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光大证券]:华润水泥控股:19年业绩电话会纪要20200327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华润水泥控股:19年业绩电话会纪要20200327

2020-03-27光大证券球***
华润水泥控股:19年业绩电话会纪要20200327

纪总/李总/段总行业回顾:基建投资及宏观政策:2019年中国GDP99.1万亿元,同比增长6.1%,固定资产投资55.1万亿元,同比增长5.4%,公司主要运营区域包括广东、广西,2019年GDP分别同比增长6.2%、6.8%,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1.1%、9.5%。基建投资及房地产资产稳定运行有助于水泥行业平稳发展。2019年,全国基建投资同比增长3.8%,其中铁路投资为人民币8029亿,公路水路投资约为2.3万亿元,同比增长2.6%。全国房地资产大致稳定,房地产投资约为13.2亿,同比增长9.9%,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大致持平。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8.5%,直到2019年底,全国城镇化率达到60.6%,较2018年底提升一个百分点。2019年中国水泥需求平稳增长,全国水泥产量约为23.3亿吨,同比增长6.1%。在政策方面,2020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中国政府对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坚持改善全国环境空气质量。2020年1月,工信部进一步规范水泥等行业产能置换的要求,“自明年起已停产两年或三年内累计生产不超过一年的水泥熟料生产线,不能作为产能置换的指标”,从而收紧产能置换的要求。此外,中国政府持续推进第二轮中央环保监督及回头看工作,加大安全督查力度,完善矿山安全监管,促进绿色工厂及绿色矿山建设,推动水泥行业高质量及可持续发展。公司层面:公司主要运区域--广东、广西的水泥产量分别为1.7亿吨、1.2亿吨,同比增长5.6%、2.6%。在供给方面,2019年全国新增16条熟料生产线,共增熟料年产能约为2370万吨。在公司主要运营区域,广东没有新增产能,广西新增2条熟料生产线,增加数量年产能约为280万吨。财务表现:公司业绩:公司财务数据以港元计值,而功能货币是人民币,由于2019年人民币对于港币的汇率贬值4%左右,对账面的业绩也带来了相应的影响。2019年全年公司的营业额为389.6亿港元,同比大致持平,毛利润同比增长1.5%,达到156.6亿港元,股东应占盈利同比增长8.1%,达到86.2亿港元,每股基本盈利为1.234港元,派发的末期股息是33.5%,中期股息为26%,全年的派息率为48.2%。联营公司带来的盈利贡献约为3.3亿,同比增长了80%,合营公司带来的盈利2.2亿,同比大致持平。截止到2019年底,公司的持有现金128.5亿港元,总资产417亿港元,每股净资产6港元,较2018年年底增加11.3%。产品结构:2019年产品结构与过去稍有变化,由于2019年总体基建市场需求旺盛,特别在两广、珠三角区域,招标后水泥比重有所提升,已达到76.9%,其他部分为23.1%。销量情况:水泥和熟料的销量一共是8700万吨,混凝土的销量为1420万方。公司产品售价情况:2019年水泥和熟料的平均售价为368港元/吨,混凝土的售价同比上升了10.6%,达到每方486港元,混凝土价格的上升主要源于:原材料价格上升使成本增加。产品成本:2019年水泥产品的吨成本是211.9港元,同比减少3.6%,受惠于煤价的下降,公司的煤炭团购价格每吨673港元,同比减少了10.4%,2020年受 经济下行将影响煤炭需求,叠加兼并产能的释放,预计全年煤炭价格将会有小幅下行;熟料:外购熟料量增加,叠加耗材市场价格的波动有小幅增加;能源类成本,电力成本预计不会有太大变化,其他成本预计保持平稳;混凝土主要成本为砂石成本,2020年砂石成本预计不会变化太大。产品毛利率:2019年水泥和熟料的平均吨毛利162港元,同比大致持平;混凝土每方毛利同比增长了6.6%,113港元。水泥及熟料的综合毛利率为44%,混凝土的毛利率为23%。费用:2019年销售及分销费用大约为20亿港元,同比大致持平,一般与行政费用同比减少8.5%,是23.3亿港元,财务费用同比减少了30%,是4.5亿港元,公司产生的汇兑损失全年约为3700万港元。2019年管理费用减少主要源于:公司重视资产质量的管理公司没有计提大额的资产减值,响应了央企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管理费用预期:公司的管理费用占比较大的是员工、折旧,两者均不会有较大变化,预计管理费用相对比较平稳。19年预计资本开支16亿港元,实际为32亿港元,增加部分主要源于:认购了环球石材40%股权;1.4亿港元认购云建绿砼股权;以1.7亿的价格获取了骨料项目的采矿权,公司披露口径为已确定的重大项目。现金流情况:2019年公司的资本净开支31.5亿港元,预计2020年、2021年两年分别为13.2亿、12.8亿。债务结构:截至到2019年底,公司债务为80亿港元,其中外币债务占比40%左右,绝对值为33亿港元,可能造成汇率敞口大约10亿左右,1)从汇率管理方面来看,公司会考虑是否继续保留汇率敞口,2)派息需要一定的外币现金,适时兑换一部分外币现金来冲抵外币敞口,3)疫情影响叠加贸易摩擦,汇率波动是双向的,公司暂时没有做对冲交易的安排,通过自然对冲的方式,合理控制外币存在比例,从而控制汇率的风险。运营表现:2019年底公司及附属子公司、联营公司、合营公司共产生水泥、熟料及混凝年产能分别达到1.05亿吨、7290万吨、4130万方。本公司水泥、熟料、混凝土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02%、113%、39%,源于公司持续优化生产运营指标。吨熟料的单位煤耗降至145.2公斤,吨水泥的电耗为72.9千瓦时,余热发电、直供电占水泥生产所需要的电耗分别约32.1%、60.9%。本公司高度重企业社会责任,积极响应中国政府节能减排号召,向环境友好型企业转型。截止到2019年底,本公司共有8个协同处置项目,免处理能力达到125万吨,公司还积极推动绿色工厂及绿色矿山建设,5个水泥生产基地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3座矿山被评为“国家级绿色矿山”,显示了社会对公司在绿色发展方面的认可。业务发展:2019年公司在各方面均取得进展,在水泥方面,公司贵州安顺的水泥熟料生产于今年2月投产,熟料及水泥产能分别约为170万吨、200万吨;在骨料方面,截至2019年底,公司自由骨料产能约为1060万吨,2019年至2020年3月,公司取得了福建武平及广西上思的骨料矿山采矿权,规划年产分别为200万吨及5 00万吨,建成后公司的骨料产能将会达到约1700万吨,为本公司的骨料业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装配式建筑方面,有三个在建项目,其中贵港项目预计在今年投产,湛江、南宁项目预计在明年投产,此外今年一月公司取得的江门及来宾的装配式建筑用地项目正在规划中,制定年产能分别为5万方、20万方,以上项目预计年产能合计约130万方。另一方面,公司收购了环球石材约40%的股权,进入了人造石新材料领域,同时公司认购了云南建投集团旗下子公司云建绿砼9%的股权,进一步巩固了在云南市场的竞争优势,未来本公司将继续探索新业务的发展机会,充分发挥水泥、混凝土、骨料跟装配式建筑业务的的协同优势,推进产业一体化发展。协同处置项目:整个项目规模较小,公司并未单独披露,收入归“其他收入”,目前来看,公司在运营的协同处置项目都在盈利状态。公司业务竞争格局:水泥行业:两广行业集中度较高,公司对市场规律、供需变化规律已成熟掌握,公司对华南地区的需求是有信心的,对需求性规律有把握,价格能够保持相对平稳。熟料:华南地区供需整体保持平衡,需求的增加完全消化了新增产能带来的冲击。华东地区较为不同,境外输入2000万吨熟料,华南地区与华东地区价格有差异,造成对外来熟料的门槛。华东地区大都布局沿海、沿江,有良好的水陆运输条件,物流成本有优势,华南地区多为内陆,物流运输多有障碍造成成本较高,受外部影响较少。骨料:今年骨料价格一直呈上升趋势,目前为供不应求的状况,骨料的价格目前仍处高位。未来展望:宏观背景: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中国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高速发展,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面临挑战,2月以来,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财税、金融、社保等疫情影响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的制度,缓解企业运营压力。在巩固疫情防控、继续推进复工的基础上,通过启动一批重点区域、重点工程的复工和投资,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根据市场统计,目前全国31个省份公布的投资总额超过40万亿,其中交通、能源等传统基本项目仍占据主要位置。政府也陆续出台经济刺激政策:基建方面,2019年以来,中国政府通过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提前下达专项债部分新增额度、扩大项目资金资本金范围等措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中国政府目标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左右,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1.万亿左右,与19年的目标基本持平。房地产方面,通过稳定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农村方面,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短板,完善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方面,从政府支持港粤大湾区建设,规划目标“到2022年,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体框架基本形成,到2035年全面建成国际一流湾区”。通过政府加大基建投资的力度,以及房地产市场、农村建设的稳定运行,将带动水泥及混凝土等建设的持续性。 公司战略展望:在十三五期间,公司将致力打造系统成本最低、区域市场领先、创新驱动发展三大能力,进一步提高运营质量和效率,加速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能力,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公司将继续履行央企社会责任,进一步提升环保安全与健康管理水平,推广协同处置,推动行业技术发展。展望未来,随着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以及环保政策日趋严格,水泥行业严控新增产能,新建项目难度较大,华润水泥在两广地区暂时无新增产能计划,公司着重发展新业务----骨料、装配式建筑及新材料,对传统核心产业水泥混凝土着力于转型升级,继续把握发展契机,加快转型创新步伐,推进产业链延伸,推动中国水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市场预判:贵州市目前是全国价格最低的省份,主要由于产能过剩,造成价格大幅度下滑。随着政府新政策的出台,海螺率先在熟料提价10元,其他企业相继跟进。安顺投产情况:2月17点火,当地销量已超过产量的50%,扩散到全国后,公司相信会达到一个产销平衡,对贵州全年看法有较大信心。福建、云南目前整体价格平稳,福建销量已恢复到正常水平,内蒙市场与东三省差不多,市场情况较差。大湾区预判:珠三角一直为国家经济活跃地区之一,基础设施的建设一直较为活跃,水泥需求较旺盛。其中高速公路、公路铁路也在建设中,大湾区人口的增加,同时也带来住房、教育、交通等配套公共设施需求的增加,2019年大湾区人口增加2.3%,战略有人口聚集的效应,将会引起基础设施建设、水泥需求的增加。水泥预期:需求预期:受疫情影响结合国家出台新政策,公司预计全年全国及两广地区的水泥需求及产量能够与去年保持持平状态,主要原因是:我国水泥产能充足,基建项目的推出会带来需求的爆发。产销预期:水泥产量与行业水平相当,2月3号之后市场逐步回升,已经基本复工;销量处于稳步上升,大部分地区恢复到90%以上,部分地区已恢复到正常销售水平;价格预期:去年水泥价格趋势基本呈“两头高,中间低”,与天气(雨水)原因有关。今年与去年不同,受新冠疫情的影响,销量下滑,二季度的情况受雨水影响,天气较好的话价格将保持平稳,四季度具体情况需到半年报时有更准确的判断。目前价格处于高位,尚不具备上涨条件,预计华南地区水泥价格与去年保持相当趋势。骨料销量预期:骨料产能较小,主要依托水泥的矿山的废料,产能利用率大概在75%,两个项目预估在2021年完工,销量情况难以估计。装配式建筑业绩占比预判:公司的十四五计划中包含骨料、装配式建筑及新材料,装配式建筑尚处于投入期,合资成立的东莞润阳、南宁鸿基两个项目在运营中,产能都较小,分别为5万方、1.5万方,自营项目贵港今年下半年投产,南宁明年下半年投产。装配式建筑目前产能发挥不完全充分,参考性不大,需等待市场需求提升后、产能有效发挥,才能判断其整体经营情况对业绩影响。目前看好深圳市场,预计广西装配式建筑明年会有明显增长。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