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19年第4期(总第388期):利率并轨效果待检验,结构性货币政策将发力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19年第4期(总第388期):利率并轨效果待检验,结构性货币政策将发力

2020-01-17梁斯中国银行变***
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19年第4期(总第388期):利率并轨效果待检验,结构性货币政策将发力

1 利率并轨效果待检验,结构性货币政策将发力 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9年12月主要金融数据并召开新闻发布会。主要关注点如下: 一、M2增速明显回暖,逆周期政策将继续发力。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12月末M2余额198.65万亿元,同比增长8.7%,出现明显回暖;人民币贷款余额152.11万亿元,同比增长12.3%。在稳健货币政策基调下,外加外部风险有所减弱,中美经贸谈判进展顺利,11月、12月部分经济数据有转暖迹象,市场预期逐步偏向正面。银行贷款投放、债券投资保持在较高水平,继而推动M2增速上升。考虑到逆周期政策将持续发力,财政政策有望更加积极,尤其年初银行贷款额度较多,剔除春节因素影响,预计M2增速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二、LPR改革效果将逐步显现。自2019年8月央行启动LPR改革以来,LPR报价整体处于下行趋势,但效果尚不明显,最终贷款利率走势与市场利率并不完全趋同,有以下几方面需要关注:一是LPR不能直接拉低风险溢价。央行规定贷款利率由LPR加点生成,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信用利差相对仍处较高水平,银行对企业要求的风险补偿短期内难以快速下降,需要等待经济回暖,银行风险偏好上升,信用利差下降,企业风险溢价水平将同步降低。二是市场预期LPR持续下降会导致贷款需求延后。8月份以来,LPR报价整体处于下行,外加市场普遍认为货币政策将更加宽松,强化了LPR持续下行的预期。出于节省利息支出的目的,部分企业选择延期贷款,这也对LPR效果产生影响。三是临近年末银行信贷额度受限。出于早放贷、早收益的目的,银行一般会在年初加大放款力度。去年下半年银行贷款额度有限,部分提高了银行的议价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LPR改革的效果。近期经济有转暖迹象,企业生产经营预期向好,银行信贷额度充足,LPR改革效果将开始显现,市场利率与最终贷款利率联动效应将增强。 三、结构性货币政策将发力,稳健货币政策基调不会发生变化。根据央行表态,今 伦敦经济月刊(2013年1月) 2013年1月18日 研究院 经济金融热点快评 2020年1月17日 2020年第4期(总第388期) 2 2020年第4期(总第388期) 年将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工具调控流动性,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维持我国货币政策继续在正常区间。有以下方面需要关注:一是今年结构性货币政策将发力。年初央行已降准0.5个百分点,预计短期内全面降准可能性不大,但结构性降准仍可期,“三档两优“准备金框架将继续完善,信贷结构将逐步优化,中长期贷款比重会继续提高。二是稳健货币政策基调不会发生变化。央行始终坚持“稳健”基调,在于平衡流动性、M2和社融及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便于央行进行预期管理,防止形成单向预期。若M2和经济增速持续下行,央行需要加大流动性投放、调低利率以稳定M2和经济增速,相对来说在政策取向上仍属“稳健”。三是要令各类主体更好适应政策调整,稳定市场预期。从当前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看,货币政策在大方向上是偏向“宽松”的“稳健”,但作为总量政策,货币政策在解决结构性问题上存在局限性,因此并不适合走向市场理解的“宽松”。包括LPR报价、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一方面要以坚持为实体经济减负的目的,增强企业融资可得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另一方面要做到松紧有度,令各类主体适应正常的货币环境,避免出现“大水漫灌”导致政策过度宽松,继而推升杠杆率乃至诱发金融风险。 (点评人:中国银行研究院 梁斯) 审稿:王家强 单位:中国银行研究院 联系方式:010 – 6659 2331 联系人:梁斯 单位:中国银行研究院 联系方式:010 – 6659 4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