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IISS]:中国崛起为全球安全参与者:对北约的启示(英文)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中国崛起为全球安全参与者:对北约的启示(英文)

信息技术2020-12-01IISS键***
中国崛起为全球安全参与者:对北约的启示(英文)

中国作为全球安全行动者的崛起 : 对北约的影响Meia Nouwens , 中国国防政策和军事现代化研究员 , IISSHelena Legarda , 墨卡托中国研究所高级分析师2020 年 12 月国际战略研究所 2 IISS | MERICS 中国安全项目简报Contents 中国作为全球安全行动者的崛起 : 对北约的影响3地图和表的索引图 1 : 中国投资和投资筛选机制的不同格局北约13表 1 : 2020 年中国 , 美国和部分欧洲海军的人员和能力 15图 2 : 北约和中国的合作伙伴印度 - 太平洋16 4 IISS | MERICS 中国安全项目简报Introduction“我们认识到 , 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和国家间政策既是机遇 , 也是我们作为一个联盟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 ” 1 北约领导人在 2019 年 12 月的《伦敦宣言》中明确表示 , 中国已成为联盟新的战略重点。尽管措辞谨慎,但这种转变反映了北约成员国对中国地缘政治崛起及其不断增长的力量投射能力以及这些可能对全球力量平衡产生的影响的日益担忧。今天,中国不仅在印太安全事务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而且正在成为欧洲外围国家越来越明显的安全行为体。正如北约秘书长延斯 · 斯托尔滕贝格指出的那样,“这不是要让北约进入南中国海,而是要考虑到中国正在向我们靠拢 ” 。中国对北约提出了广泛的挑战。北京认为该联盟是以美国为中心的机构,华盛顿可能会利用它来遏制中国,因此试图影响北约成员国的决定,以削弱该联盟的团结,特别是跨大西洋关系。中俄之间的紧密联系,特别是在安全和军事领域,也一直是北约盟国关注的问题。中国海军与俄罗斯海军在波罗的海和地中海进行了联合演习,双方有可能在与联盟相关的问题上进一步协调 - 或至少调整他们的行为 - 包括混合战争 - 票价和网络间谍活动,军备控制问题以及他们对北极治理的态度等。中国的国防开支和军事现代化进程 , 以及国防工业实力的增强 , 也导致了更先进的军事平台的扩散。中国出口重以及前往中东,中亚和非洲的武装无人飞行器 ( UAV ) - 没有任何定义或限制其使用的条款和条件。北京还在扩大其导弹储备,其中一些导弹的射程可以到达北约国家。因此,北约盟国将越来越多地考虑其作战环境的这些变化。此外,随着人民解放军 ( PLA ) 在过去几年中扩大了其国际影响力,中国不断增长的军事力量已逐渐向欧洲倾斜。解放军在吉布提开设了新的军事基地,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更积极参与者,甚至与俄罗斯进行了联合演习。2020 年是北约反思的一年。6 月,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启动了北约 2030 年反思进程,以思考盟国的未来。 3 他的优先事项是保持北约强大的军事能力,使其在政治上更加团结,并采取更加全球化的方法。当然,中国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作为这一过程的一部分,一份包含斯托尔滕贝格任命的反思小组的分析和建议的论文于 2020 年 12 月 3 日发表。该报告认识到中国对联盟及其成员构成的严重影响,并提出了几项建议,以确保到 2030 年北约能够 “提供安全和力量的立场,以促进盟国与中国的关系,并防止北京对其施加胁迫的任何企图 ” 。 4 其中包括增强联盟对中国能力和意图的理解 ; 监测和评估中俄合作如何维持其基于欧洲的国际技术安全秩序 ;同时,报告还指出,北约应。 中国作为全球安全行动者的崛起 : 对北约的影响5在符合北京利益的情况下 , 继续与北京进行对话与合作。本文探讨了中国对联盟提出的一些主要挑战 , 并提出了北约可能采取的一些行动方案。他们。盟国已经同意 , 通过北约面对他们的 “中国挑战 ” 是当务之急 , 但是他们如何迅速达成共识将是真正的考验。 6 IISS | MERICS 中国安全项目简报美国的工具 : 中国对北约的看法中国与北约的关系充其量是紧张的,最糟糕的是对抗性的。北京认为北约是对其建立以北京为中心的全球双边关系网络的利益的潜在威胁,也是其在 2049 年成为全球大国的目标,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00 周年的对手。中国领导人将北约视为以美国为中心的盟友,因此可以作为华盛顿用来维持其全球主导地位并阻止中国重返其作为全球大国的合法地位的工具,而这是在 “屈辱世纪 ” ( 1839 - 1949 年 ) 期间失去的地位。中国媒体经常强调这一点,指出美国需要北约支持其 “全球霸权 ” 。 5 因此,北京认为北约是其与美国更广泛的地缘政治竞争的另一部分。随着过去几年中美两国关系的恶化,中国观察家一再表示担心,华盛顿可能会推动该联盟重新将中国视为新的对手,以符合美国目前对与北京关系的对抗态度。从根本上说,中国领导人将北约视为所谓的 “冷战残余 ”,在苏联解体后,北约失去了合法性,因此正在寻找新的敌人来证明其存在的合理性。1999 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的记忆也印证了中国公众和领导人对联盟的看法。尽管当时的总统比尔 · 克林顿为对大使馆的意外袭击道歉,并将其归咎于旧地图,但中国领导层中的许多人认为,这次袭击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造成三名中国记者丧生。此后。中国也对北约的潜在的参与亚太地区。虽然该联盟的行动区域不包括亚洲,北京长期以来一直担心华盛顿可能会推动北约扩大其在该地区的存在,以遏制中国。随着北约与亚太地区几个国家 (2012 年的蒙古、新西兰和韩国,2013 年的澳大利亚和 2014 年的日本) 建立 “全球伙伴关系 ”,只会巩固这些担忧。最后,北京对北约的态度也受到其与莫斯科关系的影响。扩大中俄合作,加上俄罗斯作为联盟主要战略重点的地位,使北京与北约的任何合作在政治上都变得困难。由于担心北约可能向亚太地区扩张,中国领导人还采纳了俄罗斯对北约扩大和联盟认为的 “冷战思维 ” 的抱怨。尽管存在这种不信任的基础,而且中国认为北约是美国的工具,但迄今为止,北约仍然是北京的低优先级目标。中国的许多人对北约能够将重点转移到亚洲的巨大障碍感到放心。其中包括该联盟的效率低下和缺乏战略方向,其主要重点是俄罗斯,因此在其他地方部署的能力有限,以及美国和其他北约成员国在对中国的态度上存在巨大分歧。然而 , 2019 年 12 月的北约领导人会议改变了一切。《伦敦宣言》意识到了中国的担忧。尽管措辞谨慎 , 但这是联盟领导人明确的认识 , 即中国提出了需要整个联盟应对的挑战 , 这标志着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了迄今为止难以捉摸的共识。这种共识 中国作为全球安全行动者的崛起 : 对北约的影响7这是由于过去几年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自信的行为 , 以及中国意识到成为全球大国和改革全球秩序的雄心将延长欧洲和美国的利益和安全。美国在 2017 年 12 月发布的上一份《国家安全战略》中将中国确定为战略竞争者,前国防部长马克 · 埃斯珀认为这是一个快速威胁。 11 尽管欧洲仍然将中国视为一些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潜在合作伙伴 ,例如气候变化或保护伊朗核协议,欧盟及其许多成员国开始重新考虑与北京的战略关系。欧盟委员会于 2019 年 3 月发布的 “欧盟 - 中国 - 战略展望 ” 同时将中国确定为合作伙伴,经济竞争对手和系统性竞争。中国官方对北约立场转变的反应相当克制。北京表示,它赞赏不被贴上威胁或广告的标签,并欢迎北约愿意加深相互关系并讨论合作机会。 13 尽管如此,北京肯定感到关切。中国专家似乎认为,美国现在将尝试向该联盟引入更加反华的军事和安全议程,而唯一可以阻止这种情况的是新达成的关于威胁的共识破裂。中国。因此,为了防止北约内部反华统一战线的出现,北京可能会试图利用联盟内部现有的分歧来削弱跨大西洋的联系。中国领导人充分认识到唐纳德 · 特朗普总统领导下的美国与欧盟在对华政策上的差距。欧盟内部也存在实质性分歧 : 毕竟,中国与北约不同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千差万别,并以不同的竞争与合作水平来区分。尽管在即将上任的乔 · 拜登政府下,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北京很可能仍会尝试与北约的欧洲成员进行接触并对其产生影响,以抵消美国在联盟内部的影响力。这将对北约的团结构成明显挑战。中国使用许多不同的工具来影响北约盟国,伙伴国和联盟本身的立场和决定,包括网络战,虚假信息,精英俘虏,经济压力和法律战。利用财政捐赠和经济杠杆来发挥政治影响力,不仅是北京与 “一带一路 ” 倡议 ( BRI ) 沿线欠发达经济体使用的工具。同样,中国在北约盟国媒体领域的投资也试图影响公众对中国的看法,因为中国面临着南海争端、 “一带一路 ” 倡议或 COVID - 19 大流行期间的行为等问题越来越多的阻力和负面声誉后果。预计北京将进一步扩大与欧洲的经贸关系,希望这可能导致联盟的欧洲成员采取更多的合作态度,以避免中国的经济报复。中欧和东欧国家是 17 + 1 倡议的成员 ( 促进中国与该地区 17 个国家之间的投资联系 ) 和签署 “一带一路 ” 倡议的国家可能是中国的重点,尽管它们绝不是北京将采取的唯一措施,以防止跨大西洋反华集团的合并。北京的目标是将中国展现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并成为威胁美国的替代品,以帮助在北约内部制衡美国。北约与中国在个别问题上仍然存在合作的机会,例如非传统安全问题或亚丁湾的反海盗行动。尽管北约方面更加谨慎,不要进一步提高解放军的技能,但在共同国际领域的合作可能会继续。然而,北京试图削弱北约的团结,特别是跨大西洋的关系,给联盟带来了必须解决的生存挑战。对于联盟来说,至关重要的是,首先要就北约在世界各地代表的价值观以及对北京的威胁感知达成更深入的共识。盟国还应该集中精力解决特朗普政府领导下的跨大西洋关系中出现的一些漏洞,并改善北约盟国与其全球伙伴之间的合作和互操作性,特别是在亚太地区。在新的战争领域,特别是网络空间和外层空间采取共同立场,也将有助于遏制中国的行为。 8 IISS | MERICS 中国安全项目简报老敌人 , 新挑战者 : 中俄关系许多人称北京和莫斯科之间的关系是 “便利的婚姻 ”,源于双方认为美国是他们的主要广告,需要减轻美国和其他志同道合的国家施加的压力。然而,多年来,他们的关系已经发展得更加牢固。中俄关系建立在从安全和全球治理到经济和人权等问题上的共同利益基础上,日益密切。鉴于俄罗斯是北约的主要战略重点,中俄合作已成为该联盟与中国崛起的主要关切之一。尽管俄罗斯通过联盟的和平伙伴关系机制正式仍是北约的合作伙伴,但自 2014 年吞并克里米亚以来,北约与俄罗斯的关系一直处于紧张和实际的合作状态,但几乎暂停了。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行动也导致欧洲和美国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对莫斯科采取更强硬的态度。俄罗斯与国际社会隔绝,几乎没有其他选择,此后将中国作为其首选的全球伙伴。在维护中亚和北极的稳定以及反对美国和北约方面,俄罗斯和中国都有共同的安全利益,北约被视为由美国领导的旨在压制中国和俄罗斯的联盟。因此,近年来,他们竭尽全力通过在欧洲邻国和俄罗斯举行的联合演习和演习来展示其军事合作的力量。他们也有部分互补的经济 , 俄罗斯主要向中国出口原材料 , 并从北京进口机械 , 设备和技术。 14 自北京进入其他全球市场以来 , 俄罗斯仍然是中国最大的武器供应国由于 1989 年天安门广场事件后欧盟和美国实施的武器贸易限制和武器禁运,这是有限的。最后,共同的政治价值观也促使两国走得更近。北京和莫斯科在诸如国家的作用和主权,对全球治理和人权的态度以及不干涉原则等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中俄关系不是一个完整的联盟,因为双方为对方所做的事情都有明确的限制,中国拒绝公开支持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或者莫斯科迄今决定不参与南中国海或中印边界争端。尽管如此,两国之间的广泛共同点,特别是在与西方,特别是与美国和北约的关系方面,导致他们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一致,这可能会对联盟产生严重影响。首先,俄罗斯和中国正在扩大彼此的信息,并推动类似的全球治理思想,这些思想威胁着自由民主国家和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这种趋势在联合国系统内尤为明显,北京和莫斯科经常一起投票,以帮助支持友好的非自由主义政权或创建新的网络规范和标准,以体现 “网络主权 ” 原则。其次,中国已经能够获得俄罗斯的武器和军事能力,帮助解放军填补了一些装

你可能感兴趣

hot

北约军团的未来(英文)

国防军工
RUSI2021-01-01
hot

北约威慑和恢复力的下一步行动(英文)

国防军工
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2021-06-01
hot

安全高效的全球电池运输框架(英文)

电气设备
世界经济论坛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