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北京大学]:货币金融点评报告:票据融资支撑信贷,M2同比增速持平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货币金融点评报告:票据融资支撑信贷,M2同比增速持平

2019-01-15北京大学李***
货币金融点评报告:票据融资支撑信贷,M2同比增速持平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票据融资支撑信贷,M2同比增速持平 ——陈阳 货币金融点评报告 A0212-20190115 CPI、PPI点评报告 2018年12月 M2同比% 新增人民币贷款(亿元) 人民银行 8.1 10800 北大国民经济研究中心预测 8.2 9500 wind市场预测均值 8.2 7438.5 2017年同期值 8.1 5844 要点 ● 信贷同比扩张,票据融资冲量 ● 债券融资增加,非标萎缩减缓,社融同比增速仍低位徘徊 ● 信贷支撑M2同比增速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宏观经济研究课题组 学术指导:刘伟 课题负责人:苏剑 课题组成员: 蔡含篇 陈 阳 孔 帅 邵宇佳 许琴芳 联系人: 蔡含篇 联系方式: 010-62767607 gmjjyj@pku.edu.cn 扫描二维码或发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阅读本中心报告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2018年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08万亿元,环比少增1700亿元,同比多增4956亿元。2018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6.17万亿元,同比多增2.64万亿元。2018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82.67万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增速持平。 信贷同比扩张,票据融资冲量 12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环比少增1700亿元,同比多增4956亿元。从信贷结构上看,12月份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环比少增1319亿元,同比少增83亿元,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由上月的26%降至18%。和企业中长期贷款收缩相印证的是生产指数的回落,12月制造业PMI为49.4%,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近两年来首次突破荣枯线。 12月份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3079亿元,环比少增1312亿元,同比少增33亿元,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由上月的35%降至29%,低于去年同期的53%,这也与商品房销量的下行相印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居民当前购房意愿的降低。 12月份新增票据融资3395亿元,环比多增1054亿元,同比多增1991.92亿元,在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中占31%,高于去年同期的24%。可见在宽信用政策引导下,银行对企业信贷投放仍然较为谨慎,风险偏好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2018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6.17万亿元,同比多增2.64万亿元。从结构上看,2018年信贷的同比扩张主要来源于票据融资,2018年全年票据融资增加1.89万亿元,比2017年多增34736.48亿元。新增企业短期贷款4982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5.6万亿元,分别比2017年少增11318亿元和7800亿元,反映了2018年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疲弱。 债券融资增加,非标萎缩减缓,社融同比增速仍低位徘徊 1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9万亿元,环比多增706.89亿元,同比多增33亿元。社融增量的同比上升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新增信贷高于去年同期,12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9269.05亿元,占社融增量的58%。二是企业债券融资的增加,12月新增企业债券融资为3703.05亿元,同比增加3359.94亿元。可见,央行下半年以来鼓励企业债券融资的政策初见成效,例如引导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等等,对企业融资环境有所改善。而从社融增量的其他分项来看,12月非标融资合计减少1729.42亿元。其中,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1023.04亿元,为2018年5月以来首次由负转正。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分别减少2243.77亿元和508.69亿元。1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为9.8%,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如果去除地方政府专项债,原口径下,12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为9.07%,略低于上月的9.13%。本月社融增量环比上升706.89亿元,主要是由于季末贷款核销规模较大,12月贷款核销2518亿元,环比增加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1789.43亿元。2019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加快发行,或将支撑年初的社融存量同比增速,然而整体来看,由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足和银行风险偏好下降,2019年社融增速仍将低位徘徊。 信贷支撑M2同比增速 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82.67万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增速持平。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0800亿元,同比多增4956亿元,对M2同比增速有拉升作用。12月财政存款减少10372亿元,同比少减1958亿元,对M2同比有降低作用。2018年全年,新增财政存款累计为-596亿元,低于去年同期的5684亿元,预计随着减税降费等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逐步落实,2019年新增财政存款或将低于2018年,对2019年M2同比增速有一定的拉升作用。 综合来看,本月信贷虽高于去年同期,但主要受票据融资和短期贷款的支撑,银行风险偏好较低。信贷和企业债券融资的增加是本月社融增量同比上升的主要因素,考虑到2019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节奏加快,预计1月份社融增速或将受到支撑,但是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足仍制约着2019年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2019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或将对M2有拉升作用,而信贷需求的不足以及扩大进口伴生的外汇占款下降仍将制约M2同比增速的增长。考虑到目前通胀较为温和,预计2019年央行可能进行多次降准。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简介: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依托北京大学,重点研究领域包括中国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宏观调控理论与实践、经济学理论、中国经济改革实践、转轨经济理论和实践前沿课题、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教学研究等。同时,本中心密切跟踪宏观经济与政策的重大变化,将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纳入一个综合性的理论研究框架,以独特的观察视角去解读,把握宏观趋势、剖析数据变化、理解政策初衷、预判政策效果。 中心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对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1)推动了中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中心主任苏剑教授从2006年开始就呼吁中国应该立即彻底放弃计划生育政策,并转而鼓励生育。(2)关于宏观调控体系的研究:中心提出了包括市场化改革、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政策的三维宏观调控体系。(3)关于宏观调控力度的研究:2017年7月,本中心指出中国的宏观调控应该严防用力过猛,这一建议得到了国务院主要领导的批示,也与三个月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宏观调控有度”的观点完全一致。(4)关于中国经济目标增速的成果。2013年,刘伟、苏剑经过缜密分析和测算,认为中国每年只要有6.5%的经济增速就可以确保就业。此后不久,这一增速就成为中国政府经济增长速度的基准目标。最近几年中国经济的实践也证明了他们的这一测算结果的精确性。(5)供给侧研究。刘伟和苏剑教授是国内最早研究供给侧的学者,他们在2007年就开始在《经济研究》等杂志上发表关于供给管理的学术论文。(6)新常态研究。刘伟和苏剑合作的论文“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调控”(《经济科学》2014年第4期)是研究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第一篇学术论文。苏剑和林卫斌还研究了发达国家的新常态。(7)刘伟和苏剑主编的《寻求突破的中国经济》被译成英文、韩文、俄文、日文、印地文5种文字出版。(8)北京地铁补贴机制研究。2008年,本课题组受北京市财政局委托设计了北京市地铁运营的补贴机制。该机制从2009年1月1日开始被使用,直到现在。 中心出版物有:(1)《原富》杂志。《原富》是一个月度电子刊物,由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目的是以最及时、最专业、最全面的方式呈现本月国内外主要宏观经济大事并对重点事件进行专业解读。(2)《中国经济增长报告》(年度报告)。该报告主要分析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中长期问题,从2003年开始已经连续出版14期,是相关年度报告中连续出版年限最长的一本,被教育部列入其年度报告资助计划。(3)系列宏观经济运行分析和预测报告。本中心定期发布关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系列分析和预测报告,尤其是本中心的预测报告在预测精度上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免责声明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属学术机构,本报告仅供学术交流使用,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观点仅供参考,亦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研究中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