高。消费者对比来看,华润万象生活拥有更大会员规模(1340万人),有助于提升购物粘性。华润万象生活、星盛商业、合景悠活购物中心出租率稳定90%以上,宝龙商业逐年改善,2020年升至89.9%。2020年华润万象生活、卓越商企服务商务物管费收缴率分别为97.6%、92%。各企业关联方支持存在差异,宝龙商业零售物业、华润万象生活购物中心、华润万象生活写字楼、星盛商业、卓越商企服务商务物业第三方面积占比分别为5.3%、12.3%、12.9%、58.1%、82.7%。未来发展:短期业绩保障度普遍较高,中长期关注综合能力。2020年末五大主流商管企业总合约在管比均大于1,短期业绩保障度普遍较高。2020年末华润万象生活在手现金103亿元,远超其余商企,关联房企土储规模6809万平米,优势相对更大。考虑行业空间可观格局分散、优质运营稀缺,且各商企普遍设定较高增长目标,轻资产输出或成为规模扩张重要推手,中长期看品牌力、服务力与专业化运营能力重要性持续提升。更多报告内容参见:《地产杂谈系列之五:细数主流商管企业,经营发展各有千秋》 本月报告精选之三:房地产税改革渐行渐近,全面开征或仍需时日5报告主要观点:立法改革进展:房地产税立法与改革渐行渐近。广义房地产税包括一切与房地产经济运动过程有直接关系的税,狭义的房地产税通常指房产税。2019年全国狭义房产税收入为2988亿,仅为全国公共财政税收的1.9%。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拉开房地产税立法改革的序幕;2021年5月,四部委联合召开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座谈会,释放出部分城市先行试点的信号。我们认为房地产税立法环节较多、周期较长,短期全面开征可能性较小,未来房地产税或可能先试点后立法或试点与立法并行。立法改革背景:三大因素推动房地产税立法及改革。2019年国内6大房地产相关税收合计2.53万亿,其中持有环节税收占比仅20%,“轻持有、重交易”特征明显;2020年国内土地出让金占地方本级财政收入的84%,土地财政依赖明显,而2019年经合组织房产税平均税收占比为5.6%,美英占比更超12%;房产为居民主要财富资产,加快房地产税改革和立法,亦有助于发挥其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缓解贫富差距的功能。国内试点经验:免征范围大且税率低,沪渝房产税试点对税收及楼市影响可控。2011年1月沪、渝开展房产税试点,2011年两地房产税收入占同期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比重分别为2.1%和1.4%,较2010年基本持平和下降0.1pct;2011年两地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降13.8%和增5.1%,同期全国增4.4%,我们认为上海销售下行更多为受限购等冲击;中长期看,2020年沪、渝住宅均价较2010年上涨98%和61%,同期百城住宅均价上涨68%,两地并未因房产税出台影响区域楼市中长期表现。海外经验借鉴:房产税出台未改中长期趋势,供需仍是决定区域楼市主因。1993年4月征收市政税后,英国NationalWide平均房价指数到1993年11月累计下跌2.1%,但1996年英国房价重回上涨通道;2005年8月韩国开征综合不动产税,10月、11月韩国房屋购买价格指数环比分别降0.03%、0.01%,但随后迅速回到上涨通道,2005年12月房屋购买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0%。尽管房产税出台能对短期楼市形成一定影响,从主要国家来看,短期楼市更多受到流动性影响,中长期来看人口及收入等供需因素等是决定楼市走向的主因。更多报告内容参见:《地产政策洞察系列之二:房地产税改革渐行渐近,全面开征或仍需时日》 本月报告精选之四:从主流房企对比观龙湖高估值之谜6报告主要观点:龙湖估值、股价表现远优于其它主流房企。据Wind一致预期,截至6月7日,龙湖PE(2021E)8.8倍,在20家主流房企中排名第1;过去一年股价涨幅24.8%,20家房企平均涨幅为-5.7%,龙湖排名第3;过去3年股价涨幅103.2%,20家房企平均涨幅为5.6%,龙湖排名第1。为解答龙湖股价靓丽、估值高企之谜,我们从地产开发、多元化等维度对比龙湖与万科、保利、招蛇、金科四家主流房企的异同。房地产开发领域,龙湖为典型的“三好学生”。1)相比万科、保利等行业龙头,龙湖规模增长速度占优,2016-2020年销售额CAGR为32.4%,高于万科(17.9%)、保利(24.4%),土储充足、优质亦保障未来销售继续增长,龙湖当前土储覆盖2020年销售4.6倍,高于万科、金科、招蛇。2)相比保利、招蛇等央企国企,龙湖作为民企、管理机制灵活,不仅在业内较早引入职业经理人,还形成较为完善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