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上海证券]:2010年10月金融数据点评:短期加息压力难消,长期再升准备金空间仍存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2010年10月金融数据点评:短期加息压力难消,长期再升准备金空间仍存

2010-11-11胡月晓上海证券李***
2010年10月金融数据点评:短期加息压力难消,长期再升准备金空间仍存

1重要提示:请务必阅读尾页分析师承诺和重要声明。  主要观点: 信贷增长将倒逼央行加码控制 商业银行之所以一再扩大放贷规模,究其根源仍然在货币当局本身,货币当局一面不断“放水”,一面却要求商业银行控制信贷规模,实际上在做着矛盾的事。按照央行年初的信贷规模控制标准,2010年全年新增规模为75000亿,截止10月已实际发放68877亿元,仅剩6123亿元的可贷规模。年初央行要求的均衡投放标准,没被遵守已既成事实,我们预计央行将采取严格措施,力求总量规模不被突破或超过过多! 货币回收速度过慢导致市场充裕程度再上升 “控货币”和“压信贷”,对货币流动性控制来说,具有同样语意。10月货币增速的反弹,还在于央行对基础货币回收速度的过慢。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冲销的货币投放增量布道2/3。9月末,我国基础货币同比增速依然达到了20.9%,超过货币供给的增速。 后续判断:短期加息压力难消,长期再升准备金仍有可能 在当前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下,中国的基础货币投放还将被动增加。由于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不发达,公开市场操作还不足以充当实现货币对冲操作的主要场所,“冲销”政策依然主要依靠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进行。对流动性的微调操作,在很多情况下是通过价格工具,即利息调整实现的。在当前通货膨胀高企的情况下,短期内(3月)加息的压力仍不能消除。 日期:2010年11月11日 首席宏观分析师 胡月晓 021-53519888-1917 huyuexiao@sigchina.com 执业证书编号:S0870208090146 报告编号: 相关报告: 《货币充裕程度不变 短期恐难收》 (2010年10月13日) 《货币退出节奏放慢》 (2010年9月13日) 《货币增速仍有下降空间》 (2010年8月11日) 《货币政策仍意图维持泡沫》 (2010年7月12日) 《信贷高增致加息压力上升》 (2010年6月11日) 《将迎来“紧数量、低利率”的货币环境》 (2010年5月11日) 《货币退出或提速》 (2010年3月11日) 《再升准备金率之弦仍需绷紧》 (2010年2月11日) 《通胀预期不改货币退出步伐》 (2010年2月11日) 《当前中国流动性评估》(2009年11月3日) 《流动性推高的资产价格是否稳固?》 (2009年6月3日) 《200钱流何方》 2009年4月2日) 《中国离流动性陷阱有多远?》 (2008年12月23日) 短期加息压力难消 长期再升准备金空间仍存 ——2010年10月金融数据点评 研究报告/宏观研究 /数据点评 宏观数据点评 22010年11月11日 数据: 广义货币增长19.3%。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69.98万亿元,同比增长19.3%,增幅比上月高0.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1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25.33万亿元,同比增长22.1%,增幅比上月高1.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9.9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4.16万亿元,同比增长16.6%。当月净回笼现金208亿元,同比少回笼850亿元。 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长19.3%。10月人民币贷款余额46.87万亿元,同比增长19.3%,比上月末高0.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14.9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877亿元,同比多增3347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65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6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189亿元;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422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47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407亿元,票据融资减少1亿元。 人民币各项存款增长19.8%。10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70.28万亿元,同比增长19.8%,比上月低0.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8.3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769亿元,同比少增1128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7003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4168亿元,财政存款增加2992亿元。 评论: 信贷增长将倒逼央行加码控制 10月新增信贷5877亿元,远超我们4000亿的预期,也大大超过市场4500亿的预期。在上月的月度金融数据点评中,我们就曾指出,从货币当局的实际行为上看,信贷规模控制已被事实上放弃。商业银行之所以一再扩大放贷规模,究其根源仍然在货币当局本身,货币当局一面不断“放水”,一面却要求商业银行控制信贷规模,实际上在做着矛盾的事。在9月29日的货币政策委员会三季度例会上,对今年以来的信贷增长界定是“合理”,银行体系流动性是“基本适度”。10月13日公布金融数据时,破天荒地再次强调了“适度宽松”的政策基调,在心理面上再次鼓励银行扩大放款。10月份信贷的继续大规模增长,就不出意料了。按照央行年初的信贷规模控制标准,2010年全年新增规模为75000亿,截止10月已实际发放68877亿元,仅剩6123亿元的可贷规模。年初央行要求的均衡投放标准,没被遵 宏观数据点评 32010年11月11日 守已既成事实,我们预计央行将采取严格措施,力求总量规模不被突破或超过过多! 货币回收速度过慢导致市场充裕程度再上升 10月货币增速反弹, M1和M2均有所上升。我们在以往的报告中多次指出,信贷增长将推动货币增加。信贷增加意味着金融系统创造货币的功能被强化,自然会导致货币供给的同步增加。因此,“控货币”和“压信贷”,对货币流动性控制来说,具有同样语意。 图 1 货币增速的变化(余额同比,%) 581114172023262932353808/0408/0508/0608/0708/0808/0908/1008/1108/1209/0109/0209/0309/0409/0509/0609/0709/0809/0909/1009/1109/1210/0110/0210/0310/0410/0510/0610/0710/0810/0910/10M1M2数据来源:人民银行, 上海证券研究所 10月货币增速的反弹,还在于央行对基础货币回收速度的过慢。进入3季度以来,我国的顺差增速开始提升,逐渐恢复到了危机前的水平;同时金融项下的资本流入也大大增加。外汇管理部门虽然加大了对“热钱”的监管力度,但通过正常渠道进来的国际资本就足以使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速再度快速上升,从而通过外汇占款使我国货币的投放被动增加。2010年上半年,我国虽然提高了3次存款准备金率,但相对于不断增加的外汇储备而言,力度远远不够。按照9月末的存款规模,3次共上调准备金率1.5个百分点,按照9月末的存款规模,总共冻结资金约10515亿元;而同期外汇储备增长2492亿美元,按9月末美元/人民币的比价6.69计算,外汇占款实际导致货币投放增加约16671亿元。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冲销的货币投放增量布道2/3。9月末,我国基础货币同比增速依然达到了20.9%,超过货币供给的增速。 宏观数据点评 42010年11月11日 图 2 依然未下降的基础货币投放(余额同比,%) 05101520253035404501-0301-0902-0302-1203-0603-1204-0905-0305-0906-0306-0907-0307-0908-0308-0909-0309-0910-0310-09数据来源:Wind, 上海证券研究所 后续判断:短期加息压力难消,长期再升准备金仍有可能 货币投放过多,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已取得共识。中国的两大货币工具——利息调整和准备金调整,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目标:加息通常被用于治理通货膨胀,准备金率调整通常被用于对冲外汇占款造成的基础货币投放变动。中国通过外汇占款形式实现的货币投放具有被动性投放的特征。在当前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下,中国的基础货币投放还将被动增加。由于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不发达,公开市场操作还不足以充当实现货币对冲操作的主要场所,“冲销”政策依然主要依靠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进行。对流动性的微调操作,在很多情况下是通过价格工具,即利息调整实现的。在当前通货膨胀高企的情况下,短期内(3月)加息的压力仍不能消除。 5分析师承诺 分析师 胡月晓 本人以勤勉尽责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依据公开的信息来源,力求清晰、准确地反映分析师的研究观点。此外,本人薪酬的任何部分过去不曾与、现在不与、未来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直接或间接相关。 投资评级体系与评级定义 股票投资评级: 分析师给出下列评级中的其中一项代表其根据公司基本面及(或)估值预期以报告日起6个月内公司股价相对于同期市场基准沪深300指数表现的看法。 投资评级 定 义 超强大市 Superperform 股价表现将强于基准指数20%以上 跑赢大市 Outperform 股价表现将强于基准指数10%以上 大市同步 In-Line 股价表现将介于基准指数±10%之间 落后大市 Underperform 股价表现将弱于基准指数10%以上 行业投资评级: 分析师给出下列评级中的其中一项代表其根据行业历史基本面及(或)估值对所研究行业以报告日起12个月内的基本面和行业指数相对于同期市场基准沪深300指数表现的看法。 投资评级 定 义 有吸引力 Attractive 行业基本面看好,行业指数将强于基准指数5% 中性 Neutral 行业基本面稳定,行业指数将介于基准指数±5% 谨慎 Cautious 行业基本面看淡,行业指数将弱于基准指数5% 投资评级说明: 不同证券研究机构采用不同的评级术语及评级标准,投资者应区分不同机构在相同评级名称下的定义差异。本评级体系采用的是相对评级体系。投资者买卖证券的决定取决于个人的实际情况。投资者应阅读整篇报告,以获取比较完整的观点与信息,投资者不应以分析师的投资评级取代个人的分析与判断。 免责条款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我公司及其雇员对任何人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 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我公司或其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或财务顾问服务。 本报告仅向特定客户传送,版权归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获得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引用或转载。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对于上述投资评级体系与评级定义和免责条款具有修改权和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