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亿翰智库]:房地产行业亿起看人口系列研究之三:老龄化、少子化影响、成因及应对建议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房地产行业亿起看人口系列研究之三:老龄化、少子化影响、成因及应对建议

房地产2021-07-08于小雨、王玲、李慧慧亿翰智库陈***
房地产行业亿起看人口系列研究之三:老龄化、少子化影响、成因及应对建议

电话:021-80197619 邮箱:yihanzhiku@ehconsulting.com.cn 上海 | 北京 | 深圳 | 武汉 | 成都 上海亿翰商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亿翰智库·专业出品 1 相关研究: 2020H1年报综述:规则已定,房企的空间还有多大? 2020年12月地产月报:房住不炒定位长期不变,2021更看好以长三角为主的核心城市 2020年12月月度数据:全年销售17.4万亿,疫情冲击下房地产实现8.7%的增长 年度盘点:2020住宅成交结构性特征明显,高能级城市具备先发优势 行业研究:长沙为何会成为全国学习的范本? 企业研究:华南房企对外扩张的终极选择: 占领长三角? 企业研究:从万科A看头部房企的成长与担当 企业研究:“重”装上阵,重新出发, 且看绿城如何探底回升 研究员 于小雨 rain_yxy(微信号) yuxiaoyu@ehconsulting.com.cn 王玲 w18705580201(微信号) wangling@ehconsulting.com.cn 李慧慧 Yjtzl2016(微信号) lihuihui@ehconsulting.com.cn 所属行业 房地产 发布时间 2021年7月8日 亿起看人口系列研究之三: 老龄化、少子化影响、成因及应对建议 核心观点: 全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人口总量继续增长,但是增量进一步放缓至7206万人。并且无论是全国的还是各省市的人口年龄结构数据,都呈现了老龄化和少子化现象。 我们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七人普背后的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一方面可能是人口流动导致的部分地区老龄化、少子化现象突出;另一方面可能是计划生育政策限制,或者是居民生育意愿下降等造成的生育率下降,人口增量不足。生育率低又可能是以下几类原因组成:(1)计划生育政策限制;(2)育龄人群规模不足;(3)晚婚晚育观念;(4)生育意愿低。 在七人普数据发布后不久,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我们通过观察2016年正式放开二胎政策,新出生人口和人口出生率的变化情况,发现放开二胎政策在短时间内有助于提高出生率,但是长期效果不明显。如果婚育观念以及养育成本仍然维持现状,那么放开三孩,对生育可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效果有限。 针对当下的老龄化现象,以及未来可能加重的少子化问题,当局一方面要直视当下,重视老龄化问题,比如解决老龄人的养老问题,老龄化加重造成的劳动力减少等问题,另一方面也要居安思危,长远规划,及时出台配套举措应对少子化。比如倡导合适的婚育观,从多个维度缓解家庭的生育成本,以提高家庭生育意愿。 电话:021-80197619 邮箱:yihanzhiku@ehconsulting.com.cn 上海 | 北京 | 深圳 | 武汉 | 成都 上海亿翰商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亿翰智库·专业出品 2 引言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后,人口增速放缓使得人们格外关注老龄化、少子化等问题。老龄化和少子化本质上是以前出生人口多,现在出生人口少,从而导致的人口年龄结构扭曲现象。结合中国国情,老龄化和少子化的根源是什么?2021年5月底放开三胎政策,会改善当前出生人口低迷的现状吗?如果要缓解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还需要什么样的配套举措?本文将以老龄化、少子化为起点,分析老龄化和少子化的影响,形成原因,以及未来可参考的应对举措。 目录 引言 .................................................................................................................................................. 2 一、人口增速放缓的深层次原因是出生人口下降,老龄化与少子化凸显 ............................... 2 二、人口流动和出生率下降是形成老龄化或少子化的核心原因 ............................................... 4 1、人口流动造成局部地区老年和少年人口留守,导致老龄化和少子化加剧 ................. 4 2、城镇化等造成子女养育成本提升,生育率下降形成少子化 ......................................... 5 三、放开二胎短期效果明显,三胎或许只能缓解,难以“根治” ........................................... 7 四、长短平衡,应对老龄化和少子化 ........................................................................................... 9 1、直视当下,重视老龄化问题 ............................................................................................. 9 2、居安思危,及时出台配套举措应对少子化 ..................................................................... 9 一、人口增速放缓的深层次原因是出生人口下降,老龄化与少子化凸显 全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人口总量继续增长,但是增量进一步放缓至7206万人。人口增量放缓让大家更关注人口红利是否可持续,也更关注人口增速放缓背后的人口老龄化与少子化问题。 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来看,无论是全国的还是各省市的人口年龄结构数据,都呈现了老龄化和少子化现象。 全国层面,截至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13.5%,0-14岁人口占比为18.0%,呈老年化和少子化特征。动态来看,65岁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在总人口中占比13.5%,占比较2010年第六次普查增加了4.6个百分点,说明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0-14岁的人口为25338万人,较第六次普查增加了3206万人,同时,0-14岁人口在总人口中占18.0%,占比较六人普提升了1.4个百分点。虽然0-14岁人口总量增加,占比提升,少子化有所缓解,但是从占比仍然处于低位,说明少子化仍然需要重视。 电话:021-80197619 邮箱:yihanzhiku@ehconsulting.com.cn 上海 | 北京 | 深圳 | 武汉 | 成都 上海亿翰商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亿翰智库·专业出品 3 图表:历次人口普查人口增加量(万人) 资料来源:亿翰智库、国家统计局 图表:历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 资料来源:亿翰智库、国家统计局 省市层面,老龄化和少子化普遍。我们发现,(1)除了西藏65岁以上人口占比低于7%以外,其他省、市、自治区均高于7%,老龄化普遍。(2)8个省市0-14岁人口占比低于15%,属于超级少子化地区,6个省市0-14岁人口占比介于15%-18%,少子化严重。(3)上海、天津、黑龙江、辽宁、吉林中度老龄化和超级少子化并存。 1119831360125501321573897206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18.0 68.6 13.5 0102030405060708090100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电话:021-80197619 邮箱:yihanzhiku@ehconsulting.com.cn 上海 | 北京 | 深圳 | 武汉 | 成都 上海亿翰商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亿翰智库·专业出品 4 图表:七人普各省、市、自治区0-14岁与65岁以上人口占比情况 资料来源:亿翰智库、国家统计局 注:横坐标代表0-14岁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纵坐标代表65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图表中两条竖线分别代表0-14岁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15%、18%;两条横线分别代表65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7%、14%。如果0-14岁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低于15%为超级少子化,15%-18%为严重少子化;如果65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介于7%-14%为轻度老龄化,14-20%为中度老龄化。 二、人口流动和出生率下降是形成老龄化或少子化的核心原因 我们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七人普背后的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一方面可能是人口流动导致的部分地区老龄化、少子化现象突出;另一方面可能是计划生育政策限制,或者是居民生育意愿下降等造成的生育率下降,人口增量不足。 1、人口流动造成局部地区老年和少年人口留守,导致老龄化和少子化加剧 人口的流动既可以解释经济发展地区劳动力人口密集以外,还可以解释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地区的老龄化严重现象。 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庞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提到2020年我国人户分离人口达到了4.93亿人,约占总人口的35%。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等地区经济水平更高,产业丰富,因此吸引了周边省市或者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省市的劳动力流入就业,引起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在20世纪90年代,下海潮兴起,大部分劳动力下海务工,这时候加大了人口流入城市的常住人口总量,并且以劳动力人口为主。2000-2010年,部分流动人口收入增加,经济生活改善,后续的人口流动可能倾向于带上子女一起,为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随着收入增长,以及落户政策便利,2010-2020年,人口流动可能还伴随着举家搬迁。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468101214161820357911131517192123252765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0-14岁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 电话:021-80197619 邮箱:yihanzhiku@ehconsulting.com.cn 上海 | 北京 | 深圳 | 武汉 | 成都 上海亿翰商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亿翰智库·专业出品 5 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省市,例如广东省,劳动力人口占比高,少子化和老龄化不明显;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省市,比如东北三省,劳动人口长期流出,少儿和老龄人留守,容易造成少子化和老龄化加剧。 2、城镇化等造成子女养育成本提升,生育率下降形成少子化 除了人口流动造成的老龄化和少子化外,生育率下降更能解释人口增速放缓,少年人口占比偏低等现象。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可以看出,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以及出生人口长期呈下行趋势。导致出生人口减少,生育率下降的因素很多,但是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1)计划生育政策;(2)育龄人群规模;(3)婚育观念;(4)生育意愿。 图表:中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 资料来源:亿翰智库、国家统计局 注:1981年及以前人口数据为户籍统计数;1982、1990、2000、2010年数据为当年人口普查数据推算数;其余年份数据为年度人口抽样调查推算数据 图表:中国出生人口数量(万人) -10010203040501949年1951年1953年1955年1957年1959年1961年1963年1965年1967年1969年1971年1973年1975年1977年1979年1981年1983年1985年1987年1989年1991年1993年1995年1997年1999年2001年2003年2005年2007年2009年2011年2013年2015年2017年2019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