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东方金诚]:2019年度绿色债券运行报告: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环境不断完善,绿色债券发行量大幅增长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2019年度绿色债券运行报告: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环境不断完善,绿色债券发行量大幅增长

2020-03-16董欣焱、刘晓光、林青东方金诚从***
2019年度绿色债券运行报告: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环境不断完善,绿色债券发行量大幅增长

2019年度绿色债券运行报告 ——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环境不断完善,绿色债券发行量大幅增长 2020年3月16日 第 01 页 2019年度绿色债券运行报告 1 2019年度绿色债券运行报告 ——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环境不断完善,绿色债券发行量大幅增长 联合资信 联合评级 债市研究部 董欣焱 刘晓光 林青 2019年,国际绿色债券发行量较上年大幅增加,参与主体继续扩大,新发绿色债券共涉及5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8个为新增国家,美国、中国和法国仍然在全球绿色债券市场发行规模排名前三。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稳步发展,绿色债券市场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发行期数、发行家数和发行规模较上年均大幅增加;绿色债券期限以3年和5年期债券为主,AAA级集中度有所上升;国有企业仍是绿色债券的主要发行人;募集资金主要投向清洁交通、清洁能源和污染防治领域。展望2020年,国际绿色债券发行量有望稳步增长,国内绿色债券市场也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一、2019年国际绿色债券发行量大幅增加 2019年,国际绿色债券发行量延续了2013年以来的增长趋势。根据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的统计,2019年全球绿色债券发行期数为1788期,发行规模达到2577亿美元(约1.80万亿人民币),创下新的全球记录,发行规模较上年(1706亿美元)增长51.06%,与2018年5.24%的同比增幅相比,发行增速明显加快,主要由于2019年欧洲市场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大幅增长74.00%。 图1 2012~2019年全球绿色债券发行规模 资料来源:Climate Bonds Initiative 311063664188741621170625770300600900120015001800210024002700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亿美元) oPwOoMtPqNtPtNnNtOqQnO7NcMbRtRmMoMqQjMpPtQeRnMvN6MqQwPvPrMrOMYtQoR第 02 页 2019年度绿色债券运行报告 2 2019年,国际绿色债券共涉及发行人(含ABS)496家,涵盖多边开发银行、主权国家、地方政府、政府支持机构、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等多种类型,绿色债券发行人家数较上年增长55.00%,其中250家为新增发行人,绿色债券的参与主体不断扩张。 分发行人类型来看,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超越金融机构绿色债券排在第一位,共发行593亿美元,是上年(295亿美元)2倍多,占全球年度总发行规模的23%,高于2018年的17%。其中,排名前三位的非金融企业苏伊士环能(Engie)、中美能源控股(MidAmerican Energy)和葡萄牙能源公司(Energias de Portugal SA)均为能源行业企业,三家企业发行总规模接近90亿美元。金融机构绿色债券发行规模排在第二位,达到550亿美元,占总发行规模的21%。 分地区来看,2019年全球新发绿色债券共涉及六大洲的5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8个1为新增国家。美国、中国和法国仍然位居全球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前三,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分别为513亿美元、313亿美元和301亿美元,合计占全球总发行规模的44%,但较上年占比(47%)有所下降。 从募集资金投向来看,2019年新能源行业、建筑行业和交通行业仍为绿色债券募集资金投向最大的三大领域,资金规模合计占比81%。 2019年,国际绿色债券新标准出炉,各个国家或地区也纷纷发布了绿色债券相关政策,推动绿色债券发展。具体来看,2019年6月,欧盟委员会技术专家组(TEG)发布了《欧盟可持续金融分类方案》(以下简称《分类方案》)、《欧盟绿色债券标准》(EU-GBS Report)等报告,其中《分类方案》通过对67项能有效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经济活动设立技术筛查标准,为投资者和企业识别绿色经济活动提供了有效的分类工具,是欧盟发展可持续金融的基础。《欧盟绿色债券标准》主要包括四大核心内容,一是绿色债券的募集资金应被用于以下绿色项目的融资或再融资:绿色项目应至少有助于实现《分类方案》的六大环境目标2中的一个、满足“无重大损害原则”以及遵守国际劳工组织8项核心公 1 包括巴巴多斯(Barbados)、俄罗斯(Russia)、肯尼亚(Kenya)、巴拿马(Panama)、希腊(Greece)、乌克兰(Ukraine)、厄瓜多尔(Ecuador)和沙特阿拉伯(Saudi Arabia)。 2 包括: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海洋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循环经济、废弃物防治与回收、污染防控、保护健康的生态系统。 第 03 页 2019年度绿色债券运行报告 3 约的最低社会保障。二是该标准明确了供发行人使用的绿色债券框架的范围和内容3,以便发行人详细说明拟募集资金用途的所有关键方面。三是要求发行人定期发布绿色债券募集资金使用报告和环境影响报告,并在定期报告中尽可能使用定量指标。四是对绿色债券在发行前和发行后进行认证,建议由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ESMA)作为绿色债券授权认证机构。《欧盟绿色债券标准》与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的《绿色债券原则》基本保持一致4。欧盟可持续金融和绿色债券标准的出台,表明绿色债券在欧盟市场不断系统化、制度化和主流化。2019年12月,CBI公布了最新的CBI绿色债券认证标准的3.0版本,与此前版本相比3.0版本对绿色债券申请文件框架进行了升级更新,一是明确了绿色债券认证的信息披露要求5,二是增加生物质能源等行业作为绿色项目投向领域。本次更新进一步满足了市场对提升透明度和协调绿色定义等方面的需求,使得CBI绿债标准与最新的《欧盟绿色债券标准》、ICMA的《绿色债券原则》以及印度、日本、东盟国际此前推出的相关绿债指导标准相容。此外,7月,英国政府提出《英国绿色金融战略》,提出将建立清晰和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推动英国金融体系的绿色化发展。12月,印度尼西亚金融服务监管局(OJK)制定了全面的可持续金融路线图,明确未来十年绿色金融发展路径,路线图中提到印尼将建立绿色债券和绿色指数模型,为企业及项目提供可持续融资。各国绿色债券标准的逐步明确和统一以及绿色金融战略的持续推进,对绿色债券的规范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我国绿色债券市场持续发展 (一)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环境不断完善 1、绿色债券市场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促进绿色债券市场发展 绿色金融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2019年3月6日,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 3 包括发行人计划达到的环境目标及发行理由、选择绿色项目的过程、绿色项目描述及与分类方案的一致性、追踪所得款项的收入管理和报告等。 4 主要体现在四大核心内容的绿色债券框架的大部分内容以及外部认证要求与ICMA倡导的《绿色债券原则》保持一致。 5 发行前信息披露要求中,将原“内部流程控制”变更为了“募集资金用途”和“募集资金管理”两项。发行后信息披露要求中,在“报告”板块,要求发行人在债券存续期内就债券的进展情况提供年度报告。 第 04 页 2019年度绿色债券运行报告 4 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以下简称《目录》)及解释说明文件,首次从产业的角度厘清绿色产业和项目的标准与范围。在此之前,我国存在两个官方认定的绿色债券标准,绿色金融债、绿色公司债和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的界定均参照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编制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15版)》,而绿色企业债则以发改委发布的《绿色债券发行指引》作为判定标准。以上两份文件在绿色债券判断标准上大体一致,但分类方法、涵盖范围存在差异,项目领域存在交叉覆盖。与《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15版)》和《绿色债券发行指引》相比较,《目录》辐射的范围更广,覆盖了绿色产业的上、中、下游。其中首次加入绿色服务产业一级目录大类,新增高效节能装备制造等多个二级目录大类,扩展了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二级目录涵盖的范围,并在引导绿色产业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予以侧重。此外,《目录》首次将“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和运营”纳入绿色交通,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非机动车发展的鼓励,与国际绿债标准趋同。《目录》为各方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了“绿色”判断标准,将成为完善绿色债券标准的重要基础和参考,对于提高绿色债券识别能力、规范绿色债券市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鼓励发展绿色金融,推动绿色债券发行。1月11日,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行动计划》的通知,支持有条件的生态保护地区政府和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共同发起区域性绿色发展基金,支持以PPP模式规范操作的绿色产业项目,鼓励有条件的非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发行绿色债券。1月22日,生态环境部、全国工商联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服务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推动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发起区域性绿色发展基金,鼓励民营企业设立环保风投基金,发行绿色债券。以上政策的推出有利于促进绿色金融发展,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加大绿色债券发行。 加强引导绿色投资,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化发展。4月25日,《“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20余家国际大型机构的代表出席了签署 第 05 页 2019年度绿色债券运行报告 5 仪式。这一原则6的签署,标志着“一带一路”投资绿色化迈向新的阶段。6月2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正式发布上证绿色债券AAA指数、上证高等级绿色债券指数、上证绿色企业债指数等72条指数,以反映沪市相应级别或相应券种的绿色债券的整体表现,为投资者提供新的分析工具和投资标的。以上措施,通过引导投资者树立绿色投资理念,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化发展。 2、地方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推动地方绿色债券快速发展 推动试验区发行绿色债务融资工具。2019年5月,央行印发《关于支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发行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的通知》,通过支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内企业注册发行绿色债务融资工具,探索扩大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募集资金用途,鼓励试验区内企业通过注册发行定向工具、资产支持票据等不同品种的绿色债务融资工具,促进地方绿色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扩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范围。继2017年6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5省(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后,2019年1月,发改委等部门印发的《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行动计划》提出适时扩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范围,2019年12月,兰州新区获批成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兰州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将围绕九项任务开展工作,依托“一带一路”借鉴国内外绿色金融发展经验,提升金融业开放合作水平,为西部地区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和助推绿色发展崛起积累经验、提供示范。截至目前我国共有六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推动地方绿色金融体系建设,鼓励绿色债券发展。2019年,广州、吉林、广西等省区纷纷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或规划方案,其中鼓励绿色债券发展是构建地方绿色金融体系的重点内容之一,具体来看,7月29日,广州市发布《关于促进广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完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加强绿色信贷产品创新力度等。11月,吉林省和广西省相继印发文件明确提出推动地方绿色金融体系建设,鼓励地方绿色债券发行。截至目 6 绿色投资原则包括:将可持续性纳入公司治理,充分了解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风险,充分披露环境信息,加强与利益相关方沟通,充分运用绿色金融工具,采用绿色供应链管理,通过多方合作进行能力建设。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