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亿欧智库]:2019开放银行与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19开放银行与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

金融2019-06-16亿欧智库机构上传
2019开放银行与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

BankingAnywhere2019开放银行与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亿欧智库http://www.iyiou.com/intelligenceCopyrightreservedtoEO Intelligence, June 2019 EO Intelligence前言2018年7月,浦发银行推出APIBank无界开放银行,业界普遍认为中国进入开放银行发展元年。之后,各大银行和具有科技能力的中小银行纷纷开始布局开放银行。据亿欧智库不完全统计,截止2019年5月,超过50家银行已经上线或正在建设开放银行业务。那么,什么是开放银行?金融科技在开放银行浪潮中发挥什么作用?开放银行又将给银行业带来怎样的变革?为了解答以上问题,亿欧智库通过桌面研究、企业调研和专家访谈,并将研究成果结成此份《2019开放银行与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报告主要分为开放银行现状、开放银行与金融科技、开放银行的挑战与趋势三大部分:1.第一部分明确开放银行定义,从开放银行的发展背景出发,分析开放银行国内外实践情况;2.第二部分构建开放银行生态图谱,全面剖析金融科技如何赋能开放银行,并分析开放银行的三种形态;3.第三部分通过研究开放银行的现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本报告是国内第三方研究机构发布的第一份探讨开放银行与金融科技发展的研究报告,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明确开放银行定义,并总结目前全球范围内开放银行发展情况;第二,从国内视角出发,研究中国开放银行的特点及金融科技在其中的作用。由于视野有限,本报告难免有错漏或不当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2 目录C O N T E N T SPart 3. 开放银行的挑战与趋势3.1 开放银行的挑战3.2 开放银行发展趋势Part 1. 开放银行现状1.1 开放银行发展背景1.2开放银行国际实践1.3 开放银行生态结构Part 2. 开放银行与金融科技2.1 金融科技助力开放银行金融云、大数据、智能营销、智能风控、智能助理、生物识别......2.2 开放银行的三种形态银行即服务、开放账户信息、共享收益平台 TheStateofOpenBanking开放银行现状4 EO Intelligence开放银行发展背景Development Background of Open BankingPart.1 开放银行现状5 EO IntelligencePart.1 开放银行现状开放银行发展背景开放银行是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理念,银行及其生态伙伴通过API等技术共同构建开放的泛银行生态系统◆2019年,开放银行在国内外迅速发展,但截至目前尚未有广受认可的开放银行定义。基于桌面研究和专家访谈,亿欧智库认为:开放银行是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理念。在监管允许的范围内,商业银行经客户授权,通过API等技术与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垂直行业企业等合作伙伴共享信息和服务,实现银行服务与产品的即插即用,共同构建开放的泛银行生态系统。6开放银行开放银行需要以客户为中心,通过API接口或者SDK等技术,实现银行和第三方之间的数据、产品以及资源的共享。开放银行将银行的业务融入到更广泛的社会化产品中去,通过不同商业生态为客户提供各类金融服务,最终构建了一个“数字+场景+服务”的开放生态同盾科技开放银行定义为是一种协作的商业模式,通过API在两个或以上非附属关联公司直接分享银行数据,以增强市场的功能麦肯锡开放银行可以形象理解为“把银行网点开到互联网上去”,在实现方式上,是将银行的账户、支付、融资、投资理财、科技、数据等能力进行重新封装,以API或SDK模式开放给生态合作伙伴,通过合作伙伴将银行的金融服务能力融入到用户的生产、生活场景之中神州信息“开放银行”一词是用来形容一种银行业生态系统从一个封闭的模式,到经客户授权可以在不同的成员间分享数据的转换德勤开放银行将使个人客户和小企业能够安全地与其他银行和第三方分享自有数据,使其能够通过一个数字“应用”管理多个供应商账户,对资金进行更多控制(例如避免透支费用和管理现金流动),并根据自己的要求对产品进行比较CMA EO IntelligencePart.1 开放银行现状开放银行发展背景开放银行国内外发展呈现不同特征,从2004年开始实践,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4年,PayPal推出PayPalAPI预示着具有开放银行特征的实践开始出现,但此时“开放银行”并未真正由银行直接参与。直到2015年,英国成立开放银行工作组(OBWG),且欧盟同年颁布PSD2对部分银行的账户和数据开放提出明确要求,“开放银行”概念才正式兴起。2018年后,随着PSD2规定生效,开放银行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随着中国银行提出并于次年建立“中银开放平台”,中国的银行业就有了开放平台的概念。然而,2013年的中银开放平台主要应用于银行内部信息交流,与目前的开放银行概念并不一致。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开放银行起步较晚,直到2018年才正式进入发展元年,呈现出“金融科技推动开放银行发展”的特征。✓2004年,国际支付公司PayPal推出PayPalAPI✓具有开放银行特征的实践开始出现✓2011年,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提供SDK和应用商店✓基于SDK的银行数据开放起步✓2015年,英国OBWG成立、欧盟PSD2颁布✓“开放银行”概念正式在全球范围内兴起312✓2012年,中国银行提出并于次年建立中银开放平台✓开放平台概念起步✓2013年,金融科技兴起并迅速升温✓金融科技创新公司大规模成立✓2015年起,各银行陆续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商业银行积极发展和应用金融科技312✓2018年,PSD2规定生效,银行陆续开放API✓开放银行进入快速发展阶段4✓2018年,浦发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依次建立开放银行平台✓中国进入开放银行发展元年47 EO IntelligencePart.1 开放银行现状开放银行发展背景开放银行的发展由金融业内外竞争加剧、客户需求变化、科技进步、监管需求四方面因素共同驱动8✓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基础技术迅速发展,金融云、大数据、生物识别、智能营销、智能投顾等金融科技近几年得到广泛应用,银行开放API的效率提高,且技术风险得以降低科技进步✓内部竞争:存贷净息差及银行净利润增长率下降✓外部竞争:全球化竞争及金融科技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网络借贷平台等第三方公司对传统银行业务产生影响,商业银行外部竞争加剧内外部竞争加剧✓数字时代金融数据出现滥用,各国对金融数据的使用逐渐提出监管要求或指引✓英国、欧盟、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监管当局要求部分银行以开放标准API的形式向第三方开放数据监管需求✓消费者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尤其是被称“互联网原住民”的90后、00后,其银行需求与上一代明显不同✓年轻一代的银行客户需要快速便捷、个性化、安全化且价格适中的数字服务客户需求变化 EO IntelligencePart.1 开放银行现状开放银行发展背景内外部竞争加剧:银行净利润增长率下滑及来自非银行机构的竞争加剧迫使银行转型◆内部竞争:在全球化金融竞争、利率汇率市场化、多样化融资渠道发展分流银行储蓄、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银行靠传统“存贷汇”业务难以带动快速增长,净利润增速下滑,银行业盈利模式面临转型挑战。中国银保监会官网数据显示,虽然2018年商业银行净利润1.83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0.08万亿元,同比增长4.97%,但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1.03个百分点。◆外部竞争:商业银行不仅面临着全球化的金融竞争,其商业模式也经受互联网企业挑战。在金融科技浪潮下,诞生了一批金融科技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消费分期平台、网络信贷平台等“新金融”模式,实现金融与场景无缝衔接,为客户提供“销售——金融”一站式服务,对银行的存贷汇业务造成了巨大冲击。内外部竞争加剧迫使银行转型。9交通1.041.241.421.551.591.651.751.8336.34%18.96%14.48%9.65%2.43%3.54%6.00%4.97%0123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亿欧智库:2011-2018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及增长率净利润(万亿元)增长率亿欧智库:“新金融”实现金融与多样化消费场景无缝衔接线下零售......金融科技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消费分期平台网络信贷平台......线上教育医疗旅游电商汽车来源:左图来源于中国银行保险管理监督委员会 EO IntelligencePart.1 开放银行现状开放银行发展背景客户需求变化:年轻一代用户追求数字服务,消费信贷需求增长倒逼银行扩展场景和服务◆消费者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年轻一代的银行客户追求便捷、个性化、安全且价格适中的数字服务。国家统计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移动电话用户15.7亿户,同比增长10.5%;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12.2部/百人,同比增长9.5%。移动电话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广泛渗透使得年轻一代的银行客户更喜欢通过数字化方式获取银行服务,金融需求更加快速便捷。银行客户需求的变化促使传统银行服务向数字化方向转型。◆另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近四年来,中国境内金融机构住户贷款中,中长期消费贷款和短期消费贷款的比例持续上升,消费贷款占住户贷款之比由2015年的68.0%上升至78.3%。中国境内住户消费信贷需求的上升倒逼将银行提高消费信贷服务的比例和效率。1053.4%58.0%60.9%60.8%14.6%14.7%15.8%17.5%12.5%11.5%10.9%10.8%19.5%15.8%12.4%10.9%0%20%40%60%80%100%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亿欧智库:中国境内金融机构住户贷款结构图中长期消费贷款短期消费贷款中长期经营贷款短期经营贷款亿欧智库:2017-2018年底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数量及普及率移动电话用户2017年2018年2017年2018年移动电话普及率来源:左图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右图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整理 EO Intelligence开放银行实践PracticesofOpenBankingPart.1 开放银行现状11 EO IntelligencePart.1 开放银行现状开放银行实践根据资金、风险、建设周期、对平台掌控能力的要求不同,开放银行建设模式可以分为四类:自建、投资、合作、联盟◆根据银行对开放平台的资金、风险、建设周期、对平台掌控能力要求不同,开放银行的建设模式可以分为四类:1.自建:对于资金雄厚、技术能力强、风险承受能力高的大型银行,建设开放银行一般优先采用自建方式以获得对平台完全的掌控能力,构建引领行业的开放银行生态系统;2.投资:对于资金充足但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低的银行,可以通过投资并购金融科技公司的方式将开放银行模式快速投向市场,借助被投资公司的经验降低失败风险;3.合作:资金实力较差、风险承受能力低的银行可以通过合作模式构建业务针对性强(如只提供贷款、理财或支付业务)的开放银行模式,通过合作伙伴的场景需求快速取得收益;4.联盟:联盟模式下,资金实力差、风险承受能力低、希望能快速开展开放银行业务的银行,可以直接参与到其他更有实力的大型银行或者金融科技公司构建的生态系统中,无需自行构建平台。12开放银行建设模式资金投入风险建设周期银行对平台的掌控能力自建★★★★★★★★★★★★★★★★★★★★投资★★★★☆★★★☆☆★☆☆☆☆★★★★☆合作★★☆☆☆★★☆☆☆★★★☆☆★★☆☆☆联盟★☆☆☆☆★☆☆☆☆★☆☆☆☆★☆☆☆☆亿欧智库:开放银行四种建设模式注:★越多代表相应程度越高,如★★★★★代表资金投入最多、风险最高、建设周期最长、银行对平台的掌控能力最强。 EO IntelligencePart.1 开放银行现状开放银行实践✓2016年11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联合新加坡银行协会发布API指导手册,提供在没有监管情况下开放银行的指导方针;✓2017年11月,新加坡星展银行(D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