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东方证券]:包容性繁荣委员会报告(连载之二):战略研究参考,希拉里经济学什么样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包容性繁荣委员会报告(连载之二):战略研究参考,希拉里经济学什么样

2016-05-11孙金霞、薛俊东方证券梦***
包容性繁荣委员会报告(连载之二):战略研究参考,希拉里经济学什么样

HeaderTable_User 1139439906 1199170346 1259939731 HeaderTable_Stock 股票代码 投资评级 评级变化 行业code HeaderTable_Excel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相关主管机关核准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据此开展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机构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正在或将要与本研究报告所分析的企业发展业务关系。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对报告的客观性产生影响的利益冲突,不应视本证券研究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动态跟踪 【投资策略·证券研究报告】 战略研究参考:“希拉里经济学”什么样? ——包容性繁荣委员会报告(连载之二) 导读 2016美国总统大选进程过半,伴随5月4日印第安纳州初选的结束,民主党内希拉里与桑德斯拉开了近千票的差距,特朗普在克鲁兹退选后成为共和党内“唯一总统候选人”,如无意外,第45任美国总统将在两人之间诞生。 “笨蛋,根本问题是经济“,这是在1992年总统大选中希拉里的丈夫克林顿借以战胜老布什总统的名句。而从对待经济政策的立场来看,希拉里初选阶段的一系列动向与表态颇有彼时克林顿之神韵。与”非典型“候选人特朗普相比较,经济政策在相对传统、老派的候选人希拉里的竞选纲领之中更成体系,也无疑在其整个竞选策略占据着更加严肃而重要的地位。然而,虽然希拉里围绕其经济政纲的塑造倾注了不少心血,自希拉里及其团队初选阶段一系列公开渠道的发布和表述之中,我们所知所感仍然有限。在经济政纲的核心”强劲增长、公平增长、长期增长“统领之下,希拉里已知的改革方案与承诺被外界评论为在言辞中”挑不出什么毛病“,但也并未给出复杂、宏大目标之下切实可行、令人信服的行动计划。同时,在希拉里表述的经济立场与其支持的政策手段之间,也常常存在着显而易见的矛盾和分化。”希拉里经济学“究竟会是什么样子?伴随希拉里一只脚踏入终选,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令今天的美国乃至世界瞩目,也让一些关注者备感困惑。 研究希拉里的经济政策思想,可以追溯到2015年1月由华盛顿自由派智库美国进步中心发布的《包容性繁荣委员会报告》。这篇报告本意虽然不是为了阐述“希拉里经济学“,其观点与立场却在背后与希拉里潜在的施政纲领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支持报告发布的智库美国进步中心创始人约翰·波德斯塔系希拉里竞选总干事,主席尼拉·坦登长期担任希拉里政策顾问。执笔报告的”包容性繁荣委员会“联席主席劳伦斯·萨默斯和艾德·鲍尔则分别为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财政部长和英国工党”影子财政大臣“,他们与希拉里过从密切,既是支持者,又对希拉里经济政策思路有深刻影响。报告中体现的经济思想与立场,与”希拉里经济学“产生多个维度的共振,对于预判未来白宫在希拉里胜选情况下可能采取的政纲有透视镜和风向标的作用。 风险分析 智库观点与研究成果可能与希拉里团队经济思想、施政纲领可能存在偏差; 配合经济运行状况与终选选情,希拉里经济政策纲领可能出现调整与转变; 大选阶段纲领与承诺未必在执政后得到落实。 报告发布日期 2016年05月11日 证券分析师 孙金霞 021-63325888*7590 sunjinxia@orientsec.com.cn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15070001 薛俊 021-63325888*6005 xuejun@orientsec.com.cn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15100002 联系人 王仲尧 021-63325888*3267 wangzhongyao1@orientsec.com.cn 相关报告 战略研究参考:“希拉里经济学”什么样? 2016-05-09 战略观察:日本精英如何看美国总统大选? 2016-05-03 共和党的“换普”呼声与党代会机制 2016-04-27 从比利时爆炸看特朗普能走多远 2016-03-29 三重背离:美国总统初选“超级星期二”回顾与前瞻 2016-03-03 投资策略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战略研究参考:“希拉里经济学”什么样? 2 本报告2015年由美国进步中心发布,在可见范围内未见不得引用之限定。本译文由东方证券研究所组织翻译,供投资者了解、预判希拉里可能的经济思想与施政纲领,不代表我方观点。翻译概括在表达方式、细微语义习惯上或与原文意思表示存在一定差异,应以原文表述为准。 导读 2016美国总统大选进程过半,伴随5月4日印第安纳州初选的结束,民主党内希拉里与桑德斯拉开了近千票的差距,特朗普在克鲁兹退选后成为共和党内“唯一总统候选人”,如无意外,第45任美国总统将在两人之间诞生。 “笨蛋,根本问题是经济“,这是在1992年总统大选中希拉里的丈夫克林顿借以战胜老布什总统的名句。而从对待经济政策的立场来看,希拉里初选阶段的一系列动向与表态颇有彼时克林顿之神韵。与”非典型“候选人特朗普相比较,经济政策在相对传统、老派的候选人希拉里的竞选纲领之中更成体系,也无疑在其整个竞选策略占据着更加严肃而重要的地位。然而,虽然希拉里围绕其经济政纲的塑造倾注了不少心血,自希拉里及其团队初选阶段一系列公开渠道的发布和表述之中,我们所知所感仍然有限。在经济政纲的核心”强劲增长、公平增长、长期增长“统领之下,希拉里已知的改革方案与承诺被外界评论为在言辞中”挑不出什么毛病“,但也并未给出复杂、宏大目标之下切实可行、令人信服的行动计划。同时,在希拉里表述的经济立场与其支持的政策手段之间,也常常存在着显而易见的矛盾和分化。”希拉里经济学“究竟会是什么样子?伴随希拉里一只脚踏入终选,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令今天的美国乃至世界瞩目,也让一些关注者备感困惑。 研究希拉里的经济政策思想,可以追溯到2015年1月由华盛顿自由派智库美国进步中心发布的《包容性繁荣委员会报告》。这篇报告本意虽然不是为了阐述“希拉里经济学“,其观点与立场却在背后与希拉里潜在的施政纲领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支持报告发布的智库美国进步中心创始人约翰·波德斯塔系希拉里竞选总干事,主席尼拉·坦登长期担任希拉里政策顾问。执笔报告的”包容性繁荣委员会“联席主席劳伦斯·萨默斯和艾德·鲍尔则分别为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财政部长和英国工党”影子财政大臣“,他们与希拉里过从密切,既是支持者,又对希拉里经济政策思路有深刻影响。报告中体现的经济思想与立场,与”希拉里经济学“产生多个维度的共振,对于预判未来白宫在希拉里胜选情况下可能采取的政纲有透视镜和风向标的作用。 二、社会不平等的流弊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在过去几十年中,大多数发达经济体中的收入分配不均现象在日益恶化。而工人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使得收入差距问题更加突出——因为大多数家庭的收入并未能和生产率一起提高。在很多发达经济体中,流向最富裕的1%的市场收入份额不断扩张,而在剩余99%家庭间的收入分配愈发不均。即使是净收入(扣除赋税和社会福利后的收入)的分配在很多国家也愈发不平等。日益加剧的财富分配不均现象不仅抑制了消费,使基因彩票决定的出身背景更为重要,还会左右预期寿命的长度,最终遏制了经济增长。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战略研究参考:“希拉里经济学”什么样? 3 这一章节中,我们将探讨发达国家收入分配不均的现象和后果。 a 收入不平等现象的发展趋势 家庭收入不平等与生产率增长的脱节 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中的中产家庭税前收入增长近年来都呈现下滑或停滞趋势。(见图1) 图1:7国中产阶级70年间收入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包容性繁荣委员会报告》、东方证券研究所 图2中呈现的是七个发达经济体中的平均家庭收入(最富裕的10%除外)以及生产率增长水平。这两个变量始终呈正相关的关系,但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后,就开始分道扬镳(加拿大除外)。 图2:7国中产阶级平均家庭收入以及生产率增长水平 数据来源:《包容性繁荣委员会报告》、东方证券研究所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战略研究参考:“希拉里经济学”什么样? 4 家庭收入的增长乏力令人十分忧心。相比三十年前,如今的家庭为社会提供了更多劳动力,特别是女性劳动力。例如在美国,有份全年无休的全职工作的母亲比例从1979年的27%上升到2007年的46%。在1979年至2012年间,女性年工作时长的中位数增加了739小时,相当于额外多了18个工作周(每周40小时)。而当每个家庭已经没有多余劳动力可以向市场输送时,那些市场总收入没有增长的国家(例如美国)的市场收入中位数还会下滑得更快。 收入增长主要惠及富人 最富有的10%的收入在过去20年间显著增长,而最富有的1%则攫取了最多的收入。图3显示的是各个国家最富有的1%获得的收入份额。图中显示,自80年代起,该份额在几乎所有国家中都显著攀升。最富有阶层的财富增长,主要来源于资本利得——投资回报,以及劳动力收入的增长(主要是美国企业高管和金融工作者)——工资和奖金。 图3:自1980年以来前1%群体的收入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包容性繁荣委员会报告》、东方证券研究所 虽说最富裕的1%的人群已经享有令人艳羡的巨额财富,但和剩余的99%一样,在这1%中也存在不断恶化的收入不平等现象。戴维•奥特(David Autor)用份额比例测度法来衡量分析剩余的99%人群中的收入不均现象。首先将收入数据从低到高进行排序或分组,然后把第90个百分位点的人的收入除以第10个百分位点的人的收入得到一个比率测度指数。在戴维•奥特研究的12个发达经济体中,这一比值在1980年至2011年间在11个经济体中都有所增长。而且,在美国和英国,这一比值本来就在1980年初处在很高的位置,之后虽然克林顿和布莱尔政府在20世纪末成功地减缓了收入不均的加剧,这一比值依然在各国中呈现最高增幅。 税收和转移支付体系无力应对收入差距的扩大 政府一直以来都依靠公共政策来解决收入不均的问题——通过累进制所得税和社保体系,例如退休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战略研究参考:“希拉里经济学”什么样? 5 金。几代人以来,社保体系有效地缓解了社会不平等。随着中产阶级收入增长的停滞,以及市场收入分配不均的加剧,这些税收和转移支付机制让净收入,即税后和社保转移支付后的收入更加平等。然而在很多发达国家中,过去几十年,净收入的不均还是有所恶化。图4展现的是由基尼指数衡量的20个发达国家在1985年至2005年间市场自然状态下的收入不平等程度,以及净收入不平等的发展趋势。可以发现在这二十年中,每一个国家都遭遇了市场收入分配不均的加剧,但有些国家,比如英国,在后十年间成功地扭转了这一趋势。除了五个国家以外,其他国家中,净收入不均都有所加剧,但增幅有所收窄,这表明了税收和转移支付体系可以有效缓解市场收入分配不均的加剧,也同时表明了很多政府有意愿让净收入不均加剧。 图4:7国的收入不平等状况 数据来源:《包容性繁荣委员会报告》、东方证券研究所 那些无力应对净收入不均的国家,也许应该推行税制改革,包括将社会底层人群的税率进一步降低,并将富裕阶层的税率提高,并实行财富税政策,比如对超高价格的房产征税,以确保解决收入不均现象。 b 收入不均的加剧可能影响发达国家长期总需求的增长 社会不平等不仅意味着中产阶级从经济增长中所获红利不断缩水,同时,不平等现象会拖垮