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北京大学]:点评报告:信贷、社融增速平稳,M2同比回落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点评报告:信贷、社融增速平稳,M2同比回落

2019-12-10康健北京大学比***
点评报告:信贷、社融增速平稳,M2同比回落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信贷、社融增速平稳,M2同比回落 ——康健 点评报告 A0211-20191210 2019年11月 M2同比% 新增人民币贷款(亿元) 人民银行 8.2 13900 北大国民经济研究中心预测 8.5 12800 wind市场预测均值 8.4 12562.5 2018年同期值 8.0 12500 要点 ● 企业贷款拉升信贷规模,信贷增速平稳 ● 信贷回升支撑社融增速 ● M2同比增速回落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宏观经济研究课题组 学术指导:刘伟 组长:苏剑 副组长:戚自科 课题组成员: 蔡含篇 康 健 纪 尧 邵宇佳 翟乃森 联系人: 蔡含篇 联系方式: 010-62767607 gmjjyj@pku.edu.cn 扫描二维码或发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阅读本中心报告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2019年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39万亿元,同比多增1387亿元,环比多增7287亿元。2019年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96.14万亿元,同比增长8.2%,10月末M2同比增速8.4%,去年11月M2同比增速为8.0%。 企业贷款拉升信贷规模,信贷增速平稳 2019年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39万亿元,增幅扩大,同比多增1387亿元,环比多增7287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831亿元,同比多增27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142亿元,同比少增2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689亿元,同比多增298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 6794亿元,同比多增103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64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由负翻正,同比多增178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206亿元,同比多增911亿元,票据融资增加624亿元,同比少增171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74亿元,同比少增3亿元。 信贷同比增幅扩大主要是因为企业部门信贷增幅回升,其中票据融资大幅回落主要由于监管机构严控票据风险,导致票据融资持续回落,但是企业中长期贷款以及短期贷款大幅回升,拉高信贷规模。因此,总的来看,企业部门信贷仍然保持增幅回升态势,这也是整体信贷增幅扩大的主要原因。 数据来源:WIND,北大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信贷回升支撑社融增速 1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75万亿元,比去年11月份多1505亿元。1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信贷同比增幅扩大,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0.005,000.0010,000.0015,000.0020,000.0025,000.0030,000.0035,000.002010-112011-032011-072011-112012-032012-072012-112013-032013-072013-112014-032014-072014-112015-032015-072015-112016-032016-072016-112017-032017-072017-112018-032018-072018-112019-032019-072019-11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当月值(亿元)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1.36万亿元,同比多增1331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249亿元,同比少减538亿元;第二,非标融资总体回升,其中,委托贷款减少959亿元,从同比的绝对量上看,委托贷款在今年11月份持续去年11月份的收缩态势,但今年降低的幅度比去年减少351亿元;信托贷款减少673亿元,信托贷款也同样延续去年11月份的收缩态势,而且今年降低的幅度继续扩大,降幅比去年增加218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571亿元,同比多增698亿元;第三,直接融资规模回落,其中,企业债券净融资2696亿元,同比少1222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524亿元,同比多324亿元;第四,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融资净减少1亿元,同比少减331亿元。因此,总的来看,1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幅小幅扩大,主要是因为,其一,信贷同比增幅扩大,其二,非标融资规模回升,尤其是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由负转正。 -2,000.00-1,000.000.001,000.002,000.003,000.004,000.005,000.00-3,000.00-2,000.00-1,000.000.001,000.002,000.003,000.004,000.005,000.002010-112011-042011-092012-022012-072012-122013-052013-102014-032014-082015-012015-062015-112016-042016-092017-022017-072017-122018-052018-102019-032019-08非标融资规模(亿元)社会融资规模:新增委托贷款:当月值社会融资规模:新增信托贷款:当月值0.005,000.0010,000.0015,000.0020,000.0025,000.0030,000.0035,000.0040,000.0045,000.0050,000.002010-112011-032011-072011-112012-032012-072012-112013-032013-072013-112014-032014-072014-112015-032015-072015-112016-032016-072016-112017-032017-072017-112018-032018-072018-112019-032019-072019-11社会融资规模(亿元)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WIND,北大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M2同比增速回落 2019年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96.14万亿元,同比增长8.2%,10月末M2同比增速8.4%,去年11月M2同比增速为8.0%。狭义货币(M1)余额56.25万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比10月末高0.2个百分点,比去年11月高2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7.4万亿元,同比增长 4.8%。 11月财政存款-2451亿元,虽然财政存款仍为负值,但是相较于去年11月的财政存款-6643亿元,仍然能看出财政支出缩减幅度不小,11月企业债券净融资2696亿元,同比少1222亿元。因此,总的来看,财政支出力度减小,加上年末债券发行速度放缓,均对M2同比增速有拉低作用。 数据来源:WIND,北大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0.005.0010.0015.0020.0025.0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2010-112011-032011-072011-112012-032012-072012-112013-032013-072013-112014-032014-072014-112015-032015-072015-112016-032016-072016-112017-032017-072017-112018-032018-072018-112019-032019-072019-11M1:同比M2:同比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简介: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挂靠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依托北京大学,重点研究领域包括中国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宏观调控理论与实践、经济学理论、中国经济改革实践、转轨经济理论和实践前沿课题、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教学研究等。同时,本中心密切跟踪宏观经济与政策的重大变化,将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纳入一个综合性的理论研究框架,以独特的观察视角去解读,把握宏观趋势、剖析数据变化、理解政策初衷、预判政策效果。 中心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对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1)推动了中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中心主任苏剑教授从2006年开始就呼吁中国应该立即彻底放弃计划生育政策,并转而鼓励生育。(2)关于宏观调控体系的研究:中心提出了包括市场化改革、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政策的三维宏观调控体系。(3)关于宏观调控力度的研究:2017年7月,本中心指出中国的宏观调控应该严防用力过猛,这一建议得到了国务院主要领导的批示,也与三个月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宏观调控有度”的观点完全一致。(4)关于中国经济目标增速的成果。2013年,刘伟、苏剑经过缜密分析和测算,认为中国每年只要有6.5%的经济增速就可以确保就业。此后不久,这一增速就成为中国政府经济增长速度的基准目标。最近几年中国经济的实践也证明了他们的这一测算结果的精确性。(5)供给侧研究。刘伟和苏剑教授是国内最早研究供给侧的学者,他们在2007年就开始在《经济研究》等杂志上发表关于供给管理的学术论文。(6)新常态研究。刘伟和苏剑合作的论文“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调控”(《经济科学》2014年第4期)是研究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第一篇学术论文。苏剑和林卫斌还研究了发达国家的新常态。(7)刘伟和苏剑主编的《寻求突破的中国经济》被译成英文、韩文、俄文、日文、印地文5种文字出版。(8)北京地铁补贴机制研究。2008年,本课题组受北京市财政局委托设计了北京市地铁运营的补贴机制。该机制从2009年1月1日开始被使用,直到现在。 中心出版物有:(1)《原富》杂志。《原富》是一个月度电子刊物,由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目的是以最及时、最专业、最全面的方式呈现本月国内外主要宏观经济大事并对重点事件进行专业解读。(2)《中国经济增长报告》(年度报告)。该报告主要分析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中长期问题,从2003年开始已经连续出版14期,是相关年度报告中连续出版年限最长的一本,被教育部列入其年度报告资助计划。(3)系列宏观经济运行分析和预测报告。本中心定期发布关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系列分析和预测报告,尤其是本中心的预测报告在预测精度上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免责声明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属学术机构,本报告仅供学术交流使用,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观点仅供参考,亦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研究中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