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银行]: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2021年第3季度(总第47期)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2021年第3季度(总第47期)

2021-07-05中国银行秋***
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2021年第3季度(总第47期)

-10-5051015202013-062015-062017-062019-062021-06%研究院 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 要点 基数因素影响GDP增速高位回落 ●2021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恢复态势,内需总体弱复苏,出口超预期高增长。随着基数效应的逐步减弱,各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位回落,预计GDP增速将从一季度18.3%的高增长降至二季度的7.9%左右。 ●2021年下半年,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是影响中国经济的最大变数。全球疫情防控不同步、经济复苏不平衡、政经博弈加剧、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预期升温等都加大了外部不确定性。消费、投资增长延续改善趋势,内需支撑作用将进一步提高,但内需改善或难抵补外需增速放缓压力。预计三季度GDP增长6.3%左右,全年GDP增长8.8%左右。 ●宏观政策将保持连续性稳定性,继续实施精准有效的财政政策,推进落实“十四五”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实施好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加快落实小微企业减税降费;货币政策需警惕外部输入性风险带来的传递效应;注重民生发展,加大“两新一重”和民生领域投资力度;加大政策储备,稳定市场预期,为企业应对内外部环境新变化提供政策保障。 2021年第3季度(总第47期) 报告日期:2021年7月5日 中国银行研究院 中国经济金融研究课题组 组 长: 陈卫东 副组长: 周景彤 成 员: 李佩珈 梁 婧 范若滢 梁 斯 叶银丹 李义举 王梅婷 汪惠青 冯崴嵬(澳门分行) 龚一泓(江苏分行) 联系人:范若滢 电 话:010-66592780 邮 件:fanruoying@qq.com 资料来源:中国银行研究院 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 中国银行研究院 1 2021年第3季度 警惕外部不确定性冲击,完善政策储备积极应对 ——中国银行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2021年第3季度) 2021年上半年,尽管中国经济面临的国际政经环境更趋严峻,国内疫情局部反复,但中国扎实推进统筹疫情防控工作和稳定经济增长,疫苗接种加快,宏观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内需总体保持复苏,全球经济加快复苏叠加供给紧张,中国出口超预期高增长,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恢复态势。随着基数效应的逐步减弱,各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位回落,预计GDP增速将从一季度18.3%降至二季度的7.9%左右。展望下半年,外部环境变化是影响中国经济的最大变数,全球疫情防控不同步、经济复苏不平衡、政经博弈加剧、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预期升温等都加大了外部不确定性。消费、投资增长延续改善趋势,内需支撑作用将进一步提高,但内需改善或难抵补外需增速放缓的压力。预计三季度GDP增长6.3%左右,全年GDP增长8.8%左右。需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外溢影响、中美政经关系恶化、大宗商品价格传导效应等带来的波动。宏观政策将保持连续性稳定性,继续实施精准有效的财政政策,推进落实“十四五”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实施好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加快落实小微企业减税降费;货币政策需警惕外部输入性风险带来的传递效应;注重民生发展,加大“两新一重”和民生领域投资力度;加大政策储备,稳定市场预期,为企业应对内外部环境新变化提供政策保障。 一、2021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形势回顾与下半年展望 (一)2021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回顾:中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 上半年,从外部环境看,尽管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政经环境更趋严峻,但全球经济加快复苏叠加供给紧张,中国出口超预期高增长,对经济形成较大 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 中国银行研究院 2 2021年第3季度 拉动作用。从内部环境看,国内疫情局部反复对经济恢复带来一定影响,但中国扎实推进统筹疫情防控工作和稳定经济增长,疫苗接种加快,宏观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部分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期限延长至年底,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恢复态势,就业市场总体稳定。1-5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57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52.2%。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继续下降,5月份为5 %,比上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但经济发展仍面临内需恢复不及预期、不同行业企业恢复不平衡、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增大等问题。进入二季度,随着基数效应的逐步减弱,各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位回落,预计GDP增速将从一季度18.3%降至二季度的7.9%左右(图1)。 图1:基数因素影响GDP增速高位回落 图2:三大需求两年平均增速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行研究院 1. 消费保持温和修复态势,恢复情况不及预期 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7%,两年平均增长4.3%,增速与2019年同期水平(8.1%)仍有较大差距。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汽车销量不断走低,但新能源汽车销售情况良好。3、4、5月汽车销量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11.8%、10.3%和7.2%;2021年1-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两年平均增速达到48.7%。二是房地产销售市场火热,带动家具、家电、建材等住房相关消费表现较好,上半年其月度两年平均增速均持续回升。其中家电月度两年平均增-10-5051015202013-062015-062017-062019-062021-06%051015202019年一季度二季度(E)三季度(E)四季度(E)%投资消费出口2020-2021年两年平均 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 中国银行研究院 3 2021年第3季度 速由负转正,建材月度两年平均增速由三月份的1%上涨至五月份的1.7%。三是疫情局部反复仍对国内出行、住宿以及部分地区接触式、服务类线下消费产生不利影响。以旅游出行为例,2021年以来共经历了四个主要假期(春节、清明节、“五一”、端午节),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仅“五一”期间旅游出游人次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其他假期均不及2019年同期。四个假期的旅游收入与2019年同期水平差距更大(图3)。四是限额以下消费回升动力明显不足1。疫情前限额以下消费是拉动消费增长的主力,2019年限额以下消费增速高于消费整体增速4.5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消费增速低于整体消费增速4.1个百分点。2020年以来,限额以上消费增速持续高于整体消费增速(图4)。消费总体回升动力不足也与就业和居民收入恢复较慢,以及疫情对居民收入产生非对称性冲击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等原因有关。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累计同比增速连续16个季度慢于财产净收入,2021年第一季度两者增速差距为4.6个百分点,达到2017年中旬以来的高点(图5)。农民工外出劳动人数仍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一季度其收入的两年平均增速为2.4%(2019年为7%)。 图3:疫情后主要假期出行数据同比增长及恢复情况 资料来源:文化和旅游部,中国银行研究院 1 根据国家统计局定义,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住宿餐饮业企业(单位)的消费零售;限额以下消费则与小微企业和居民零售消费相关。 050100150200250“十一”国庆节2021年春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端午节旅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长(%)恢复至疫前同期水平(%)050100150200250“十一”国庆节2021年春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端午节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恢复至疫前同期水平(%) 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 中国银行研究院 4 2021年第3季度 图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图5:工资性收入与财产净收入增速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行研究院 终端需求的偏弱也带来不同行业恢复的不平衡。2021年以来下游工业行业增加值增速相对较低,1-5月份消费品制造业两年平均增速为4.4%,虽然保持了回升趋势,但仍低于疫情前水平。相比之下,高技术、装备制造业保持了两位数的较快增长,前5个月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13.1%、10.2%,均高于2019年水平。 2. 投资整体表现平稳,房地产投资是带动投资的主要支撑 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5.4%,两年平均增长4.2%,增速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5.6%)。房地产投资表现出较强韧性,成为投资的主要支撑。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8.3%,两年平均增长8.6%,明显高于整体投资增速。这主要与房地产销售旺盛、房地产资金来源保持稳定增长有关。1-5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累计增长36.3%和52.4%,两年平均增长9.3%和16.7%;相应地,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定金及预收款占比达39%,较上年同期上升了8个百分点(图6)。在外需回暖、企业利润改善等因素影响下,制造业投资持续回暖。1-5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0.4%,两年平均增长0.6%,实现由负转正;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9.9%,两年平均增长15.5%,明显高于整体水平,结构不断优化。但大宗商-30-20-10010203040502012-052015-052018-05202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0246810121416182014-032016-032018-032020-03%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工资性收入:累计同比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财产净收入:累计同比 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 中国银行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