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德勤]:从“后知后觉”到“先见之明”——释放物联网工业领域价值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从“后知后觉”到“先见之明”——释放物联网工业领域价值

信息技术2017-05-04德勤羡***
从“后知后觉”到“先见之明”——释放物联网工业领域价值

从“后知后觉”到“先见之明”—— 释放物联网工业领域价值 主要发现 第一章 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价值潜力 1.1 物联网与工业物联网的概念区别 1.2 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价值潜力 第二章 价值来源及体现 2.1 物联网的价值来源 2.2 物联网商业价值的体现 第三章 中国工业物联网应用的价值体现 3.1 应用现状 3.2 价值驱动 3.3 未来趋势 3.4 主要挑战 第四章 释放工业物联网的商业价值 关于本次调研 0304040507070809091114161821目录 03从“后知后觉”到“先见之明”—— 释放物联网工业领域价值 | 主要发现主要发现全球企业都面临一个挑战或者说机遇——从“后知后觉”到“先见之明”的转变。随着更多的传感器的使用和数据质量的提高,物联网可以帮助企业提前做出响应,避免损失并创造价值。工业领域物联网应用价值潜力巨大,来源于它所创造的区别于产品和服务的全新价值源——信息及洞察力,其商业价值主要体现在效率提升、业务成长和风险管理提升。中国制造企业物联网应用的现状和趋势主要包括:中国制造企业普遍认同工业物联网的重要性, 但尚未形成清晰的物联网战略。89%的受访企业认同在未来五年内工业物联网对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72%的企业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工业物联网应用,但仅有46%的企业制定了比较清晰的工业物联网战略和规划。制造企业仍处在数据应用的初级阶段,从“后知后觉”到“先见之明”尚需时日。受访企业目前仍处在数据应用的感知阶段而非行动阶段。大部分企业利用采集到的数据解释历史表现的规律和根本原因,而非将数据用于预测性分析支持决策。制造企业工业物联网应用以效率提升、收入增长和风险管理为主要驱动,其中供应链优化、提升客户体验和确保产品安全性最受企业关注。96%的受访企业其物联网应用以提升效率为主要驱动,94%的企业以收入增长为主要驱动,91%的企业以风险管理为主要驱动1 。供应链优化被视为效率提升的主要途径(占比74%),提升客户体验为收入增长的主要途径(占比72%),确保产品安全性则被视为风险管理的主要领域(占比77%)。未来企业工业物联网应用的重点由设备和资产转向产品和客户。对于未来的数据需求,69%的企业希望获得产品数据、61%的企业希望获得客户数据,超过对运营数据(53%)、销售数据(53%)和资产设备数据(42%)的需求。 受访企业在工业物联网应用面临最大的三项挑战分别为:缺乏互联互通的标准、数据所有权和安全问题以及相关操作人员技能不足。52%的受访企业认为缺乏互联互通的标准是企业工业物联网应用的主要挑战,其次46%的受访企业认为数据所有权及数据安全问题是主要挑战,42%的受访企业认为缺乏相关技术人才是工业物联网应用的主要挑战。德勤建议企业采取五项策略以实现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价值释放:(1) 目光长远、小处着手、价值驱动、快速升级:在清晰战略的指引下,先重点实施那些将支持其长期目标的具体试点项目,并在试点过程中发现所需要的技术要求以便日后的快速推广和升级;(2) 关注产品生命周期和客户生命周期: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和客户的生命周期,寻找将产品的一次性交易转化为持续收入来源的方法;(3) 强化大数据应用能力:企业大数据应用的重点是围绕业务目标和具体业务问题,从其业务战略和IT战略出发,构建大数据应用的顶层框架设计,并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手段,深入分析解决问题或做出预测指导决策;(4) 提升安全性:在防范传统风险,建立信息安全架构和机制的同时,企业还需关注网域风险;(5) 明确生态系统里的定位和合作:企业自我定位为生态系统的搭建者,还是模块化产品的提供者,或者渠道搭建者,将取决于企业自身的业务设计和对最终用户的了解程度。 04从“后知后觉”到“先见之明”—— 释放物联网工业领域价值 | 第一章 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价值潜力第一章 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价值潜力物联网是下一个万亿级的业务,目前已经在制造、家居、能源、交通、医疗、农业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本报告将探讨物联网应用在制造业领域的价值潜力和价值创造,讨论的范围既包括强调生产过程的工业物联网,也包括物联网在生产流程之外的应用。1.1 物联网与工业物联网的概念区别物联网与工业物联网、工业4.0的概念既有交集也有差异。物联网强调的是生活和生产中一切硬件设备的连接;工业物联网是指在工业环境下,生产设备和产品的连接;工业4.0则涵盖整个制造生态系统 (图表1.1)。 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企业内部及企业间生产控制系统和生产管理系统互联互通的需求渐增,通过接入网络进而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运营效率的需求更为强烈,工业物联网应运而生。工业物联网将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设备变成数据终端,全方位采集底层基础数据,并进行更深层面的数据分析与挖掘,从而提高效率、优化运营。与物联网在消费行业的应用不同,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基础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如过程控制和自动化系统、工业化以太网连接和无线局域网(WLAN)等系统已经在工厂运行多年,并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无线传感器和射频识别技术标签(RFID)。但是在传统工业自动化环境下,一切都只是发生在工厂自己的系统里,从来没有与外部世界连接。图表1.1 物联网、工业物联网、工业4.0概念区别来源:德勤研究工业物联网相较于传统工业自动化有以下四个特点2 :数据收集范围:工业物联网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手段随时获取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到最终用户使用各个阶段的信息数据,而传统工业自动化的数据采集往往局限于生产质检阶段。互联传输:工业物联网利用专用网络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方式,实时准确地传递物体信息,对网络依赖性更高,更强调数据交互。智能处理: 工业物联网综合利用云计算、云存储、模糊识别、神经网络等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并结合大数据技术,深入挖掘数据价值。自组织与自维护:工业物联网的每个节点为整个系统提供自己处理获得的信息或决策数据,当某个节点失效或数据发生变化时,整个系统会自动根据逻辑关系做出相应调整。 •所有物品通过传感器和无线或 有线通讯网络互相连接,成为 智能的、联网的产品 •关键技术包括:RFID技术、传感 器技术、M2M、通讯技术、数据 分析、云计算等物联网 •生产过程中生产设备和产品 通过传感器和网络互相连接工业物联网 •涵盖整个制造业生态系统,强调制造业的互联网化 •涵盖更广泛的生产制造能力和技术,如3D打印、增强现实等 •工业4.0 05从“后知后觉”到“先见之明”—— 释放物联网工业领域价值 | 第一章 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价值潜力1.2 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价值潜力在今天的商业环境里,所有企业都面临一个挑战或者说机遇——从“后知后觉”到“先见之明”的转变。仅仅在事件发生后解释原因并做出响应已经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随着更多的传感器的使用和数据质量的提高,物联网使得企业提前做出响应避免损失和创造价值变得可能。Forrest Research 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将是人人互联业务的30倍。各大机构普遍预测物联网设备的安装数量快速增长(图表1.2)。图表1.2 各大机构对物联网市场潜力预测3来源:福布斯、德勤研究 “今天的企业面临着一个根本的问题和机遇:从解释到预测的转变,以及超越。促成这个转变的原因包括快速变化的现代商业环境,不断提高的数据的可用性和越来越多的传感器的使用。仅仅解释过去发生了什么,然后才对各种信号(例如销售、市场、客户购买行为、温度)做出延迟的反应是不够的。未来企业必须在事件发生之前就进行预测并采取行动。” Bill Hardgrave RFID研究中心创始人、奥本商学院院长2016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目达到64亿,比2015年增30%,202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208亿。物联网设备的安装基数将以17. 5 %的年复合增长率在2020年达到281亿。机构物联网设备安装数量GartnerIDCIHS全球物联网设备的安装基数将从2015年的15 4亿增长到2020年的307亿。2025年,这一数字更将达到754亿。 06从“后知后觉”到“先见之明”—— 释放物联网工业领域价值 | 第一章 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价值潜力Gartner预测2016年全球物联网终端支 出(endpoint spending)达到 14,14 0亿美元,包括消费者应用5,460亿美元、跨行业企业级应用2,010亿美元和垂直行业应用6,670亿美元。到2020年,物联网总支出将达到3 0 ,110亿美元,上述各细分市场将分别增长至15 , 3 4 0亿美元、5,660亿美元和9,11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29%、30%和8% (图表1.3)。工业领域目前是物联网项目最多的应用领域。IoT A nal y tic s认为制造业在物联网应用的占比约为25%,Harbor Research和CISCO估计为27%左右,Gartner预计在15%左右4 。尽管各机构预计数据有差距,但制造业在物联网中的重要地位显而易见。左图为Gartner对整体物联网市场和物联网工业领域市场的预测 (图表1.4)。另外,Industry ARC 预测工业物联网有可能会在2025之前每年产生高达11.1万亿的资金,其中70%将在企业间消化;通用电气(GE)预测在未来15年中,工业物联网领域的投资最高可达60万亿美元。中国物联网生态环境日趋成熟,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应用需求逐渐强烈。根据中投顾问估算,2014年中国工业物联网规模达到1,157亿元,在整体物联网产业中的占比约为18%,2015年规模接近1,50 0亿元,增长率达到29%。到2020年,工业物联网在整体物联网产业中的占比将达到25%,规模将突破4,500亿元 5。图表1.3 全球物联网终端支出按细分市场划分来源:G ar t ner (2015年11月)、德勤研究图表1.4 全球物联网与工业物联网终端支出来源:Gar tner, 德勤研究 行为07从“后知后觉”到“先见之明”—— 释放物联网工业领域价值 | 第二章 价值来源及体现第二章 价值来源及体现2.1 物联网的价值来源鉴于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巨大市场潜力,我们需要思考其价值究竟从何而来。物联网几乎可以把任何物体转化为有关该物体的信息源。它创造了一种区别于产品和服务并且能够自主管理的全新价值源——信息及洞察力。物联网使制造企业的竞争领域不仅限于产品功能及服务,而扩展到通过使用这些产品或服务所创造的信息和数据。在清晰的战略指引下,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将物联网产生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的洞见,帮助决策者更清楚地了解他们的客户、产品和市场,继而协助企业开发新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德勤在2015年首次提出物联网环境下的全新价值源 — —“信息价值环路”概念(图表2 .1)。以产品和服务的形式创造价值造就了“价值链”的概念,即企业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系列活动以及活动的顺序。同样,充分发挥物联网的潜力有助于形成一个能获取一系列活动以及活动顺序的框架,企业由此通过信息创造价值,即“信息价值环路”。德国食品生产商Seeberger使用物联网技术便能够清楚的知道某个商品在生产过程中任何阶段的数据信息,以达到对食品的可追溯性与保障质量安全的目的。例如,如果一包原料没有被打开,DT V会通过无线网络收到提示信号,联网设备会将原料送回恒温控制的库存区。物联网技术的远程监控和优化资产的能力使得很多的石油天然气项目的实施与运行得到了技术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