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建设银行]:2020年大宗商品市场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2020年大宗商品市场

2021-01-05崔悦、袁匡济、孙慧萍、李世亮、陆怡烽、格根建设银行劣***
2020年大宗商品市场

1 / 36 fa 概览 2020年,建行商品指数上涨53.16%,收于3275.12。其中,煤炭、钢矿板块上涨64.32%,有色板块上涨16.89%,农产品板块上涨25.18%,贵金属上涨12.94%。 数据来源:Wind、CCB 内外盘商品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Wind、CCB 金融市场部 2020年 大宗商品市场 Commodities Market 2 / 36 摘要 作者 原油:崔悦 铜:袁匡济 钢铁:孙慧萍 大豆:李世亮 021-60637062 021-60637067 021-60637065 021-60637064 cuiyue1.zh@ccb.com yuankuangji.zh@ccb.com sunhuiping.zh@ccb.com lishiliang1.zh@ccb.com 复核 陈浩 021-60637057 chenhao1.zh@ccb.com 审核 格根 陆怡烽 021-60637055 021-60637061 gegen.zh@ccb.com luyifeng.zh@ccb.com 3 / 36 目 录 原 油 ................................................................................................................................................................. 4 一、全年行情回顾:疫情主导行情,油价触底反弹 ................................................................................. 4 二、影响因素分析:需求主导油市复苏,供给左右复苏节奏 ................................................................. 4 三、后市展望:需求增长主导,油价延续涨势 ....................................................................................... 12 铜 ....................................................................................................................................................................... 13 一、全年行情回顾:疫情突袭铜价走弱跳水,生产恢复铜价节节攀升 ............................................... 13 二、影响因素分析:全球疫情持续肆虐,复苏缓慢供需失衡 ............................................................... 14 三、后市展望:供需均将好转,铜价中枢上移 ....................................................................................... 21 钢 铁 ............................................................................................................................................................... 23 一、全年行情回顾:地产牛市和逆周期政策带来超预期上涨 ............................................................... 23 二、影响因素分析:疫情冲击扰乱需求节奏,政策支持提振内需总量 ............................................... 23 三、后市展望:需求迎来拐点,成本端扰动供给,预计高位震荡后转弱 ........................................... 28 大 豆 ............................................................................................................................................................... 30 一、全年行情回顾:疫情冲击,美豆演绎过山车行情 ........................................................................... 30 二、影响因素分析:需求持续好转,供给变化主导行情 ....................................................................... 30 三、后市展望:需求向好,供给前紧后松,美豆价格探顶回落 ............................................................. 36 4 / 36 原 油 一、全年行情回顾:疫情主导行情,油价触底反弹 2020年,原油走势受疫情主导,油价触底反弹。1月初,油价冲高回落;1月末-4月,受疫情影响,国际原油需求大幅下降,叠加OPEC+减产落空、沙特俄罗斯价格战等事件,油价崩塌下跌,WTI原油期货出现史无前例的负价格;4月后,OPEC+重新达成减产协议,油价反弹;7-10月,受库存压力和疫情反复拖累,油价反弹乏力陷入横盘;11月,美国大选尘埃落定,且疫苗取得进展,市场风险偏好回升,油价突破前期震荡区间,进入上涨周期。 截至年底,WTI收于48.42美元/桶,较去年末下跌20.90%;Brent收于51.72美元/桶,下跌21.67%;国内原油期货收于301.7元/桶,下跌37.60%。国内成品油方面,2020年发改委一共调价12次,汽柴油出厂价年末分别收于6555和5610元/吨。 图1. 油价触底反弹 数据来源:Wind、CCB 二、影响因素分析:需求主导油市复苏,供给左右复苏节奏 未来油价走势,中长期趋势取决于市场需求恢复情况,短期波动受市场预期和短期供求关系影响。受疫情冲击,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同比减少10%。2021年,基于低基数,经济增速将大幅反弹。根据IMF最新预测,全球经济增速将达5.14%,全球经济活动复苏将提振原油需求。2020年全球原油供给同比减少约9%。2021年OPEC产量将有所恢复,增产速度将影响 5 / 36 市场平衡节奏。 (一)需求方面:经济复苏推升原油需求 1.中国已率先恢复,2021年关注欧美需求回归 国内炼厂开工率已恢复,进口再创新高。受疫情影响,国内地炼开工率一度跌至40%以下,3月国内率先复工复产,炼厂开工率迅速反弹,下半年完全恢复,因低油价和国内成品油价格保护,炼厂利润率提升,地炼开工率甚至超过疫情前水平,6月中国原油进口5318万吨创历史新高。2021年中国将有近100万桶/日炼油产能投放,另外2021年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为2.43亿吨,同比增加20%,中国需求增长仍有潜力。 欧美需求尚未恢复,开工率仍处于低位。欧美因疫情反复影响,炼厂开工率仍低于往年同期水平,2020年11月美国和欧洲炼厂开工率分别为77.84%和70.72%,远低于去年同期的89.54%和79.64%。预计2021年随着欧美疫情有效控制,欧美原油需求将迎来复苏,根据OPEC预测,欧美需求2021年有望同比增长200万桶/日。 2021年,预计除中印等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带来的需求增量外,欧美需求复苏也将有力推动原油需求增长。 2.汽柴油恢复较快,航油需求有望大幅提升 疫情有效控制后,航油需求有望大幅提升。疫情影响下航空业受重创,旅客运输量一度同比减少近九成。2020下半年国内航班恢复较好,但国际航班仍处于绝对低位,货运需求基本恢复,客运需求仍低迷。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数据,10月全球收入客公里(RPK)只有2019年同期的29.9%,收入货运吨公里(CTK)为2019年同期的93.8%。2021年,预计随着疫苗推广,航空限制将相应放开,旅客出行需求恢复,将大幅提振航油需求,但航空客运完全恢复可能要2-3年时间。 汽柴油消费将继续恢复。疫情常态化后,全球出行需求恢复,汽油消费已触底反弹,柴油因疫情期间运输需求仍在,柴油消费影响相对较小。随着出行意愿提升、工业活动持续复苏,汽柴油消费有望继续反弹,根据IEA预测,2021年汽柴油需求为2019年水平的97-99%。 6 / 36 综上,预计到2021年底,全球原油需求将接近2019年水平,但完全恢复至少到2022年。 图2. 中国炼厂开工率已恢复 数据来源:WIND、CCB 图3. 欧美炼厂开工率仍低位 数据来源:WIND、CCB 7 / 36 图4. 航空业复苏缓慢 数据来源:IATA Monthly Statistics (二)供给方面:OPEC+增产速度左右供需平衡 1.减产助力市场平衡,2021年OPEC+产量回归是必然 2020年OPEC+减产推动市场平衡。2020年初疫情导致原油需求坍塌后,沙特俄罗斯一度打起价格战,导致市场严重供过于求。4月,OPEC和俄罗斯等国最终达成史上规模最大的减产协议,在5-7月紧急减产970万桶/日以平衡市场。从实际情况看,OPEC整体减产执行率在100%左右,产量缩减占全球供给缩减量的50%以上,推动了供需趋于平衡。 产量必然回归,复产节奏是关键。但减产也导致不少产油国财政情况进一步恶化,在最近的OPEC会议上,多国提出不延长减产或申请减产豁免。12月OPEC会议表示将逐步放松减产,预计2021年OPEC+产量回归只是时间问题,OPEC+将半年一次会议改成每月一次,针对市场变化快速调整产量,增产速度将左右市场供需平衡节奏。 减产不确定性仍存。2020年需求极度恶化情况下,OPEC+勉强能团结一致,随着需求恢复,减产不确定性将明显增强。各国财政平衡所需油价不同,导致产油国减产动力不同,今年价格战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俄罗斯对低油价忍耐度远高于沙特。2021年,减产联盟执行率甚至稳定性都存在不确定。 8 / 36 预计2021年, OPEC+大概率将根据需求恢复情况谨慎增产,但须警惕联盟破裂风险。 2.美国页岩油增产潜力受限,供给难恢复 美国页岩油产业受重创,资本支出持续下滑。美国原油产量大幅下降,活跃钻机数持续下滑,8月触底后反弹十分有限。截至2020年12月25日,美国原油产量为1100万桶/日,同比减少190万桶/日;活跃钻机数为351座,同比减少454座。2020年,美国页岩油企业经营环境恶化,被迫削减资本支出,先锋、大陆、EOG等美国页岩油企业二、三季度资本支出削减均在70%左右。破产也加剧了资本开支和产量的下降。根据Bloomberg统计,截至2020年7月底,共有27家负债超过5000万美元的能源公司申请破产。 美国能源、环境政策变化不利美油增产。拜登上任后将扭转特朗普支持化石能源开发的政策,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拜登在竞选过程中曾提出,禁止发放新的水力压裂许可证。虽然政策对现有生产影响不大,且政策能否最终实施存疑,但政策环境变化不利于美国原油产量的增长。 预计即使2021年油价继续上涨,美国产量增长潜力也十分有限。根据OPEC和EIA预测,2021年美国原油产量同比变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